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度法测定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 被引量:49
1
作者 哈丽丹.买买提 努尔买买提 吾满江.艾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介绍了以饱和氢氧化铜的乙二胺溶液(CED)为溶剂,通过测定CED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植物纤维素-CED溶液在粘度计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利用Martin公式计算出试样特性粘数后,由Mark方程计算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纤维素棉... 介绍了以饱和氢氧化铜的乙二胺溶液(CED)为溶剂,通过测定CED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植物纤维素-CED溶液在粘度计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利用Martin公式计算出试样特性粘数后,由Mark方程计算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纤维素棉浆粕的平均聚合度为546-556;该法使用的仪器简单,且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素 聚合度 毛细管粘度计 测定 特性粘数
下载PDF
Experimental Viscosity Measurements for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俊明 李泽梁 王补宣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The viscosity of water with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was measured using capillary viscometers. The mass fractions of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experiment, w , varied between 0.02 and 0.10, a... The viscosity of water with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was measured using capillary viscometers. The mass fractions of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experiment, w , varied between 0.02 and 0.10, and the temperature range was 30℃ to 8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mass fraction on the viscosity was not so obvious as that of the temperature for the mass fractions chosen in the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the capillary tube size on the viscosity was also found to be relatively important at higher mass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VISCOSITY capillary viscometer
原文传递
影响油品运动粘度测定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淑霞 文萍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6期80-82,共3页
油品运动粘度是石油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油品粘度测定的准确性要求也较高。运动粘度测定过程中受较多因素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分析测试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油品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时间、水浴温度以及粘度计的位置。通过实... 油品运动粘度是石油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油品粘度测定的准确性要求也较高。运动粘度测定过程中受较多因素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分析测试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油品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时间、水浴温度以及粘度计的位置。通过实验测试,考察这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粘度 毛细管粘度计 水浴温度 流动时间
下载PDF
压裂用超临界CO_2增稠剂制备及增稠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强 王彦玲 +3 位作者 李庆超 王福玲 李永飞 汤龙浩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44,共4页
CO_2在压裂过程中黏度较小,导致携砂能力较弱,压裂效果不明显。为改善CO_2的黏度,增强压裂效果,基于相似相溶理论和分子作用力理论,制备了具有一定分子质量可显著增稠的硅氧烷聚合物,并以甲苯作为助溶剂,使用毛细管压差计,对不同压力和... CO_2在压裂过程中黏度较小,导致携砂能力较弱,压裂效果不明显。为改善CO_2的黏度,增强压裂效果,基于相似相溶理论和分子作用力理论,制备了具有一定分子质量可显著增稠的硅氧烷聚合物,并以甲苯作为助溶剂,使用毛细管压差计,对不同压力和温度下不同质量浓度的增稠剂进行增稠性能测试,分析测试效果。结果表明:分子中加入恒定比例的疏CO_2基团,其溶解性能不变,但增稠效果显著增大;相同质量浓度的增稠剂,相同压力下随温度的升高,其增稠效果显著降低,相同温度下随压力的升高,其增稠效果升高不明显;文中测试最大黏度为1.2 m Pa·s(增稠30倍)。另外,较小的分子质量有利于聚合物在CO_2中的溶解和增稠,硅氧烷类增稠剂在压裂过程中可以避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合成的聚合物能够明显提高液态CO_2的黏度,测试结果表明,硅氧烷作为CO_2增稠剂时的合成规则及其使用条件,可以为压裂用超临界CO_2增稠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硅氧烷 增稠剂 毛细管黏度计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石油沥青60℃动力粘度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朱传荣 高冰梅 姚德宏 《石油沥青》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粘度是表征沥青稠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论述石油沥青粘度测定法(真空毛细管法)中毛细管的选择、温度、真空度、取样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及试验过程中的其它注意事项,表明了在测定石油沥青的60℃动力粘度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方法的要... 粘度是表征沥青稠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论述石油沥青粘度测定法(真空毛细管法)中毛细管的选择、温度、真空度、取样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及试验过程中的其它注意事项,表明了在测定石油沥青的60℃动力粘度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测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粘度 测定 影响因素 毛细管粘度计
下载PDF
油品粘度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秀艳 《辽宁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通过对油品粘度种类及分析方法的阐述和讨论,确定了用毛细管粘度计分析油品运动粘度作为适合炼油厂工业分析油品粘度的使用手段,并且通过对油品的采样分析,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粘度 方法 毛细管粘度计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抛物线插值的毛细管粘度仪液位检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温冠华 滕召胜 +2 位作者 林海军 唐求 任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提高毛细管粘度仪液位检测的实时性,减小凹形液面和采样间隔对检测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抛物线插值的毛细管粘度仪液位检测方法。采用光纤传感器作为液位检测元件,对采样得到的液位检测电压信号进行一阶差分处理;搜... 为提高毛细管粘度仪液位检测的实时性,减小凹形液面和采样间隔对检测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抛物线插值的毛细管粘度仪液位检测方法。采用光纤传感器作为液位检测元件,对采样得到的液位检测电压信号进行一阶差分处理;搜索一阶差分最小采样时刻,选取该采样时刻与其前后相邻2个采样时刻的电压一阶差分值作为插值点,进行拉格朗日抛物线插值;通过插值多项式对时间求导,确定计时点,实现液位流经2个计时点的自动检测。该方法与现有基于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相比,计算量小,实时性好,受采样间隔影响小。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运动粘度测定重复性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毛细管粘度仪 液位检测 一阶差分 拉格朗日抛物线插值 光纤传感器
