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8
1
作者 李海兵 王宗秀 +5 位作者 付小方 侯立玮 司家亮 邱祝礼 李宁 吴富峣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03-813,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震后野外考察表明,5.12汶川地震发生在NE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逆冲速率小于1mm/a,GPS观察结果表明其缩短速率小于3mm/a。这次5.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震后野外考察表明,5.12汶川地震发生在NE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逆冲速率小于1mm/a,GPS观察结果表明其缩短速率小于3mm/a。这次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多条同震逆冲地表破裂带,总体长约275km,宽约15km,发震断裂机制主要为逆冲作用(由NW向SE逆冲)伴随右旋走滑。地表主破裂带沿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发育,长约275km,笔者称为映秀—北川破裂带,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地表次级破裂带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前缘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南段发育,长80km,笔者称为汉旺破裂带,破裂带基本为纯逆冲性质。在这两条破裂带之间发育两条更次一级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一条长约20km呈NE走向的地表破裂带,笔者称为深溪沟破裂带,由于这条破裂带靠近主破裂带南段,并且与主破裂带变形特征一致,因此,笔者将深溪沟破裂带划归映秀—北川破裂带;另一条长约6km呈NW走向、由SW向NE逆冲并兼有左旋滑动的地表破裂带,笔者称为小鱼洞破裂带,它连接映秀—北川破裂带和汉旺破裂带,成为侧向断坡。另外,在灌县—安县断裂东侧的四川盆地内,由都江堰的聚源到江油发育一条NE向的沙土液化带,它可能是四川盆地西部深部盲断裂活动的结果。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特征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断裂具有强烈的逆冲作用并伴随较大的右旋走滑,断裂向四川盆地扩展。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类似2008年5月12日Ms8.0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表破裂 地震断层 发震构造 龙门山
下载PDF
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48
2
作者 袁道阳 雷中生 +4 位作者 何文贵 熊振 葛伟鹏 刘兴旺 刘百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4-663,共10页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野外调查,认为现行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的参数不确切,应做如下修正:其重破坏区位于武都县桔柑乡-舟曲县坪定乡之间,震中位于武都县两河口附近,震级为7~7%级,烈度达Ⅸ~Ⅹ度....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野外调查,认为现行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的参数不确切,应做如下修正:其重破坏区位于武都县桔柑乡-舟曲县坪定乡之间,震中位于武都县两河口附近,震级为7~7%级,烈度达Ⅸ~Ⅹ度.这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大致与该区的迭部-白龙江断裂带中东段走向相吻合,时间上与探槽揭露的该断裂段最晚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年代(83±46)BC之前可以对比.该断裂段至今仍保存有部分地震形变带的遗迹.综合分析认为,公元前186年武都7~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的中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186年武都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发震构造 迭部-白龙江断裂
下载PDF
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郑文俊 雷中生 +3 位作者 袁道阳 何文贵 葛伟鹏 刘兴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通过对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837年地震中遭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今岷县堡子乡武旗及临潭县陈旗一带(当时的洮州厅以东约15km)。由此确定1837年甘肃岷县地震极震区位于甘肃岷县-临潭-卓... 通过对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837年地震中遭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今岷县堡子乡武旗及临潭县陈旗一带(当时的洮州厅以东约15km)。由此确定1837年甘肃岷县地震极震区位于甘肃岷县-临潭-卓尼三县交界,极震区烈度为Ⅷ度,震中位于北纬34.7°,东经103.9°,误差在10km以内。该地区构造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其中临潭-宕昌断裂带活动特性差异明显,只有部分地段表现出全新世活动特征,地震极震区一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岩崩塌等。综合分析认为,临潭-宕昌断裂带的岷县-宕昌段的前缘分支断裂是甘肃岷县1837年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史料考证 发震构造 甘肃岷县北
下载PDF
