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junction of factors that lead to formation of giant gold provinces and deposits in non-arc settings 被引量:13
1
作者 David I.Groves Richard J.Goldfarb M.Santosh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it is not anomalous metal transport,nor uniqu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nor any single factor at the deposit scale,that dictates whether a mineral deposit becomes a giant or not.A hierarchical ...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it is not anomalous metal transport,nor uniqu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nor any single factor at the deposit scale,that dictates whether a mineral deposit becomes a giant or not.A hierarchical approach thus is required to progressively examin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at successively decreasing scales in the total mineral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location of giant gold deposits in non-arc environments.For giant orogenic,intrusion-related gold systems(IRGS) a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and iron oxide-copper-gold(IOCG) deposits,there are common factors among all of these at the lithospheric to crustal scale.All are sited in giant gold provinces controlled by complex fundamental fault or shear zones that follow craton margins or,in the case of most Phanerozoic orogenic giants,define the primary suture zones between tectonic terranes.Giant provinces of IRGS,IOCG,and Carlin-type deposits require melting of metasomatized lithosphere beneath craton margins with ascent of hybrid lamprophyric to granitic magmas and associated heat flux to generate the giant province.The IRGS and IOCG deposits require direct exsolution of volatile-rich magmatic-hydrothermal fluids,whereas the association of such melts with Carlin-type ores is more indirect and enigmatic.Giant orogenic gold provinces show no direct relationship to such magmatism.forming from metamorphic fluids,but show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to lamprophyres that reflect the mantle connectivity of controlling first-order structures.In contrast to their province scale similarities,the different giant gold deposit styles show contrasting critical controls at the district to deposit scale.For orogenic gold deposits,the giants appear to have formed by conjunction of a greater number of parameters to those that control smaller deposits,with resultant geometrical and lithostratigraphic complexity as a guide to their location.There are few giant IRGS due to their inferior fluid-flux systems relative to orogenic gold deposits,and those few giants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gold deposits Orogenic gold carlin deposits Iron oxide-copper-gold deposits Intrusion-related gold systems LITHOSPHERE
下载PDF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懋弘 黄庆文 +2 位作者 李继贤 蒋柏昌 张长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9-361,共13页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发生重褶,形成走向北东东的叠加褶皱;另一方面导致F1的左旋-正滑运动,矿液沿着断层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矿床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和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等三个阶段,成矿发生在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阶段。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背斜构造中,在空间上与赋存于断层中的脉状矿体相连。能干性和渗透性明显不同的地层组合是形成层状矿体的岩性基础,断裂构造则是主要控制因素。泥质不透水层分别与反冲断层、背斜构造组成的构造圈闭,以及两期非共轴背斜叠加形成的构造高点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林旺金矿在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脉状型式→脉状和层状之复合型式→层状型式的完整矿床型式系列。这种复合矿床型式直观地表明了层状矿体是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矿体 构造圈闭 构造成矿 卡林型金矿 广西林旺金矿
