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specific phylogeography of Carchesium polypinum (Peritrichia, Ciliophora) from China, inferred from 18S-ITS1-5.8S ribosomal DNA 被引量:2
1
作者 MIAO Wei, YU Yuhe, SHEN Yunfen & ZHANG XiyuanDonghu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Lake Ecosystem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11-17,共7页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site 34, 46, 241, 305 and 322 in the 18S-ITS1 rDNA sequence, 19 Carchesium polypinum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eight provinces of China were separated in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pulation a...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site 34, 46, 241, 305 and 322 in the 18S-ITS1 rDNA sequence, 19 Carchesium polypinum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eight provinces of China were separated in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pulation along the deline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Pearl River. Thi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archesium polypinum maybe results from two factors: the vicariance result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delineation between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accompanied with the uplif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 different dispersal paths of C. polypinum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hesium polypinum phylogeography 18S-ITS1 RDNA sequence population vicariance dispersal Quaternary.
原文传递
螅状独缩虫表膜下纤毛系及形态发生 被引量:4
2
作者 施心路 余育和 沈韫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8,T001,T002,共8页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 :(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生发毛基索 (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 ,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 (P′3)和第二咽膜 (P′...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 :(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生发毛基索 (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 ,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 (P′3)和第二咽膜 (P′2 )的原基带 ,随后出现的是位于外侧的新仔虫的单毛基索 (HK′)。同时 ,新仔虫的第一咽膜 (P′1)也开始由老单毛基索 (HK)复制 ,并在细胞分裂后期与老结构分离 ;(2 )大核在虫体分裂过程中由长带状逐渐缩短变粗至扁圆形 ,于虫体即将分开时迅速拉长 ,然后分裂为二个新大核 ;小核分裂先于大核 ,在两仔虫口纤毛器即将分开时完成 ;(3)原帚胚及柄归属老仔虫 ,新仔虫的帚胚在虫体分裂后逐渐形成 ,柄内肌丝则在柄鞘形成后逐渐长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毛目 纤毛虫 螅状独缩虫 表膜下纤毛系 形态发生
下载PDF
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余育和 沈韫芬 刘建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微量电泳是用来分离和表征提取于少量生物材料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技术。作者以缘毛目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58)为材料,用微量等电聚焦(Microisoelectric focussing)探索了分析野生纤毛虫同工酶的可行性。实验结... 微量电泳是用来分离和表征提取于少量生物材料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技术。作者以缘毛目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58)为材料,用微量等电聚焦(Microisoelectric focussing)探索了分析野生纤毛虫同工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 样品量小至两个群体螅状独缩虫(约200个个体)即可进行酯酶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2) 自野外采集材料中立即分离制备的螅状独缩虫匀浆上清液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实验室内放置10h后分离制备的酶谱几乎一致。因此,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可用微量等电聚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等电聚焦 纤毛虫 酯酶 同功酶
下载PDF
东湖螅状独缩虫(纤毛门:寡膜纲)的异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爱芹 余育和 张文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5-900,共6页
