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曹丕《典论·论文》 被引量:9
1
作者 汪春泓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2,共5页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曹丕的《典论·论文》提供了许多新内容。"诗赋欲丽"把诗赋文体的审美和娱乐功能推到极致。但作于建安末年的《典论·论文》,其主旨却是要消弭受儒家经学浸淫至深的士人的抵抗情绪,使士人与...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曹丕的《典论·论文》提供了许多新内容。"诗赋欲丽"把诗赋文体的审美和娱乐功能推到极致。但作于建安末年的《典论·论文》,其主旨却是要消弭受儒家经学浸淫至深的士人的抵抗情绪,使士人与世无争,惟以著述为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典论·论文》 曹植
下载PDF
曹魏苛禁宗室政策之考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平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44-51,共8页
曹魏一代对宗室名为分封而实加禁锢 ,主要表现为“虚封”、频繁徙封、限止朝聘、严禁任职、多加伺察等政策 ,这虽引起了曹植等宗室诸王的不满和抗议 ,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 ,既与曹魏统治者之寒门出身及其法术之治有关 ,也... 曹魏一代对宗室名为分封而实加禁锢 ,主要表现为“虚封”、频繁徙封、限止朝聘、严禁任职、多加伺察等政策 ,这虽引起了曹植等宗室诸王的不满和抗议 ,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 ,既与曹魏统治者之寒门出身及其法术之治有关 ,也与曹丕早年争嗣的经历不无关联。就其影响看 ,此举削弱了曹魏统治的基础 ,不利于其政权的巩固 ,并由此引起了晋代君臣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宗室政策 曹植 分封
下载PDF
曹植《洛神赋》主旨臆解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书才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37-39,共3页
曹植的《洛神赋》的主旨历来存有争论。首先在总结前人论说的基础上,主张“感甄说”和“怀恋君王说”都不能成立;然后根据曹植性格多于情苦于情而联系到其前妻崔氏在作此赋数年前被迫自杀,此一人生悲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不加反映,并详致... 曹植的《洛神赋》的主旨历来存有争论。首先在总结前人论说的基础上,主张“感甄说”和“怀恋君王说”都不能成立;然后根据曹植性格多于情苦于情而联系到其前妻崔氏在作此赋数年前被迫自杀,此一人生悲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不加反映,并详致分析曹植此赋较之此前宋玉、王粲、应诸人所撰类似赋篇,描写女方人物形象很是具体,表达阴阳相隔的深情也甚凄厉,再考察自唐代以来人们多认为此赋所写为具体真实人物这一古今共同的直觉感受,从而提出结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洛神形象是其前妻崔氏女的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主旨 悼亡 崔氏女
下载PDF
曹植的天人意识和“曹子哲学”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洵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曹植的天人意识表现在他的所谓“求仙诗”和其他文学或政见作品。他的“求仙”创作,实为他个人的灵性化意识对天地万物和人生的综合思考感悟,是受到“原始意象”影响并结合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见解所形成的具备其自身哲理体系的篇章,是... 曹植的天人意识表现在他的所谓“求仙诗”和其他文学或政见作品。他的“求仙”创作,实为他个人的灵性化意识对天地万物和人生的综合思考感悟,是受到“原始意象”影响并结合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见解所形成的具备其自身哲理体系的篇章,是其哲学价值观的表露。其哲学思想体系与哲学家身份,均是存在且不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求仙诗 中国古代哲学
下载PDF
《洛神赋》与《洛神赋图卷》的审美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熊燕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魏晋六朝时期诗赋与绘画的优秀作品。曹植和顾恺之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将洛神的形体美和神韵美推向极致。曹植在赋中是爱情悲剧的参与者,顾恺之在图卷中则是爱情悲剧的旁观者,... 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魏晋六朝时期诗赋与绘画的优秀作品。曹植和顾恺之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将洛神的形体美和神韵美推向极致。曹植在赋中是爱情悲剧的参与者,顾恺之在图卷中则是爱情悲剧的旁观者,创作主体的角色不同直接影响了作品爱情主题的表达。二者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通过不同的情感抒发方式,表现各自不同的心理情感。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意境的追求,探求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体现壮阔幽深、气韵生动的宇宙深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顾恺之 《洛神赋》 《洛神赋图卷》 审美比较
下载PDF
