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减排政策效应研究 被引量:188
1
作者 刘传明 孙喆 张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58,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赋予商品属性,允许其在市场上交易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中国于2013年启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 碳排放权交易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赋予商品属性,允许其在市场上交易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中国于2013年启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的碳排放交易权试点。为了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碳减排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基于199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对碳交易试点的减排效果进行考察,并将合成控制法与双重差分方法相结合对碳交易试点的减排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实施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由于各试点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试点省份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合成控制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试点省市的碳减排效果较为明显。②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意味着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结论较为稳健。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于碳排放权的出售方而言通过市场收益诱导效应、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政府支持效应等效应实现碳减排;对于碳排放权的购买方而言则通过企业成本压力效应、工艺革新动力效应、市场引导效应等效应实现碳减排。④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各试点省市在制定减排政策时不能采取一刀切,应因地制宜的进行碳交易试点的建设,从而实现碳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减排 合成控制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空间减排效应:准自然实验与政策溢出 被引量:103
2
作者 李治国 王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6,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环境规制手段之一,但碳交易市场建设在空间维度上的溢出减排效应评估仍然存在不足,减排作用发挥的具体渠道和综合效果亦有待明晰。基于我国碳交易试点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合成控制...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环境规制手段之一,但碳交易市场建设在空间维度上的溢出减排效应评估仍然存在不足,减排作用发挥的具体渠道和综合效果亦有待明晰。基于我国碳交易试点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准自然实验并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综合评估碳交易政策实施的空间减排效应;进而立足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技术进步渠道分析碳交易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整体上有效促进试点地区的碳减排,其中天津、湖北等地响应迅速且显著。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有效抑制试点地区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溢出效应同时有助于抑制邻近地区的碳排放。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发挥存在较长的周期性,长期内其减排作用逐渐显著,且直接减排作用要远强于间接减排作用。经济发展渠道是现阶段碳交易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重要路径,但同时对周边地区碳排放具有促增威胁,而能源消费则是导致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阻碍。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将成为碳交易政策潜在减排效应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积极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注重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均衡发展和有序推进,同时强化区域间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和知识技术交流合作,从而形成区域间良性协作的低碳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减排效应 合成控制法 政策溢出
下载PDF
低碳省区试点政策的净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55
3
作者 董梅 李存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3-74,共12页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探索和推广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低碳建设的做法及经验。客观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效果,有助于更好积累和推广省级层面的低碳建设经验,进而全面推进绿色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基于2...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探索和推广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低碳建设的做法及经验。客观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效果,有助于更好积累和推广省级层面的低碳建设经验,进而全面推进绿色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基于2000—2017年中国26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从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两个方面,对辽宁、广东、陕西、湖北、云南和海南等6个“低碳省区”试点政策的净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安慰剂检验和双重差分(DID)估计对政策效应的稳健性进行验证和补充分析。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下,辽宁和湖北的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均显著下降,即政策效应双有效;广东和云南的人均碳排放显著下降,而这两个省区的碳强度变动并非源于低碳试点政策;低碳省区试点对陕西和海南的碳减排均无效,相反,这两个省区的碳强度以及陕西的人均碳排放显著上升。分析认为,导致各省区净碳减排效应异质性的因素有以下四点:①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低,越有利于人均碳排放控制;省区经济水平越高,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越有利于碳强度控制。②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叠加有效促进碳减排。③政策实施前,省区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指标越低,其减排空间越小,减排难度越大。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惯性作用会长效推进碳减排。有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在省级层面合理布局低碳产业,特别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推动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较高的省区率先减排;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省区的节能减排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形成长效的低碳发展机制,实现生态绿色和经济增长和谐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省区试点 碳减排 政策效应 合成控制法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中国水泥工业CO_2产生机理及减排途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新 石建屏 +1 位作者 吕淑珍 王海滨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5-1120,共6页
