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处理方法对激光粒度仪测试碳酸盐岩红土粒度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何艳花 苏怀 +2 位作者 董铭 蔡健玲 何回丽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是促进激光粒度仪分析技术在南方红土区推广的关键环节。以黄土粒度前处理方法为基础,设定不同的H2O2、HCl和分散剂(Na PO3)6的加入剂量以及不同的反应温度和超声波震荡时间来处理采自云南高原程海地区海拔2000 m...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是促进激光粒度仪分析技术在南方红土区推广的关键环节。以黄土粒度前处理方法为基础,设定不同的H2O2、HCl和分散剂(Na PO3)6的加入剂量以及不同的反应温度和超声波震荡时间来处理采自云南高原程海地区海拔2000 m的碳酸盐岩红土样品,结果发现:(1)加入HCl处理会使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偏粗,不加HCl只加H2O2可以获得较细的粒度测量结果;(2)加(Na PO3)6分散剂后样品测试结果重现性较高,但粒度偏粗,当加入剂量超过5 ml(0.05 mol l-1)后加入剂量的多少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未加(Na PO3)6的样品测试结果重现性差,但粒度总体偏细;(3)加热处理比未加热处理样品的粒度偏粗,加热不利于样品的分散;(4)经超声波震荡的样品较未震荡的样品颗粒分散程度高,但震荡时间超过2分钟后,增加震荡时间对分散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分析 碳酸盐岩红土 前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钙-铀-碳酸络合物对红土吸附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军 张志宾 +3 位作者 陈金和 马慧杰 曹小红 刘云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9-1365,共7页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钙-铀-碳酸络合物对红土吸附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总碳酸和钙离子浓度增大会抑制红土对铀的吸附,当pH=7.0,红土投加量为1g/L,钙离子、总碳酸根和初始铀浓度分别为0.4mmol/L、3.8mmol/L和50mg/L时,...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钙-铀-碳酸络合物对红土吸附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总碳酸和钙离子浓度增大会抑制红土对铀的吸附,当pH=7.0,红土投加量为1g/L,钙离子、总碳酸根和初始铀浓度分别为0.4mmol/L、3.8mmol/L和50mg/L时,红土对铀的最大吸附容量约为4.20mg/g。铀在红土上的吸附形态为UO2(CO3)2-2、UO2(CO3)4-3和UO2CO3(aq)。利用铀-碳酸络合物总量c(UCO3)T可预测红土吸附铀的容量qe,c(U-CO3)T与qe呈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qe=18.2(c(UO2+2)·c(CO2-3)(K1+K2c(CO2-3)+K3c2(CO2-3)))0.36。该研究成果可为铀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提供技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铀-碳酸络合物 红土 吸附容量 吸附形态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0
3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3 位作者 陈光水 朱锦懋 曾宏达 杨智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2-709,共8页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裸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相似,植被恢复后,有机物质输入的增加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高于全土和微团聚体、粉粒及粘粒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有机碳恢复速度也快于微团聚体以及粉粒与粘粒有机碳的恢复速度。植被恢复使裸地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15%左右增加到32%-42%。土壤中增加的有机碳约41%-51%储存在大团聚体中,24%-38%储存在微团聚体中,20%-31%储存在粉粒及粘粒中。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程度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植被恢复 退化红壤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0
4
作者 张璐 张文菊 +4 位作者 徐明岗 蔡泽江 彭畅 王伯仁 刘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46-1655,共10页
【目的】观测分析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灰漠土和红壤有机碳在时间与空间上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特征,为农田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碳分组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后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比例变... 【目的】观测分析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灰漠土和红壤有机碳在时间与空间上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特征,为农田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碳分组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后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比例变化。【结果】16年后,不施肥(CK)灰漠土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11.7%和34.9%,且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5.4个百分点;长期施用氮肥(N)3种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活性有机碳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其中黑土下降幅度高达9.5个百分点;化肥配施(NP,NPK)后,黑土和灰漠土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仍显著下降,红壤则略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配施(NPKM、1.5NPKM),3种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显著提高,其中红壤上升幅度最大,NPKM处理提高幅度分别为80.6%、146.2%和7.5个百分点,其次是灰漠土,分别提高了64.4%、138.0%和5.0个百分点;实施秸秆还田(NPKS)后,红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增加了21.6%、59.0%和7.5个百分点,黑土和灰漠土则相对较稳定。【结论】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对施肥措施反应敏感,长期不施肥或只施氮肥多数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所占比例下降,有机无机配施能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所占比例,且效果优于秸秆还田,优于化肥(NPK)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黑土 灰漠土 红壤
下载PDF
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化学特性及其对微生物区系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俞慎 何振立 +1 位作者 陈国潮 黄昌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3-439,共7页
