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征 门永忠 +1 位作者 郭兴 郑章增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高频彩...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的超声特征并判断斑块性质。结果脑梗死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增厚发生率分别为1.38±0.21mm,增厚发生率为84.6%,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0.13mm和7.7%(P<0.05)。脑梗死组中无斑块、硬化斑块、软化斑块、混合型斑块的占比分别为2.6%、64.1%、25.6%、7.7%,与对照组的89.8%、7.7%、2.6%、0.0%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中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占比分别为1.3%、56.4%、33.3%、7.7%、1.3%,与对照组的91.0%、6.4%、2.6%、0.0%、0.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软化斑块、重度狭窄、内中膜增厚为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能有效判断颈动脉斑块性质与狭窄情况,也可有效判断颈动脉内膜增厚情况,超声特征可有效反映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增厚
下载PDF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金雪玲 刘羽涵 黎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海市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为研究组,将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海市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为研究组,将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颈动脉出现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双侧CCA、ICA、ECA的IMT值[(1.28±0.26)mm和(1.31±0.32)mm、(1.22±0.24)mm和(1.23±0.26)mm、(1.03±0.24)mm和(1.08±0.26)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19)mm和(0.82±0.22)mm、(0.81±0.19)mm和(0.82±0.20)mm、(0.68±0.16)mm和(0.71±0.19)mm](t=13.526、12.491、13.259、12.373、12.012、11.374,均P<0.05);研究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的发生率[43.88%(43/98)、46.94%(46/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51%(25/98)、5.10%(5/98)](χ^(2)=7.296、44.554,均P<0.05);研究组颈动脉轻、中、重以及总狭窄率[20.41%(20/98)、33.67%(33/98)、41.84%(41/98)、95.92%(94/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6%(8/98)、5.10%(5/98)、1.02%(1/98)、14.29%(14/98)](χ^(2)=6.000、25.594、48.485、64.460,均P<0.05)。结论应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狭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对后续的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脑缺血 卒中 狭窄 内膜增厚 斑块 诊断
原文传递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霞 郭馨 张东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r)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收集原发病为高血压肾损... 目的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r)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收集原发病为高血压肾损害(A组)、2型糖尿病性肾病(B组)、慢性肾小球肾炎(c组)的患者各20例。各组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itration rate,eGFR)下降程度。结果A组和B组颈总动脉(CCA)的中膜厚度(IMT)均较c组明显增厚(P〈0.05),而A组和B组颈总动脉的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颈总动脉的斑块形成和内膜增厚硬化的例数总和明显多于c组(P〈0.05)。随访1年后,A组和B组eGFR的下降程度较c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eGFR的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帮助评价肾功能进展的速度,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 内膜增厚 斑块形成
下载PDF
COX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盈盈 易兴阳 +2 位作者 王淳 张标 林静 《西部医学》 2019年第6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的29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彩超结果分为颈动...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的29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组(VP)94例、稳定斑块组(SP)74例和无斑块组(NP)131例;同时再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IT)108例和非内膜增厚组(NT)191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质谱分析测定基因多态性,包括前列腺素合酶1 (PTGS1-rs1236913)、前列腺素H合酶2(PTGS2-rs689466)、血栓素A2合酶(TBXAS1-rs2267679、rs41708、rs194149)、前列腺素E合酶(PTGES2-rs647 8818)、环前列腺素合成酶(PTGIS-rs5602、rs5629).结果在易损斑块组和无斑块组之间TBXAS1-rs194149 GG基因型(P=0.0281),PTGIS-rs5602 CT基因型(P=0.0319)存在显著差异.内膜增厚组和非内膜增厚组之间PTGS2-rs689466 GG基因型(P=0.0216)显示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TGIS的AA基因型(P=0.0308,OR:0.275,95%CI:0.079~0.955)和PTGS2的AG+ GG基因型(P=0.0065,OR:2.162,95%CI:1.232~3.795)是内膜增厚的破坏性因素.结论 COX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脑梗死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PTGIS和PTGS2基因多态性与内膜增厚脑卒中患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脑梗死 遗传多态性 颈动脉斑块 内膜增厚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任香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便于诊断颈动脉内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增厚 颈动脉斑块 敏感性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损伤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33
6
作者 龚文玉 刘璠娜 +1 位作者 胡波 尹良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0-516,共7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N)心脏结构功能和颈动脉结构,探讨这两类常见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差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278例CKD患者为研究...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N)心脏结构功能和颈动脉结构,探讨这两类常见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差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27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DN组78例,NDN组200例。采用多普勒彩超评价心脏结构功能和颈动脉结构,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KD患者心血管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8.22岁,男性为178例,占64.03%。DN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比例均高于NDN组(均P〈0.05),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则低于NDN组(均P〈0.05)。DN组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E/A〈1)和cIMT增厚(cIMT〉0.9mm)发生率分别高达67.95%、70.27%和57.14%,均高于NDN组的40.00%、42.31%和17.39%(均P〈0.05)。随着CKD病情的进展,DN和NDN患者LVMI和LVH比例逐渐增高,CKD1—2期和3—4期DN组LVIM和LVH比例均高于NDN组(均P〈0.05)。DN组CKD各期的cIMT和cIMT增厚发生率均高于NDN组(均P〈0.05)。而CKD分期中仅在CKD1—2期DN组E/A值比NDN组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大于NDN组(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BMI、血红蛋白、eGFR和DN(以NDN为参照)是CKD患者LVMI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血清钙和DN是E/A比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DN是cIMT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N、血红蛋白和eGFR下降是CKD患者LVH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龄、BMI增加是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疾病 肥大 左心室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蕊 陈海兰 +6 位作者 秦诗阳 何建秋 葛晓春 王艳新 高宇 韩桂艳 刘晓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7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43例设...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7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43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血管超声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以及由实验室进行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Hcy等,研究IMT厚度和血浆Hcy、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BG、HbA1C、TC及Hcy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G、LDL-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MT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Hcy含量以及IMT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患者血浆Hcy水平与IMT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IMT与FBG、TC、Hcy呈正相关,其中与Hcy相关性最高。