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8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断溶体油气藏发现意义与前景 被引量:229
1
作者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埋深7 000 m以下特深碳酸盐岩领域获得重大油气突破。通过对顺北特深油气田的构造演化、储层、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类油气藏为断溶体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走滑...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埋深7 000 m以下特深碳酸盐岩领域获得重大油气突破。通过对顺北特深油气田的构造演化、储层、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类油气藏为断溶体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走滑断裂多期活动与流体溶蚀改造作用在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层系形成良好的洞穴、裂缝及沿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断裂带外围致密碳酸盐岩作为侧向封挡构成了物性圈闭。上覆巨厚却尔却克组泥岩作为区域封盖层,源自下寒武统的油气沿走滑断裂垂向运移聚集,以晚期成藏为主,断裂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富集场所。该类型油气藏的发现展现了一种新的特深层油气富集成藏模式。目前,顺北油气田已发现落实了18条走滑断裂带,资源规模达17×10~8t油当量,展示了顺北地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层 碳酸盐岩 断溶体 油气藏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地区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特征与开发实践 被引量:223
2
作者 鲁新便 胡文革 +5 位作者 汪彦 李新华 李涛 吕艳萍 何新明 杨德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塔河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沿大型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缝洞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 塔河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沿大型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缝洞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断溶体圈闭的理论概念,阐述了塔河上奥陶统覆盖区断溶体油藏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依据其空间展布形态和控制因素将其划分为条带状、夹心饼状和平板状等。实践证实,断溶体圈闭(油藏)是塔河外围斜坡区极为特殊的一种油气藏类型,不同类型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条带状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最好,该类圈闭的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体 断溶体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被引量:211
3
作者 金之钧 朱东亚 +3 位作者 胡文瑄 张学丰 王毅 闫相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53,T000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萤石-石英组合、闪锌矿-绿泥石-方解石组合,重晶石-石英-黄铁矿-菱铁矿组合等;3热液作用区域碳酸盐岩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e、Mn、Si等元素含量的升高,比正常灰岩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上述特点与岩溶作用和成岩溶蚀作用特征明显不同。对典型钻孔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表明,无论灰岩还是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热液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热液 矿物组合 溶蚀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被引量:169
4
作者 陈景山 李忠 +3 位作者 王振宇 谭秀成 李凌 马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8,共11页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识别出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三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是控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关键要素。同生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颗粒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识别出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三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是控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关键要素。同生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颗粒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等,为储层提供了基质孔隙,储层分布受大气成岩透镜体控制,通常呈透镜体沿台地边缘高能相带断续分布。与风化壳岩溶作用有关的碳酸盐岩储层在区域上主要展布于奥陶系碳酸盐岩裸露的古潜山分布范围内,垂向上则局限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不整合面以下200 m深度范围内。根据风化壳岩溶的垂向与横向发育特征,指出其储层垂向上主要分布于地表岩溶带的覆盖角砾岩、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内,平面上主要发育于岩溶高地边缘、岩溶斜坡区、岩溶谷地上游区、岩溶残丘等古地貌单元。埋藏岩溶作用常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溶蚀碳酸盐矿物有关,往往沿原有的孔缝系统进行,具有期次多、规模不等的特点,是碳酸盐岩储层优化改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岩溶 风化壳岩溶 埋藏岩溶 储层分布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 被引量:143
