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腹膜癌术后胃肠瘘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彦斌 姬忠贺 +6 位作者 刘刚 于洋 李兵 李鑫宝 王岩 张展志 李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制双套管冲洗法治疗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后胃肠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世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制双套管冲洗法治疗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后胃肠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行CRS+HIPEC治疗后发生胃肠瘘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发生胃肠瘘后即刻采用自制双套管冲洗方法治疗,同时联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其他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3例胃肠瘘患者均进行了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加保守治疗,治愈8例,瘘愈合的中位时间为50 d(12~84 d);临床明显改善3例,漏出量明显减少、一般状况明显改善;死亡2例。结论持续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CRS+HIPEC后胃肠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消化系统瘘 双套管引流
原文传递
痰液诱导技术对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琳筠 刘懿禾 +1 位作者 刘蕾 刘纯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应用痰液诱导技术的安全性和留取痰标本的合格率,为肝移植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4例,雾化吸入3%盐水6ml,对照组42例,雾化吸入0.... 目的探讨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应用痰液诱导技术的安全性和留取痰标本的合格率,为肝移植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4例,雾化吸入3%盐水6ml,对照组42例,雾化吸入0.45%盐水6ml,吸入时间均为20min,比较雾化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痰标本指标。结果在痰液诱导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中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量、氧分压、痰量、痰液黏稠度、痰标本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肝移植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应用3%盐水雾化诱导排痰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临床上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肝移植 引流 体位
原文传递
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红梅 罗健 +1 位作者 廖国清 刘鹏辉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947-948,共2页
为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腔内化学药物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对5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后置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彻底引流后每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经治疗后17例完... 为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腔内化学药物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对5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后置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彻底引流后每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经治疗后17例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65.5%。无心包缩窄及窦道形成。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心包内穿刺置管引流加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具有方便、有效、安全等特点,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童康尔 李志丹 +2 位作者 朱伟伟 左芬 彭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行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行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10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45mg/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0%)与对照组(76.3%)相近(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15.0%)轻于对照组(63.2%)(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药物疗法 博来霉素/治疗应用 乳状剂 鸦胆子/治疗应用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术 随机分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闫亮 刘嫚 王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021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置管引流联合显微...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021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置管引流联合显微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观察组采用置管引流联合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3、7 d脑室内、脑实质血肿清除率;比较术前与术后1、7 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7 d,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3 d、术后7 d两组脑室内、脑实质血肿清除率均高于术后1 d(P<0.05),术后7 d两组脑室内、脑实质血肿清除率均高于术后3 d(P<0.05),且术后1、3、7 d观察组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7 d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低于术后1 d(P<0.05),且术后1、7 d观察组血清TNF-α、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7 d,观察组GO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及置管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清除脑室内血肿能力,改善近期预后,且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 置管引流 急性脑出血脑室破入 预后
下载PDF
膀胱造瘘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液引流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小华 何晓萍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膀胱造瘘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液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评价采用多个电子数据库,搜集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评价结果显示,与经尿道引流尿液相比,膀胱造瘘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P<0.01),促进... 目的系统评价膀胱造瘘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液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评价采用多个电子数据库,搜集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评价结果显示,与经尿道引流尿液相比,膀胱造瘘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P<0.01),促进膀胱功能恢复(P<0.01),降低重插管率(P<0.01),并缩短住院时间(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膀胱造瘘进行尿液引流可以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膀胱造瘘 尿液引流
下载PDF
高血压脑深部出血分型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手术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谢才兰 潘军 +4 位作者 卢家璋 杨灵 林宽 金丹 漆松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将高血压脑深部出血的血肿进行分型并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肿的CT形态特征将52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的血肿分为6型:1型,血肿CT值均匀型;2型,血肿CT值不均匀型;3型,血肿周围水肿带明显型;4型... 目的:将高血压脑深部出血的血肿进行分型并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肿的CT形态特征将52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的血肿分为6型:1型,血肿CT值均匀型;2型,血肿CT值不均匀型;3型,血肿周围水肿带明显型;4型,血肿巨大或不规则型;5型,血肿破入脑室型;6型,混合型。在急诊处理后,在立体定位架上行CT扫描确定靶点,1型靶点多选在血肿后缘中点,2型多选在血肿CT值较低处,3型选水肿带明显侧,4型选双或多靶点,5型选血肿及脑室,6型根据以上原则选靶点。根据靶点进行置管、血肿外引流手术。结果: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6例(69.23%),中残11例(21.15%),重残1例(1.92%),死亡4例(7.70%)。术中无出血灶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脑深部出血血肿分型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术,引流效果好,术中、术后病灶再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 CT 血肿分型 引流
