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7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1
作者 高文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心脏外科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心脏外科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贯穿FTS理念于围手术期。结果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T1时的体温、收缩压、心率较手术前T0时比较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T1时的以上指标较T0变化明显(P<0.05),且T0、T1时观察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用量(29.1±4.3)g,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分别为(28.7±2.6)min、(8.6±2.4)h,固体食物耐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FTS理念符合并满足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需求,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缩短了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非语言交流在心脏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侯明君 叶江洪 顾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非语言交流方式对心脏手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和沟通的适用性和满意度。方法 采用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摇铃四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对 337例心脏手术后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患者进行护患交... 目的 评价非语言交流方式对心脏手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和沟通的适用性和满意度。方法 采用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摇铃四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对 337例心脏手术后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和沟通。结果 手势语适用于各层次患者 ,满意率为 96 .0 2 % ;图片卡主要适用于文盲或半文盲和听不懂普通话的患者 ,满意率为 94.2 5 % ;写字板则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 ,满意率为 84.81% ;而摇铃主要作为年老体弱患者需要非语言交流的信号 ,满意率为 97.37%。总体满意率为 9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人工气道 非语言交流 满意率 心脏术后 心脏手术后 护患交流 手势语 文盲 结论
下载PDF
心脏术后ICU患者谵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苏丽静 颜艺鹭 +6 位作者 黄文娟 徐钦 廖金花 林惠敏 吴丹丹 李赛兰 胡蓉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CSICU)患者谵妄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CS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CSICU)患者谵妄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CS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谵妄,于患者入CSICU后第2天开始评估,每日2次,转出CSICU后停止评估、终止随访观察。以患者CSICU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识别谵妄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318例患者,其中93例出现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手术类型、手术方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使用丙泊酚、输血浆、输红细胞、输血小板、失血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术后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芬太尼、吗啡、氯丙嗪等均与谵妄发生相关,而就业(在职或自营)、医保(市或省级医保)、文化程度(小学至初中、高中及以上)可降低谵妄的发生风险。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将方差膨胀因子(VIF)<3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ASA分级、CPB时间、APACHEⅡ评分、ICU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谵妄独立相关〔年龄:优势比(OR)=1.625,95%可信区间(95%CI)=1.303~2.026;文化程度:OR=0.293,95%CI=0.171~0.504;手术类型:OR=2.194,95%CI=1.052~4.576;ASA分级:OR=1.916,95%CI=1.032~3.559;CPB时间:OR=2.125,95%CI=1.105~4.088;APACHEⅡ评分:OR=2.091,95%CI=1.005~4.349;ICU机械通气时间:OR=1.943,95%CI=1.269~2.975;咪达唑仑:OR=2.653,95%CI=1.328~5.299;均P<0.05〕,?其中文化程度对谵妄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年龄、手术类型、ASA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谵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2
4
作者 袁娜娜 朱光宇 +3 位作者 郑爽 刘雅楠 惠宏宇 王晓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1期4031-4033,共3页
目的 旨在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7-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旨在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7-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采用中文版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DESC)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中发生ICU综合征1例(2.94%),对照组为8例(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32).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外科ICU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综合征 心脏手术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1
5
作者 韩宏光 +3 位作者 邓丽 曲虹 李建朝 韩劲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 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以及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组织国内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急诊科等医学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亚低温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制定了《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康复,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保护 颅脑损伤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性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姚静 赵瑞洁 孙天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性。方法:2013年8月到2017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外科术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 目的:探讨与分析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性。方法:2013年8月到2017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外科术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沿用目前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33±0.67分和2.34±0.41分,都明显低于术后1d的7.29±2.19分和7.41±2.09分(P〈0.05),可以看出在术后14d,就疼痛评分来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并且观察组在术后14d的遵医行为、合理用药、生活规律、病情监测的比例都比对照组高得多(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达到了100%,而对照组为89.1%,即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术后14d观察组的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等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外科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更加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自我良好行为的建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心外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纪宏文 马丽 +7 位作者 高旭蓉 张颖 刘娜 王跃 马祖轩 杨洁 熊乾 齐虹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3期170-172,18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9例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围术期进行TEG检查的病例,其中105例在手术前、后均行TEG检查,31例仅在术前、37例在术中和术后、136例仅在术后行TEG检查,共451例(术前13...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9例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围术期进行TEG检查的病例,其中105例在手术前、后均行TEG检查,31例仅在术前、37例在术中和术后、136例仅在术后行TEG检查,共451例(术前136例、术中37例、术后278例)。结果术前,有8.8%(12/136)患者存在TEG异常,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缺乏;术中,有45.9%(17/37)TEG发生异常,包括血小板功能减低(35.1%)、纤维蛋白原缺乏(18.9%),凝血因子缺乏(8.1%)、肝素残留(5.4%);术后,有34.1%(95/278)发生TEG异常,原因分别为血小板功能减低(25.9%)、肝素残留(18.3%)、纤维蛋白原缺乏(14.8%)、凝血因子缺乏(6.1%)。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表现为低凝,尤其是血小板功能显著降低,P<0.001。28例患者发生术后异常出血,其中8例TEG正常,提示存在活动出血,二次开胸手术发现6例有活动出血,其敏感性为75%;20例TEG显著异常,17例经对症治疗后出血显著减少,3例治疗无效,经开胸手术发现存在活动出血,其特异性为85%。结论 TEG有助于心血管手术后患者异常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心脏手术 凝血 血小板功能异常 肝素残留
下载PDF