研究了红壤茶园中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因子。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长 ,茶树根层土壤的酸度增加 ,pH值下降 ,土壤交换性酸组成从交换性H+为主转变为以交换性Al3+ 为主 ;同时 ,土壤有机碳、... 研究了红壤茶园中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因子。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长 ,茶树根层土壤的酸度增加 ,pH值下降 ,土壤交换性酸组成从交换性H+为主转变为以交换性Al3+ 为主 ;同时 ,土壤有机碳、可溶性酚总量和全氮含量随树龄而增加。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量以树龄 1 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数量最多 ,4 0年和 9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的较接近 ;树龄 1 0年和 9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真菌数量相当 ,其大于 4 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真菌数量 ;而芽孢杆菌数量以 4 0年树龄茶树根层土壤最多 ,而 1 0年和 90年树龄茶树的接近 ;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树龄增长而增加 ,但与茶树根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无显著相关。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pH、有机碳、可溶性酚和全氮分别呈显著 (p<0 0 5 )或极显著 (p<0 0 0 1 )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茶树 土壤 化学特性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毛艳玲 杨玉盛 +2 位作者 刑世和 陈光水 崔纪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农业用地(坡耕地、茶园、桔园)、林地(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10-20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作为农地后,〉2mm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明显下降,〈0.25mm团...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农业用地(坡耕地、茶园、桔园)、林地(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10-20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作为农地后,〉2mm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明显下降,〈0.25mm团聚体含量显著上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大团聚体呈现粒径越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越高的趋势,林地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农业用地。林地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土壤碳贮量增加;而农地正好相反,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土壤碳贮量反而下降。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受到大团聚体有机碳增加的影响,其中〉2mm和0.5~2mm粒径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最为突出。因此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开垦为农业用地会导致富含碳的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幅度下降,团聚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红壤 亚热带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9
7
作者 佟小刚 徐明岗 +1 位作者 张文菊 卢昌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64-3671,共8页
【目的】为阐明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不同大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方法】采集17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后的红壤和潮土,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得到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粗黏粒及细黏粒,观测了不同颗粒有... 【目的】为阐明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不同大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方法】采集17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后的红壤和潮土,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得到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粗黏粒及细黏粒,观测了不同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状况。【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有机肥(M、NPKM)和秸秆还田(NPKS)均可显著增加红壤和潮土总有机碳及不同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其中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明显。施化肥有利于增加细黏粒的有机碳含量。各级颗粒中以砂粒的有机碳(POC)含量增幅最高,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增加1.7~3.8倍和1.9~2.8倍,对施肥最敏感。施肥使红壤和潮土有机碳在砂粒中的分布比例分别提高了37.7%~91.5%和63.6%;黏粉粒中有机碳的分布比例因颗粒大小不同而有差异,但总体上施肥降低了黏粉粒中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分布比例,相应地施肥提高了POC与MOC的比率(WPOC/WMOC),改良了土壤有机碳性质。【结论】长期施肥下壤质红壤比轻质潮土固存了更多的有机碳。配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是提高两种土壤不同颗粒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碳 含量 土壤颗粒 红壤 潮土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和黄壤颗粒有机碳和碳黑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履勤 章明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2-665,共4页
颗粒有机碳和碳黑是土壤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碳库,它们的数量可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省红壤和黄壤中这两类碳库有很大的变化,并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联系。颗粒有机碳的数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林地>茶园>旱地;而... 颗粒有机碳和碳黑是土壤中两类性质不同的碳库,它们的数量可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省红壤和黄壤中这两类碳库有很大的变化,并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联系。颗粒有机碳的数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林地>茶园>旱地;而碳黑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一般是:旱地、茶园>次生林地>原生林地。颗粒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易变组分,易受利用方式改变而变化,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增加。相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碳黑数量与粘粒呈正比。土壤中>1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与颗粒有机碳含量相关,而土壤<0.25 mm团聚体与碳黑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有机碳 碳黑 红壤 黄壤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外源新碳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哲 韩霁昌 +3 位作者 孙增慧 余正洪 张卫华 高红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51-2359,共9页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红壤(对照组),微团聚体(<250μm)占主体,>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后(试验组)促进了>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团聚.不同培养时期,>2000μ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08.3%~270.3%,促使大团聚体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得到提高,>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4.7%~41.5%.土壤有机碳在>53μ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大,即>2000μm>2000~250μm>250~53μm.不同粒级团聚体δ13C值动态变化显著,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增大.外源新碳前期主要分配在>2000μm、250~53μm粒级团聚体中,并促进了原有机碳的分解,后期主要分配在微团聚体中.红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新碳 Δ^13C 水稳性团聚体 红壤
