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动脉闭塞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旗 吴芳 +4 位作者 段祥攻 杨晓旭 武晔 宋海庆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在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在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分析闭塞血管节段局部管壁特征和闭塞中远段腔内血栓信号特征。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结合纳入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闭塞病因进行评价并作为参考标准,比较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在病因分类中的准确率。结果 (1)25例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均完成HR-MRI检查,共诊断闭塞血管31段,其中常规管腔成像诊断了21段,常规管腔成像+HR-MRI诊断了30段;动脉硬化性闭塞24段(19例),动脉夹层性闭塞4段(4例),动脉炎性闭塞3段(2例)。(2)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中,闭塞节段近端管壁均可见偏心性增厚;动脉夹层性闭塞均见典型的双腔征或新月形高信号壁内血肿;血管炎性闭塞血管节段中可见长节段环形增厚及强化。(3)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对病因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7.7%(21/31)和96.8%(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管腔成像技术,头颈联合HR-MRI可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对判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和动脉炎性病变等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成像 颈动脉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力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祥攻 武晔 +5 位作者 吴芳 杨晓旭 宋海庆 杨旗 郭秀海 杜祥颖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MRI(HRMRI)在头颈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17年6月于宣武医院就诊的头颈动脉夹层病人30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由2名神经内科医生根据纳入病人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MRI(HRMRI)在头颈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17年6月于宣武医院就诊的头颈动脉夹层病人30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由2名神经内科医生根据纳入病人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常规影像检查对夹层做出诊断并作为参考标准。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CTA和HRMRI影像进行双盲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内膜片、壁内血肿及双腔征等。计算CTA和HRMRI在血管节段水平诊断夹层的准确性。结果 (1)2名神经内科医生在30例病人中共诊断41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其中累及颈内动脉18个节段、椎动脉18个节段、基底动脉5个节段。(2)CTA正确诊断21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21/41,敏感度51.2%),其中6个血管节段见双腔征。(3)HRMRI正确诊断39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39/41,敏感度95.1%),其中36个血管节段见壁内血肿,30个血管节段见双腔征。结论头颈联合HRMRI可全景显示夹层动脉管壁特征,可作为动脉夹层诊断和随访的一线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颅内动脉成像 颈动脉成像 高分辨力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三维重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志尊 王佳美 +6 位作者 胡明成 陈广新 刘阳 董默 孙强 孙鹏 刘佳维 《软件》 2017年第8期32-35,共4页
采用活体器官的CTA头部断层扫描图像为原始数据,实现了颈动脉的三维重建及相关空间参量的测量。这种成像方法可以无创、活体对血管内壁进行准确拓扑学建模,清晰观察颈动脉管壁及外周结构,呈现颈动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关系,评价颈... 采用活体器官的CTA头部断层扫描图像为原始数据,实现了颈动脉的三维重建及相关空间参量的测量。这种成像方法可以无创、活体对血管内壁进行准确拓扑学建模,清晰观察颈动脉管壁及外周结构,呈现颈动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关系,评价颈动脉狭窄及空间位置、管壁斑块、血栓或肿瘤的结构特征。该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影像诊断的不足,在模拟仿真手术及医学影像教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颈动脉成像 空间参量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头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芳 张苗 +3 位作者 孙峥 赵丽 马青峰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分析头颈动脉MRI血管壁成像(VW-MRI)的临床适应证、图像质量以及VW-MRI常规临床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并行头颈动脉VWMRI检查患者,评价指标包... 目的分析头颈动脉MRI血管壁成像(VW-MRI)的临床适应证、图像质量以及VW-MRI常规临床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并行头颈动脉VWMRI检查患者,评价指标包括人口学数据、病史、治疗过程、VW-MRI检查适应证、图像质量、病变特征、管腔成像诊断、管腔成像+VW-MRI成像诊断。分析管腔成像、管腔成像+VW-MRI成像对每种病因诊断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41例患者(255个VW-MRI检查),VW-MRI临床适应证包括:病因诊断占76.5%(195/255),评估颅内血管成形术风险占18.0%(46/255),评估治疗效果占5.5%(14/255)。行VW-MRI评估病因的195例中,179例(91.8%)有明确诊断,VW-MRI改变了34.9%的患者(68/195)的病因诊断,其中管腔成像+VW-MRI诊断头颈动脉夹层比例高于单纯管腔成像诊断[19.0%(37/195)比9.2%(18/195);χ^(2)=12.960,P<0.001]。4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VW-MRI评估颅内血管成形术风险,其中16例(34.8%)由于颅内血管成形术风险较高放弃手术。结论VW-MRI作为非侵袭性检查,对病因诊断、临床干预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磁共振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成像 颈动脉成像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自动去骨技术在双源CT颈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姗姗 陈燕萍 +1 位作者 刘红艳 徐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减影中自动去骨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拟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双源CT颈部血管成像,分析双能量减影自动去骨技术对颈动脉病变的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65例中3例血管正常变异,33例...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减影中自动去骨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拟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双源CT颈部血管成像,分析双能量减影自动去骨技术对颈动脉病变的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65例中3例血管正常变异,33例未见明显病变,血管主干及其分支显示清楚。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4例支架植入术后。双能量CTA对颈根段、颅外段及颅底段血管的满意显示率分别为67.2%、96.2%及66.2%;3个部位血管原始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颈根段和颅底段血管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结论双源CT双能量减影成像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整体去骨效果较好,血管显示效果最好者是颈动脉颅外段(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减影 颈动脉成像
原文传递
256层iCT用不同触发方式对低对比剂头颈血管CTA联合扫描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
6