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庆印 赫晓莉 +5 位作者 王树英 李芹 张梅梅 王美灵 尚淑芬 郑中燕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10年来心血管外科病人应用身份腕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接错病人的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加强住院病人的安全...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心血管外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10年来心血管外科病人应用身份腕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接错病人的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加强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腕带 心血管外科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 被引量:33
9
作者 俞世强 徐学增 +4 位作者 易蔚 金振晓 赵荣 金艳 易定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3月至2016年3月对3 864例心脏病开展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男1 312例,女2 552例,年龄0.5~75(32.4±35.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 601例,瓣膜病1 011例,心房黏液瘤224例...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3月至2016年3月对3 864例心脏病开展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男1 312例,女2 552例,年龄0.5~75(32.4±35.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 601例,瓣膜病1 011例,心房黏液瘤224例,心脏肿瘤18例,孤立性房颤9例,二尖瓣瓣周漏1例。采用胸壁3孔入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冷心脏停搏液顺灌保护心肌,完成心脏手术。结果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死亡率为0.4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为0.31%,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手术死亡率为0.79%;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连续698例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同期710例常规开胸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手术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手术后引流量和主要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无胸骨畸形发生。存活的患者术后随访1~192(102.3±68.1)个月,无残余分流和明显瓣膜返流,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心脏病 微创心脏手术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雄伟 陈晖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右美托咪定(DEX)在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1例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5例,单纯泵注REM麻醉;B组36例,泵注REM+DEX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T1~T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右美托咪定(DEX)在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1例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5例,单纯泵注REM麻醉;B组36例,泵注REM+DEX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T1~T5期B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P〈0.05);T1~T5期B组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均低于A组(P〈0.05);T1~T4期B组醛固酮、皮质醇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 REM+DEX在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明显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麻醉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竞超 张丁恺 +1 位作者 郭龙辉 徐敬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脏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7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271例,女207例;年龄35~76岁,平均(57.88±8.49)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2例(98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脏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7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271例,女207例;年龄35~76岁,平均(57.88±8.49)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2例(98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16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瓣膜置换术194例,瓣膜修补术22例。患者均满足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术前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根据术后《谵妄评估量表》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54例)和对照组(424例)。分析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11.3%(54/478)。精神运动性兴奋是发生谵妄患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其次是注意力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年龄≥65岁、高血压病、既往脑血管事件(脑梗塞和/或脑出血)、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既往脑血管事件、ICU停留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高龄、高血压病、既往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高龄、既往脑血管事件、ICU停留时间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景文 龙村 +1 位作者 袁泉 高国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 m 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 目的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 m 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h、48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h到术后24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乳酸 体外循环 预后
下载PDF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Management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被引量:27
13
作者 Rachel D Torok Michael J Campbell +1 位作者 Gregory A Fleming Kevin D Hill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11期765-775,共11页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form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an estimated incidence of approximately 3 cases per 10000 births. Coarctation is a heterogeneous lesion which may present across a...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form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an estimated incidence of approximately 3 cases per 10000 births. Coarctation is a heterogeneous lesion which may present across all age ranges, with varying clinical symptoms, in isolation, or in association with other cardiac defects. The first surgical repair of aortic coarctation was described in 1944, and since that time, several other surg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modified. Additionally, transcatheter balloon angioplasty and endovascular stent placement offer less invasive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for some patients. While overal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are low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 for coarctation, both surgical and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s are not free from adverse outcomes. Therefore, patients must be followed closely over their lifetime f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recoarctation, aortic aneurysm, persistent 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in any associated cardiac defects. Considerable effort has been expended investigating the utility and outcomes of various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aortic coarctation, which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a patient's anatomy, size, age, and clinical course. Here we review ind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describe and compare surgical and transcatheter techniques for management of coarctation, and explore the associated outcomes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ardiac surgery cardiac c
下载PDF
