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在山羊皮下构建软骨样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陶然 刘浥 +3 位作者 殷宗琦 汪振星 李丹 周广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在大型哺乳动物体内构建软骨的优越性。方法以山羊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分别利用细胞膜片技术(实验组)和细胞复合PGA/PLA支架材料的方法(对照组)构建软骨组织。体外培养4周回植到动物腹部皮下,分别于回植前...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在大型哺乳动物体内构建软骨的优越性。方法以山羊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分别利用细胞膜片技术(实验组)和细胞复合PGA/PLA支架材料的方法(对照组)构建软骨组织。体外培养4周回植到动物腹部皮下,分别于回植前、回植后4周及回植后8周时采集标本,观察比较两组软骨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4周后,两组均形成一定量的软骨样组织,但对照组可见未降解的材料纤维;体内构建4周后,实验组形成成熟软骨样组织,对照组为纤维结缔组织替代,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体内培养8周时,实验组较4周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体积明显缩小,仍为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软骨细胞膜片技术与细胞复合PGA/PLA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相比,原代细胞用量少,体外培养时间短,在大动物体内能形成成熟软骨,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软骨 细胞膜片 聚乙酸 聚乳酸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细胞膜片技术在牙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雷鸣 高丽娜 +1 位作者 陈发明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细胞膜片技术作为一种细胞移植的新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保留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黏附蛋白,减少细胞流失、避免外源性生物材料的应用且提高细胞植活率,被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膜片技术在牙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细胞膜片 牙周再生 牙髓牙本质再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结合冻存自体骨瓣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旭 明磊国 +7 位作者 罗鹏 陈涛 王凯 张磊 刘梦栋 赵建辉 刘藻滨 费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成的细胞膜片结合低温保存的自体骨瓣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集兔新鲜骨髓进行BMSCs的分离培养,并应用维生素C培养液诱导其生长成细胞膜片,同时对颅骨缺损模型取下的自体骨瓣进...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成的细胞膜片结合低温保存的自体骨瓣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集兔新鲜骨髓进行BMSCs的分离培养,并应用维生素C培养液诱导其生长成细胞膜片,同时对颅骨缺损模型取下的自体骨瓣进行无菌-80℃低温保存.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其中实验组将细胞膜片结合冻存自体骨瓣回植于原缺损部位,对照组单纯植入冻存自体骨瓣.术后12周时对2组兔进行活体颅骨CT扫描,并颅骨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以评价骨修复效果. 结果 实验组兔骨缝边缘愈合良好,形成致密骨质,质地较硬,回植骨瓣活动度极差,CT见颅骨全层高密度影;对照组兔骨缝愈合较差,可见明显软组织及未愈合缺口,质地较弱,回植骨瓣活动度较好,CT见骨缝处有明显低密度影.HE染色见实验组断端局部愈合,形成新的骨层结构,并可见其中分散的骨细胞及滋养血管;对照组未形成完整骨层. 结论 BMSCs膜片能更有效地促进冻存自体骨瓣与缺损边缘的愈合,修复颅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膜片 骨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人脂肪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芳 陈书强 +7 位作者 芦洁 董杰 孙惠君 郭雯娓 王晶晶 张建华 马媛 王晓红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利用分离纯化后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构建ADSCs膜片,并探讨人ADSCs膜片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年轻女性腹部手术皮下脂肪组织,用酶消化法成功分离纯化人ADSCs,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使用含有活性因子的... 目的利用分离纯化后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构建ADSCs膜片,并探讨人ADSCs膜片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年轻女性腹部手术皮下脂肪组织,用酶消化法成功分离纯化人ADSCs,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使用含有活性因子的完全培养基诱导构建人ADSCs膜片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片组织形态,并采用q RT-PCR和ELISA检测人脂肪干细胞膜片相关促生长细胞因子及干性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人ADSCs,流式细胞学鉴定发现其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29、CD44、CD90、CD105均为阳性,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CD45分子为阴性,符合ADSCs表面分子表达特点;人ADSCs进行成脂和成骨诱导后,油红O与茜素红染色阳性,提示人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扫描电镜观察膜片中的细胞呈网格样叠加生长,细胞之间连接紧密;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人ADSCs膜片中TGF-β1、FGF2、HGF、VEGF、Col 1A1等促生长细胞因子和OCT4、NANOG等干性基因显著高表达。ELISA检测结果显示人ADSCs膜片上清液高表达促生长细胞因子TGF-β1、FGF、HGF、VEGF。结论我们成功利用人ADSCs诱导成人细胞膜片,该膜片可分泌更高含量的促生长细胞因子并表达更高水平的干性基因,为人ADSCs膜片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膜片 组织再生
