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钢表面钒铬铸渗层组织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涛林 陈跃 +4 位作者 李晓宾 张永振 杜三明 上官宝 铁喜顺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ZG310-570表面制备了钒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钒碳化物为球状和条状,铬碳化物为块状和板条状。铸渗复合层的硬度沿渗层表面到基体方向先增加后降低,在距表面1.5-...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ZG310-570表面制备了钒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钒碳化物为球状和条状,铬碳化物为块状和板条状。铸渗复合层的硬度沿渗层表面到基体方向先增加后降低,在距表面1.5-2.0 mm处达到最大值。在30-90 kg载荷下,复合材料的磨损失重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含V-Fe15%、Cr-Fe60%的渗剂做成的块试样耐磨性最好。复合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ZG310-570的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和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钒铬复合层 显微组织 干滑动磨损
下载PDF
高锰钢铸渗SiC颗粒过程中粒子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成辉 马幼平 杨蕾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分析了铁基体复合SiC陶瓷颗粒的前景,提出改善SiC在铁基中分解的新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V-EPC法(真空负压实型铸造法)制备了SiCp/高锰钢基复合材料。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 分析了铁基体复合SiC陶瓷颗粒的前景,提出改善SiC在铁基中分解的新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V-EPC法(真空负压实型铸造法)制备了SiCp/高锰钢基复合材料。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SiC颗粒铸渗高锰钢过程中SiC粒子的分解特征及粒子周围合金元素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C颗粒分解58.6%以上,残余SiC颗粒分布均匀、形态良好;铬元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扩散速率,可抑制组织石墨化;钢中的合金元素锰、铬减弱了SiC分解的驱动力,对有效抑制SiC颗粒分解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SiC陶瓷颗粒 铸渗 分解
原文传递
中碳钢表面铸渗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德权 张永青 张伟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采用涂料法在铸件表面铸渗硼、铬和碳等形成硬度较高的表面合金化层,研究了涂料配比对铸件表面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所形成的合金化层由三部分组成:亚共晶层、共析层和基体;随着涂料中铬和碳含量的增加,合金化层的厚度... 采用涂料法在铸件表面铸渗硼、铬和碳等形成硬度较高的表面合金化层,研究了涂料配比对铸件表面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所形成的合金化层由三部分组成:亚共晶层、共析层和基体;随着涂料中铬和碳含量的增加,合金化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而且硬度也整体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涂料 合金化 硬度
下载PDF
铸钢表面钒铬铸渗层的微观分析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涛林 陈跃 李晓宾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ZG310-570表面制备了钒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显微组织、增强相的结构、基体组织构成、显微硬度以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钒碳化物为条状,铬碳化物为板条状。铸渗复合层中主要存在Cr7C3、V8C7、VC0.75、V2C...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ZG310-570表面制备了钒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显微组织、增强相的结构、基体组织构成、显微硬度以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钒碳化物为条状,铬碳化物为板条状。铸渗复合层中主要存在Cr7C3、V8C7、VC0.75、V2C四种硬质相。1000℃淬火后的铸渗层基体组织为马氏体加奥氏体和少量的贝氏体组织,马氏体包括板条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在距铸渗层表面0~1mm处的显微硬度要低于距表面1~4mm的显微硬度,在过渡区显微硬度呈递减分布,在大于4.5mm以后的区域显微硬度趋于平稳。在450N载荷下,铸渗复合层的耐磨性为ZG310-570的1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钒铬复合层 显微组织 干滑动磨损
下载PDF
高锰钢辙叉心轨铸渗强化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吴牧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铸渗工艺对高锰钢辙叉心轨进行表面强化,并对心轨表面形成的4~5 mm铸渗层进行了组织与性能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铸渗层和基体均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表明铸渗工艺有助于高锰钢辙叉心轨表面和辙叉基体的强化。
关键词 高锰钢辙叉 铸渗 合金化
下载PDF
铜及稀土元素对中碳钢铸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高崭 孟德权 张伟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采用涂覆法使中碳钢铸件表面铸渗铬、硼和碳,形成硬度较高的合金化层的基础上,再在渗剂中分别添加一定量铜和稀土元素,来研究铜和稀土对铸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加入铜或稀土元素的渗层表面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渗层硬度提... 在采用涂覆法使中碳钢铸件表面铸渗铬、硼和碳,形成硬度较高的合金化层的基础上,再在渗剂中分别添加一定量铜和稀土元素,来研究铜和稀土对铸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加入铜或稀土元素的渗层表面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渗层硬度提高,并且,晶粒细化的效果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稀土 硬度
