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毅萍 谢艳华 +1 位作者 郭健凌 陈亮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204-3206,共3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易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留置导管的住院患者536例,观察留置导管后尿路感染率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更换尿管的间隔时间以及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如留置导管... 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易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留置导管的住院患者536例,观察留置导管后尿路感染率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更换尿管的间隔时间以及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如留置导管1-3 d,CAUTI发生率为10.3%,留置导管≥10 d,CAUTI发生率为97.6%;而抗菌药物使用引起菌群失调亦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结论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
原文传递
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冯禹 崔宁博 +2 位作者 魏新平 赵璐 王君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8-86,F0003,共10页
为深入认识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变化特征,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川中丘陵区13个气象站点近52 a(1961-2012年)的逐日ET0,利用GIS克里金插值法和Mann-Kend... 为深入认识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变化特征,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川中丘陵区13个气象站点近52 a(1961-2012年)的逐日ET0,利用GIS克里金插值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川中丘陵区ET0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通径分析原理的指标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ET0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近52 a来川中丘陵区ET0年际间整体下降明显,ET0年内变化呈单峰曲线,主要集中在每年3-10月,占全年ET0的85.82%;ET0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自东北、东南向中部递减趋势;在指标敏感性分析中,分别去掉日照时数(n)、风速(u2)、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和温度(T)后,剩余3个气象因子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E)由0.89分别降为0.596、0.81、0.84和0.88,表明ET0对n最为敏感,其次为u2、RH和T。因此,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引起川中丘陵区ET0变化的最主要气象因子,相对湿度次之,温度对ET0的影响最小。当使用各季度平均温度代替逐日温度计算ET0时,各季度估算结果同实际计算结果间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93、0.97、0.96和0.94,表明估算精度较高,因此在资料缺乏情况下可以使用各季度平均温度替代温度计算ET0。该研究可为川中丘陵区的农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农作物 水分管理 川中丘陵区 参考作物蒸散量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徐宪立 蔡玉梅 +1 位作者 张科利 郑伟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耕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协调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了1996~2003年我国大陆地区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耕地资源由1996年底的13003...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耕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协调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了1996~2003年我国大陆地区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耕地资源由1996年底的13003.85万hm2减少到2003年底的12339.22万hm2,且逐年依次减小;②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③7年来生态退耕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2003年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面积达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77%;④累计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强,尤其与人口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9
4
作者 历强 贺西京 +3 位作者 王斌 彭国栋 樊沛 臧全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9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73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以及内固定取...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9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73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对椎弓根螺钉断裂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2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9.9个月,大多(19/22)在取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发生率:爆裂型骨折患者(13/76)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6/132)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65)(P<0.01);椎间植骨组(1/25)和后外侧植骨组(7/110)显著低于未植骨组(7/70)(P<0.05);未使用横杆组(8/49)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14/224)(P<0.05);术后12个月以上取出内固定组(9/97)高于6 ̄12个月取出内固定组(6/169)(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断裂可能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植骨融合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杆、内置物取出过迟有关。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有效植骨融合、合理使用横杆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断裂 原因分析
下载PDF
2009年冬季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张书萍 祝从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3-846,共14页
利用台站观测和NCEP/NCAR大气再分析等资料,通过与历史同期降水事件比较,分析了2009年冬季发生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持续的水汽和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ENSO现象对该地区持续性暴雪的影响。结果发现,位于... 利用台站观测和NCEP/NCAR大气再分析等资料,通过与历史同期降水事件比较,分析了2009年冬季发生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持续的水汽和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ENSO现象对该地区持续性暴雪的影响。结果发现,位于贝加尔湖以西的对流层持续性异常冷性低槽活动是影响2009年冬季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的重要环流系统,该异常低槽导致冷空气南下路径偏西,并与来自里海的水汽输送在新疆北部地区交汇,导致了持续性寒潮天气和暴雪的发生。其中,贝加尔湖地区的异常低槽的维持与AO指数异常偏弱密切相关,当AO指数处于负位相时,贝加尔湖一带位势高度出现负异常,北半球盛行经向环流异常,有利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维持和冷空气沿贝加尔湖向南侵袭,导致新疆北部持续性寒潮和大暴雪天气发生。分析冬季ENSO事件对新疆北部的影响中发现,El Ni^no年冬季,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低纬度海洋水汽大多沿着副高边缘向东南输送,其北上分量无法到达新疆地区,因此El Ni^no对新疆北部的持续性大暴雪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冬季 新疆暴雪 环流异常 成因分析
下载PDF
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金荣花 矫梅燕 +1 位作者 徐晶 秦华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6,共7页
分析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认为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和相对稳定、西脊点偏西以及三次南北和东西振荡的中短期活动过程,是2003年淮河多雨期副高活动的主要特征,符合江淮流域洪涝年份副高活动的统计规律。利用动力学理论和... 分析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认为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和相对稳定、西脊点偏西以及三次南北和东西振荡的中短期活动过程,是2003年淮河多雨期副高活动的主要特征,符合江淮流域洪涝年份副高活动的统计规律。利用动力学理论和天气学原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2003年淮河多雨期副高活动的成因和机制。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副高已有的研究结果,还揭示出副高与西风带系统和副热带急流活动之间新的特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多雨期 西太平洋副高 活动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成因分析和保护对策 被引量:29