根据水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推导出煤燃烧和石灰质原料煅烧时CO2排放因子分别为2.38t·t-1和0.527t·t-1;采用水泥工业CO2排放数学模型计算2001—2008年中国水泥工业CO2排放量,并分析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种结构... 根据水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推导出煤燃烧和石灰质原料煅烧时CO2排放因子分别为2.38t·t-1和0.527t·t-1;采用水泥工业CO2排放数学模型计算2001—2008年中国水泥工业CO2排放量,并分析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种结构对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水泥工业CO2排放量与单位产品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呈线性关系,在CO2排放量构成中,燃料燃烧和加工过程CO2排放量分别占46%和50%,间接电力消耗CO2排放量仅占4%;采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比传统方法减少CO2排放量34%,生产掺加混合材料的水泥比硅酸盐水泥减少CO2排放量35%.2008年中国水泥产量比2007年增长2%,而CO2排放量仅增长0.23%,说明水泥工业实施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措施对于减少CO2排放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工业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CO2) 排放因子 减排途径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减排:经济成本与减排策略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美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77,共19页
运用联立方程的广义矩系统估计方法,考察了1985~2013年中国城市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评估了不同时段的减排收益与成本。结果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可增加GDP 0.671%,但同时推动碳强度上升0.274%;化解城市化与碳减... 运用联立方程的广义矩系统估计方法,考察了1985~2013年中国城市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评估了不同时段的减排收益与成本。结果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可增加GDP 0.671%,但同时推动碳强度上升0.274%;化解城市化与碳减排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降低减排的经济成本,发展第三产业,而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等措施则需要甄别选用;2005~2013年期间,中国碳减排的单位成本是前10年的2.05倍,过快的第二产业比重降速与清洁能源比重增速是减排成本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未来减排策略的重点是:短期内为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必须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能耗强度和能源强度在2014~2020年期间的年均降速分别不低于5.396%和3.451%;长期来看,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是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碳强度 减排策略 减排成本 广义矩估计
原文传递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阶段企业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潘敏 王晨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81,共9页
2021年7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由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范围。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其在试点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2013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19年175... 2021年7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由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范围。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其在试点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2013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19年175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微观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碳排放量;碳交易试点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从而作用于企业碳减排;碳交易试点对大规模企业的碳减排效应强于小规模企业,对非国有企业的碳减排效应强于国有企业。为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纳入条件已经成熟的行业;重视企业研发创新在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相应地推出有一定针对性的措施;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碳减排 研发创新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银/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并社 罗秋苹 +3 位作者 杨永珍 郭明聪 金琳 刘旭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用强酸和二氯化锡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微球(CMSs)进行活化之后,在含活化CMSs的悬浮液中顺序加入聚乙烯砒咯烷酮、硝酸银及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了银纳米颗粒/CMSs复合物。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银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用量对产物... 用强酸和二氯化锡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微球(CMSs)进行活化之后,在含活化CMSs的悬浮液中顺序加入聚乙烯砒咯烷酮、硝酸银及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了银纳米颗粒/CMSs复合物。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银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混酸及二氯化锡处理的CMSs在乙醇溶液中与硝酸银、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在其表面沉积尺寸较小、分布均匀的银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化学气相沉积法 还原法 银纳米颗粒
下载PDF
CO2活化和转化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凯宏 李红茹 何良年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95-2207,共13页
CO2是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也是丰富、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不仅能缓解化学工业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减少CO2排放.然而,CO2内在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决定了CO2的活化及合理转化路线的开发是其成功... CO2是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也是丰富、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不仅能缓解化学工业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减少CO2排放.然而,CO2内在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决定了CO2的活化及合理转化路线的开发是其成功转化的关键.18年来,何良年课题组在CO2转化策略的设计和基于活化机理的高效催化剂开发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不仅提出了碳捕集与转化偶合、CO2分级可控还原功能化、利用多组分串联反应突破热力学限制及光促进的CO2转化等策略,还针对不同的策略开发出了相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实现了温和条件下CO2的转化.基于何良年课题组工作对可持续发展的二氧化碳化学进行概述,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推动CO2化学的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转化 还原 串联反应 光催化 可持续化学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碳足迹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显峰 石志康 +1 位作者 金国裕 方国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解决城市发展和生态低碳之间的矛盾,将碳足迹引入水资源配置,将缺水率和供用水过程碳的净排量最小纳入总体目标函数中,设置水源供水量、碳排放量、引提水量、生态需水量、最小供水保证率和非负约束6个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碳足迹的区域... 为解决城市发展和生态低碳之间的矛盾,将碳足迹引入水资源配置,将缺水率和供用水过程碳的净排量最小纳入总体目标函数中,设置水源供水量、碳排放量、引提水量、生态需水量、最小供水保证率和非负约束6个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碳足迹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理想点和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规划方法进行求解,并以徐州市丰县为例,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30年丰县预计可减少缺水率6.2%,可实现碳减排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碳足迹 碳减排 缺水率 多目标规划 遗传算法 理想点法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下受偿地区碳减排效应——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晖 顾典 +1 位作者 吴霜 虞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779,共12页
