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 被引量:26
1
作者 钟康惠 刘肇昌 +2 位作者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澜沧江断裂带北、中、南段新生代构造形迹的运动学解析,结合前人工作,论证了澜沧江断裂在新生代早期(古新世—中始新世末)、中期(晚始新世—渐新世末)、晚期(中新世—第四纪)的走滑运动序列为:中、南段,右行→左行→右行;北段,左... 通过对澜沧江断裂带北、中、南段新生代构造形迹的运动学解析,结合前人工作,论证了澜沧江断裂在新生代早期(古新世—中始新世末)、中期(晚始新世—渐新世末)、晚期(中新世—第四纪)的走滑运动序列为:中、南段,右行→左行→右行;北段,左行→左行→右行。研究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南段的右行逆冲和北段的左行逆冲,与同期发生的昌都—思茅地体颈缩事件相对应,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太平洋板块向西推挤作用以及扬子—华南板块与印度板块发生的强烈东西向碰撞挤压有关;中期,整个断裂发生左行逆冲,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南海盆地的扩张作用及其扬子—华南板块相对于印度板块北移所致的左行扭动相适应;晚期,整个断裂右行走滑,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南海盆地扩张终止,昌都—思茅地体整体向南东逃逸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断裂带 新生代 走滑运动学 构造形迹 地体颈缩 地体逃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