下载PDF
V法铸造铸铁件粘砂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友坤 杨吉卿 崔明胜 《现代铸铁》 CAS 1999年第3期87-88,共2页
 结合铸件粘砂机理,从V法铸造的成型特征上分析V法铸造铸件的粘砂原因。经长期生产实践探索,总结出V法铸造铸件防止粘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V法铸造 机械粘砂 铸造 砂型铸造
下载PDF
消失模铸渗复合层的组织和干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新阳 陈跃 +2 位作者 张永振 上官宝 杜三明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采用消失模铸渗技术浇注试样,利用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仪分析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硬度分布,在MM200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铸渗复合层的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钨、铬碳化物以鱼骨状、菊花状和板条状交织分布在基体中,渗层硬度从表面到内部呈... 采用消失模铸渗技术浇注试样,利用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仪分析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硬度分布,在MM200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铸渗复合层的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钨、铬碳化物以鱼骨状、菊花状和板条状交织分布在基体中,渗层硬度从表面到内部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距表面渗层2 mm处硬度达到最大值;铸渗复合层的抗磨损能力比普通ZG50提高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铸渗 复合层 组织 干滑动磨损
下载PDF
WC/高铬铸铁渗层组织的研究
9
作者 孙晓永 翟文霞 《现代铸铁》 CAS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介绍了铸渗工艺的发展及机理,分析了铸渗外层组织、中层组织、内层组织的形成原因,指出:(1)铸渗层组织由表层的合金烧结层、内层的钎焊层、界面的熔合层三个区域构成;(2)浇注温度对复合层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当浇注温度在1 540~1 580... 介绍了铸渗工艺的发展及机理,分析了铸渗外层组织、中层组织、内层组织的形成原因,指出:(1)铸渗层组织由表层的合金烧结层、内层的钎焊层、界面的熔合层三个区域构成;(2)浇注温度对复合层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当浇注温度在1 540~1 580℃、增强颗粒的粒度在60~80目之间时,复合层的综合质量较为理想;(3)由于铸渗层存在(Fe,Cr)7C3、Cr7C3、WC等组织,耐磨性能大大提高;(4)从复合层到基体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显微硬度值先升高后降低,硬度的梯度分布使复合层的强度与基材的韧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WC 铸渗工艺 耐磨性
下载PDF
消失模铸渗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评述
10
作者 高新阳 陈跃 +1 位作者 陈设 张冉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4,共3页
以铸渗法改善零件表面性能为基础,结合工作研究,评述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影响消失模铸渗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消失模铸渗工艺今后发展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消失模铸渗工艺 铸渗质量 影响因素 渗剂性质 工艺措施 铸造工艺
下载PDF
90年代铸渗工艺新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冬 张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38,共3页
回顾了 90年代以来国内外铸渗工艺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对铸渗条件下的铸件表面合金化及材料表层复合技术进行了综合述评 ;分析了新近开发的一些改善铸渗效果的工艺措施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 铸渗 表面合金化 表面复合材料
下载PDF
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祖来 蒋业华 周荣 《铸造设备研究》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介绍了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类、铸渗机理和铸渗组织的新进展,总结了新近开发的一些改善铸渗效果的工艺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 制备 铸渗法 V-EPC 组织 润湿性
下载PDF
我国铸渗技术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湘 李荣启 《新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概述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内铸渗工艺研究取得的进展 ;对铸渗条件下的铸件表面合金化进行了综合述评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 铸渗 表面合金化
下载PDF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祖来 蒋业华 周荣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介绍了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类、铸渗机理和铸渗组织研究的新进展 ,总结了新近开发的一些改善铸渗效果的工艺措施 。
关键词 铸渗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发展 铸渗机理 铸渗组织 液态金属 表面润湿性 渗透能力 应用
下载PDF
铸渗过程粒度对碳化硅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永欣 吕振林 +1 位作者 张玉萍 邢志国 《装备制造技术》 2007年第3期5-7,共3页
