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6所医院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76
1
作者 周宏 姜亦虹 +2 位作者 李阳 郑伟 沈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了解某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HAIQCC)于2010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组织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176所医院... 目的了解某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HAIQCC)于2010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组织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176所医院的ICU,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23%,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9.72%;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综合医院ICU的调整例次日发病率(4.30‰)高于专科医院ICU(3.53‰)。外科ICU和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调整例次日发病率分别为4.79‰和4.21‰。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流感染为主,分别占68.64%、14.45%和10.09%。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导尿管使用率分别为49.86%、39.16%、81.95%,三管相关感染例次日发病率分别为1.74‰、13.77‰、2.08‰。连续6年三管相关感染例次日发病率逐年降低(P<0.001)。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在不同科别ICU中的使用率与其相关感染发病率均无相关性(均P>0.05)。共检出病原菌36 223株,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2.77%)、肺炎克雷伯菌(11.96%)、铜绿假单胞菌(11.94%)、金黄色葡萄球菌(8.08%)、白假丝酵母菌(5.63%)、大肠埃希菌(5.55%)。连续6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定期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导管相关感染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健谊 彭爱民 杨克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347-334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结果活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结果活动前22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8例,发生率为36.3%,其中菌血症3例、隧道感染2例、导管出口感染3例;而活动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发生率为9.0%,其中导管隧道感染和出口感染各1例,可见活动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有明显的改善,均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得到了控制。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品管圈活动使参与者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感染
原文传递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茅一萍 韩方正 +2 位作者 周宏 郑伟 翟仁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军红 李六亿 +4 位作者 贾会学 赵秀莉 李双玲 乔虹 顾秀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了解持续质量改进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2月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开展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泌尿道插管的使用率及呼吸机相... 目的了解持续质量改进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2月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开展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泌尿道插管的使用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及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感染率进行监测;监测工作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持续改进的效果。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2007-2010年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VAP感染率下降显著,2010年较2007年明显下降(P=0.00);改进控制措施实施后,呼吸机使用率从46.49%降至40.72%,泌尿道插管从93.44%降至88.77%,均明显下降(P=0.00);CAUTI感染率从4.25例/1000导管日降至0.39例/1000导管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有重要意义,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感染
原文传递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娄玉英 徐赟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0-421,425,共3页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情况,为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综合ICU且使用了导尿管、血管导管,以及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情况,为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综合ICU且使用了导尿管、血管导管,以及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共调查综合ICU导管置管住院患者299例,总住院日数为2 700 d,发生医院感染41例、4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71%、例次发病率为16.05%,日感染发病率为15.19‰;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37例、44例次;其他医院感染分别为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带状疱疹各1例。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为2.94‰,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2.1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为15.72‰。结论导管相关感染是ICU内导管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且主要以VAP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目标性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干预措施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傅小芳 陆峰 +1 位作者 沈瑞红 顾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5,46,共5页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于2008—2009年采取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于2008—2009年采取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2006—2007年的5.77‰下降至2008—2009年的3.63‰;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普通外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由2006—2007年的10.53‰下降至2008—2009年的4.79‰。结论在ICU采取医院感染预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导管相关感染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血流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泌尿道感染
下载PDF
ICU留置导尿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燕 胡昌弟 +1 位作者 李小青 祝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管理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ICU留置导尿患者的尿液标本792份,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采... 目的调查分析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管理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ICU留置导尿患者的尿液标本792份,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ATB-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用ATB-Expression配套的药敏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92份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55株,其中真菌占41.9%,革兰阳性球菌占32.9%,革兰阴性杆菌占25.2%;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分离率为68.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检出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各1株;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两者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高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对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 培养结果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抗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菊珍 王丽华 +1 位作者 陈秋萍 鞠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100例)。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二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300例化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10.67%),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更多,PICC留置时间更长,导管移动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换药频次更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更低(均P<0.05)。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及免疫功能均为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依次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WBC、换药频次及免疫功能。