7
作者 陆雪梅 古春生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70,共5页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问题,论文首先分析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典型案例、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手段,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的发生机制和成因;最后...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问题,论文首先分析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典型案例、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手段,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的发生机制和成因;最后聚焦用户信息隐私泄露的成因,分析研究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关键社会方法与技术方法,并构建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社会技术模型以及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用户信息 隐私泄露 成因分析 隐私保护
下载PDF
辽宁省旱灾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淑杰 张玉书 +3 位作者 李广霞 戴萍 刘晓梅 赵先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5期199-203,共5页
为了研究辽宁省旱灾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利用辽宁省1949—2009年的基本气象数据和干旱灾情资料,分析了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旱灾的区域和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旱灾发生的时间相对集... 为了研究辽宁省旱灾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利用辽宁省1949—2009年的基本气象数据和干旱灾情资料,分析了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旱灾的区域和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旱灾发生的时间相对集中,多发生在春夏季,且连续发生。春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夏旱次之,季节连旱发生的频率最低;从空间分布上看,旱灾成片发生,带状分布明显,区域性较强,辽西旱灾发生次数最多,辽南次之,中部平原区最少。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是发生干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美加“8·14”大停电教训和启示——兼谈华东电网化解“8·29”和“9·4”重大风险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航 张启平 +2 位作者 励刚 黄志龙 周坚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13,共11页
20 0 3年 8月 1 4日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互联系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被认为是有电力系统以来最严重的电网事故之一。通过对大停电事故发生和发展机理的分析 ,得出了本次大停电事故是由潮流大范围转移导致地区电压崩溃所致的结论。并针... 20 0 3年 8月 1 4日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互联系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被认为是有电力系统以来最严重的电网事故之一。通过对大停电事故发生和发展机理的分析 ,得出了本次大停电事故是由潮流大范围转移导致地区电压崩溃所致的结论。并针对电网运行提出了应从美加大停电事故中吸取的教训。在此基础上 ,结合华东电网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针对华东电网“8.2 9”和“9· 4”多次故障重大风险的处理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美加大停电对华东电网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启示 ,最后给出了加强华东电网安全运行工作的诸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华东电网 停电教训 电压崩溃 事故分析
原文传递
台风“达维”对山东日照“08.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陆桂荣 王文 +2 位作者 于怀征 赵玉洁 费艳琴 《干旱气象》 201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利用2012 年8 月2 ~ 3 日高空、地面常规资料以及FY - 2D 卫星云图,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探讨2012 年10 号台风“达维”对日照“08. 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是由“达维”气旋性涡旋自身动力上... 利用2012 年8 月2 ~ 3 日高空、地面常规资料以及FY - 2D 卫星云图,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探讨2012 年10 号台风“达维”对日照“08. 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是由“达维”气旋性涡旋自身动力上升造成的.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舌附近和台风移向的右前方;水汽通量中心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影响区、垂直速度强上升区对应强降水区;日照上空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台风“达维”的不对称结构是强降水出现在日照的重要原因,强降水云系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方,TBB、OLR 低值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基本类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滨 殷跃平 +1 位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3-711,共9页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因其分布密集、继发性强、滑体结构难以区分而成为我国黄土高原最为复杂的滑坡灾害类型。本文在引入多级旋转滑坡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工程勘察等手段,研究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多级旋转黄土滑坡的基本...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因其分布密集、继发性强、滑体结构难以区分而成为我国黄土高原最为复杂的滑坡灾害类型。本文在引入多级旋转滑坡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工程勘察等手段,研究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多级旋转黄土滑坡的基本类型、特征和成因。提出了金台型多级旋转黄土滑坡和黑方台型多级旋转黄土滑坡2种滑坡模式和滑坡结构特征,其中,金台型多级旋转黄土滑坡主要包括超深层的旋转-平移型滑坡和深层旋转滑坡2种类型,滑体由近水平层状厚层黄土、高阶地砾石层和上新世的红色砂质硬黏土层组成,多属于大型滑坡;黑方台型多级旋转黄土滑坡主要包括中浅层旋转黄土层内滑坡和顺层多级旋转黄土-泥岩滑坡2种类型。同时分析这类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新构造运动、河流的侧蚀、地层结构、灌溉以及季节性冻融作用,其中地下水的作用是目前最主要诱发因素。本文分析为该类滑坡成因机理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旋转黄土滑坡 基本类型 结构特征 成因
下载PDF
PICC门诊带管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4
12
作者 范爱飞 李九群 +2 位作者 丁小容 贾宏 吴清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86-788,共3页
目的了解出院PICC带管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8.5%的PICC带管患者在治疗间歇期出现堵管、感染、静脉炎、脱管、知识缺乏等问题。结论及时、有效... 目的了解出院PICC带管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8.5%的PICC带管患者在治疗间歇期出现堵管、感染、静脉炎、脱管、知识缺乏等问题。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与全程的质量监控,能降低出院PICC带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PICC 带管患者 护理问题 原因分析 指导
原文传递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4
13