5
作者 沙庆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3-66,共4页
混合沉积物是指陆源碎屑与碳酸盐 (包括异化粒等 )在沉积上的混合。混合沉积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的是指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份的混合 (在同一岩层内 ) ,而广义的混合则包括了狭义的和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层构成交替互层或夹层的混合... 混合沉积物是指陆源碎屑与碳酸盐 (包括异化粒等 )在沉积上的混合。混合沉积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的是指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组份的混合 (在同一岩层内 ) ,而广义的混合则包括了狭义的和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层构成交替互层或夹层的混合。混合沉积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尽管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研究与应用已很成熟 ,但对混积岩的研究多被忽视了。对狭义的混合沉积物有必要起一成因名称———混积岩。当人们接触到混合沉积时 ,除了分析研究它们的组分和结构特征外 ,还必须去思考 ,它们为什么能经常频繁地交互出观 ,或是直接混合在一起 ?倒底是 :①陆源碎屑跑到碳酸盐的沉积背景里 ?②碳酸盐跑到陆源碎屑的沉积背景里 ?③二者分别从各自的源地跑到第三种沉积背景里 ?还是④二者本来就在同一沉积背景里 ?接下来就要思考是什么动力条件使它 (们 )能从这个沉积背景 (环境 )“跑”到另一个沉积背景 (环境 )里去 ?是水 ?是风 ?是自身 ?还是别的什么力量 ?那么 ,又是怎样的水动力或风动力条件呢 ?是正常条件 ,还是突发事件 ?很明显 ,要分析研究混合沉积和混积岩 ,这些问题就不得不细细加以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混积岩 陆源碎屑 碳酸盐
下载PDF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被引量:121
6
作者 范嘉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0,共8页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可识别为6种类型:不整合面之下的储层、白云岩储层、鲕粒和团粒浅滩储层、生物礁储层、微孔隙储层以及微裂缝储层。尚有深埋溶解型储层,但此类较少。上述各类储层,如出露水面,遭受雨水淋滤,必将增加其孔隙度,成...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可识别为6种类型:不整合面之下的储层、白云岩储层、鲕粒和团粒浅滩储层、生物礁储层、微孔隙储层以及微裂缝储层。尚有深埋溶解型储层,但此类较少。上述各类储层,如出露水面,遭受雨水淋滤,必将增加其孔隙度,成为重要的油气储层。中东地区碳酸盐岩之所以能形成世界级的大油气田,其基本要素为油气的生储盖层组合的密切配置、有台地内继承性发育的生油盆地、含油气层的年代较新,且石油进入构造圈闭的时间也较晚、构造圈闭规模巨大、有十分理想的区域性的盖层。正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从而形成世界上无可匹敌的大油田。对中国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研究,应寻找上述这些原生储层,又经历次生溶蚀和白云石化作用,这样才能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 碳酸盐岩 基本要素 中东地区 大油气田
下载PDF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124
7
作者 秦建中 刘宝泉 +3 位作者 国建英 刘井旺 于国营 郭树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通过模拟实验测得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为TOC=0.06%~0.12%,并提出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与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应是两个概念。排烃下限值是烃源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人们自己设定的标准,而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是一个评价标准,大小可以等... 通过模拟实验测得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为TOC=0.06%~0.12%,并提出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与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应是两个概念。排烃下限值是烃源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人们自己设定的标准,而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是一个评价标准,大小可以等于或大于排烃下限值,而不能小于排烃下限值。通过对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相和成熟度的研究,修正了过去碳酸盐岩只按Ⅰ类有机质的评价方法,而将碳酸盐岩有机质分为Ⅰ,Ⅱ1,Ⅱ23类,将碳酸盐烃源岩划分为4类,即很好烃源岩、好烃源岩、中等烃源岩、差烃源岩。未熟—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2%~0.4%;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拟实验 碳酸盐岩 烃源岩 评价标准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被引量:118
8
