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 被引量:134
1
作者 张腾飞 杨俊 盛鹏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7,共11页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Black、Henderson城市化模型和Stokey污染模型,在最优化框架下推导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清洁生产和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Black、Henderson城市化模型和Stokey污染模型,在最优化框架下推导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清洁生产和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都是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城镇化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等渠道来抑制地区碳排放。基于2000-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半城镇化率三个城镇化指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三种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样本期间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城镇化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来抑制这种不利影响;其次,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人力资本积累渠道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也即人力资本积累会降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边际影响;最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清洁生产也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清洁生产渠道也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相比,清洁生产渠道对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的边际影响显著性降低。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的作用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高碳锁定"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人力资本积累 清洁生产
下载PDF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2
作者 高慧梅 何应付 周锡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的驱油机理、筛选标准和开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近混相驱替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注CO2驱的井网类型和注入方式。最后结合目前CO2采油存在的腐蚀和波及体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驱油机理 注采方式 发展趋势 采收率
下载PDF
中国石油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6
3
作者 宋新民 王峰 +2 位作者 马德胜 高明 张云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8,共13页
全面梳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攻关探索、矿场试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发展历程,系统阐述近年来在CO_(2)驱油机理和矿场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认识和相应的CCUS-EOR工程配套技术成果,指出未来发展前景。经过近60年... 全面梳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攻关探索、矿场试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发展历程,系统阐述近年来在CO_(2)驱油机理和矿场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认识和相应的CCUS-EOR工程配套技术成果,指出未来发展前景。经过近60年的探索攻关,创新发展了适合中国陆相沉积油藏的CO_(2)驱油与埋存理论,提出C7—C15也是影响CO_(2)与原油混相的重要组分的新认识,在矿场试验中验证了CO_(2)快速恢复地层能量、大幅提高区块产能和采收率等机理。创建了陆相沉积油藏CCUS-EOR油藏工程设计技术,形成了以保持混相提高驱油效率、均匀驱替提高波及效率为重点的油藏工程参数设计及井网井距优化设计技术,初步形成了CO_(2)捕集、注采工艺、全系统防腐、埋存监测等全流程配套技术。为实现CO_(2)的高效利用和永久埋存,需将油水过渡带油藏统筹考虑,由单油藏升级到构造整体控制区域的规模化CO_(2)驱油与埋存,在构造高部位实施注CO_(2)稳定重力驱,利用CO_(2)开采油水过渡带油藏,超前进行微生物促使残余油、CO_(2)转甲烷等储备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 驱油机理 埋存理论 注采工艺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N80油套管钢CO_2腐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何庆龙 孟惠民 +3 位作者 俞宏英 樊自拴 王旭东 孙冬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综述了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的研究进展,提供了N80油套管钢腐蚀发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研究发现,腐蚀速率随环境参数温度、CO2分压、流速的增加出现峰值;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影响腐蚀的进程和... 综述了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的研究进展,提供了N80油套管钢腐蚀发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研究发现,腐蚀速率随环境参数温度、CO2分压、流速的增加出现峰值;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影响腐蚀的进程和腐蚀形式,只有连续、致密和结合力强的膜才能抑制腐蚀加剧,保护基体;原油和H2S的加入改变反应的传输过程和界面状态,使反应机理更加复杂;各种预测系统不断丰富.特别指出在CO2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力学性能、表征参量方面,腐蚀参量的影响研究缺乏系统性.提出一些设想,今后应着重于各腐蚀参量对腐蚀速率影响敏感区间的细化和对膜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由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动态模拟试验方法以及深入探讨动态电化学原位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油套管钢 CO2腐蚀 产物膜 影响因素 进展
下载PDF
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减排潜力研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周鹏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8-882,889,共16页
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有向距离函数构造了只要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一绩效指标和同时要求二氧化碳减少与经济产出扩张的综合绩效指标,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分析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样本期... 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有向距离函数构造了只要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一绩效指标和同时要求二氧化碳减少与经济产出扩张的综合绩效指标,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分析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样本期间总体绩效偏低且有退化趋势,年均减少二氧化碳且增加经济产出的潜力在30%左右;潜在碳强度明显小于初始碳强度,且部分工业省区的排序在两种碳强度状态下将发生较大变动;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前沿的向外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潜力 排放绩效 环境生产技术
原文传递
Use of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difference to guide resuscitation therapy in septic shock 被引量:28
6
作者 Jihad Mallat Malcolm Lemyze +2 位作者 Laurent Tronchon Beno?t Vallet Didier Thevenin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6年第1期47-56,共10页