采用负压铸渗的方法,以Q235钢为母材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碳化硅粒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与分析表明碳化硅的粒度对碳化硅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且碳化硅粒度在350 ̄850μm时可在钢表面... 采用负压铸渗的方法,以Q235钢为母材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碳化硅粒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与分析表明碳化硅的粒度对碳化硅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且碳化硅粒度在350 ̄850μm时可在钢表面形成结合良好的复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表面复合材料 碳化硅粒度
下载PDF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利晓 贾平 王笑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8-41,共4页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将金属基体与高硬度的强化材料相结合,具有比强度高、耐磨、耐热、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为目的,介绍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场合,以为材料工作者...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将金属基体与高硬度的强化材料相结合,具有比强度高、耐磨、耐热、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为目的,介绍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场合,以为材料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 铸渗 气相沉积 喷涂 激光熔敷 自蔓延高温合成
下载PDF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伊新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8年第6期9-10,27,共3页
本文在金属铸渗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综述了这项技术在金属铸渗机理、铸渗工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概况,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 铸渗 表面强化
下载PDF
铸渗-原位反应制备WC_P/W纤维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永红 牛立斌 +1 位作者 许云华 王发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6-79,共4页
以金属钨纤维编织的钨网和灰口铸铁为原材料,选用铸渗-原位反应法制备WCP/W纤维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通过DTA、XRD、SEM以及两体磨损试验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显微组织以及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铸渗复合和原位反应温度分别... 以金属钨纤维编织的钨网和灰口铸铁为原材料,选用铸渗-原位反应法制备WCP/W纤维混杂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通过DTA、XRD、SEM以及两体磨损试验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显微组织以及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铸渗复合和原位反应温度分别为1300℃和1160℃时,可确保复合材料组织的致密性,以及金属钨纤维和灰口铸铁基体中的碳反应合成WC颗粒。反应完全的钨纤维原位生成较多的WC颗粒,起到颗粒强化效果;反应不完全的钨纤维在基体中起到纤维强化效果;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随着载荷的增加不断提高,其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铸渗 碳化钨 复合材料 耐磨性
下载PDF
钢表面铸渗烧结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泗栋 王树奇 +1 位作者 鞠新庆 王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2,共3页
铸渗技术是提高钢铁材料耐磨性的一种有效表面防护技术,铸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概述了铸渗技术改善钢铁材料耐磨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采用的铸渗材料和方法,如表面合金化、外加强化相表面材料复合... 铸渗技术是提高钢铁材料耐磨性的一种有效表面防护技术,铸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概述了铸渗技术改善钢铁材料耐磨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采用的铸渗材料和方法,如表面合金化、外加强化相表面材料复合、内生强化相表面材料复合(反应铸渗)。铸渗工艺的发展历经普通铸造工艺、V法铸渗工艺、V-EPC铸渗工艺、离心铸渗工艺和SHS-casting工艺,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工艺 表面复合 耐磨性 钢铁
下载PDF
成分对铁基表面铸渗SiC颗粒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蕾 马幼平 +1 位作者 李秀兰 李泽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对不同铁基材料进行表面SiC颗粒复合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基体中铸渗复合试样的金相组织特征及复合层硬度变化,探讨了优化铁基表面SiC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方向。结果表明,在钢铁基体上采用铸渗工艺复合SiC颗粒过程中,存在SiC颗粒的分解... 对不同铁基材料进行表面SiC颗粒复合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基体中铸渗复合试样的金相组织特征及复合层硬度变化,探讨了优化铁基表面SiC颗粒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方向。结果表明,在钢铁基体上采用铸渗工艺复合SiC颗粒过程中,存在SiC颗粒的分解及C、Si原子扩散过程。基体中高的铬含量使铸渗层生成大量碳化物,抑制了石墨相的生成,并使得铸渗层硬度比基体增长近1倍。基体中高的Si、C含量能抑制SiC颗粒的分解,获得残留SiC颗粒的铸渗层,但是颗粒尺寸大幅度减小且形状由不规则四边形变为近似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耐磨 铁基 SIC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