作者 王一刚 洪海涛 +2 位作者 夏茂龙 范毅 文应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旺苍海槽及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及其生物礁、鲕粒滩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二叠纪长兴期的海绵—水螅边缘礁集中发育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三叠纪飞仙关期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区鲕粒滩发育,是大中型气藏孔隙性鲕粒云岩、鲕粒灰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区。在"环海槽的碳酸盐台地边缘富气带是边缘礁、滩巨厚优质储层发育有利区"重要勘探思路的指导下,自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发现后,在环海槽的台地边缘相区又相继发现了罗家寨、铁山坡、滚子坪、普光等大中型气藏,近期在仪陇、苍溪地区礁、滩气藏的勘探也先后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绵延600km,范围近1×104km2的环海槽礁、滩气藏富气带已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沿该带已发现了8个长兴组边缘礁气藏和13个飞仙关组鲕粒滩气藏,获天然气储量近1×1012m3,其中最大的气藏目前探明储量达到3560×108m3。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环海槽礁、滩富气带的勘探将会有更大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海槽 碳酸盐岩 生物礁油气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22
9
作者 李阳 范智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特殊型油藏。区域构造演化与古岩溶发育关系密切,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裸露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塔河岩溶储集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塔里...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以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特殊型油藏。区域构造演化与古岩溶发育关系密切,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裸露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塔河岩溶储集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北缘一间房、硫磺沟、三道班和五道班等地区奥陶系古岩溶露头地质调查及塔河油田储集体发育特征揭示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存在地下河系统型、岩溶洞穴型和溶蚀孔缝型3大类型的缝洞系统发育模式。地下河系统和岩溶洞穴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断裂带附近是缝洞系统发育的密集带;古地貌控制了缝洞系统的平面分布,岩溶台地内的峰丛洼地区溶洞最发育,其次以岩溶缓坡内的丘峰洼地区和丘丛垄脊槽谷区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程度高;垂向上溶洞发育具有明显分带性,表层岩溶带是最重要的岩溶发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缝洞系统 发育模式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0
10
作者 邬光辉 杨海军 +3 位作者 屈泰来 李浩武 罗春树 李本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3-805,共13页
结合新三维地震与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塔里木克拉通中部的塔中隆起挤压断裂与走滑断裂发育,张性断裂欠发育,断裂系统具有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形成演化的多期性、构造发育的继承性及平面展布的区段性。新资料表明挤压断裂缺少基底卷入型,多... 结合新三维地震与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塔里木克拉通中部的塔中隆起挤压断裂与走滑断裂发育,张性断裂欠发育,断裂系统具有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形成演化的多期性、构造发育的继承性及平面展布的区段性。新资料表明挤压断裂缺少基底卷入型,多在中寒武统盐膏层滑脱,主要发育4种断裂样式,形成于早奥陶世末,多具有扭压作用与分段性。塔中隆起北斜坡新发现一系列北东向左旋走滑断裂带,剖面上以负花状构造、直立型构造、正花状构造为主,平面上发育向西南方向收敛的雁列构造、羽状构造、帚状构造等;塔中地区经历志留纪晚期、中泥盆世、晚二叠世等三期走滑断裂作用,东南方向强烈斜向挤压作用是走滑断裂形成的动力机制。塔中隆起断裂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三类、三级、四组方向断裂控制了塔中隆起纵向分层、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塔中隆起经历新元古代强伸展-弱挤压的断裂发育阶段、寒武纪-奥陶纪局部弱伸展-强挤压逆冲断裂发育阶段、志留纪-中泥盆世走滑断裂发育阶段、石炭纪-早三叠世局部断裂继承性发育阶段等4阶段9期的差异发育演化史。塔中隆起断裂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断裂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复式聚集,断裂带储层发育、油气富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断裂控油作用有差异性,断裂带横向上的变化造成油气分布的区段性;油气源断裂与储层组成的运聚体系内具有流体分布的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隆起 断裂 演化 碳酸盐岩 油气
下载PDF
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03
11
作者 温汉捷 罗重光 +6 位作者 杜胜江 于文修 顾汉念 凌坤跃 崔燚 李阳 杨季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黏土型锂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分布稳定、开发利用成本低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全球寻找新类型锂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已报道的黏土型锂矿床成因上均与火山物质联系密切,本研究提出了成因机制与碳酸盐岩风化-沉积有关"碳酸盐黏土型锂矿... 黏土型锂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分布稳定、开发利用成本低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全球寻找新类型锂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已报道的黏土型锂矿床成因上均与火山物质联系密切,本研究提出了成因机制与碳酸盐岩风化-沉积有关"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的成矿新类型.主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1)成矿物质来自基底的不纯碳酸盐岩;(2)主要以吸附方式存在于蒙脱石相中;(3)沉积环境对锂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还原、低能、滞留、局限的古地理环境有利于Li富集;(4)除Li外,还可能有Ga和REE的富集.根据这一新的成矿模型,通过科研示范性勘查,在滇中地区获得34×10~4t氧化锂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验证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这一新类型资源的成矿潜力.由于我国具有这一有利成矿条件的地区众多,可以预期,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将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的锂资源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黏土型 风化作用