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预测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与logistic回归模型(AUC=0.791)相比预测效能更优。结论 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是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可用于对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预测分析,其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外周静脉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2018-2022年四川省医院医院感染现况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欣雨 王惠 +1 位作者 吕宇 向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201-3206,共6页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四川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完善四川各地区各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四川省医院感染监测平台收集2018-2022年四川21个地市州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四川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完善四川各地区各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四川省医院感染监测平台收集2018-2022年四川21个地市州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调查273所二级医院和173所三级医院,2931063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0.83%)、患病率(1.72%)、漏报率(2.5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3.63%)、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32%)和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24.60%)、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0.40‰)、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4.27‰)与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1.69‰)均呈下降趋势(P<0.001);而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51.8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84.94%)则呈上升趋势(P<0.001).监测的多重耐药菌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和感染率均最高.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则三级医院较高(P<0.001).结论本调查掌握了四川各地区各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指导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手术部位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段霞 毛雅芬 施雁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评价留置尿管期间,采用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规范化应用集尿引流装置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BMdisc等数据库中关于留置导尿患者应用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 目的评价留置尿管期间,采用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规范化应用集尿引流装置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BMdisc等数据库中关于留置导尿患者应用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所得文献进行系统复习及评价,比较应用简单式密闭引流装置与复杂式密闭引流装置对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了4个随机对照试验。4个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简单式密闭引流装置与复杂式密闭引流装置比较,两者在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75~4.49)。但两者对集尿袋内细菌产生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OR:4.60,95%CI:3.14~6.06)。结论留置导尿患者使用复杂式密闭引流装置不仅不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将加快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内细菌产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尿引流装置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爱萍 《循证护理》 2023年第7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116例白血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病人资料,分析白血病PICC置... 目的:探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116例白血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病人资料,分析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结果: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3.7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低蛋白血症、换药间隔与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1.800,95%CI(10.433,167.467)]、化疗次数≥10次[OR=52.800,95%CI(12.320,226.288)]、合并糖尿病[OR=10.111,95%CI(2.684,38.087)]、导管留置时间≥2个月[OR=22.000,95%CI(6.103,79.307)]、穿刺次数>3次、低蛋白血症、换药间隔≥7 d是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白血病PICC置管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与年龄、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低蛋白血症、换药间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护理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现状、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喻佳 陆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87-89,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现状、风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87例尿毒症患者,收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I的风险因素。结果 287...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现状、风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87例尿毒症患者,收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I的风险因素。结果 28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I发生率为18.47%(53/287),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62.92%。两组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及白蛋白(Alb)、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住院时间≥4 d、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2周、Alb≤35 g/L、Hb≤110 g/L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I的风险因素(OR> 1,P<0.05)。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4 d、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2周、Alb≤35 g/L、Hb≤110 g/L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I的风险因素,临床可据此进行针对性预防,并参照主要致病菌进行对应抗菌治疗,以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抗感染静脉导管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科 许红阳 +3 位作者 杨挺 梁锋鸣 严正 严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无锡市人民医院ICU病房2003年06月~2007年06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408例患者随机分成抗感染导管组(ACC)和普通导管组(NCC),观察两组导管... 目的研究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无锡市人民医院ICU病房2003年06月~2007年06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408例患者随机分成抗感染导管组(ACC)和普通导管组(NCC),观察两组导管感染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在成功置管的408例患者中(211例ACC,197例NCC),两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无明显差异,导管留置时间、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ACC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NCC组(P〈0.05)。ACC组有着较低的感染率,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抗感染静脉导管有着较低的导管相关感染率,可减少ICU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菌血症 抗感染导管
下载PDF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明英 申建维 刘显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309-5311,共3页