连续护理方法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彤 王宏伟 赵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肺功能恢复、SF-36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及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指标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SF-36生存治疗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及防护,一定程度预防临床并发症,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护理 冠脉搭桥 心脏外科 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谢屹红 沈社良 +2 位作者 钱江 陈永健 郑嘉寅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枢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该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自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80例...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枢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该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自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DEX组,每组40例。DEX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DEX1Ixg/kg,然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同时段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CPB开始后30min(T1)、CPB停止后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24h(T4)及手术结束后72h(T5)等6个时间点从颈静脉球部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7、90、180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及数字广度(DSpan,顺向和逆向)、数字符号(DSy)、循环连线(TMT)测试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1)在T1、T2、T3时间点,2组患者血浆TNF-a、IL-6及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组内TO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TNF-a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术后3d除TMT外的所有量表结果,及术后7dMMSE、DSpan.逆向评分.以及术后90dDSpan.逆向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术后3dMMSE、DSpan.逆向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术后3d及7dMMSE、DSpan.逆向评分,以及术后90dDSpan.逆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术后3dTMT时间明显低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炎症反应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疼痛调查 被引量:25
16
作者 安建雄 李九妹 +2 位作者 罗非 刘进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选择大剂量静脉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自拔除气管导管开始至拔管后6天,对其疼痛、焦虑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疼痛以切口为主,咳嗽及活动时加重;疼痛强度在拔除气管导管后12... 本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选择大剂量静脉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自拔除气管导管开始至拔管后6天,对其疼痛、焦虑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疼痛以切口为主,咳嗽及活动时加重;疼痛强度在拔除气管导管后12~36小时显著高于平均水平(P=0、0036,t检验);疼痛程度与焦虑相关(r=0.56咳动/0.57安静,P<0、05)。聚类分析的结果提示,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后,约55%的病例疼痛较严重;疼痛严重者,在技管后4小时安静痛VAS评分均大于2。本调查为临床上准确选择病例、及时采取镇痛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输注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红梅 肖旺频 +2 位作者 赵慧琴 朱志鹏 周清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观察在瓣膜置换手术麻醉期间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定(DEX)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4例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12)及对照组(n=12)。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0.5ug/kg,10... 目的观察在瓣膜置换手术麻醉期间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定(DEX)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4例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12)及对照组(n=12)。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0.5ug/kg,10min泵注)后以维持量(每小时0.5ug/kg)泵注至手术结束,在负荷量输注结束后开始麻醉诱导;对照组泵注相同容量0.9%氯化钠,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相同。分别在T0,T1、T2、T3、T4、T5及T6时刻监测患者的HR、MAP、CVP、CO、CI、SV、SVI及BIS值。并在T0、T3、T4、T5、T6时点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糖和血乳酸值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自动复跳例数及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在T1、T2时点的MAP、HR、BIS值明显降低(P〈0.05);在T3、T4时点B组的MAP和HR较A组明显升高(P〈0.05);在T5、T6时点,A组的HR、CO、CI均低于B组(P〈0.05)。与T0比较,在T5、T6时点A、B两组的血清皮质醇、血糖和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P〈0.01);A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在T5、T6时分别为(19.4±4.9)、(19.8±4.6ug/dl,B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在T5、T6时分别为(25.4±5.1)、(24.2±5.3)ug/dl;与B组比较,A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在T5、T6时点明显降低(P〈0.05)。A组的血糖浓度在L时点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安全地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一定程度可抑制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5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凌光辉 曾妮 +9 位作者 刘家军 彭佑铭 段绍斌 夏运成 刘虹 刘映红 李军 李瑛 孙林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1-86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并分...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结果:5 100例患者中有340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6.7%。年龄、术前血肌酐水平、术前射血分数、术前β2微球蛋白、血尿酸水平,术中心肺转流时间、大动脉阻断时间及甘露醇使用量为术后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术前肌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血尿酸水平、血β2微球蛋白、术中心肺转流时间、术中大动脉阻断时间为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应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与监测,从而预防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访视对预防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9
作者 罗德生 王慧 +2 位作者 方敏 汪蓉 郭学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通过ICU护士术前访视降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外科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宣教,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ICU护士进... 目的:通过ICU护士术前访视降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外科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宣教,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ICU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谵妄值、焦虑值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值和谵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士术前访视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ICU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提高ICU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访视 心脏外科 焦虑 谵妄 ICU综合征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试验对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20
作者 胡晓燕 朱鑫方 +2 位作者 陈诚 张琦 夏荣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凝血试验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8位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EG检测指导输血组(实验组)和凝血...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凝血试验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8位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EG检测指导输血组(实验组)和凝血试验指导输血组(对照组),分别就两组的输血率、不同成分血的输血量及输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TEG和凝血试验指导心脏手术围术期用血率的比较,发现试验组指导冷沉淀25.9%和新鲜冰冻血浆33.3%的输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5%,而血小板的输注率57.4%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4%;两组红细胞的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红细胞的输注量试验组(3.6+1.6)明显低于对照组(5.8+1.9),试验组指导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的输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再次出血率方面,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可减少血液制剂的使用量,并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优于常规凝血试验指导的用血,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出血量,对指导临床成分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输血 凝血试验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