原文传递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 被引量:103
12
作者 马永生 何治亮 +4 位作者 赵培荣 朱宏权 韩俊 尤东华 张军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5-1425,共11页
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是否存在规模有效储层长期存在争议。随着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结束了是否存在有效储层的争议,但深层一超深层优质规模性储层的形成、保持机理又成为新的关注焦点。通过对普... 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是否存在规模有效储层长期存在争议。随着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深层一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结束了是否存在有效储层的争议,但深层一超深层优质规模性储层的形成、保持机理又成为新的关注焦点。通过对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提出了沉积一成岩环境控制早期孔隙发育、构造一压力耦合控制裂缝与溶蚀、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控制深部溶蚀与孔隙保存的“三元控储"成因模式。随着勘探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相继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发现了一些新类型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微生物岩储层与早期沉积组构密切相关,与鲫滩、生物礁等高能环境控制的储层有一定差异;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存在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断控洞穴、裂缝及沿缝溶蚀的断控储集体,与裂缝-孔隙型储层差别明显;塔里木盆地顺南4井发现了一套以缝洞和石英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热液硅化碳酸盐岩储层,其成因与大气淡水、有机酸、TSR等已发现的成岩流体溶蚀作用无明显关系。这些新类型储层的成因机理与“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核心思想契合,但其现象与经典实例存在一定差异。这些新发现拓展了''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一超深层 碳酸盐岩 三元控储 储层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100
13
作者 赵宗举 吴兴宁 +4 位作者 潘文庆 张兴阳 张丽娟 马培领 王振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955,共17页
通过大量钻井取芯及露头沉积相观察、地震层序解释及地震相分析,结合蛇绿混杂岩带及板块构造演化等区域地质资料,首次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8张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图,发现了塔里木板块内部存在5个孤立碳酸盐台地(塔北台地、巴... 通过大量钻井取芯及露头沉积相观察、地震层序解释及地震相分析,结合蛇绿混杂岩带及板块构造演化等区域地质资料,首次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8张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图,发现了塔里木板块内部存在5个孤立碳酸盐台地(塔北台地、巴楚—塔中台地、罗西台地、塘南台地及库鲁克塔格台地)及其"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初发生于早震旦世及早寒武世的塔里木板块北缘大陆裂谷运动及震旦纪—中奥陶世的张裂构造环境控制了塔里木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及其间深水沉积区的形成,而晚奥陶世发生于板块南缘的阿尔金岛弧及库地岛弧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及其产生的大量陆源碎屑物源,则导致了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的逐步消亡及板块南部浊流盆地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 板块构造 海相 碳酸盐岩 岩相古地理 奥陶纪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4
14
作者 韩贵琳 刘丛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6,共13页
测量了喀斯特地区乌江、沅江两大水系的河流枯水期的主元素、Sr2+离子浓度和Sr同位素比值。这些河流的化学组成代表了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河水的化学组成。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有高的溶解盐,TZ+变化范围为: 2. 1~6. 3meq/L,高于全球河流的... 测量了喀斯特地区乌江、沅江两大水系的河流枯水期的主元素、Sr2+离子浓度和Sr同位素比值。这些河流的化学组成代表了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河水的化学组成。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有高的溶解盐,TZ+变化范围为: 2. 1~6. 3meq/L,高于全球河流的平均值(TZ+ =0. 725meq/L)。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和HCO-3 为主,其次为Mg2+和SO2-4 ,Na+ +K+和Cl- +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5% ~10%。这些河流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其自流盆地的地质特征控制。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乌江水系河流具有较高的Sr浓度(1. 