734年天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雷中生 袁道阳 +2 位作者 葛伟鹏 何文贵 刘兴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2,共12页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结果,734年天水地震的极震区位于秦州中都督府、麦积都尉一带,今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和麦积山一带,震中烈度达Ⅹ度,震级71/2级左右。其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向,大致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相吻合,极...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结果,734年天水地震的极震区位于秦州中都督府、麦积都尉一带,今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和麦积山一带,震中烈度达Ⅹ度,震级71/2级左右。其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向,大致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相吻合,极震区正好位于甘谷-武山断裂段的东端。综合分析认为,734年天水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34年天水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发震构造 西秦岭北缘断裂
下载PDF
对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史料的新见解 被引量:30
5
作者 袁道阳 雷中生 +3 位作者 葛伟鹏 刘兴旺 刘百篪 张俊玲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根据地震历史资料的考证分析,143年甘谷西地震可能由2次地震组成,其中陇西、汉阳(今甘谷)、武都三郡地震有感区为一次地震,称为南区;张掖、武威、北地(今吴忠)三郡地震有感区为另一次主震,称为北区。南区地震震中大致位于甘谷... 根据地震历史资料的考证分析,143年甘谷西地震可能由2次地震组成,其中陇西、汉阳(今甘谷)、武都三郡地震有感区为一次地震,称为南区;张掖、武威、北地(今吴忠)三郡地震有感区为另一次主震,称为北区。南区地震震中大致位于甘谷西,与原定震中位置大体相当,仍称为甘谷西地震,震级达7%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Ⅸ~Ⅹ度,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北区的143年地震震中位于武威以东的腾格里沙漠边缘,震级达7%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Ⅹ度,推测其发震构造为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东端的主干活动断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年甘谷西地震 历史地震史料 发震构造
下载PDF
英语使役结构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国文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传统语法一般都把HenrymadeHelenhappy这类句子看作SVOC结构。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把这种结构看作是广义的使役结构。作者从功能句法角度出发,通过及物性分析对使役结构进行重新认识。
关键词 使役结构 功能句法 及物性分析
原文传递
2001年永胜6级地震的地表破裂与程海断裂 被引量:18
7
作者 俞维贤 张建国 +2 位作者 周光全 王晋南 曾祥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程海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大地震活动的时间间隔在1500a以上,因此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程海断裂还主要以6级左右的中强震为主。
关键词 永胜地震 地表破裂 发震构造 古地震 时间间隔
下载PDF
也谈“把”字句的语法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文泽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8,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把”字句句法结构“A把B+C”与其语法意义间的关系。在总结了过去关于“把”字句分析的几种重要观点的基础上,与以往各家结论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致使格式;其语法意义在于“与致使源A有关,‘... 本文旨在探讨“把”字句句法结构“A把B+C”与其语法意义间的关系。在总结了过去关于“把”字句分析的几种重要观点的基础上,与以往各家结论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致使格式;其语法意义在于“与致使源A有关,‘把’字宾语处于C描写的致使结果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意义 把字句 致使格式
下载PDF
1654年甘肃天水南8级地震补充考证 被引量:16
9
作者 袁道阳 雷中生 王爱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简要回顾了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的研究历史,结合原有史料和新补充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核定了各破坏点的地震烈度,进而改绘了地震等震线图,其长轴方向为NE向。此次地震除造成大范围的城垣毁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之外,滑坡、山崩和堰塞湖... 简要回顾了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的研究历史,结合原有史料和新补充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核定了各破坏点的地震烈度,进而改绘了地震等震线图,其长轴方向为NE向。此次地震除造成大范围的城垣毁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之外,滑坡、山崩和堰塞湖等地震地质灾害也非常严重。其极震区位于礼县以东的西汉水河谷永兴镇—罗家堡—天水镇一带。该区发育了全新世活动的礼县—罗家堡断裂,其性质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该断裂沿礼县—盐关—罗家堡一带保存了地震陡坎、纹沟左旋和地震沟槽等地震地表破裂带形迹,其地理位置与历史资料考证所确定的极震区范围一致,印证了二者结论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 地震灾害 发震构造 礼县—罗家堡断裂
下载PDF