下载PDF
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片层与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帅 李宁毅 +2 位作者 荆恒 高振华 陈立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观察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 stem cells,BMSCs)细胞片层及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上的生长情况,探讨利用其复合体构建功能性血管化组织工程骨... 目的:观察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 stem cells,BMSCs)细胞片层及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上的生长情况,探讨利用其复合体构建功能性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细胞片层技术制备BMSCs细胞片层,培养犬内皮祖细胞,制备犬同种异体DBM。将DBM分别与BMSCs细胞片层、内皮祖细胞复合。测量DBM孔隙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DBM的结构及BMSCs细胞片层、EPCs在DBM上的附着、生长情况。结果:成功构建DBM/BMSCs细胞片层、DBM/EPCs复合体,BMSCs细胞片层、EPCs在DBM上的附着、生长状况良好,增殖迅速。结论:DBM/BMSCs细胞片层、DBM/EPCs复合体能够为生成具有骨样结构的组织工程骨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创造有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 细胞片层 内皮祖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软骨细胞膜片修复山羊气管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陶然 刘浥 +3 位作者 陈洁 何爱娟 周广东 曹谊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大型哺乳动物气管缺损的方法。方法取6头山羊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利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软骨组织。膜片体外培养6周,回植到动物腹部皮下;3例在皮下埋置8周后包裹于硅胶管上,移植到...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大型哺乳动物气管缺损的方法。方法取6头山羊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利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软骨组织。膜片体外培养6周,回植到动物腹部皮下;3例在皮下埋置8周后包裹于硅胶管上,移植到颈旁进行再血管化和塑形,8周后带肌肉蒂修复气道缺损(带蒂移植组);另3例在皮下埋置16周后,直接用于气道缺损修复(游离移植组)。动物气管缺损范围均为3个气管环长的全段缺损。结果所有膜片在体外培养6周后,均能形成较为成熟的软骨样组织。带蒂移植组在皮下埋置8周后能形成成熟软骨组织,移植到颈旁肌肉能成功再血管化和塑形。气管缺损修复术后,带蒂移植组均能带T型管长期存活(14周),但拔出T型管后均在2周内死亡。取材时发现,带蒂移植组修复段组织工程软骨仍然存活,并在相应部位维持了很好的管壁外形,但是没有软骨外壁的部位发生明显塌陷;内壁结缔组织增生严重,阻塞管腔。游离移植组在皮下埋置16周后,也形成了成熟软骨组织。移植修复后,在T型管存在的情况下,均在术后2周内死亡。取材发现,修复段气道均发生了严重的组织坏死感染,并波及周边组织;组织学观察仅能发现少数散在的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结论软骨细胞膜片技术是稳定可靠的组织工程软骨构建方法;在气道复杂环境中,游离移植的软骨补片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坏死;带蒂移植能保证修复段组织的存活,但是完整的软骨外壁和内壁提前(或尽快)上皮化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软骨 细胞膜片 气道重建 上皮化
下载PDF
基于快速回弹补偿的橡皮囊液压成形模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伟俊 李东升 +2 位作者 李小强 张鑫 何德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3,共7页
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简称'橡皮成形')是航空钣金成形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回弹是影响其产品制造精度的主要缺陷。回弹补偿技术可有效地消除钣金件回弹误差,但其依赖的数值模拟耗时极长,目前不易于大范围推广。提出一种考虑回弹误... 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简称'橡皮成形')是航空钣金成形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回弹是影响其产品制造精度的主要缺陷。回弹补偿技术可有效地消除钣金件回弹误差,但其依赖的数值模拟耗时极长,目前不易于大范围推广。提出一种考虑回弹误差修正的模面设计方法,即在完成模具设计后,直接进行模面的调整,无须单独对零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橡皮成形零件的特点,提出基于特征的模面快速设计方法。研究曲弯边特征的回弹规律,并建立针对曲弯边的回弹分布函数,以实现回弹角快速预测。基于位移调整法,将回弹角转化为模面网格的调整量,可完成模面的补偿。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飞机零件的模面设计中,通过数值模拟对补偿后的模具成形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地减少回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囊液压成形 板料成形 弯边 模面设计 回弹补偿
下载PDF
