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的临床评估
1
作者 郝明霞 乔洪潮 +1 位作者 郭松森 唐枭雄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病人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的临床评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60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ACOP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4)、中度组(n=...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病人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的临床评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60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ACOP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4)、中度组(n=20)和重度组(n=16),另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组(n=26)和良好预后组(n=34);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中度组、重度组比较,轻度组患者的PT、APTT水平较低,FIB、TT水平较高;良好预后组的PT、APTT水平低于不良预后组,FIB、TT水平高于不良预后组;与中度组、重度组比较,轻度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短,碳氧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OP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可根据其水平变化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以便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进而缩短其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凝血指标 预后效果 碳氧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