下载PDF
经皮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体会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勇 贾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定位下应用Seldinger穿刺法,分别从心尖部及剑突下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或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结果20例心包积...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定位下应用Seldinger穿刺法,分别从心尖部及剑突下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或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结果20例心包积液均一次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未出现与导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引流时间:3~17d,平均5d。引流量305~3000ml,平均908.3ml。结论Seldinger穿刺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中-大量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由于该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功率高,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可替代传统穿刺方法,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 SELDINGER法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
下载PDF
穿刺置管、多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37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褚延魁 王胜智 +1 位作者 刘育蕾 康志龙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普外科肝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排除乙醇过敏、有严重出血倾向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能配合屏气者,对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行穿刺置管、多次注射...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普外科肝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排除乙醇过敏、有严重出血倾向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能配合屏气者,对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行穿刺置管、多次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放置导管引流囊液数天后,影像学结果显示囊腔明显缩小,拔出导管1个月后,影像学结果显示囊腔消失,治愈23例,有效12例,有效率94.7%。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中,5例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面色潮红、头晕、心率加快等醉酒样表现,2例出现肝区疼痛,但均可耐受,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与常规穿刺抽液比较,留置导管、反复注射的方法既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囊液残留,提高囊壁坏死程度,又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穿刺置管 引流
下载PDF
经锁孔内镜与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GCS和NIHSS评分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8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经锁孔内镜与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比较经锁孔内镜与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术式分为内镜组51例和联合组44例。内镜组开展经锁孔内镜术式治疗,联合组则开展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前后GCS和NIHSS评分、血清NSE及NTF-α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长及术中失血量均多于联合组,而引流管留置时间少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7 d GCS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3个月血清NSE、NT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锁孔内镜与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相当,且对GCS和NIHSS评分的影响程度差异不明显,安全性亦无显著差异。但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引流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失血量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锁孔内镜 立体定向置管 尿激酶引流术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法治疗35例难治性腹水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炜 徐小平 +5 位作者 瞿章书 黄建生 姚茂军 汤丽娟 洪桥爱 何莉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连续引流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优越性及要点。方法选择肝硬化Child-PughB级、C级患者,部分有肝昏迷Ⅰ期征象、消化道出血后及并发癌变的难治性腹水患者,进行腹腔置管每日连续引流腹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连续引流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优越性及要点。方法选择肝硬化Child-PughB级、C级患者,部分有肝昏迷Ⅰ期征象、消化道出血后及并发癌变的难治性腹水患者,进行腹腔置管每日连续引流腹水的临床观察,并配合综合支持疗法(即加强肝功能支持药物的治疗、静脉输入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并积极利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对比同一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观察3~5日的血生化,7~10日内血清蛋白相对稳定,而腹围明显缩小、尿量增加、一般情况好转,如精神、食欲、腹胀程度均不同改善。B超连续检查示腹水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后,患者携管无明显不适感,减少了穿刺次数;采用每日引流,均匀地呈梯度连续性降低腹压,避免了腹压的骤降骤升,反弹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起效快,5日内便可明显改善腹胀程度、精神、食欲,平均10~15日后,腹水征消失,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复发腹水者可重复手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易耐受;由于操作简单方便,感染机会小,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中心静脉导管每日连续引流法可在社区及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插入 日引流 难治性腹水
下载PDF
新型枪弹伤动物模型应用于腹部战创伤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梅平 徐先锋 +2 位作者 鲁阳春 祁亚峰 肖春红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1期610-613,共4页
目的使用自制预热型实验用气步枪建立一种新型比格犬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并探讨快速腹腔置管引流对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的救治作用。方法将20只比格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使用预热型实验用气步枪射击固定... 目的使用自制预热型实验用气步枪建立一种新型比格犬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并探讨快速腹腔置管引流对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的救治作用。方法将20只比格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使用预热型实验用气步枪射击固定于特制支架的犬右下腹麦氏点致伤,建立犬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实验组沿着腹壁弹道快速置入腹腔引流管,对照组常规包扎,模拟战场急救。致伤后比较两组实验动物的术中探查情况,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术后7 d肠吻合口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1)成功建立犬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后,两组动物小肠、结肠肠穿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8,P=0.754;t=0.000,P=1.000)。(2)实验动物建模后心率、呼吸频率均不同程度上升,对照组在4 h时心率、呼吸频率最快,8 h时渐恢复至2 h水平;实验组伤后2 h心率、呼吸频率升高后,4 h心率、呼吸频率渐下降,并渐趋平稳。(3)术后7 d处死两组实验动物,解剖未发现明显术后吻合口瘘。病理结果示对照组动物肠系膜纤维结缔组织中见大量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自制预热型实验用气步枪可建立稳定比格犬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行快速腹腔置管引流可显著减轻腹腔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枪弹伤 动物模型 置管引流
下载PDF