下载PDF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地质与矿床类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宗静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含矿与容矿岩系为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的细碧岩和结晶灰岩。主控矿构造为寨子湾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围岩蚀变包括退化蚀变和矿化蚀变。在矿区内产出南北两条矿化带,矿石类...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含矿与容矿岩系为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的细碧岩和结晶灰岩。主控矿构造为寨子湾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围岩蚀变包括退化蚀变和矿化蚀变。在矿区内产出南北两条矿化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细碧岩型、黄铁绢英片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金矿物是自然金。韧脆性剪切构造叠加和岩石强烈变形、彻底退化蚀变以及后期含矿热液交代与充填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属于火山-沉积岩系中的类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矿岩系 韧-脆性剪切带 类卡林型 金矿床 铧厂沟 陕西略阳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回顾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复新 王立社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21-27,共7页
20世纪70年代初,卡林型金矿理论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地质实际相结合,很快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现找矿线索并勘查出经典的卡林型小型金矿,至此拉开了中国大陆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序幕。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学者对卡林型金矿研究和勘查比较系... 20世纪70年代初,卡林型金矿理论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地质实际相结合,很快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现找矿线索并勘查出经典的卡林型小型金矿,至此拉开了中国大陆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序幕。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学者对卡林型金矿研究和勘查比较系统的认识阶段,矿床理论得到深化,更加明确了卡林型金矿的内涵,并发现和勘查出数例经典卡林型金矿。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之交,我国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步入收获阶段,在完善卡林型金矿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已发现的一些大—中型卡林型金矿厘定出类卡林型金矿新亚类。在中国已经发现成群、成带集中分布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其控矿因素突显,成矿规律趋同,并构成西北和西南2个世界级规模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三角金矿带。21世纪以来,我国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工作步入理性阶段,接连成功勘查几例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其中阳山金矿属于卡林型—类卡林型的复合类型。至此,对该类型金矿产出地质背景、形成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更加系统、完善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类卡林型金矿 勘查与研究阶段 秦岭-昆仑造山成矿带
下载PDF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苏桥 陈懋弘 +3 位作者 黄庆文 张长明 李继贤 蒋柏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4,共7页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近年新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具有层控和断控的双重特点。矿床位于同生断裂附近褶皱和断裂构造最为发育的地方,含矿地层为槽盆相中三叠统百逢组,赋矿围岩为含钙质砂岩。原生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构造,主...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近年新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具有层控和断控的双重特点。矿床位于同生断裂附近褶皱和断裂构造最为发育的地方,含矿地层为槽盆相中三叠统百逢组,赋矿围岩为含钙质砂岩。原生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构造,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次为毒砂。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碳酸盐化、粘土化等。金主要以"不可见"的纳米级超显微包裹金形式存在于含砷黄铁矿环带中。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78-230℃)、低盐度(w(NaCl)5%-7%)、中低密度(0.79-0.94 g/cm^3)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林旺金矿属于卡林型金矿。地层、褶皱和断裂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三者的有机组合控制了矿体形态和产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卡林型金矿 林旺金矿 广西
下载PDF
赣西卡林型金矿控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大经 杨明寿 《矿产与地质》 2001年第2期77-82,共6页
论述了赣西卡林型金矿与基底地层、地层层位、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的关系 ,金的迁移富集形式与条件 。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控矿条件 成矿模式 江西 矿床地质 岩浆岩 控矿构造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浸出贵州卡林型金矿 被引量:4
7
作者 邱洋 黄成戈 +2 位作者 唐道文 管桂超 许才武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研究了用硫代硫酸钠从贵州卡林型金矿中浸出金,考察了Na_(2)S_(2)O_(3)浓度、乙二胺浓度、Cu^(2+)浓度、Na2SO3浓度和溶液pH值等不同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_(2)S_(2)O_(3)浓度为0.35 mol/L,乙二胺浓度为0.1 mol/L,Cu^(... 研究了用硫代硫酸钠从贵州卡林型金矿中浸出金,考察了Na_(2)S_(2)O_(3)浓度、乙二胺浓度、Cu^(2+)浓度、Na2SO3浓度和溶液pH值等不同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_(2)S_(2)O_(3)浓度为0.35 mol/L,乙二胺浓度为0.1 mol/L,Cu^(2+)浓度为0.075 mol/L,Na_(2)SO_(3)浓度为0.1 mol/L,溶液pH值为9.5,室温(25℃)浸出4 h为较优浸出条件,金的浸出率最高可达75.56%。3组优化扩大试验的结果和浸出前后矿样的XRD图谱分析结果,均证明了硫代硫酸盐对贵州卡林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浸出效果,且浸出过程反应迅速、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硫酸盐法 亚硫酸钠 卡林型金矿 浸出
下载PDF