细胞-膜片复合珊瑚支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辉 张森林 +2 位作者 刘向辉 张林 张纯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的细胞-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滴加到六孔培养板上...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的细胞-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滴加到六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s/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第2周用DMEM诱导培养液培养,形成细胞-膜片。将细胞-膜片取下后包裹珊瑚支架,植入供体兔颅骨直径15 mm的圆形缺损内,用自体颅骨和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8周和16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分析等,评价其骨修复效果。结果:培养的细胞-膜片厚约2 mm,呈半透明胶冻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操作性。细胞-膜片/珊瑚组修复兔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珊瑚修复组,在16周时得到完全的骨修复,与自体骨类似。结论:用MSCs和PRP在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膜片具有较强的成骨活性,包裹珊瑚支架后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珊瑚 细胞膜片技术 颅骨极限缺损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构建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辉 苏寒 +1 位作者 董震 张森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后2周改用DMEM诱导培养液,形成细胞-膜片。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了解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以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 plasma,PPP)与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膜、单纯MSC体外培养形成的膜和兔颅骨骨膜作对照。结果 MSC/PRP组膜片厚约2 mm,呈半透明胶冻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观察显示纤维网络样支架中有大量梭形的成骨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纤维网状支架中有散在的梭形细胞附着,并可见絮状的骨基质形成。MSC/PPP组膜片的纤维网络样支架中仅有少量细胞分布。MSC组膜片中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多层密集排列,未见纤维网络样结构,膜片较薄。骨膜中有大量纤维组织紧密排列,其中有散在的成骨细胞。结论用PRP和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膜片,由网络状纤维组织及散布其中的梭形成骨细胞所构成,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膜片技术
下载PDF
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细胞-膜片及其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森林 毛天球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并评价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 目的:探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并评价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s/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后2周改用DMEM诱导培养液。用得到的细胞-膜片包裹珊瑚圆片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4周和8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其异位成骨情况。结果:细胞-膜片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操作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膜片由大量的纺锤样成骨细胞有规律地密集在一起而形成。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4周和8周,膜-支架复合体珊瑚支架的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的软骨或骨形成,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成骨;单纯珊瑚植入组,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未见软骨或骨形成。结论:用PRP和MSCs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简便,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形成的膜-支架复合体具有良好异位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珊瑚 细胞-膜片技术
原文传递
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与常规涂片法对癌性胸水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贵发 范晓红 +1 位作者 边振梅 刁维荣 《航空航天医药》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与常规涂片法,对18例癌性胸水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检查阳性率为80%,而常规涂片法阳性率为26%。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说明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对癌性...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与常规涂片法,对18例癌性胸水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检查阳性率为80%,而常规涂片法阳性率为26%。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说明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对癌性胸水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胸水 脑脊液 细胞玻片离心 诊断
下载PDF
利用软骨细胞膜片技术体外构建管状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刘浥 李丹 +2 位作者 殷宗琦 周广东 曹谊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以改进的软骨细胞膜片技术为基础,以大型哺乳动物耳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与羊气管实际管径相当的管状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山羊耳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1~2周后,软骨细胞膜片体外塑形,体外培养6周时收取标本,观察大体外观及弹... 目的探讨以改进的软骨细胞膜片技术为基础,以大型哺乳动物耳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与羊气管实际管径相当的管状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山羊耳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1~2周后,软骨细胞膜片体外塑形,体外培养6周时收取标本,观察大体外观及弹性,检查软骨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6周时卷起的膜片已融合为完整的白色半透明管状组织,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强度;组织学检测证实,体外构建的管状组织的管壁为连续的软骨样组织。结论改进后的软骨细胞膜片技术具有原代细胞用量少、体外培养时间短、炎症反应少等优点,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 细胞膜片技术 管状软骨