The mixed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CO_2)tension difference[P(v-a) CO_2]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rbon dioxide tension(PCO_2) in mixed venous blood(sampled from a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and the PCO_2 in ... The mixed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CO_2)tension difference[P(v-a) CO_2]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rbon dioxide tension(PCO_2) in mixed venous blood(sampled from a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and the PCO_2 in arterial blood.P(v-a) CO_2 depends on the cardiac output and the global CO_2 production,and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CO_2 and CO_2 content.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support the evidence that P(v-a) CO_2 cannot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issue hypoxia,and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adequacy of venous blood to wash out the total CO_2generated by the peripheral tissues.P(v-a) CO_2 can be replaced by the 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O_2 difference(△PCO_2),which is calculated from simultaneous sampling of central venous blood from a central vein catheter and arterial blood and,therefore,more easy to obtain at the bedside.Determining the △PCO_2 during the resuscitation of septic shock patients might be useful when deciding when to continue resuscitation despite a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 > 70%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blood lactate levels.Because high blood lactate levels is not a discriminator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ource of that stress,an increased △PCO_2(> 6 mmHg)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still remain inadequately resuscitated.Monitoring the △PCO_2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animation of septic shock patients might be a valuable means to evaluate the adequacy of cardiac output in tissue perfusion and,thus,guiding the therapy.In this respect,it can aid to titrate inotropes to adjust oxygen delivery to CO_2 production,or to choose between hemoglobin correction or fluid/inotrope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 too low ScvO_2 related to metabolic demand.The combination of P(v-a) CO_2 or △PCO_2 with oxygen-derived parameter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v-a) CO_2 or △PCO_2/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 ratio can detect the presence of global anaerobic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difference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OXYGEN supply dependency Cardiac output tissue hypoxia Anaerobic metabolism OXYGEN consumption RESUSCITATION SEPTIC shock
下载PDF
我国高含H_2S/CO_2气藏安全高效钻采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我国高含H2S/CO2气藏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已经超过5000×108m3,由于国内在高含H2S/CO2天然气藏钻探与开采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熟的工程技术,经常遇到系统失稳、压力失控、硫堵塞、工具失效及测试失败等棘手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 我国高含H2S/CO2气藏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已经超过5000×108m3,由于国内在高含H2S/CO2天然气藏钻探与开采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熟的工程技术,经常遇到系统失稳、压力失控、硫堵塞、工具失效及测试失败等棘手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制约了这类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与产能建设。为此,系统阐述了高含H2S/CO2气藏安全高效钻采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高含H2S/CO2气藏流体相态特征与渗流规律、元素硫积机理与防治、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防治、基于超临界流体相态与压力传递规律的井控及预报、高含H2S/CO2气藏安全开发模式等,以期为这类气藏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硫化氢 二氧化碳 酸性气体 气藏 钻采 关键
下载PDF
面向二氧化碳捕集的过程强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函珂 党成雄 +4 位作者 杨光星 曹永海 王红娟 彭峰 余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919-4939,共21页
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在推进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当今世界面临愈发严峻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为降低大气中日益增长的CO_2浓度并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2℃目标,CO_2捕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部分技术已实现了... 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在推进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当今世界面临愈发严峻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为降低大气中日益增长的CO_2浓度并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2℃目标,CO_2捕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部分技术已实现了小规模工业化。在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通过CO_2捕集对现有工业过程进行强化是CO_2捕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兴方向,如此不但可提高原有过程的效率和产品品质,还可大幅减少其碳排放,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路线。本文从CO_2捕集的主流技术出发,介绍了面向CO_2捕集的过程强化技术,重点介绍CO_2捕集强化的蒸汽重整制氢过程、水气变换过程和生物质气化过程,以及耦合CO_2捕集的CO_2加氢过程、CH_4干重整过程和化学链燃烧过程,最后还对捕集后CO_2的利用与转化技术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二氧化碳利用 制氢 过程耦合 过程强化
下载PDF
水平强迫气流下木屑逆向阴燃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增益 李月宁 +3 位作者 黄群星 罗娅 严建华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在搭建的小型阴燃实验台上,对木屑的一维水平逆向阴燃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稳定的逆向阴燃过程,并对各种因素对阴燃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阴燃的传播速度随之增加,而材料含水量的增大会降低阴燃的传播速... 在搭建的小型阴燃实验台上,对木屑的一维水平逆向阴燃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稳定的逆向阴燃过程,并对各种因素对阴燃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阴燃的传播速度随之增加,而材料含水量的增大会降低阴燃的传播速度.另外对阴燃过程中产生的CO2和CO进行分析,计算出这两种气体在不同空气流速下的平均排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燃 逆向阴燃 传播速度 含水量 平均排放速率
下载PDF