下载PDF
食品流变性能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良骥 董润安 +1 位作者 袁耀锋 田家乐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88-93,101,共6页
本文综述了测试食品流变性能的各种方法,引入了诸如毛细管粘度计、缝隙式粘度计、同心圆筒粘度计、圆锥平板型流变仪、RCP(Raised Cosine Pulse)粘度计等各种各样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 食品 流变性 测试
下载PDF
A NEW TYPE LOW SHEAR RATE VISCOMETER FOR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9
作者 叶美玲 韩冬 施良和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1-317,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shear rate on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measurement of partially Hydrolysed Polyacrylamide (HPAM) in salt solution were studied with homemade multibulb viscometer and low shear rate rheomet...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shear rate on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measurement of partially Hydrolysed Polyacrylamide (HPAM) in salt solution were studied with homemade multibulb viscometer and low shear rate rheometer. The critical shear rate of HPAM in salt solution for high molecular weight HPAM was determined. A low shear rate capillary viscometer was designed in which the [eta] approached to value at zero shear rate can be obtained for HPAM -salt system.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on shear rat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 was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meter intrinsic viscosity molecular weight POLYELECTROLYTE POLYACRYLAMIDE capillary viscometer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低沸点液体粘度测量的金属毛细管粘度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江涛 毕胜山 刘志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1-924,共4页
本文在传统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方法的分析基础上,初步研制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低沸点液体特别是混合物粘度测量的金属毛细管粘度计。新的粘度计通过装置翻转方式来实现液体的升液过程,从而可以避免传统密封型毛细管粘度计由于放气而导致... 本文在传统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方法的分析基础上,初步研制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低沸点液体特别是混合物粘度测量的金属毛细管粘度计。新的粘度计通过装置翻转方式来实现液体的升液过程,从而可以避免传统密封型毛细管粘度计由于放气而导致混合物成分变化的缺陷,而且实验方法更加简便,有利于粘度测量准确度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用甲苯和无水乙醇,作者对初步研制的金属毛细管粘度计进仃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粘度测量的误差已经可以控制在10%以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粘度计 混合物 低沸点液体 粘度
下载PDF
血液黏度分析仪器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鲁英 冯念伦 刘捍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论述血液黏度分析仪器的发展及临床上常用两种类型血液黏度分析仪器;介绍毛细管黏度仪和锥板式黏度计的测定原理和基本结构,包括全自动仪器的分析测量过程;亦在血液黏度分析仪器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获得交流和提高。
关键词 血黏度分析仪 毛细管式黏度仪 锥板式黏度计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Viscosity of Cu-H_2O Nanofluids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新芳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A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a nanofluid that a solid-liquid 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s of solid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typically of 1-100 nm suspended in liquid was proposed. By means of the procedure, Cu-H2O nanoflu... A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a nanofluid that a solid-liquid 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s of solid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typically of 1-100 nm suspended in liquid was proposed. By means of the procedure, Cu-H2O nanofluids with and without dispersant were prepared, whose sediment pho-tograph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bility and evenness of suspension with dispersant. The viscosity of Cu-H2O nanofluid was measured using capillary viscometers. The mass fractions(w) of copper nanoparticles in the experiment varied between 0.04% and 0.16% with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70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SDBS concentration a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nano-copper suspensions,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Cu on the viscosity is not as obvious as that of the temperature and SDBS dispersant for the mass fraction chosen in the experiment.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the copper nano-suspensions decreases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SDBS dispersant, and almost keeps invariability with increasing the mass fraction of Cu. The influence of SDBS concentration on the viscosity of nano-suspension was relatively large 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u/water suspension SDBS kinematic viscosity capillary viscometer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挥发性液体黏度测量的毛细管黏度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志刚 吴江涛 吕萍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5-369,共5页