下载PDF
应用细胞片层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姚超 卜令学 +3 位作者 王科 李宁毅 王玲玲 于跃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3,242,共6页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表面,将其植入犬左侧下颌骨全层缺损中,对侧下颌骨植入无细胞片层包裹的支架复合体作同体对照。将16只犬分为4组,每组4只。术后4、8、12、16周分别处死1组,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成骨好于对照侧,术后16周,实验侧骨缺损大部分被新生骨替代,舌侧形成与正常骨相似的密质骨,与正常骨断端骨性愈合。实验侧新生骨光密度值大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可见较多哈弗氏系统及红骨髓,大量板层骨;对照侧哈弗氏系统较少。结论利用细胞片层技术可以构建出含板层骨结构的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骨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解涵 刘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共培养HBMMSCs和HPDLSCs,通过ALP和...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膜片再生牙周膜样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共培养HBMMSCs和HPDLSCs,通过ALP和MTT的方法检测共培养HPDLSCs的ALP活性和增殖活性。将共培养的HPDLSCs制成膜片与煅烧的陶瓷牛骨(ce-ramic bovine bone,CBB)复合,行裸鼠体内异位移植。结果:体外结果显示,HBMMSCs可以提高HPDLSCs的ALP活性,促进细胞增殖。体内结果显示,共培养的HPDLSCs膜片不仅可以再生含矿化结构的牙周膜样组织,而且再生出丰富的血管。结论:HBMMSCs促进HPDLSCs膜片再生血管化的牙周膜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膜片 牙周再生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细胞片层制备 被引量:10
15
作者 荆恒 李宁毅 +2 位作者 谭帅 高振华 陈立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培养及成骨向诱导后细胞片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将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 目的探讨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培养及成骨向诱导后细胞片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将诱导后的BMSCs接种至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然后降温至20℃制备BMSCs的细胞片层。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BMSCs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当温度降至20℃时,BMSCs从温度反应性培养皿上完全脱落。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富含细胞外基质的完整BMSCs细胞片层。结论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有效获取BMSCs,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应用温度反应性培养皿能获取完整的BMSCs细胞片层可包裹支架,并用于功能性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 温度反应性培养皿
下载PDF
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梦娇 江俊 +5 位作者 郑宝玉 许雄程 吴玉铭 林敏魁 陈玉玲 骆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6-1001,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分离培养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O-r BMSCs),并以O-r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细胞膜片。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及透...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分离培养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O-r BMSCs),并以O-r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细胞膜片。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细胞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PMOP模型,体外分离培养的O-r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复层生长,采用富含维生素C的培养基连续培养10 d左右即可获得白色膜样结构,该细胞膜片具有较好的弹性,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O-rBMSCs膜片由多层细胞及丰富的细胞外基质组成。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间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O-rBMSCs膜片高表达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结论 O-rBMSCs体外采用富含维生素C的培养基连续培养可构建细胞膜片,该细胞膜片富含细胞外基质,有望应用于骨质疏松机体的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膜片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组织工程牙周膜细胞片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方 谢诚 +1 位作者 吴国锋 赵铱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形成组织工程牙周膜的新方法并建立动物模型,为牙周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部分细胞复合明胶海绵设为对照组;另一部分细胞经特殊条件连续培养成细胞膜片设为实验组。2组实验结果择优复合支架材... 目的:探索一种形成组织工程牙周膜的新方法并建立动物模型,为牙周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部分细胞复合明胶海绵设为对照组;另一部分细胞经特殊条件连续培养成细胞膜片设为实验组。2组实验结果择优复合支架材料后植入裸鼠皮下,4周后取材行组织病理检测。结果:经特殊条件连续培养的牙周膜细胞层叠交错相连形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的生物膜片,该膜片经裸鼠体内培养形成牙周膜样组织,并在近羟基磷灰石支架侧有矿化的牙骨质样结构生成。结论:该方法制备的牙周膜细胞片在牙周组织工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牙周膜 纳米羟基磷灰石 细胞膜片