1~9. 70mol/L)和较低的87Sr/86Sr比值(0. 7077 ~0. 7110),与流经碎屑岩地层的沅江水系的清水江河流中较高的87Sr/86Sr比值(0. 7090 ~0. 7145)及较低的Sr浓度(0. 28~1. 32mol/L)形成鲜明的对比。流域盆地的地理岩性控制了河水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对河水的化学计量分析表明河水化学组成受碳酸盐岩溶解控制,而碳酸盐岩主要受碳酸和硫酸作用而溶解。乌江流域受硫酸作用特别明显,表明硫酸主要来源于燃煤或流域盆地硫化物矿物氧化而形成的大气输入。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比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3个主要来源为:石灰岩、白云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同时估计了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速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化学风化 水化学 河水 喀斯特 贵州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89
15
作者 陈践发 张水昌 +1 位作者 孙省利 吴庆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7-472,共6页
我国近3×106km2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广泛分布的海相碳酸盐岩区相比,取得的成果还不令人满意。其关键问题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优质... 我国近3×106km2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广泛分布的海相碳酸盐岩区相比,取得的成果还不令人满意。其关键问题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相带不明,控制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不清。本文根据海洋生物、现代海洋沉积和古代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物形成时水体中生物生产率、沉积速率、沉积阶段及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的氧化还原环境、海底深部流体作用等。其中,水体中高生物生产率是海相环境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的关键因素,沉积阶段和早期成岩作用阶段水体的相对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保存,海底深部流体的活动是形成富集有机质沉积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沉积速率是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适当的沉积速率是海相沉积富集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烃源岩 海相沉积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量:91
16
作者 赵宗举 周慧 +4 位作者 陈轩 刘银河 张运波 刘玉娥 杨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5-51,共17页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岩心沉积相研究及地震相分析,将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编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即层序PSQ1(栖霞组)、层序PSQ2-PSQ3(茅口组)、层序PSQ4(龙潭组/吴家坪组)及层...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岩心沉积相研究及地震相分析,将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编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即层序PSQ1(栖霞组)、层序PSQ2-PSQ3(茅口组)、层序PSQ4(龙潭组/吴家坪组)及层序PSQ5(长兴组/大隆组)4个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认为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区域张裂构造背景及同沉积正断裂的活动,总体表现为张裂活动逐渐增强的趋势;中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缓坡,晚二叠世演变为镶边台地;因中二叠世末期的峨眉地幔柱活动及其玄武岩喷发导致了康滇古陆的形成并成为川西南地区陆源碎屑沉积物源。通过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发现了一批台内礁滩及台内洼地,进一步明确了川北地区中缓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的展布,对于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主要烃源岩分布及成藏条件分析,提出环开江—梁平盆地上二叠统白云石化台缘礁滩、城口—鄂西盆地西南缘上二叠统白云石化台缘礁滩、川北地区中二叠统白云石化中缓坡礁滩、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储层、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石化台内礁滩及中二叠统断裂热液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有利天然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二叠纪 有利勘探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和资阳含气区震旦系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刘树根 马永生 +8 位作者 孙玮 蔡勋育 刘顺 黄文明 徐国盛 雍自权 王国芝 汪华 盘昌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勘探最成功的两个地区——威远震旦系气田和资阳震旦系含气区天然气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的详细比较,得出:①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的原始烃源相同,均是下寒武统生成的油裂解的天然气,不同的是资阳为残...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勘探最成功的两个地区——威远震旦系气田和资阳震旦系含气区天然气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的详细比较,得出:①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的原始烃源相同,均是下寒武统生成的油裂解的天然气,不同的是资阳为残留的气顶气,威远是水溶气脱溶气。