四川芦山Mw 6.6级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荣军 李勇 +9 位作者 苏金蓉 王世元 何玉林 孔军 梁明剑 廖华 李建亮 亢川川 黄成程 汤才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70,共7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w 6.6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南段,未见典型的同震地表破裂。作者在对震后400余个地震破坏宏观调查点重新厘定的基础上,参考四川数字强震台网的近场峰值加速度(PGA)记录,绘制的本次地震等震线图的极震区地震烈...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w 6.6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南段,未见典型的同震地表破裂。作者在对震后400余个地震破坏宏观调查点重新厘定的基础上,参考四川数字强震台网的近场峰值加速度(PGA)记录,绘制的本次地震等震线图的极震区地震烈度为Ⅸ度,略呈长轴为NE向的扁椭圆状,不具明显的方向性。进一步综合3 323个早期余震重新定位结果、石油地震勘探剖面和震源机制解等,判定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为控制蒙山东麓的大邑断裂,系龙门山构造带南段NW-SE向缩短所导致的大邑断裂上冲作用的结果;新开店断裂亦在深部产生了同震破裂,造成了断裂上盘震害明显高于下盘的断层上盘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构造带 发震构造 地震灾害
下载PDF
松原市扶余北隐伏活动断裂地震潜势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邵博 沈军 +3 位作者 于晓辉 万永魁 尉洋 祁高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3,共8页
扶余肇东断裂带是松辽盆地中一条重要的隐伏发震断裂带,2006年和2014年在此断裂带上发生了多次近6级地震,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断裂的东北段和查干花段。在2012—2014年的松原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探明扶余肇东断裂带东北段经过松原市区,... 扶余肇东断裂带是松辽盆地中一条重要的隐伏发震断裂带,2006年和2014年在此断裂带上发生了多次近6级地震,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断裂的东北段和查干花段。在2012—2014年的松原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探明扶余肇东断裂带东北段经过松原市区,该段呈近EW向,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和独立性,将其命名为扶余北断裂。通过三维物探资料和浅层人工探测,确定了扶余北断裂的空间展布和剖面特征,并利用联排钻孔探测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该断裂存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利用石油物探资料获得的基岩面破裂规模,对扶余北断裂的地震潜势进行了估计,并进行了概率性地震危险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地震 扶余北断裂 发震构造 概率性地震潜势
下载PDF
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道阳 雷中生 +2 位作者 张俊玲 刘百篪 梁明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8-657,共10页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和实地调查,论证了公元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应为一次地震,而不是二次或三次地震.现行地震目录所给的地震参数宜做如下修正:发震时间为8月7日11时左右;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平凉和隆德一带,极震区介于...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和实地调查,论证了公元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应为一次地震,而不是二次或三次地震.现行地震目录所给的地震参数宜做如下修正:发震时间为8月7日11时左右;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平凉和隆德一带,极震区介于三者之间的固原附近;震中烈度≥Ⅸ度,震级可达7级左右.本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北北西向,大致与该区的六盘山逆掩推覆构造带的走向相吻合,其新构造活动导致了1219年固原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发震构造 六盘山东麓断裂带
下载PDF
1954年甘肃山丹7(1/4)级地震史料补遗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浩 雷中生 +3 位作者 何文贵 刘百篪 曹娜 袁道阳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区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呈扁椭圆形,长轴直径约40km;Ⅷ度区南西侧为山丹盆地,第四纪沉积较厚,地震烈度衰减缓慢,因此,Ⅷ度区等震线向南明显突出。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极震区位于龙首山北缘断裂西段,大致与该断裂的包代河-黑头山段相吻合,综合分析认为,该段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发震断层,而破喇嘛顶西缘断裂和毛湖洞断裂是重要的参与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 地震史料 等震线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共选视阈下的二语知识研究——一项语料库驱动的使役态共选特征多重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军 卫乃兴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共10页
本研究以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为框架,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与本族语英、汉语真实语言数据的多重比较来探讨二语知识。数据表明,本族语英、汉语使役态有其各自的共选特征;学生英语与本族语英语使役态在类联接上趋于一致,但在语义选择趋向、语... 本研究以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为框架,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与本族语英、汉语真实语言数据的多重比较来探讨二语知识。数据表明,本族语英、汉语使役态有其各自的共选特征;学生英语与本族语英语使役态在类联接上趋于一致,但在语义选择趋向、语义韵等共选要素上差异明显,与汉语翻译对等趋于一致。分析表明,学习者特有的词语搭配、类联接、语义选择趋向和语义韵知识是其二语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母语和目标语共选知识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母语共选知识是重要的二语隐性知识源,语义韵在二语知识构建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的发现对重新审视"隐性/显性"知识接口、验证相关语言学假设和推动二语教学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选 使役态 二语知识 隐性知识源