下载PDF
基于细胞膜片构建无外支架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东洋 任利玲 +3 位作者 陈富林 刘彦普 张浚睿 毛天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构建较大体积的无外支架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将兔骨髓基质细胞高密度接种于普通培养皿,在成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2周,用细胞刮沿培养皿底刮取,获得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然后将细胞膜片折叠成长方形多...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构建较大体积的无外支架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将兔骨髓基质细胞高密度接种于普通培养皿,在成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2周,用细胞刮沿培养皿底刮取,获得骨髓基质细胞膜片。然后将细胞膜片折叠成长方形多层膜片复合物,并由一端卷起,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圆柱状细胞多聚体。静置孵育2h后,将体外构建物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在非成骨诱导条件下获得的细胞膜片为对照组。术后4周、8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观察、三维CT扫描、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评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随机设计的两组间均数t检验。结果:通过此方法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具有成骨分化特征。植入体内后形成的硬质组织保持着较好外形,三维CT表现为异位矿化物,8周时的新生物密度与裸鼠椎体相似,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骨组织,生物力学测试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膜片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用于构建较大体积的组织工程骨,无需外支架。本研究为骨组织工程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 细胞膜片 支架
下载PDF
牙周组织工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雪婷 杨波 田卫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0-494,共5页
由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丧失将引起牙齿逐渐松动脱落,进而影响发音和进食,甚至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组织工程作为可实现组织器官重塑及功能重建的技术,已在牙周组织再生中取得可喜成绩,但传统的构建方法在实现功能... 由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丧失将引起牙齿逐渐松动脱落,进而影响发音和进食,甚至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组织工程作为可实现组织器官重塑及功能重建的技术,已在牙周组织再生中取得可喜成绩,但传统的构建方法在实现功能性牙周再生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涌现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如细胞膜片技术、脱细胞技术、静电纺丝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等,为牙周组织再生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及应用的新技术进行简要阐述,以期探讨未来牙周再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再生 细胞膜片 脱细胞 静电纺丝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应用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同种异体移植修复比格犬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欣 金作林 +2 位作者 吴琼 王丽颖 刘佳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4期204-210,共7页
目的拟构建比格犬牙周缺损模型,观察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比格犬牙囊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制备牙囊干细胞细胞膜片、牙周膜干细胞细胞膜片以及以上2种细胞的复合细胞膜片,将膜片... 目的拟构建比格犬牙周缺损模型,观察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比格犬牙囊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制备牙囊干细胞细胞膜片、牙周膜干细胞细胞膜片以及以上2种细胞的复合细胞膜片,将膜片混合支架材料同种异体植入成年雄性健康比格犬牙周缺损模型,对照组只植入支架材料。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检测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附着丧失情况。12周后观察分析牙周再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牙周临床检查及组织学形态学分析显示,3个膜片移植组牙周再生效果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其中复合细胞膜片移植组明显高于其余两个单一膜片移植组(P<0.05)。结论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复合膜片同种异体移植更有利于修复比格犬牙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膜片 同种异体移植 牙周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