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鳞苞锥育苗技术
1
作者 雷先珠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3-107,111,共6页
为研究鳞苞锥育苗技术,于2020—2022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采集鳞苞锥种子开展不同基质催芽及不同容器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种催芽基质中,鳞苞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粗河沙、细河沙、黄心土+火烧土、黄心土,相应... 为研究鳞苞锥育苗技术,于2020—2022年在福建省宁化县采集鳞苞锥种子开展不同基质催芽及不同容器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种催芽基质中,鳞苞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粗河沙、细河沙、黄心土+火烧土、黄心土,相应的发芽时间逐渐延长。采用粗沙为基质催芽最好,平均发芽时间仅18.3 d,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黄心土+火烧土和黄心土基质。培育鳞苞锥1年生苗木的方法中,以采用无纺布营养土芽苗移栽的育苗方法表现最佳,平均苗高达33.9 cm、平均地径0.34 cm、合格苗率92.5%,≥5 cm侧根数量最多。不同容器规格培育2年生鳞苞锥苗木试验表明,采用容器规格12 cm×14 cm无纺布营养袋培育比容器规格10 cm×12 cm和8 cm×10 cm的效果好,平均苗高、地径、苗木出圃率和高径比分别达89.1 cm、0.92 cm、99.3%和96.8。添加菌根土对鳞苞锥种子出苗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鳞苞锥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量影响显著,其中以黄心土60%+火烧土20%+菌土20%为基质培育的苗木生长最好,平均苗高达38.8 cm,平均地径达0.38 cm,≥5 cm侧根数量达11.2条。综合结果表明,鳞苞锥种子采用粗河沙为催芽基质,采用芽苗移栽、12 cm×14 cm规格的无纺布营养土进行1~2年生苗木培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苞锥 催芽 育苗 基质 容器
下载PDF
马尾松和米槠林下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的选择性
2
作者 张小慧 谢荣樟 +5 位作者 张锦燕 满家银 孙代珍 邓宗杰 魏丽花 练春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4,共12页
【目的】探究森林土壤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对宿主的选择性。【方法】采用不同的土壤菌源(马尾松土壤Pinus massoniana soil,PmS和米槠土壤Castanopsis carlesii soil,CcS),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Pm)和... 【目的】探究森林土壤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对宿主的选择性。【方法】采用不同的土壤菌源(马尾松土壤Pinus massoniana soil,PmS和米槠土壤Castanopsis carlesii soil,CcS),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Pm)和鳞苞锥(Castanopsis uraiana,Cu)进行接种试验(Pm-PmS、Pm-CcS、Cu-PmS、CuCcS)。培育6个月后,采用ITS进行菌根鉴定,检测并计算不同土壤菌源下马尾松和鳞苞锥根中ECM出现的频率、侵染率、相对丰度、相对频率、丰富度和多样性,并测定苗木生长指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米槠土壤pH值、全磷含量、全碳含量、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土壤,且接种苗木后幼苗的地上干重和根长均显著高于马尾松土壤。两种土壤中共检测到19个OTUs的ECMF,分别属于7科和10属,Cenococum geophilum、Rhizopogon boninensis和Tomentella sp.2为两种土壤共有。马尾松林下土壤鉴定到的13种ECMF中,能侵染马尾松的有8种,能侵染鳞苞锥的有6种。米槠林下土壤鉴定到的9种ECMF中,能侵染马尾松的有4种,能侵染鳞苞锥的有7种。C.geophilum和Sebacina sp.2均能与马尾松和鳞苞锥建立共生关系;而Hyaloscyphaceae sp.、Lactarius inconspicuous、Rh.boninensis、Rh.flavidus、Tomentella sp.1、Tomentella sp.3和Tomentellopsis submollis只侵染马尾松;Athelia sp.、Amanita sp.、L.atrofuscus、Russula minor、Russula sp.、Sebacina sp.1、Thelephora sp.1、Thelephora sp.2和Tomentella sp.4只侵染鳞苞锥。马尾松土壤的ECMF丰富度指数(IV)、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高于米槠土壤;但马尾松土壤接种不同宿主植物后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0.14)低于米槠土壤(0.36)。部分ECMF的侵染率与寄主的生理生态指标密切相关。【结论】ECM是经过长期与树种共同进化而建立的共生关系,因此马尾松土壤中的ECMF更倾向于侵染马尾松,而米槠土壤的ECMF更倾向于侵染同为壳斗科的鳞苞锥;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鳞苞锥 外生菌根真菌 宿主选择 共进化
下载PDF
华南纽棉蚧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蚧次目:蚧科)
3
作者 李宇昂 武三安 《Entomotaxonomia》 CSCD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记述蚧科纽棉蚧属1新种:南岭纽棉蚧Takahashia nanl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淋漓锥(壳斗科)枝条上。新种与该属惟一种日本纽棉蚧T.japonica Cockerell的区别是触角6节,肛环毛10根。
关键词 蚧虫 淋漓锥 分类
下载PDF
淋漓锥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
4
作者 陈华生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淋漓锥群落分布特征,在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洞山的常绿阔叶林建立3个400 m^(2)调查样地,研究淋漓锥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外貌特征、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的形成、更新与演替。结果表明:... 为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淋漓锥群落分布特征,在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洞山的常绿阔叶林建立3个400 m^(2)调查样地,研究淋漓锥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外貌特征、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的形成、更新与演替。结果表明:仙洞山天然林的淋漓锥通过实生和根萌条的繁殖方式,经过长期次生演替形成顶极群落。乔木层淋漓锥、青冈、木荷、枫香、栲类及余下7个从属种丰富度分别为68.6%、6.1%、5.1%、4.0%、4.0%和12.1%;灌木层以耐阴树种为主,覆盖度与上层乔木层稀疏度呈负相关;草本层稀疏,以耐阴草本植物为主,乔、灌、草分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淋漓锥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下载PDF
鳞苞锥容器育苗与混交造林初期效果
5
作者 雷先珠 张发游 徐永兴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鳞苞锥是宁化县的乡土阔叶树种,是福建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繁育和发展鳞苞锥,笔者对鳞苞锥的人工育苗及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栽植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对栽植的初期成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鳞苞锥可以进行人工育苗,种子经过处... 鳞苞锥是宁化县的乡土阔叶树种,是福建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繁育和发展鳞苞锥,笔者对鳞苞锥的人工育苗及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栽植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对栽植的初期成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鳞苞锥可以进行人工育苗,种子经过处理后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可达80%以上。鳞苞锥适宜当地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栽植,用无纺布营养袋人工繁育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可达96%以上;不同坡位对鳞苞锥生长有一定影响,中、下坡好于上坡,但鳞苞锥在上坡、中坡、下坡均生长良好。鳞苞锥可以作为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栽植的优良阔叶树种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苞锥 播种育苗 混交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