原文传递
小句整合视野下致使结构对致使事件的压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人宁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8,共12页
致使结构都是由使因小句和使役小句整合而成的。致使结构对致使事件的压制方式有小句化、使役化、紧缩、省略、扣合、粘合、组合、非句化、内嵌、提升、融合和替换等。致使结构整合度由低到高的连续统是:致使复句<致使紧缩复句Ⅰ<... 致使结构都是由使因小句和使役小句整合而成的。致使结构对致使事件的压制方式有小句化、使役化、紧缩、省略、扣合、粘合、组合、非句化、内嵌、提升、融合和替换等。致使结构整合度由低到高的连续统是:致使复句<致使紧缩复句Ⅰ<致使紧缩复句Ⅱ<“使”字句<使令句<“V得”句/“V得”式重动句<动结式/动结式重动句<使动句。轻动词“V使”是所有致使结构的语义核心和句法核心。致使结构的类型不同,轻动词的位置不同。从底层事件结构看,轻动词“V使”的后面有个使果事件,而不是补语小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句整合 致使结构 压制 连续统 压制框架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街生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270,共9页
本文讨论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认为汉语中构成表层非宾格句的动词在语义上可以归纳出特定的类别。这类动词可界定为,符合词汇化和其他一些因素限制的,可解析为内部使因的,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方式的动作动词,以及具... 本文讨论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认为汉语中构成表层非宾格句的动词在语义上可以归纳出特定的类别。这类动词可界定为,符合词汇化和其他一些因素限制的,可解析为内部使因的,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方式的动作动词,以及具有表示过程变化能力的非动作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不及物性 表层非宾格现象 使动句 优先论元结构
原文传递
2011年8月11日新疆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震害调查及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建波 唐丽华 +4 位作者 吴国栋 孙静 张勇 宋立军 王伟 《内陆地震》 2012年第4期324-331,共8页
根据地震现场调查资料,阐述了2011年8月11日新疆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受灾区的环境及其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场地效应及断层效应,重点对灾区典型的震害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确定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柯坪断裂西段。
关键词 阿图什-伽师 震害特征 柯坪断裂 发震构造
下载PDF
英语状态变化动词语义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应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3-88,共6页
状态变化动词是其意义本身包含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动词。状态变化动词的语义结构与它们 的体态特征有关。有的状态变化动词能产生使役性交替现象,即它们用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可以充当它们用作不 及物动词时的主语。外因状态... 状态变化动词是其意义本身包含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动词。状态变化动词的语义结构与它们 的体态特征有关。有的状态变化动词能产生使役性交替现象,即它们用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可以充当它们用作不 及物动词时的主语。外因状态变化动词和内因状态变化动词各自有不同的语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变化动词 使役性交替现象 语义结构
下载PDF
致使结构的语义角色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奉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8,共6页
致使结构的语义结构为双重语义结构,由致使和结果事件两个语义结构构成。致使语义结构蕴含结果事件语义结构,结果事件语义结构蕴含于致使语义结构。致使结构的语义角色分析应分别在这两层语义结构中进行。致使语义结构皆以致事、使事为... 致使结构的语义结构为双重语义结构,由致使和结果事件两个语义结构构成。致使语义结构蕴含结果事件语义结构,结果事件语义结构蕴含于致使语义结构。致使结构的语义角色分析应分别在这两层语义结构中进行。致使语义结构皆以致事、使事为必有语义成分,使事在结果事件语义结构中还可以兼领其他语义角色。三价使动句除致事、使事外的第三个必有论元的语义角色分析只能在结果事件语义结构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 致使结构 语义结构 语义角色 致事 使事
下载PDF
动补致使结构中动词致使作用力的概念语义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饶萍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1-44,共4页
拟从概念语义学的角度对动补致使结构中后续行为的施动者进行解释。概述了相关研究的内容并分析其在解释该语言现象上所表现的不足,同时运用概念语义学中Jackendoff关于致使结构的理论推导出的致使作用力原理对该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 拟从概念语义学的角度对动补致使结构中后续行为的施动者进行解释。概述了相关研究的内容并分析其在解释该语言现象上所表现的不足,同时运用概念语义学中Jackendoff关于致使结构的理论推导出的致使作用力原理对该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该语言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结构 后续行为 施动者 致使作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