②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震旦系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相近,资阳地区溶蚀洞穴发育,但裂缝不发育,储层渗透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威远地区储层洞穴不发育,但裂缝发育,形成统一的裂缝-孔洞系统。③威远地区具有统一的圈闭,闭合度高(800m),闭合面积大(895km2)。资阳含气区不具有统一的圈闭,多为局部的小高点。④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使资阳统一含气区分散化和气藏变小,形成多压力系统的含气区;威远地区快速大幅度隆升,溶于水中的天然气脱溶,形成具同一压力系统的整装气田。⑤资阳含气区的成藏过程为:(资阳—威远)古油藏→原油裂解→气顶天然气→隆升调整→现今(残留)含气区,其天然气藏是隆升调整成藏,是在原古气藏的基础上改造残留而成;威远地区的成藏过程则是:(资阳—威远)古油藏→原油裂解→天然气大量溶于水中→隆升使得带有大量天然气的水向威远运移和天然气脱溶→现今(新生)气藏,属天然气的脱溶成藏。资阳含气区受古构造的控制明显;威远气田则主要受今构造的制约。因此,在四川盆地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的油气勘探中,既要研究其古构造的特征和演化,也要研究今构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才能发现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水溶气 震旦系 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16ka以来青海湖湖相自生碳酸盐沉积记录的古气候 被引量:68
18
作者 刘兴起 沈吉 +2 位作者 王苏民 张恩楼 蔡元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8-46,共9页
研究了青海湖沉积物碳酸盐的组成、来源及其同湖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建立了文石饱和指数同温度和湖水Mg/Ca比值 (可指示盐度 )的关系 ,利用碳酸盐的组成探讨了青海湖 16kaB .P .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青海湖沉积碳酸... 研究了青海湖沉积物碳酸盐的组成、来源及其同湖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建立了文石饱和指数同温度和湖水Mg/Ca比值 (可指示盐度 )的关系 ,利用碳酸盐的组成探讨了青海湖 16kaB .P .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青海湖沉积碳酸盐大都是自生的 ,16kaB .P .以来沉积碳酸盐以文石为主。文石的高含量时段同暖湿气候相对应 ,低含量则同冷干气候相对应。 15 .2kaB .P .为末次冰期盛冰阶进入晚冰期的界限 ,晚冰期气候的冷暖波动频繁 ,幅度较小 ,13.4~ 13kaB .P .,11.6~ 12kaB .P .和 11~ 10 .4kaB .P .之间的冷颤动分别相当于老仙女木、中仙女木和新仙女木事件 ,12~ 13kaB .P .和 11.6~ 11kaB .P .之间的暖期则分别对应于博令和阿勒罗得暖期。全新世初期 (10 .4~ 10kaB .P .)白云石含量的突然增高和文石的消失 ,可能同淡水快速补给前期盐度较高的湖水有关 ,反映了全新世开始时气温和降水的增加具有突变性的特点。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期 ,即 6.7kaB .P .左右时湖水的盐度较低。 6.7~ 4kaB .P .为气候转型过程中的冷暖和干湿的快速波动期。 4kaB .P .以后碳酸盐含量急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记录 青海湖 碳酸盐 文石 Mg/Ca比 古气候环境 沉积作用
下载PDF
碳酸盐岩C,O,Sr同位素组成在古气候、古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5
19
作者 严兆彬 郭福生 +2 位作者 潘家永 郭国林 张曰静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6,65,共5页
碳酸盐岩C,O,Sr同位素研究是地球化学重要的示踪手段之一,它可以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提供定量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δ(13 C)的高值对应海平面的上升和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δ(13C)的低值则对应了海平面的下降和有机碳埋藏速率... 碳酸盐岩C,O,Sr同位素研究是地球化学重要的示踪手段之一,它可以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提供定量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δ(13 C)的高值对应海平面的上升和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δ(13C)的低值则对应了海平面的下降和有机碳埋藏速率的降低;87Sr/86Sr比值与海平面变化呈负相关性;δ(18O)常作为判断碳酸盐是否受后期变化的标志之一。用海相碳酸盐岩C,O,Sr同位素示验古气候,古海洋环境,一般要求(Mn/Sr)<-10×10-3,δ(13 C)与δ(18O) 不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锶同位素 古气候 古海洋环境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条件与羟基磷灰石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1
20
作者 刘羽 钟康年 胡文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讨论了不同原始Ca/P摩尔比下用溶胶-凝胶法及水热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特性。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提高Ca/P比有利于结构碳酸根进入磷灰石晶体结构类质同象取代磷酸根,使溶-凝法合成... 本文讨论了不同原始Ca/P摩尔比下用溶胶-凝胶法及水热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特性。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提高Ca/P比有利于结构碳酸根进入磷灰石晶体结构类质同象取代磷酸根,使溶-凝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结构畸变加大,结晶度下降,等效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并引起晶胞参数a值的规律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碳酸根 晶体结构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