作为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正逐步探索由单一水环境治理向流域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之路。现如今,流域补偿政策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 作为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正逐步探索由单一水环境治理向流域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之路。现如今,流域补偿政策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6—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显著降低黄山市碳排放总量,抑制效应为4.9%;(2)补偿政策的外溢效应与政策效应的作用方向一致,且该溢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3)碳减排效应机制分析结果验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产业结构转型—推进技术进步—碳排放下降”正向传导机制成立,且该政策并未通过抑制经济增长实现碳减排。最后,从逐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现补偿模式多元化、警惕污染产业就近转移等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碳减排 双重差分法 新安江流域 溢出效应 受偿地区
原文传递
碳还原法制高纯度碳酸锶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开玉 赵静波 杨文清 《渝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6-12,共7页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 ;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 ;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 ,同时...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 ;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 ;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 ,同时使工艺流程简化。实验样品经分析测试 :碳酸锶含量大于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还原法 高纯度碳酸锶 结晶分离法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碳交易价格预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领娣 王海霞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79,共4页
碳市场作为国内新兴市场,受到国家减排政策市场机制、国际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碳价格作为碳市场是否成熟的风向标,挖掘其规律特征尤为重要。本文将碳市场无法获得、不能度量的系统信息视作灰色系统,使用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碳价... 碳市场作为国内新兴市场,受到国家减排政策市场机制、国际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碳价格作为碳市场是否成熟的风向标,挖掘其规律特征尤为重要。本文将碳市场无法获得、不能度量的系统信息视作灰色系统,使用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碳价格的变化规律。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通过使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基于PSO粒子群算法理论,找出准确反映数据变化特征的模型,从而达到精准预测的效果。本文以深圳市为例,用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平均碳价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当模型的阶数为1.76时为最优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深圳市2018-2021年碳平均价格发现,深圳市碳价将稳定在30元/吨至38元/吨的区间中。这说明在目前监管形势下,碳价格基本平稳运行,不会出现碳价格的大涨大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碳交易价格 价格合理区间 预测方法 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抑制了碳排放?——来自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雅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1-38,66,共9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福建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背景下,利用2008—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福建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背景下,利用2008—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和考察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首先,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生态保护效应四个方面阐述了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理论分析表明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改变福建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以及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达到降低福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次,采用合成控制法实证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减少福建碳排放量具有一年的时滞和持续抑制影响效应,此外还利用安慰剂检验和排列检验做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增强了上述影响效应的可靠性。最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生态保护效应确实是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抑制碳排放量的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更好地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碳减排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碳减排 合成控制法
下载PDF
用C还原法制备MgO晶须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君 赵海雷 +1 位作者 张梅 王俭 《陶瓷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本文用热力学计算了C还原MgO在不同温度下平衡时Mg的分压,并计算给出生成MgO晶须的热力学条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设计了制备MgO晶须的实验,对制备MgO晶须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形貌观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晶须 热力学 C还原法 氧化镁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提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青松 高利坤 +2 位作者 陈晓鸣 饶兵 王飞旺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2期28-36,共9页
含钛高炉渣作为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及污染环境,且因其中的钛资源及其他有价组分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介绍了含钛高炉渣的性质,综述了湿法、火法和选择性富集等提钛工艺的原理及优缺点。随着双... 含钛高炉渣作为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及污染环境,且因其中的钛资源及其他有价组分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介绍了含钛高炉渣的性质,综述了湿法、火法和选择性富集等提钛工艺的原理及优缺点。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型提钛技术应将传统方法与非常规冶金技术相结合,朝着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短流程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提钛工艺 有价组分 湿法冶金 金属热还原法 碳还原法 超重力冶金工艺 选择性富集
下载PDF