针对制冷工质等挥发性液体黏度的测量需要 ,研制了一种新的改进型 Ubbelohde毛细管黏度计 ;它的最大设计耐压能力为 1 0 MPa。在完成黏度计的设计和加工后 ,利用纯水和无水乙醇对毛细管黏度计的仪器常数进行了标定。最后利用新研制的毛... 针对制冷工质等挥发性液体黏度的测量需要 ,研制了一种新的改进型 Ubbelohde毛细管黏度计 ;它的最大设计耐压能力为 1 0 MPa。在完成黏度计的设计和加工后 ,利用纯水和无水乙醇对毛细管黏度计的仪器常数进行了标定。最后利用新研制的毛细管黏度计 ,对 HFC1 5 2 a的饱和液体黏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 ,测量的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的平均偏差为 0 .72 % ,最大偏差为 1 .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黏度计 HFCl52a 饱和液体黏度 挥发性液体 黏度测量
下载PDF
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装置的研制及常数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4
作者 白玉洁 刘冬梅 +1 位作者 孙银合 常子栋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为了使毛细管粘度计的日常检定工作更加准确、科学、高效,文中研制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装置,实现了液面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依据日常检定工作的数据处理规则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为了使毛细管粘度计的日常检定工作更加准确、科学、高效,文中研制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装置,实现了液面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依据日常检定工作的数据处理规则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同时对该检定装置的毛细管粘度计的常数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毛细管粘度计 检定装置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油藏流体黏度测量技术及应用
15
作者 郭松林 崔长玉 吕昌森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了准确测量油藏条件下气体、液体和气液混合物的运移黏度,依据泊肃叶定律设计了毛细管黏度计。毛细管黏度计主要包括注入系统、测量系统、回压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4个部分。针对气体、液体和气液混合物的特性,分别设计了气体注入系统... 为了准确测量油藏条件下气体、液体和气液混合物的运移黏度,依据泊肃叶定律设计了毛细管黏度计。毛细管黏度计主要包括注入系统、测量系统、回压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4个部分。针对气体、液体和气液混合物的特性,分别设计了气体注入系统、液体注入系统和气液混合注入系统,并研制了不同内径的毛细管和不同渗透率的孔隙介质模型模拟油藏孔隙。结果表明,毛细管黏度计实现了气体、液体和气液混合物的注入速度准确计量和黏度测量,回压控制系统采用回压式位移量化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回压,提高了毛细管黏度计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在模拟油藏条件氮气黏度非常低,仅为0.018 mPa·s,而聚合物和泡沫体系毛细管黏度较高,分别为78 m Pa·s和126 m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黏度计 泊肃叶定律 注入系统 测量系统 回压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两种常用油品粘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红瑜 龙德金 +1 位作者 谢彩梅 陈红薇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57-158,160,共3页
文章就两种常用测试油品粘度的毛细管粘度计法和恩氏粘度计法测试三种油品的粘度,发现后者的测定偏差远大于前者,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恩氏粘度计结构上的原因容易引起温度波动造成的。
关键词 粘度 毛细管粘度计 恩氏粘度计 油品
下载PDF
温度对航天润滑油运动粘度测量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兴虎 赵晓静 《润滑油》 CAS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利用不同温度下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量数据,分析了温度对润滑油运动粘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基于泊肃叶方程式,推导了由测量温度和标定温度之差计算毛细管常数误差的公式。结果表明,运动粘度测量误差随温度计精度减少而增大;随着测量温度和... 利用不同温度下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量数据,分析了温度对润滑油运动粘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基于泊肃叶方程式,推导了由测量温度和标定温度之差计算毛细管常数误差的公式。结果表明,运动粘度测量误差随温度计精度减少而增大;随着测量温度和标定温度之间的偏差增大,粘度计毛细管常数误差变大;当温度计精度不变时,运动粘度测量误差随测量温度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粘度计 测量误差 粘度计常数 航天润滑油
下载PDF
毛细管黏度计常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旭辉 吴永顺 +2 位作者 薛征 于得水 李域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9期33-36,共4页
按照JJF 1059.1—2012的要求,对20℃时毛细管黏度计常数的检定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于内径0.24~6.25 mm的各类毛细管黏度计,其黏度计常数范围为0.001~100 mm^(2)/s^(2),黏度计常数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0.53%~1.5%,对不确定度分... 按照JJF 1059.1—2012的要求,对20℃时毛细管黏度计常数的检定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于内径0.24~6.25 mm的各类毛细管黏度计,其黏度计常数范围为0.001~100 mm^(2)/s^(2),黏度计常数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0.53%~1.5%,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黏度计 黏度计常数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毛细管粘度计检定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爱玲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9期143-144,共2页
毛细管粘度计在检定时,引起误差的因素比较多,有温度和垂直度、计时误差等。笔者根据目前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检定方法,针对100支毛细管粘度计进行一次全过程的检定,对检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检定通过率仅为45%,而一半以上不能... 毛细管粘度计在检定时,引起误差的因素比较多,有温度和垂直度、计时误差等。笔者根据目前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检定方法,针对100支毛细管粘度计进行一次全过程的检定,对检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检定通过率仅为45%,而一半以上不能一次顺利通过,需要复检。鉴于此,本文针对影响毛细管粘度计检定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便提高一次性检定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粘度计 检定 影响因素分析 控制
下载PDF
粘度法测量高分子在玻璃表面上的吸附层厚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宇 严晓虎 程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032-2033,共2页
高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层厚度对了解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厚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椭圆偏振法、流体力学法和沉降法等几种方法来测量[1].流体力学法始创于50年代中期Ohrn[2]对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异常行为的解释.由于高分子... 高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层厚度对了解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厚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椭圆偏振法、流体力学法和沉降法等几种方法来测量[1].流体力学法始创于50年代中期Ohrn[2]对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异常行为的解释.由于高分子在粘度计的毛细管管壁上的吸附,致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层厚度 聚苯乙烯 粘度法 测定 玻璃 高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