原文传递
红壤有机碳流失特征及其与泥沙径流流失量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雪 李忠武 +4 位作者 申卫平 郭旺 陈晓琳 张越男 黄金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73,共9页
通过野外微型径流小区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小区尺度水力侵蚀过程中物理运移土壤有机碳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m×5 m径流小区持续降雨30 min后,大雨强(1.64 mm min-1)和小雨强(0.58 mm min-1)降雨条件下泥沙携带流失的有机碳... 通过野外微型径流小区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小区尺度水力侵蚀过程中物理运移土壤有机碳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m×5 m径流小区持续降雨30 min后,大雨强(1.64 mm min-1)和小雨强(0.58 mm min-1)降雨条件下泥沙携带流失的有机碳总量分别为56.09 g和3.18 g,溶解于径流流失的有机碳总量分别为13.55 g和2.81 g。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有机碳流失的过程特征有显著影响。降雨强度越大,泥沙携带及溶解于径流的有机碳流失速率和总量也越大。大雨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在产流发生后的18min内大于1,随后降至1以下。小雨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始终小于1。大雨强径流有机碳浓度与径流量呈立方关系,小雨强有机碳流失量随径流量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大雨强泥沙有机碳含量与泥沙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立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侵蚀 土壤有机碳 泥沙 径流 红壤
下载PDF
红壤侵蚀地不同人工恢复林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朱丽琴 黄荣珍 +5 位作者 段洪浪 贾龙 王赫 黄诗华 易志强 张文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9-257,共9页
土壤有机碳尤其是活性有机碳可快速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恢复程度。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地3种典型人工恢复林(马尾松与阔叶复层林(Pinus massoniana-broadleaved multiple layer forest(PB))、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Schima superba-Pin... 土壤有机碳尤其是活性有机碳可快速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恢复程度。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地3种典型人工恢复林(马尾松与阔叶复层林(Pinus massoniana-broadleaved multiple layer forest(PB))、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Schima superba-Pinus massoniana mixed forest(SP))、阔叶混交林(broad-leaved mixed forest(BF)))土壤(0—60 cm)总有机碳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林分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PB>SP>BF,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表层有机碳富集系数为0.49—0.55,表明表层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碳恢复水平和保持强度。不同林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变化范围为0.92—9.17 g/kg、535.89—800.46 mg/kg和27.24—261.31 mg/kg,且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以BF较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以ROC/SOC最高,DOC/SOC次之,MBC/SOC最低,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ROC/SOC的值呈逐渐降低趋势,DOC/SOC的值却呈逐渐升高趋势,MBC/SOC(微生物熵)则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林分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以BF最高,表明阔叶混交林更有利于活性碳的积累。因此,对于红壤侵蚀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适当密植和立体种植,以提高土壤碳储量和土壤肥力,并在马尾松等先锋树种林分中补植阔叶树种,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从而有利于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恢复林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红壤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3 位作者 解明曙 黄石德 钟炳林 岳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8,123,共5页
侵蚀退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恢复我国大面积退化土壤对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汀县河田镇研究了侵蚀退化裸地恢复为马尾松、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试图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侵蚀... 侵蚀退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恢复我国大面积退化土壤对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汀县河田镇研究了侵蚀退化裸地恢复为马尾松、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试图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侵蚀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吸存潜力和速率。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极低,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而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古量和储量,0~5cm土层受植被恢复影响最大,40cm以下土层深度受植被恢复的影响很小,0~20cm土层是储存有机碳的主要层次。以次生林为参照,裸地土壤的碳吸存潜力为56t/hm^2,而植被恢复后土壤仍约有30~44t/hm^2的吸存潜力。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0~100cm土层土壤碳吸存量分别为25.234t/hm^2,11.418t/hm^2和15.394t/hm^2,年平均碳吸存速率分别为1.06t/(hm^2·a).1,90t/(hm^2·a)和3.08t/(hm^2·a).短期碳吸存速率高于长期碳吸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植被恢复 碳吸存 退化红壤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模拟酸雨下Cd、Cu、Zn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朝晖 廖柏寒 黄昌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在实验室内 ,研究了模拟酸雨下Cd、Cu、Zn复合污染对供试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明显降低 ,脱氢酶活性几乎丧失 ,脲酶、酸性磷酸单脂酶、总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到一较低... 在实验室内 ,研究了模拟酸雨下Cd、Cu、Zn复合污染对供试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明显降低 ,脱氢酶活性几乎丧失 ,脲酶、酸性磷酸单脂酶、总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到一较低水平 .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随重金属量增加而进一步降低 ,有效性Cd、Cu、Zn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CD Cu Zn 复合污染 土壤 微生物量碳 酶活性 重金属