锗、银、金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庄汉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4-57,共4页
锗、银、金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庄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褐煤型超大型锗矿床黑色页岩型银钒矿床卡林型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是有关超大型矿床... 锗、银、金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庄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褐煤型超大型锗矿床黑色页岩型银钒矿床卡林型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是有关超大型矿床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 褐煤型超大型锗矿床 黑色页岩型银钒矿床 卡林型 金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Qinling and Some Related Problems
9
作者 张复新 宗静婷 马建秦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9年第3期266-275,共10页
The sediment 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the Qinling region are of sedimentation slight metamorphic origin superimposed by hydrothermal reworking at moderate low temperatures and are well comparable with the ... The sediment 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the Qinling region are of sedimentation slight metamorphic origin superimposed by hydrothermal reworking at moderate low temperatures and are well comparable with the typical Carlin gold deposi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view of the confusing concept concerning the \!sediment hosted" and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s,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term \!sediment hosted gold deposit" should be used in a broad sense which encompasses at least the four subtypes, i.e., the Carlin type, the metamorphic fine clastic type, th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type and the vein type. In other words, the \!Carlin type"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synonym for \!sediment hosted" but is recommended as a subtype under the general category of \!sediment hosted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秦岭地区 沉积物 矿化作用 成因
下载PDF
贵州锦丰金矿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10
作者 宋正刚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1期312-314,共3页
锦丰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目前已知最著名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国内外专家对该区域进行过详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成果资料。着重阐述锦丰金矿磺厂沟矿段的矿体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其找矿标志。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锦丰 贵州
下载PDF
湘中南红土型金矿野外半工业堆浸试验
11
作者 陈洋罗 吴雪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为了开发利用湘中南红土型及部分卡林型金矿,对祁东县三德堂金矿点进行野外半工业氰化堆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泥小于25%的红土型金矿氰化浸出效果较好,致密的硅化较强的卡林型金矿氰化浸出效果较差,粒径小于1cm的氧化矿石易于氰化浸... 为了开发利用湘中南红土型及部分卡林型金矿,对祁东县三德堂金矿点进行野外半工业氰化堆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泥小于25%的红土型金矿氰化浸出效果较好,致密的硅化较强的卡林型金矿氰化浸出效果较差,粒径小于1cm的氧化矿石易于氰化浸出,最佳浸出时间是夏秋季节,为30~40天,本次氰化浸出率为89.5%,利润率为14.95%。湘中南红土型及部分卡林型金矿采用氰化堆浸法,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堆浸试验 氰化堆浸 喷淋浸出 湘中南
下载PDF
贵州烂泥沟金矿层状硅酸盐矿物及其^(39)Ar-^(40)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懋弘 黄庆文 +2 位作者 胡瑛 陈振宇 章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野外地质和室内光学显微镜、EPMA和XRD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烂泥沟金矿矿石中存在4种不同成因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云母类),即碎屑成因白云母、成岩或变质成因水云母、基质热液蚀变交代成因伊利石和热液脉状充填成因绢云母。后两类矿物与金成... 野外地质和室内光学显微镜、EPMA和XRD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烂泥沟金矿矿石中存在4种不同成因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云母类),即碎屑成因白云母、成岩或变质成因水云母、基质热液蚀变交代成因伊利石和热液脉状充填成因绢云母。后两类矿物与金成矿过程中的热液蚀变有关,其中热液脉状充填绢云母形成于第四成矿阶段,其39Ar4-0Ar阶段升温测年法获得坪年龄为(194.6±2)Ma,代表了成矿末期热液蚀变的年龄,即成矿时代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硅酸盐矿物 EPMA ^39Ar-^40Ar测年 卡林型金矿 贵州烂泥沟金矿
下载PDF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黄铁矿热电性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6
13
作者 苏文超 《黄金地质》 1997年第2期7-12,共6页
根据金属或半导体矿物在温差条件下产生的热电效应原理,系统研究了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及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认为矿物热电性对卡林型金矿深部找矿方向和远景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矿物热电性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金矿床 黄铁矿 热电性 找矿