以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85)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沙湖和东湖3个湖区的螅状独缩虫样本进行了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以确认种群并期望促进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结果如下:(1)从120条随机引物中... 以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85)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技术对武汉市南湖、沙湖和东湖3个湖区的螅状独缩虫样本进行了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以确认种群并期望促进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结果如下:(1)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31条有清晰扩增条带的,其中20条引物扩增出172条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条带,片段大小为100~1600bp,而其余11个引物扩增出59条相对多态性差的清晰条带,片段大小为100~1500bp;(2)扩增产物经SPSS12.0与RAPDistance 1.04分析显示,东湖世纪钟(Z)、水果湖(H)和南湖(N)3个样点构成一个分支,而东湖风光村样点(F)或独自形成一支,或与沙湖样点(S)构成相对的姊妹分支.东湖3个样点样本被其它湖泊样本所分隔,表明:东湖水体中螅状独缩虫个体集合为多个种群.这一发现不仅将推动同一水体中微型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更有意义的是可启动关于水体微型生物种群间过渡区本质及物种扩散行为的研究,以期为阐明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积累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种群 种群生态学 RAPD 东湖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类中间纤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国群 高崇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发现螅状独缩虫中存在两种分子质量为 5 8kD和 66kD的蛋白。这两种蛋白能分别与抗波形蛋白和抗核纤层蛋白B的抗体反应。分子质量 66kD的蛋白位于大核边缘。另外 ,细胞经分级抽提后发现在大核周围存在核纤层...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发现螅状独缩虫中存在两种分子质量为 5 8kD和 66kD的蛋白。这两种蛋白能分别与抗波形蛋白和抗核纤层蛋白B的抗体反应。分子质量 66kD的蛋白位于大核边缘。另外 ,细胞经分级抽提后发现在大核周围存在核纤层样结构。基于上述结果 ,可以认为螅状独缩虫中存在类中间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类中间纤维 核纤层 波形蛋白 核纤层蛋白B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口区微纤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国群 高崇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常规电镜观察显示螅状独缩虫口部单毛基索 (HK)、第一 (P1)和第二咽膜 (P2 )旁各有一片微纤维结构。经一步抽提后 ,这些微纤维结构仍存在。三步抽提显示它们是由直径 12nm左右的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网格结构 ,细胞松弛素B不能使其解体。HK... 常规电镜观察显示螅状独缩虫口部单毛基索 (HK)、第一 (P1)和第二咽膜 (P2 )旁各有一片微纤维结构。经一步抽提后 ,这些微纤维结构仍存在。三步抽提显示它们是由直径 12nm左右的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网格结构 ,细胞松弛素B不能使其解体。HK和P1旁的微纤维结构在口围唇处即已形成 ,随着向胞口延伸 ,微纤维结构逐渐变宽 ,并形成典型的网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微纤维结构 类中间纤维 缘毛目 纤毛虫
下载PDF
不同纬度螅状独缩虫耐热能力及Hsp70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立芳 缪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30,共6页
本文以游泳体的形成作为虫体对热激响应的指征,比较了不同纬度(西安:东经108°98′,北纬34°25′;武汉:东经114°34′,北纬30°57′)两地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的耐热能力,发现武汉地区螅状独缩虫(WH株)形... 本文以游泳体的形成作为虫体对热激响应的指征,比较了不同纬度(西安:东经108°98′,北纬34°25′;武汉:东经114°34′,北纬30°57′)两地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的耐热能力,发现武汉地区螅状独缩虫(WH株)形成游泳体的热激温度(36℃)高于西安地区(XA株)的33℃,说明前者的耐热能力较强;进一步利用实时PCR技术分析不同热激温度下两地螅状独缩虫热休克蛋白Hsp70mRNA的表达变化发现,XA株Hsp70mRNA热激后高表达水平的阈值温度为28℃,而WH株的为33℃,表明在螅状独缩虫中,Hsp70mRNA表达的阈值温度与它们的耐热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从而在分子水平阐明了螅状独缩虫WH株较XA株具有更高耐热能力的原因,这为研究纤毛虫野生种群热休克蛋白Hsp70mRNA表达与栖息环境温度间的关系,进而了解原生动物温度适应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HSP70 mRNA热激 耐热能力 实时PCR
下载PDF
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同工酶的研究
8
作者 王爱芹 余育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 ,对采自武汉沙湖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的酯酶 (EST)、苹果酸脱氢酶 (MDH)、乳酸脱氢酶 (LDH)和酸性磷酸酶 (ACP)四种同工酶酶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Est 1—Est 6 )控制 ,其中E... 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 ,对采自武汉沙湖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的酯酶 (EST)、苹果酸脱氢酶 (MDH)、乳酸脱氢酶 (LDH)和酸性磷酸酶 (ACP)四种同工酶酶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Est 1—Est 6 )控制 ,其中Est 1、Est 2、Est 3和Est 5为杂合基因座位 ,而Est 4和Est 6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物种中EST同工酶四级结构既有单体也有二聚体 ;MDH同工酶酶系由五个基因座位 (Mdh 1—Mdh 5 )控制 ,其中Mdh 2和Mdh 3为杂合基因座位 ,而Mdh 1、Mdh 4和Mdh 5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苹果酸脱氢酶存在明显的上清液型 (s MDH)和线粒体型 (m MDH)酶带 ;LDH同工酶酶系较其他原生动物发达 ,由 5条明显酶带组成。与高等动物研究结果比较分析认为 ,螅状独缩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系可能为一个杂合基因座位AB控制 ;ACP同工酶酶系简单 ,为一个纯合基因座位编码。取得的结果为揭示螅状独缩虫酶学特征及其自然种群的遗传特征等问题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螅状独缩虫 基因座位 自然种群 EST同工酶 MDH LDH同工酶 苹果酸脱氢酶 酯酶 凝胶电泳技术 体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