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和患者体内Hcy含量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对机体Hcy含量监测,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小秀 鲁建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2210-2216,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3-2017-03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3-2017-03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态、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患者中22例IMT增厚,IMT平均厚度(1.06±0.86)mm,2组IMT增厚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中34例斑块形成,其中不稳定斑块19例,研究组斑块形成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18例出现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而对照组只有7例出现管腔中重度狭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显著增厚、存在不稳定斑块及中重度狭窄的患者更易出现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不稳定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趋势
9
作者 张蔚韡 李强 +3 位作者 孔邻润 郑华光 林俊岭 张静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2017年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北京市体检中心2008—2017年184416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数据,按年度分组,每年为一组;按年龄和性别分层,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并进行标化后分析1...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2017年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北京市体检中心2008—2017年184416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数据,按年度分组,每年为一组;按年龄和性别分层,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并进行标化后分析10年间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变化趋势。按年龄分为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以上组,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结果: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10年来呈总体上升趋势,男性各年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与2008年比较,2017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升高了16.45个百分点,女性升高了17.56个百分点。男女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各年度男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与2008年比较,2017年男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升高了21.60个百分点,女性升高了10.67个百分点。30岁以上男女各年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40~59岁两个年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水平近1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40~59岁人群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趋势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乃荣 关金玲 +1 位作者 赵芳 曹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056-305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住院患者共131例,其中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高危组46例,对照组31例,测量颈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长度及厚度,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与...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住院患者共131例,其中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高危组46例,对照组31例,测量颈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长度及厚度,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与冠心病高危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厚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以上两组与对照组之间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厚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3.48,均P〈0.05),三组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斑块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尤其以颈动脉斑块的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内膜增厚 斑块形成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玄继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9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9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CIMT明显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C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高血压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中医证型和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徐帅 陈恂 +2 位作者 卞昊宇 赵玉清 张立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74-79,共6页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伴颈动脉内-中膜(CIMT)增厚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19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伴颈动脉内-中膜(CIMT)增厚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19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319例患者中年龄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60岁之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岁之后女性患病率明显上升且高于男性。MS伴CIMT增厚以形成斑块人数最多,不同年龄段间的动脉硬化分级存在差异。MS患者以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其他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气滞湿阻证、脾肾两虚证,与颈动脉硬化分级、年龄、吸烟、BMI、血压、SOD相关(P<0.05)。结论:MS伴CIMT增厚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年轻且病程较短的患者以肝郁脾虚、气滞湿阻为主要证型,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证型分布与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血压、SOD较为密切,应密切关注,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中医证型 肝郁脾虚
下载PDF
MHR、LM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13
作者 邵敏洁 毛友兵 +3 位作者 周辰珩 洪庆 蔡海波 易兴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MHR)、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的比值(LM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测量结果分为...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MHR)、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的比值(LM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测量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120例)和内膜增厚组(33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分为END组(72例)和非END组(37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END组和非END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和END的影响因素。结果内膜增厚组糖尿病史占比48.48%(160/330)、尿酸(UA)(359.62±103.31)μmol/L、MHR(0.41±0.25)高于内膜正常组的20.83%(25/120)、(331.72±105.00)μmol/L、(0.34±0.23),LMR(3.50±1.12)低于内膜正常组的(3.90±1.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MHR水平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3、3.323,P<0.05)。END组糖尿病史占比69.44%(50/72)、初次血糖(10.47±5.68)mmol/L、总胆固醇(TC)(4.55±0.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7±0.11)mmol/L、LMR(3.91±0.80)高于非END组35.71%(135/378)、(8.52±4.31)mmol/L、(4.51±0.12)mmol/L、(2.53±0.14)mmol/L、(3.55±0.70),双抗治疗占比40.28%(29/72)、MHR(0.31±0.18)低于非END组的52.91%(200/378)、(0.41±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5,P<0.05),双抗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END的保护因素(OR=0.566,P<0.05)。结论MHR、UA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有关,推测血清中MHR和UA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既往血糖异常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双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 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的比值 颈动脉内膜增厚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卒中