析魏明帝禁浮华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蓉 薛振恺 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好法理 ,习于军事 ,且又雄心勃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 ,因此对于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当时名士颇为厌恶。太和二年的未遂政变 ,使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 ,由此直接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曹植在明帝继位时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 ,并且与当时名士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极有可能结为朋党 ,成为政治隐患。因此 ,魏明帝禁浮华主要是针对曹植的 ,曹植死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明帝 曹植 浮华 名士 曹魏政治
下载PDF
曹植作品引《诗经》考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庆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渊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关键词 曹植 《古诗十九首》 继承与创新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政治失落的遣怀——《洛神赋》主旨之再探索 被引量:8
8
作者 叶通贤 《铜仁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25-29,80,共6页
本文探讨《洛神赋》主旨,以史实为据,考究赋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政治环境,对《洛神赋》主旨的“感甄”说和“寄心君王”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联系作者创作时的特殊处境,分析其写作心态,对照其政治追求,并溯源“求女情结”的文... 本文探讨《洛神赋》主旨,以史实为据,考究赋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政治环境,对《洛神赋》主旨的“感甄”说和“寄心君王”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联系作者创作时的特殊处境,分析其写作心态,对照其政治追求,并溯源“求女情结”的文化嬗变,因此认为赋作的主旨是“政治失落的遣怀”。这既便于加深对赋作内涵的体悟解读,亦更加深入对曹植政治人格的全面认识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求女情结 政治人格 《洛神赋》
下载PDF
略论曹植思想的变迁 被引量:7
9
作者 相明 徐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曹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本文分建安、黄初、太和三期来考察曹植的经历和诗文,从而勾勒出曹植思想的轮廓。本文认为,曹植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儒与道特别是儒家思想在曹植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贯穿其思想的始终。
关键词 曹植 思想 儒家
下载PDF
“情兼雅怨”的内涵与曹植诗的“集大成”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定广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4,101,共8页
钟嵘《诗品》对曹植评价最崇高,其中"情兼雅怨"一句,诸家有歧解。作者认为:"情兼雅怨"之"雅",是指《小雅》及其所代表的风格,"怨"是指《楚辞》及其所代表的风格。钟嵘认为五言诗有《国风》《... 钟嵘《诗品》对曹植评价最崇高,其中"情兼雅怨"一句,诸家有歧解。作者认为:"情兼雅怨"之"雅",是指《小雅》及其所代表的风格,"怨"是指《楚辞》及其所代表的风格。钟嵘认为五言诗有《国风》《小雅》和《楚辞》三源,曹植诗源出于《国风》,同时兼备《小雅》和《楚辞》的特点,故而最高。这一看法实质上初步确立了曹植诗的"集大成"地位,并得到后世批评家的认可和完善。只是到宋代以后,曹植的诗名和地位骤降,"集大成"的桂冠被杜甫专有。但曹植对于诗歌,从题材到技法、从风格到体式都能集众家之长而又有多方面开拓,从而成为中国诗史上第一位集先秦汉魏诗之大成的诗人,他和杜甫是中国诗史上仅有的两位具有"集大成"地位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情兼雅怨 曹植 集大成
下载PDF
天真的“弃妇”、真儒的悲哀——论曹植的女性诗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林夕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曹植的十二首女性诗多是弃妇诗,这既是对楚辞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受个人的特殊家世、经历以及时代的影响,其实诗中的弃妇乃是曹植的夫子自道,他之被弃实为儒法斗争的必然结果,而其天真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以及诗歌温柔敦厚的风格昭... 曹植的十二首女性诗多是弃妇诗,这既是对楚辞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受个人的特殊家世、经历以及时代的影响,其实诗中的弃妇乃是曹植的夫子自道,他之被弃实为儒法斗争的必然结果,而其天真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以及诗歌温柔敦厚的风格昭示着真儒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弃妇诗 儒学
下载PDF
“改梵为秦”中的“学者之宗”曹植 被引量:4
12