下载PDF
长期退耕对红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宋莉群 王义东 +5 位作者 李冬初 张会民 娄翼来 窦渤凯 尚云涛 王中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7-1715,共9页
目前,长期退耕恢复如何影响红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基于湖南红壤试验站连续2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施肥耕作和退耕恢复两个处理,采集0~15 cm耕层土样,利用湿筛法探讨了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 目前,长期退耕恢复如何影响红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基于湖南红壤试验站连续2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施肥耕作和退耕恢复两个处理,采集0~15 cm耕层土样,利用湿筛法探讨了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碳氮磷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长期退耕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施肥耕作方式,退耕恢复处理下: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 0.25 mm)总量显著增加,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矿质颗粒(<0.053 mm)含量显著降低;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全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有机碳含量在各个粒级团聚体中均显著增加,全氮含量则在大团聚体(>2和0.25~2 mm)与微团聚体(0.053~0.25 mm)中显著增加,而全磷含量在各粒级团聚体中均显著降低。另外,0.25~2 mm粒级大团聚体对土壤碳氮磷养分贡献率最高;③土壤C∶N、C∶P和N∶P显著升高,但C∶N在各粒级团聚体中表现较为稳定,而C∶P和N∶P变异性较大,在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均有显著升高。综上,退耕恢复增强了耕层土壤的团聚作用,使碳、氮、磷更集中赋存于大团聚体中,对土壤结构、团聚体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对于磷素限制作用的增强值得今后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退耕 土壤团聚体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学 红壤
原文传递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艳玲 蒋发辉 +2 位作者 徐江兵 刘真勇 高振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7-384,共8页
以连续种植花生26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有机无机配施试验区的NPK(对照),NPK+花生秸秆(还田)、NPK+稻秆(稻秆)、NPK+鲜萝卜菜(绿肥)及NPK+猪厩肥(厩肥)等5个肥料处理土壤,采用吸管法逐级提取了大小粒级微团聚体土壤样品,分析了... 以连续种植花生26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有机无机配施试验区的NPK(对照),NPK+花生秸秆(还田)、NPK+稻秆(稻秆)、NPK+鲜萝卜菜(绿肥)及NPK+猪厩肥(厩肥)等5个肥料处理土壤,采用吸管法逐级提取了大小粒级微团聚体土壤样品,分析了各粒级微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探讨了微团聚体的粒级组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未能显著改变旱地红壤中大小粒级微团聚体比例的分布格局,即0.25~0.05 mm>2~0.25 mm>0.05~0.01 mm>(<0.005 mm)>0.01~0.005 mm,其中优势粒径0.25~0.05 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为44.3%~50.0%。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旱地红壤2~0.25 mm,0.25~0.05 mm及0.05~0.0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特征微团聚体比例,增大分形维数,且随着<0.05 mm粒级微团聚体数量的增多,分形维数均显著增大。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0.005 mm)>0.25~0.05 mm>(2~0.25 mm)>0.05~0.01 mm>0.01~0.005 mm,其中0.25~0.05mm与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受施肥的影响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总量与2~0.25 mm、0.25~0.05 mm及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0.25~0.05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为55.4%,显著高于其它粒级微团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有机碳 旱地红壤
原文传递
植被恢复对侵蚀红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翥 杨玉盛 +2 位作者 司友涛 康根丽 郑怀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4-1183,共10页
为了解植被恢复对侵蚀红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结构特征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植被恢复后的侵蚀红壤及对照裸地为研究对象,对两试验地0–60 cm深土壤中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及光谱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 为了解植被恢复对侵蚀红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结构特征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植被恢复后的侵蚀红壤及对照裸地为研究对象,对两试验地0–60 cm深土壤中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及光谱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在土表到60 cm深度的6个10 cm土层中,植被恢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为对照裸地相应土层的5.6、4.7、4.6、3.1、2.4及2.2倍。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两试验地之间的差异在各土层中不一致。植被恢复各土层侵蚀红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化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裸地,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略高于对照裸地,植被恢复后的侵蚀红壤与对照裸地间荧光同步光谱腐殖化指数无明显差异。荧光同步光谱图中,两试验地侵蚀红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吸收主要为类蛋白质及芳香性脂肪族荧光基团的吸收。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与对照裸地相比,植被恢复后的侵蚀红壤土壤可溶性有机质中官能团种类更多,且含有更多芳香碳及羧基碳。两试验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均表现为芳香化及腐殖化程度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化及腐殖化指数与土壤碳氮总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之,侵蚀红壤经植被恢复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化指数显著提高,可溶性有机质的腐殖化指数略有增大,可溶性有机质结构更复杂,更不易被分解,因此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红壤 光谱学特征 植被恢复