下载PDF
贵州丹寨卡林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红阳 高振敏 +2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饶文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到强硅化灰岩 ,SiO2 、Au、As和Sb含量逐渐增高 ,CaO、CO2 和MgO含量逐步降低 ;在强碳酸岩化灰岩中 ,CaO和CO2 含量增高 ,SiO2 含量降低 ;各类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和配分模式与未... 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到强硅化灰岩 ,SiO2 、Au、As和Sb含量逐渐增高 ,CaO、CO2 和MgO含量逐步降低 ;在强碳酸岩化灰岩中 ,CaO和CO2 含量增高 ,SiO2 含量降低 ;各类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和配分模式与未蚀变层纹状灰岩总体基本一致。流体包裹体资料指示 ,成矿溶液为富Cl- 型 ,爆裂温度为 2 0 0~ 3 3 8℃。同位素研究揭示 ,δ3 4S硫化物 =(1 6 0 78~ 2 0 48)× 1 0 - 3 ,δ18O =(1 9 4~ 2 0 3 )× 1 0 - 3 ,δD =(- 1 1 0~- 47)× 1 0 - 3 ,2 0 6 Pb 2 0 4 Pb =1 8 2 88~ 1 9 2 0 2 ,2 0 7Pb 2 0 4 Pb =1 5 6 85~ 1 5 793 ,2 0 8Pb 2 0 4 Pb =3 8 3 6 6~40 40 1。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 ,仅有少量幔源组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 丹寨金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汪文云 张朝晖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通过对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野外全面调查,发现贵州水银洞金矿共有苔藓植物15科42属102种,其中苔类植物4科4属5种,藓类植物10科37属96种,角苔类植物1科1属1种。短柄小曲尾藓Dicranella gonoiCard.、纤毛丝瓜藓Pohlia hisaet.Kop... 通过对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野外全面调查,发现贵州水银洞金矿共有苔藓植物15科42属102种,其中苔类植物4科4属5种,藓类植物10科37属96种,角苔类植物1科1属1种。短柄小曲尾藓Dicranella gonoiCard.、纤毛丝瓜藓Pohlia hisaet.Kop et J.S.Lou、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Doz.et.Molk)Bosch et Lac.、真藓Bryum argenteumHedw.为该矿区裸地大量生长的种类,可利用它们作为金属矿山生态恢复进一步研究的素材。通过与露天开采的金矿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比较,埋藏型金矿区的苔藓植物较露天开采的金矿区的丰富。该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共9种,世界广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占主要优势(各22种,都占21.57%),其次是东亚成分(共17种,都占16.67%),再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共16种,都占1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丰富度指数 区系 水银洞卡林型金矿
下载PDF
甘肃寨上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郭红乐 陆志平 +2 位作者 刘爽 张复新 于岚 《黄金地质》 2003年第3期21-26,共6页
寨上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代裂陷海槽局限盆地上泥盆统含C、Ca质复理石建造中,矿床规模较大,品位低,成矿元素复杂;受特定岩相沉积环境的含矿地层和后期陆内造山脆 韧性叠加断裂及伴随的成矿流体的联合控制;是西秦岭近2年新发现的较典型... 寨上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代裂陷海槽局限盆地上泥盆统含C、Ca质复理石建造中,矿床规模较大,品位低,成矿元素复杂;受特定岩相沉积环境的含矿地层和后期陆内造山脆 韧性叠加断裂及伴随的成矿流体的联合控制;是西秦岭近2年新发现的较典型的沉积岩容矿的卡林型金矿床;由含As黄铁矿、含As黄铁矿 毒砂、铜 金与锑 金矿石组成;含Au黄铁矿、毒砂具有特征的增生环带结构;矿化带、矿体成矿元素具有Au As Sb Hg Cu Pb Zn Ba组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卡林型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沉积岩容矿
下载PDF
赣西袁水坳陷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大经 杨明寿 《矿产与地质》 2000年第6期365-370,共6页
赣西卡林型金矿受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 ,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规模为中小型。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及有机碳关系密切。主成矿温度平均 150℃左右 ,成矿压力为 2 4 7× 10 5Pa~ 60 8× 10 5Pa。
关键词 矿床地质 卡林型金矿床 江西 成矿作用 围岩蚀变
下载PDF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复新 马建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3,共4页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产于华北与扬子两地块会聚结合带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通过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和生物活动的沉积成矿作用,形成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的矿源层。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卡林型金矿 秦岭
下载PDF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伟涛 肖丽 +3 位作者 周铁锁 齐亚林 任涛 李剑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66,共6页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性剪切构造 矿化蚀变 卡林型金矿床 南秦岭
下载PDF
紫木凼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邰瑜辉 李永胜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7,共4页
黔西南地区黄金储量非常丰富,紫木凼金矿是黔西南乃至滇黔桂“金三角”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典型代表。文章是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并结合前人资料,较详细地阐述了紫木凼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紫木凼金矿 卡林型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