作者 赵德春 余可斌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测试(Test-Bolus)法和团注追踪(Bolus-Tracking)法两种不同触发方式对低对比剂头颈CTA血管联合扫描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在本科室完成的100例头颈CTA血管成像图像为样本分别为:采... 目的:观察小剂量测试(Test-Bolus)法和团注追踪(Bolus-Tracking)法两种不同触发方式对低对比剂头颈CTA血管联合扫描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在本科室完成的100例头颈CTA血管成像图像为样本分别为:采用A组Test-Bolus法50例;采用B组Bolus-Tracking法50例,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触发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影响。结果:A组采用Test-Bolus法获得的图像,颈总动脉平均CT值为(338.06±73.54)HU,大脑中动脉平均CT值为(323.72±73.13)HU,成像质量上高于B组,静脉干扰较少;B组采用Bolus-Tracking法获得的图像,颈总动脉平均CT值为(276.82±66.72)HU,大脑中动脉平均CT值为(270.32±65.39)HU,静脉稍多但不影响诊断,成像质量稍差。通过对A、B两组颈总动脉与大脑中动脉CT值客观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优良率主观评价,A组:优秀率为70%(35/50)、优良率为90%(45/50);B组:优秀率为40(20/50)、优良率86%(43/50),A组图像质量优于B组,A组图像优秀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成像质量都能满足诊断要求,但采用Test-Bolus法扫描能提高图像质量,静脉干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剂 CTA 头颈动脉成像 触发扫描阈值 触发方式
下载PDF
颅脑磁共振及颈动脉超声成像在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丽山 黄飞 +3 位作者 林金香 杨平生 黄维 陈光勇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及颈动脉超声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脑梗死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医院诊治的78例TIA患者分为初发型TIA组(66例)和进展型TIA组(12例),所有...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及颈动脉超声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脑梗死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医院诊治的78例TIA患者分为初发型TIA组(66例)和进展型TIA组(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MRI以及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测,比较磁共振及颈动脉超声成像对其诊断价值。结果 MRI显示初发型TIA和进展型TIA患者的平均病灶数量[(0.87±0.31)个vs(3.33±0.93)个、病灶平均直径[(10.71±2.42) mm vs (15.74±2.16) mm]及平均体积[(0.88±0.27) cm3vs (1.65±0.41) cm3]比较,初发型TIA患者均明显低于进展型TI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TIA患者同侧颈动脉内中层厚度为(1.24±0.21) mm,明显大于初发型TIA患者的(1.06±0.3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TIA患者同侧颈动脉存在血栓及狭窄程度≥50%的比例分别为25.00%和33.33%,明显高于初发型TIA患者的4.55%和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颅脑MRI及颈动脉超声成像不仅可以明确TIA发作病因,而且可以对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转归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磁共振 颈动脉超声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颈动脉
下载PDF
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时颈内动脉的MRI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萍 张云亭 +1 位作者 刘松龄 刘国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影响以及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时颈内动脉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0 3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MRI资料 ,测量两侧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横径、被肿瘤包绕程度、颈内动脉间距 ,并与 15 0...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影响以及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时颈内动脉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0 3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MRI资料 ,测量两侧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横径、被肿瘤包绕程度、颈内动脉间距 ,并与 15 0例非鞍区病变患者颈内动脉的MRI表现相比较。结果 非鞍区病变患者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平均距离为 (17.0± 3.5 )mm ,而垂体腺瘤患者则为 (2 4 .4± 4 .2 )mm。颈内动脉间距与肿瘤横径明显相关 ,而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相对不明显。海绵窦是否受侵犯与同侧颈内动脉被包绕范围明显相关 ,而与颈内动脉距中线距离及颈内动脉横径无关。结论 两侧颈内动脉间距仅能反映垂体腺瘤的大小 ,与侵袭性无关。海绵窦是否受侵与颈内动脉的移位、狭窄情况无关 ,而与颈内动脉的包绕程度相关 ,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范围 <1/ 3,海绵窦未受侵犯 ;若 >2 / 3,则海绵窦受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海绵窦 颈内动脉 MRI
下载PDF
颈动脉MR高分辨成像:变性斑块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建军 王若冰 +6 位作者 陆蓉 林江 刘学玲 曾蒙苏 严福华 王建华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应用3.0TMR高分辨成像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斑块变性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经彩超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均行管壁高分辨MRI。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双翻转脉冲(DIR)T1WI、T2WI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 目的应用3.0TMR高分辨成像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斑块变性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经彩超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均行管壁高分辨MRI。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双翻转脉冲(DIR)T1WI、T2WI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其中,22例检查前1周内行CT血管造影,9例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1周内置颈动脉支架。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图像逐层对照,分析斑块钙化、出血和脂质坏死池的MRI表现,探讨斑块变性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37例共发现52支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斑块钙化21支(40.4%),无钙化斑块31支(59.6%)。31支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斑块8支(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支(44.2%);伴斑块出血5支(9.6%),脂质坏死核心3支(5.8%),"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支(5.8%)。相对于胸锁乳突肌,脂质坏死池在TOF、T1WI、PDWI、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新鲜出血各序列表现为点、结节或片状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或者陈旧性出血的信号与出血时间的长短有关。结论斑块变性包括脂核坏死、出血和钙化,脂质坏死池和出血提示斑块处于高风险状态,而钙化提示斑块稳定。斑块不同变性的信号不同,MR高分辨成像可显示这些变性,为斑块风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磁共振成像 粥样斑块 变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