南北极海区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众勇 陈立奇 王伟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南北极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地区 ,也是世界大洋对全球变化反馈的一个重要窗口。文章论述了南北极海区碳循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阐述了目前南大洋及北冰洋的生产力水平及碳收支平衡状态 ,讨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存在问... 南北极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地区 ,也是世界大洋对全球变化反馈的一个重要窗口。文章论述了南北极海区碳循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阐述了目前南大洋及北冰洋的生产力水平及碳收支平衡状态 ,讨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存在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研究表明 ,北极的生产力比历史上所认为的要高 ,在全球变化的作用下 ,其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区 ;南大洋主控着人为源CO2 的海气交换通量 ,而生产力所受到的限制也影响着其吸收CO2 的潜力。目前制约着对两极碳循环进一步认识所缺乏的资料包括 :极区碳汇的时空变异、南大洋的Fe限制及Fe假说、紫外增强对极区碳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今后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全球变化对两极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反馈 ,碳循环的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以及通过碳循环人为干预全球变化的可行性。近年来 ,中国也十分重视极区碳循环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E~ 80°W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CO2 的汇 ,其中在 45°W~ 30°W及 10°W~ 10°E之间 ,是CO2 的强汇区。北冰洋的一些海区也表现为很强的碳汇区。计算得出 ,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区 7月到 9月CO2 吸收通量为 0 13g/ (m2 ·d) (碳 )。南大洋夏季CO2 吸收通量为 0 1g/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二氧化碳 初级生产力 全球变化 南大洋 北冰洋
下载PDF
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容量配置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志贺 刘元园 +2 位作者 唐沂媛 顾伟 吴兴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10,共7页
节能减排已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冷热电联供CCHP(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系统因其高效、碳排放量少而被广泛应用。针对多种发电单元的CCHP系统容量配置问题,建立了综合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系统总成本的规划模... 节能减排已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冷热电联供CCHP(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系统因其高效、碳排放量少而被广泛应用。针对多种发电单元的CCHP系统容量配置问题,建立了综合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系统总成本的规划模型,并采用CPLEX优化软件求解。采用Energy Plus软件模拟计算某宾馆的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仿真分析4种不同CCHP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案,以及不同权重系数对系统容量配置的影响。最后对系统容量配置关于天然气价格和电价的灵敏度进行分析。本研究内容为CCHP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碳排放 分供系统 容量配置 CPLEX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锯木屑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友军 郭烈锦 +1 位作者 郝小红 冀承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60-2066,共7页
以锯木屑混合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为反应原料 ,利用连续管流反应器 ,在反应器外壁面温度稳定在 6 5 0℃条件下 ,对反应压力在 17 5~ 30MPa,反应停留时间在 14 4~ 5 0s,浓度范围为 4 %~ 9% (质量分数 )的湿生物质浆液进行了超临界... 以锯木屑混合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为反应原料 ,利用连续管流反应器 ,在反应器外壁面温度稳定在 6 5 0℃条件下 ,对反应压力在 17 5~ 30MPa,反应停留时间在 14 4~ 5 0s,浓度范围为 4 %~ 9% (质量分数 )的湿生物质浆液进行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实验研究 ,讨论了气化过程的主要参数压力、温度、反应停留时间以及物料浓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锯木屑在超临界水中接近完全气化 ,生成气体产物的主要成分是H2 、CH4、CO、CO2 以及少量的C2 H4和C2 H6,气化产物中的H2 含量可以超过 4 0 % .同时 ,实现了气化反应液体产物的循环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制氢 锯木屑 气化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工程化染色中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娟 郑来久 +2 位作者 闫俊 熊小庆 高世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9,共7页
针对羊毛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无水工程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纤维强力损伤的问题,利用活性分散大红G进行了羊毛纤维超临界CO2无水染色,系统研究了不同染色温度、压强、时间对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演变行为的影响,并对染色前后的纤维表观形... 针对羊毛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无水工程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纤维强力损伤的问题,利用活性分散大红G进行了羊毛纤维超临界CO2无水染色,系统研究了不同染色温度、压强、时间对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演变行为的影响,并对染色前后的纤维表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过程中,羊毛纤维的染色K/S值随染色温度、压强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纤维短绒率随着染色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则随着染色温度、压强、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染色后羊毛纤维的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染色 超临界CO2 工程化生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生产技术异质性、二氧化碳排放与绩效损失——基于共同前沿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群伟 周鹏 周德群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1-48,共8页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国之间普遍存在的生产技术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共同前沿和非径向DEA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并实现了对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来源的分解。对58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其损失状...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国之间普遍存在的生产技术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共同前沿和非径向DEA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并实现了对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来源的分解。对58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其损失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以共同前沿为评价基准时各国各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均不大于以组别前沿为参照时的情形,但显示了最佳生产技术条件了最大的绩效改善潜力;欧洲二氧化碳排放的绩效表现好于美洲和亚洲,同时,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技术差距比呈现不同走势;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都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的来源,并在总体上显示出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的特征;尽管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但在现有的投入约束下潜在的二氧化碳强度约是实际数值的一半,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绩效分解 生产技术 共同前沿函数
原文传递
饲养密度对饲养环境及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昭辉 刘玉欢 +3 位作者 吴中红 王美芝 刘继军 杨食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9-235,共7页