作者 施娟娟 钱小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477,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32例患者共发生尿路感染126例,发生率38.0%;共分离病原菌147株,革兰阴性杆菌93... 目的调查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32例患者共发生尿路感染126例,发生率38.0%;共分离病原菌147株,革兰阴性杆菌93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42株,占28.6%,真菌12株,占8.1%;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与原发病导致尿液滞留、留置尿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控制留置导尿时间,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加强术后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一次强降水过程涡旋状MCS结构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涛 张家国 牛奔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0-551,共12页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造成2011年6月18日湖北省江汉平原强降水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过程的结构特征,联合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观测及雷达四维变分风场反演资料初步研究了MCS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成熟阶段的强降水...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造成2011年6月18日湖北省江汉平原强降水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过程的结构特征,联合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观测及雷达四维变分风场反演资料初步研究了MCS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成熟阶段的强降水涡旋状MCS回波表现为气旋性弯曲的多条螺旋对流回波带、周围被大片层状云回波所包裹的结构特征,后期因冷空气侵入演变出冷暖锋式结构。回波合并和旋转式列车效应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运动特征。(2)涡旋状MCS是在有利环境场下,主要由鄂西山地一江汉平原过渡带边界层中尺度涡旋系统强烈发展组织的结果。(3)中尺度涡旋系统形成发展与地面暖倒槽发展、西南低涡前侧降水和特殊地形作用有密切关系,来自不同方向气流形成的强烈辐合是其前期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后期发展可能与潜热释放有关,涡旋环流向上发展到700 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涡旋状MCS 结构特征 成因分析 中尺度涡旋系统
下载PDF
影响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小娣 冯惠娟 +1 位作者 沈郁 钱小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对影响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洁净手术室近几年环境细菌检测结果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尚存在缺陷... 目的对影响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洁净手术室近几年环境细菌检测结果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消毒质量不稳定,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等;其原因是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程度参差不一,各项管理制度未能完全落实;术中人流、物流管理欠严格,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层流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未按规定落实,有重启用、轻效果的情况。结论加强手术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层流装置的维护管理,做好人流、物流优化管理是提高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 环境质量 原因分析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护士主动离职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莉 刘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寻护士离职的深层次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与发展。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主动离职的9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离职原因归纳为7点,依次为工作压力... 目的:探寻护士离职的深层次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与发展。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主动离职的9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离职原因归纳为7点,依次为工作压力大、专业发展空间局限、管理欠人性化、生活质量差、环境政策方面、收入偏低且分配欠公开透明、工作中人际关系。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采用人性化管理手段,激发在职护士的潜能,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离职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铜川市1994-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及社会经济动因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勇 任志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8,共6页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铜川市1994-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以定量测度和评价铜川市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且以此为例,选取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比重、恩格尔系数、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率、万元GDP能耗等7项指标,对影响区域人均...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铜川市1994-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以定量测度和评价铜川市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且以此为例,选取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比重、恩格尔系数、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率、万元GDP能耗等7项指标,对影响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的趋势,由1994年的0.9863 hm^2上升到2003年的1.3870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4年的0.4270 hm^2下降到2003年的0.3996 hm^2,因此铜川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集约度和消费水平等3个因子是影响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动态变化 动因分析 铜川市
下载PDF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晓红 《干旱环境监测》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上海市9个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1—2003年的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3种空气污染物的日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对环境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大气扩散条件的时间变化... 对上海市9个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1—2003年的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3种空气污染物的日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对环境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大气扩散条件的时间变化影响和污染源排放的时间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环境空气质量 时间变化规律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朱业玉 潘攀 +2 位作者 匡晓燕 杨娜娜 刘雅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利用河南省历史干旱灾害统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旱灾变化特点,从气候背景角度对河南旱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局部... 利用河南省历史干旱灾害统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旱灾变化特点,从气候背景角度对河南旱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局部旱灾几乎年年出现,大范围、全省性的大旱也时有发生,同时旱灾也具有明显的年代变化特征;(2)年内降水分配不均,无降水日数多是造成河南干旱频发的成因之一;(3)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表明,冷、暖空气均偏弱,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黄淮流域交汇,也是造成河南省干旱频发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变化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天亮 王寒梅 焦珣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随着上海地面沉降由缓慢沉降阶段进入到微量沉降阶段,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进入了分区管控的新时期。结合当前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从区域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工程性... 随着上海地面沉降由缓慢沉降阶段进入到微量沉降阶段,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进入了分区管控的新时期。结合当前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从区域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等方面研究了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方法,为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土耦合 降水优化设计 地面沉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