下载PDF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蔚韡 孔邻润 +4 位作者 陈硕 林俊岭 刘雅茜 李强 张静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8年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北京市体检统计1245135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数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两种情况,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8年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北京市体检统计1245135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数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两种情况,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7个年龄组,分别为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以上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女检出率均从40岁开始明显升高,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男女比例为1.24∶1,男女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同比分别高出0.94%、4.40%;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男女比例为1.66∶1。男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同比减低0.33个百分点、女性同比高出0.21个百分点。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40岁以后检出率均增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体检人群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元宽 禹小凤 李润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方法我院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168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CIMT值分为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与增厚组。检测患者血清HCY、NSE及常规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方法我院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168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CIMT值分为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与增厚组。检测患者血清HCY、NSE及常规生化指标,分析血清HCY、NSE水平与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结果增厚组血清HCY、NSE水平高于正常组,且重度增厚组高于轻度增厚组(P<0. 05)。高水平血清HCY和NSE是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 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可能与血清HCY、NSE水平密切关系,高水平血清HCY和NSE可增加T2DM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2型糖尿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颈动脉超声检查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秋育 郑进科 +2 位作者 高捷 赵学军 任斌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 了解民航上海地区飞行员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检出情况,回顾和学习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体检鉴定的医学标准。方法 从民航上海地区选取年满40周岁男性飞行员1 080例健康体检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按年龄分组(40-4... 目的 了解民航上海地区飞行员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检出情况,回顾和学习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体检鉴定的医学标准。方法 从民航上海地区选取年满40周岁男性飞行员1 080例健康体检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按年龄分组(40-49岁、≥50岁)、按是否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总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参考值上限、肥胖)情况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异常者143例,其中颈动脉斑块形成126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7例;颈动脉斑块形成伴有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57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有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9例。≥50岁组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高于40-49岁组,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而伴有危险因素组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与不伴有危险因素组差异显著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的几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是否伴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颈动脉超声检查结合危险因素,参考次级量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对飞行员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体检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形成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年龄 危险因素 体检鉴定
下载PDF
上海农村地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人群的表观遗传分子标志物研究
17
作者 张懿 郭吉平 王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38-145,共8页
目的 通过甲基化芯片筛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位点,探讨颈动脉增厚人群的遗传基础,预期筛选新型表观遗传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7月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体检者2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且完... 目的 通过甲基化芯片筛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位点,探讨颈动脉增厚人群的遗传基础,预期筛选新型表观遗传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7月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体检者2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且完成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超声检测,根据CCA-IMT厚度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收集静脉血冻存备用。利用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BeadChip (850K芯片)对8例颈动脉增厚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利用数据库GO分析(Gene Ontology Analysis,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变化的基因CpG位点,并对目的区域进行焦磷酸测序验证,以期筛选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相关的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结果通过芯片数据筛选及GO/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差异甲基化位点共19073个,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共311个(|Δβ|> 0.2,P<0.05),涉及生物过程的674个功能条目,分子功能的111个功能条目,细胞组分的131个功能条目。经焦磷酸测序验证,与颈动脉内中膜相关的候选基因溶酶体氨基酸载体蛋白(human member 9 of the solute carrier family,SLC38A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2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2,PCSK2)启动子区的CpG岛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上海农村地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外周血全基因组呈现显著低甲基化,SLC38A9启动子区的cg00279662以及PCSK2启动子区的cg1 1048863可能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芯片 焦磷酸测序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计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CIMT明显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C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高血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陈燕 梁健 梁辉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对可能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对可能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0例T2DM患者中,37例(52.86%)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吸烟、高血压、促甲状腺激素(TSH)>10 mU/L、血尿酸(SUA)>6 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和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ApoA-Ⅰ/ApoB)<1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BMI≥24 kg/m^(2)、吸烟、高血压、TSH>10 mU/L、SUA>6 mg/dL、LDL>4.14 mmol/L、HDL<1.04 mmol/L和ApoA-Ⅰ/ApoB<1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因素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邵振兴 孙金凤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