为探究适宜肉牛生长的最佳饲养密度,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该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肉牛生产性能,行为活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江西省高安市肉牛试验站选取体质量182~282 kg的杂交牛,在固定圈舍面积(18 m^2)内分别饲养3、4、5、6、9头肉牛,... 为探究适宜肉牛生长的最佳饲养密度,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该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肉牛生产性能,行为活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江西省高安市肉牛试验站选取体质量182~282 kg的杂交牛,在固定圈舍面积(18 m^2)内分别饲养3、4、5、6、9头肉牛,对应占地面积为6.0、4.5、3.6、3.0、2.0 m^2/头,饲养密度依次增加。由于肉牛体型较大,每个处理2个重复。结果显示,2.0 m^2/头的试验组每头牛日采食量为11.90 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每头牛日增质量仅为1.09 kg;3.6 m^2/头时,每头牛日采食量处于居中水平为10.96 kg,每头牛日增质量最佳,达到1.41 kg。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1 056.38、1 108.44、1 172.65、1 200.89、1 398.19 mg/m^3,呈上升趋势;占地面积为2.0 m^2/头时,舍内氨气浓度最高达3.23 mg/m^3,而6.0 m^2/头时仅为1.13 mg/m^3;不同处理组之间有害气体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 m^2/头处理组1 d内站立时间(含打斗)为11.84 h,站立时间最长,脏污程度评分为2.09,体表最脏,3.6 m^2/头试验组在打斗时间及体表清洁度方面均处于居中水平。综合上述指标,182~282 kg的每头牛适宜占地面积为3.6 m^2,此时饲料转化率高,动物福利水平较好,利于农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行为研究 温度 肉牛 饲养密度 生产性能 动物福利
下载PDF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俊儒 辛嘉英 +2 位作者 牛建中 夏春谷 李树本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已知... 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有机体在温和条件下完成这一反应.研究发现,甲基弯菌MethylosinustrichosporiumIMV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休眠的悬浮细胞中充入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推动的反应,为了补充反应所消耗的能量,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用甲烷进行再生,以恢复细胞中的还原当量NADH.我们进行了反应再生的交替连续批式反应,甲醇积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理论上,反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这是一个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可恢复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细菌 二氧化碳 甲醇
原文传递
超临界水中葡萄糖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闫秋会 郭烈锦 +2 位作者 张西民 吕友军 梁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16-1920,共5页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hydrogen-rich gas provides a competitive means for producing clean energy and chemica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ibbs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 new method wa...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hydrogen-rich gas provides a competitive means for producing clean energy and chemica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ibbs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 new method was presented with better effectiveness and simplicity to b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by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SCW).Applying this method to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glucose gasification in SCW,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duct gas consisted primarily of hyd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as well as a small amount of methane and carbon monoxide.The gas yield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feedstock concentration and less affected by reaction pressure in the following range:temperature 623—1073 K,pressure 22.5—35 MPa,and concentration 0.1—0.8 mol·L -1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in product g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制氢 化学平衡 葡萄糖 热力学
下载PDF
大气中CO_2浓度增加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凤斌 王志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1,256,共4页
当前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科学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系... 当前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科学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从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导致的温室效应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对区域性作物生产的影响等方面 ,综述了我国在此领域的概况 ,提出了为确保未来作物生产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非常有必要对此作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的建议。参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作物生产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生长发育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莹 李二超 +2 位作者 姜雪芹 覃川杰 陈立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196,共5页
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6.231、1.32 g和21.21 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标准代谢,并分析了幼鱼利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作为能源物的供能情况。通过测定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出率,计算出幼鱼的呼吸熵、氧氮比和能耗... 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6.231、1.32 g和21.21 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标准代谢,并分析了幼鱼利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作为能源物的供能情况。通过测定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出率,计算出幼鱼的呼吸熵、氧氮比和能耗率。试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均随幼鱼体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且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呼吸熵与体质量则呈正相关关系。不同体质量幼鱼的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氧氮比差异不显著;根据氧氮比的分析结果可知,瓦氏黄颡鱼幼鱼主要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且随着体质量的增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幼鱼对糖类的利用能力较为有限,有必要对该鱼的糖需求和利用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幼鱼 标准代谢 耗氧率 二氧化碳排出率 排氨率
下载PDF
二氧化碳增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煊 苏敬宝 +1 位作者 郭学民 孙开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72-73,共2页
介绍了二氧化碳增油机理和二氧化碳增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是封闭小断块油田的有效增产措施 ,二氧化碳酸化 (压裂 )助排能起到缩短排液时间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增油技术 孤岛油田 应用 提高采收率 油气开采 原油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