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学敏 王宁 +1 位作者 张建英 吴河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8期1238-1239,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B组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C组单纯胸穿抽液;化疗方...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B组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C组单纯胸穿抽液;化疗方案等其它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A组在胸水消失时间、排液总量、胸膜厚度、肺功能FEV1%和FVC%改善方面均优于B组或C组。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积液引流彻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显著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管 尿激酶 结核 胸膜 引流术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在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贱丰 陈永华 曾金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26-4127,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在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量积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使用2.0 ml或2.5 ml注射器,...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在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量积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使用2.0 ml或2.5 ml注射器,取出活塞后与引流袋接口直接连接;试验组使用1.0 ml皮试注射器,取出活塞后,将引流袋的硬接口剪去再把引流袋的软管端插进注射器的针筒内5~8 cm作为连接的方法。观察两组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患者及护士满意率。结果 60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未出现明显病情变化及脏器损伤。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引流中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皮试注射器的固定连接方法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术 腹水 胸腔积液
下载PDF
胸腔延期置管引流治疗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树满 李建国 +2 位作者 刘立志 李岩欣 李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究采用胸腔延期置管引流治疗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42例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患者为延期组,先进行临床观察,确诊后72 h进行置管治疗;另43例该病患者为对照组,在确诊后24 h内即行传统早期置管治疗。比... 目的 探究采用胸腔延期置管引流治疗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42例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患者为延期组,先进行临床观察,确诊后72 h进行置管治疗;另43例该病患者为对照组,在确诊后24 h内即行传统早期置管治疗。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入院胸腔积血量、肋骨骨折数、血红蛋白(Hb)、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终胸腔引流量、出院血氧饱和度(SpO_(2))、Hb下降水平、带管天数、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是否出现胸腔感染或肺不张、是否中转手术。结果 2组间基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延期组最终胸腔引流量和Hb下降水平、带管天数、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均降低,出院SpO_(2)升高(P<0.01)。延期组未出现胸腔感染和肺不张。2组均未出现需要中转手术的情况。结论 胸腔延期置管引流可有效改善钝性创伤性中等量血胸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非贯通性 血胸 导管 留置 钝性胸部创伤 置管时机 胸腔引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非回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红艳 付尧 +5 位作者 宋宇 鹿麟 张琳琳 陈开宏 傅程 李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非回乳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乳腺脓肿患者46例,分为置管引流组(32例)和传统切开引流组(14例),在抗感染治疗基...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非回乳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乳腺脓肿患者46例,分为置管引流组(32例)和传统切开引流组(14例),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置管引流组疼痛程度(1.1±0.25)分,传统切开引流组疼痛程度(5.5±1.09)分;置管引流组愈合时间(6.2±2.3)d,传统切开引流组愈合时间(21.7±4.7)d;置管引流组治愈率100%,无复发,传统切开引流组治愈率85.7%,复发率14.3%;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切口引流组术后2例乳瘘形成,而置管引流组术后3例积乳囊肿形成。结论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非回乳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保证了持续哺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乳腺脓肿 置管引流 超声
下载PDF
多孔深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新华 滕鸿 韩红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多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并与30例单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 目的探讨多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多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并与30例单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孔组的痊愈率83.33%(25/30)显著高于单孔组的46.67%(14/30)(P<0.05)。而在总有效率方面,多孔组亦较单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96.67%(29/30)vs 90.00%(27/30)。多孔组管腔堵塞的发生率较单孔组有明显改善(P<0.05),而在完全肺复张所需时间上多孔组恢复时间更短,较单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孔组患者在术后无复发及恶化现象,较单孔组有明显优势和改进。结论应用多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既保留了单孔深静脉导管的优点,又有效克服了其缺点,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导管插入 引流术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顽固性腹水36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海军 佟雪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本科室经补充白蛋白及各种利尿剂治疗无效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6例,进行腹腔置管放液治疗,第1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800ml,此后每日放腹水...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本科室经补充白蛋白及各种利尿剂治疗无效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6例,进行腹腔置管放液治疗,第1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800ml,此后每日放腹水量1500~2000ml,联合输注人血白蛋白10g/d。口服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观察治疗12d后的腹水消退情况、超声检查结果、尿量、稳定时间,治疗3d后患者腹胀均得到缓解,12d后显效17例(47.2%),有效15例(41.7%),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达88.9%。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后,减少了穿刺次数,减少了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中心静脉导管腹腔持续引流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有利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术 腹水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云晖 阎红蛾 +1 位作者 鲍文华 刘振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518-1519,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注药组46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和进展5例。抽液腔内注药组32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和进展14例。结论:应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癌性胸水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水,对控制癌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术/方法 胸水/治疗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凝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0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对胆瘘患者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48例胆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保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 目的研究对胆瘘患者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48例胆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保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胆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胆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6.7%(P<0.05)。试验组胆瘘患者康复时间(3.67±1.31)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瘘患者实施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地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瘘 经皮穿刺 置管引流术 保守治疗 康复时间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