原文传递
基于组分区分的南方红壤丘陵土壤呼吸对植被类型转换的响应 被引量:18
17
作者 肖胜生 熊永 +2 位作者 段剑 齐玉春 林圣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3-131,共9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导致南方红壤丘陵区植被类型转换非常普遍。探讨植被转换对土壤呼吸及其关键组分的影响,不仅对深入了解土壤呼吸与碳循环的内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可以为...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导致南方红壤丘陵区植被类型转换非常普遍。探讨植被转换对土壤呼吸及其关键组分的影响,不仅对深入了解土壤呼吸与碳循环的内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可以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对侵蚀退化裸地及其恢复承建后的百喜草地、柑橘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进行了一年尺度的土壤呼吸速率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呈夏高冬低的曲线模式,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或9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植被转换没有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浅层土壤温度的控制,与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关系,5 cm深度土壤温度能解释总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季节变异的83.3%和86.0%。随着植被类型由裸地向草地、果园和林地转换,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由1.86增大到2.20、2.72和2.75,即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异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呈现出单峰曲线模式,平均达到72.3%,且随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裸地向人工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转换的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有所增强,草地与裸地之间土壤总呼吸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草地与裸地、草地与林地之间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在区域或生态系统尺度上,植被类型是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土壤总呼吸 异养呼吸 植被类型转换 红壤区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6
18
作者 毛艳玲 杨玉盛 崔纪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8-191,196,共5页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天然林、人工林、次生林、园地和耕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桔园在大团聚体中表现随着粒径增大颗粒有机碳贮量增加的趋势。天然林...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天然林、人工林、次生林、园地和耕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桔园在大团聚体中表现随着粒径增大颗粒有机碳贮量增加的趋势。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贮量平均下降了74.35%,土壤颗粒有机碳损失发生在各个粒级团聚体中。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转变为农地会导致土壤及其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含量下降,颗粒有机碳可作为表达土地利用变化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红壤 亚热带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 被引量:15
19
作者 肖胜生 汤崇军 +2 位作者 王凌云 段剑 杨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 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均随雨型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由裸地向果园、草地和林地的转换,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依次增大。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量和径流量。裸地、草地、果园和林地四种类型坡面上,自然降雨下土壤有机碳随泥沙迁移的比例分别为64.67%、47.38%、53.94%和36.03%,碳流失强度分别达到560.3、1.98、122.5和2.66 mg m-2。径流有机碳含量与径流量之间、泥沙含碳量与泥沙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裸地、果园、草地和林地四种径流小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分别为1.27、1.10、0.80和0.58,即随着土壤侵蚀模数的降低,有机碳富集比也减小。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水力侵蚀 土壤有机碳 红壤坡面 富集比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 被引量:12
20
作者 柳开楼 叶会财 +7 位作者 李大明 黄庆海 余喜初 胡志华 徐小林 胡惠文 周利军 王赛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6-1171,共6页
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通过外源添加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红壤旱地长期肥料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碳投入与玉米产量及土壤碳储量的量化关系... 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通过外源添加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红壤旱地长期肥料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碳投入与玉米产量及土壤碳储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大幅提升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含量,氮磷钾+有机肥(NPKM)和有机肥(OM)处理在27年间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08 g/(kg·a)和0.06 g/(kg·a),有机碳储量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24t/(hm^2·a)和0.16 t/(hm^2·a);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NPKM和OM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51.5%和42.0%,有机碳储量则分别增加57.1%和45.7%。进一步分析表明,有机碳投入量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71 5,P<0.001),且线性拟合方程(y=–0.158+0.086x)表明,双季玉米种植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为8.6%,当有机碳投入量为1.84 t/(hm^2·a)时,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储量保持平衡。因此,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红壤旱地有机碳储量的有效途径,固碳效率和土壤有机碳平衡点则可以有效指导红壤旱地有机肥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有机碳投入量 拟合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