基于DEA的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耿宏 贾海娟 陈静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是我国应对欧盟ETS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科学地评价我国航空公司碳减排成效,依据航空运输中碳减排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提出一种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通过选取... 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是我国应对欧盟ETS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科学地评价我国航空公司碳减排成效,依据航空运输中碳减排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提出一种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通过选取投入、产出指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适合我国航空公司碳减排效率的DEA评价模型,进行线性规划求解,得出碳减排效率的相对排序。最后,对算例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分析各航空公司碳减排的相对效率以及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公司 DEA 减碳 评价方法 相对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不同炭载体上碳化钼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芸 马丁 包信和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4-888,共5页
在三种不同炭材料上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负载型Mo2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检测了合成过程中Mo2C的形成历程.结果显示,炭材料的性质及合成条件均对Mo2C的形成温度及合成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以纯氢为反应气体时... 在三种不同炭材料上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负载型Mo2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检测了合成过程中Mo2C的形成历程.结果显示,炭材料的性质及合成条件均对Mo2C的形成温度及合成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以纯氢为反应气体时,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炭黑载体上钼物种可被还原为金属Mo,再与碳物种直接碳化生成Mo2C;在碳纳米管载体上Mo2C的生成温度较炭黑上低;在活性炭载体上钼物种只被还原到较低的氧化态,之后与碳反应生成Mo2C.当氢气不足或在惰性气氛下,炭载体在高于700℃时还原钼物种并使之发生碳化生成Mo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钼 碳纳米管 炭黑 活性炭 负载型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生猪养殖主体对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的选择偏好——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园园 陈秋红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120,共14页
本文基于湘、鄂、鲁、黑4省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比较了大规模、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生猪养殖主体对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偏好,并通过构建mixed Log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主体选择不同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湘、鄂、鲁、黑4省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比较了大规模、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生猪养殖主体对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偏好,并通过构建mixed Log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主体选择不同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方案属性上,生猪养殖主体更加偏好含贷款优惠、公开表扬或减碳补贴的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养殖规模越大,生猪养殖主体越倾向于选择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而减碳补贴会提升生猪养殖主体对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偏好,且这种提升作用会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愈显明显;性别、年龄、现有生猪粪污处理方式、养殖主体对其行业地位的认知以及对环保技术的了解程度这5个因素显著影响(不同规模)生猪养殖主体对制度激励型碳减排政策组合方案的选择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主体 碳减排 制度激励型政策工具 政策选择 养殖规模 选择实验法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iclinic structural LiVPO_4F as possible 4.2 V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1 位作者 王志兴 陈启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340-343,共4页
A potential 4.2 V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for lithium batteries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reaction method based on a carbon-thermal reduction (CTR) process. Firstly, V2O5, NH4H2PO4 and acetylene black are reacted un... A potential 4.2 V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for lithium batteries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reaction method based on a carbon-thermal reduction (CTR) process. Firstly, V2O5, NH4H2PO4 and acetylene black are reacted under an Ar atmosphere to yield VPO4. The transition-metal reduction is facilitated by the CTR based on C→CO transition. These CTR conditions favor stabilization of the vanadium as V^3+ as well as leaving residual carbon, which is useful in the subsequent electrode processing. Secondly, VPO4 reacts with ElF to yield LiVPO4F product. The property of the LiVPO4F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XRD studies show that LiVPO4F synthesized has triclinic structure(space group p I ), isostructural with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mineral tavorite, EiFePO4-OH. SEM image exhibits that th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2μm together with homogenous distribution. Electrochemical test shows that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LiVPO4F powder is 119 mA·h/g at the rate of 0.2C with an average discharge voltage of 4.2V (vs Ei/Li^+), and the capacity retains 89 mA·h/g after 3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ies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carbon-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下载PDF
考虑CBAM的中国外贸钢铁碳减排前景分析——基于隐含碳强度预测
20
作者 李伟 刘行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8,共11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逐步实施,其高额碳关税无疑会加速中国出口钢铁行业碳减排进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为实现“双碳”目标也出台了一系列减碳政策。为探究中国出口钢铁行业在复杂政策下的减排前景与关键因素,使用MRIO方法对隐含碳...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逐步实施,其高额碳关税无疑会加速中国出口钢铁行业碳减排进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为实现“双碳”目标也出台了一系列减碳政策。为探究中国出口钢铁行业在复杂政策下的减排前景与关键因素,使用MRIO方法对隐含碳排放进行计算,构建了基于AO-ELM方法的隐含碳排放强度预测体系,模拟了不同政策情景下该行业的碳排放前景。研究发现,CBAM对该行业碳减排具有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有限,提高中国国内政策的落实速度是更有效的途径;在同时考虑CBAM与国内政策如期落地的情景下,2034年该行业较基准情景可以降低8.35%的隐含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M 情景构建 AO-ELM 碳预测 MRIO 隐含碳排放强度 碳减排 熵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