目的探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细菌定植中的作用,以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ICU行深静脉置管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采用黄嘧啶银... 目的探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细菌定植中的作用,以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ICU行深静脉置管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采用黄嘧啶银和氯己定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导管拔除、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细菌定植。结果留置导管时间观察组为(14.5±2.6)d,对照组为(8.3±3.7)d,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3,P<0.05),观察组无局部感染,对照组局部感染6例感染率18.75%,观察组局部感染、导管细菌定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定植和感染延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细菌定植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导管留置时间>两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菌定植和导管相关性感染明显增加,通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细菌定植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老年急诊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金红 闫莉 张翠萍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65-569,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情况,明确其危险因素,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急诊血液透析的149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导... 目的调查老年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情况,明确其危险因素,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急诊血液透析的149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分为CVC-RI组(n=38)和无CVC-RI组(n=111)。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CV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8例患者发生CVC-RI,其中血流感染占比60.53%,穿刺口局部感染占比39.47%,培养以Gram阳性菌为主。与无CVC-RI组相比,CVC-RI组合并糖尿病、股静脉插管和插管时间≥2周比例和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3.31,P=0.02)、股静脉插管(OR=2.58,P=0.01)、导管留置时间≥2周(OR=4.76,P=0.03)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OR=1.23,P<0.001)是CV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股静脉插管、留置时间过久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患者发生CVC-RI的风险较高,值得临床诊治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众 马晶淼 +1 位作者 翁峰霞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的掌握现况,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卷,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的掌握现况,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卷,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平台向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及专业为护理的感控专职人员发放问卷。结果 :知识问卷11题中回答正确人数比例达到50%的有5题,达到80%的仅有3题。正确率最高的是输液接头消毒方法(97.49%),正确率较低是吸痰前稀释痰液方式(19.80%)、留置尿管的清洁消毒(19.06%)、气管插管患者不要定时气囊放气(15.51%)、拔出尿管前膀胱无需功能锻炼(9.97%)等。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及所在岗位的护理人员比较,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掌握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循证能力及相关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护理实践 现况调查 医院感染与控制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17
作者 薛蓉 尚新芳 +2 位作者 郭雪娟 张林渊 张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ICC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ICC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随机选取36例为感染组,114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Th2及IL-2、TNF-α、IFN-γ、IL-4、IL-6、IL-10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TNF-α、IL-4、IL-6、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Th1/Th2、IL-2、IFN-γ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Th2、IL-2、TNF-α、IFN-γ、IL-4、IL-6、IL-10预测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0.803、0.944、0.649、0.744、0.978、0.946。结论乳腺癌化疗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能与外周血Th1/Th2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相关性感染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辅助性T细胞
原文传递
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PICC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娟 周晓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PIC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穿刺点小纱布覆盖,外用3M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PIC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穿刺点小纱布覆盖,外用3M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则用藻酸盐银覆盖穿刺点,外用透明贴固定,比较2组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结果 7 d后观察组未发生1例穿刺部位感染,有效率100%;对照组发生4例,其中3例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红、肿、疼痛,范围约3 cm,1例周围红肿约4 cm并发穿刺点破溃,有少许渗液为脓性分泌物,4例患者均无全身症状且在改用藻酸盐银敷料后均好转治愈。结论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和治疗PICC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肺癌 导管相关性感染 藻酸盐银 透明贴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媛媛 钟芳萍 +2 位作者 彭爱平 王丽 胡明亮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与制订对策。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MHD患者204例为对照组,将其分为感染组(n=...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与制订对策。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MHD患者204例为对照组,将其分为感染组(n=63)和无感染组(n=141)。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构建模型;据模型、临床经验与文献报道,重新构建干预体系。另选取MHD患者198例为观察组,评价新干预体系效果。结果糖尿病史(OR=2.237,95%CI:1.067~5.679,P=0.003)、置管时间(OR=3.647,95%CI:1.326~7.892,P=0.024)、导管护理频率(OR=6.679,95%CI:2.534~16.476,P=0.003)、无菌培训率(OR=2.889,95%CI:1.146~6.654,P=0.030)、血尿酸(OR=2.937,95%CI:1.627~8.883,P=0.014)是MHD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方程为Y=-20.673+1.116×血尿酸+1.012×无菌培训率+2.017×导管护理频率+1.912×置管时间+1.079×糖尿病史,采用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方程(χ^(2)=10.678,P=0.236),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13,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63.93%。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606、32.780,均P<0.001)。结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基于循证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体系具有良好的防控MHD患者发生CRBSI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循证 导管相关感染 预测模型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导管的管理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秀婵 唐艳琴 +1 位作者 宋娟丽 陈素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480-4482,共3页
目的了解导管管理方法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影响关系,通过加强导管管理,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0月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导管管理之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管理方法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0年7... 目的了解导管管理方法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影响关系,通过加强导管管理,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0月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导管管理之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管理方法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0年7月-2011年6月共81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普通换药程序,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0月共82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及氯己定敷贴进行换药。结果观察组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SI率比对照组下降了7.2/千导管日;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7d更换敷料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均明显低于3d更换敷料;两组分别在去除敷料后进行皮肤表面与导管接口表面细菌采样,对照组菌落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皮肤表面菌落数与导管输液接口细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己定敷贴以及减少敷料更换频率、加强对静脉营养后导管管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管理 导管相关性感染 氯己定敷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