作者 项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佛教在中土传播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西域高僧大德虽然意识到此,却由于自身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两百年间改梵为秦的缓慢,这正是阻碍传教的症结。才华出众的曹植既深爱中土音律,又潜心于佛学,他将译释的经文配上本土宫商,将佛经全方位地... 佛教在中土传播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西域高僧大德虽然意识到此,却由于自身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两百年间改梵为秦的缓慢,这正是阻碍传教的症结。才华出众的曹植既深爱中土音律,又潜心于佛学,他将译释的经文配上本土宫商,将佛经全方位地改梵为秦,成为佛教梵呗在中土的“学者之宗”,这是其后佛教能在中土加快传播之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呗 改梵为秦 此土宫商 学者之宗 曹植
下载PDF
论曹植的文艺思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93,共8页
曹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重要的文艺思想家。其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重视和爱好文学艺术、重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关系、主张批评者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及正确的批评态度、重视文学作品的美学要求、提倡继承与革新等方面。这... 曹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重要的文艺思想家。其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重视和爱好文学艺术、重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关系、主张批评者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及正确的批评态度、重视文学作品的美学要求、提倡继承与革新等方面。这些理论与主张不但拓宽了当时文学批评的视角,而且揭示出一些问题的本质。曹植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理论主张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文学批评 审美情趣
原文传递
试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的女性题材写作——兼论《青青河畔草》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木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题材作品,应为建安曹丕、徐干同类题材之后的作品,写作时间应在曹丕登基的黄初之后。《青青河畔草》应为曹植所作,曹植后期的女性题材写作与古诗十九首相一致的特点是凝练、抒情,实现了由男子视角客观摹写到女性视角... 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题材作品,应为建安曹丕、徐干同类题材之后的作品,写作时间应在曹丕登基的黄初之后。《青青河畔草》应为曹植所作,曹植后期的女性题材写作与古诗十九首相一致的特点是凝练、抒情,实现了由男子视角客观摹写到女性视角主观抒情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写作时间
下载PDF
论曹植的诗歌创作对中国诗歌文人化的奠基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蔺文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中国诗歌文人化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征。曹植的诗歌对中国诗歌文人化起到奠基的作用,其特征表现在:思想境界的文人化、审美情趣的文人化、语言风范的文人化。曹植的诗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诗歌理想,这种理想包括了诗歌思想上的忧患、审美... 中国诗歌文人化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征。曹植的诗歌对中国诗歌文人化起到奠基的作用,其特征表现在:思想境界的文人化、审美情趣的文人化、语言风范的文人化。曹植的诗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诗歌理想,这种理想包括了诗歌思想上的忧患、审美上的超越、语言上的精美。历代中国文人不断地丰富这个理想,使得中国诗歌在曹植奠定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文人化 思想境界 审美情趣 语言风范
下载PDF
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6-170,共5页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建安风骨"的文坛地位,从而完成了中国诗歌从"应歌"到"作诗"的转移,还创建了文人拟乐府的基本模式,为西晋傅玄、陆机等文人拟乐府提供了参照。曹植"拟乐府"的创新,又是以建安时期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的兴起为背景的,"建安风骨"发生、发展、形成及其在文坛确认的历史进程刚好处于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由简帛为主向纸张为主的大转变时期,纸张书写的兴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媒介基础,有效刺激了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拟乐府 模式 文本传播 范式
下载PDF
曹植咏侠诗与侠文学的传承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立国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曹植咏侠诗在侠文化渐趋衰微的时候,继承并发展古游侠的人格品性,将实有侠变成精神之侠,在文学领域内大力宣扬侠义理想,起到了振起侠风的作用。曹植的咏侠诗丰富了侠文化的内涵,引起中国文人的心理共鸣;塑造了经典化的侠意象,提供了优... 曹植咏侠诗在侠文化渐趋衰微的时候,继承并发展古游侠的人格品性,将实有侠变成精神之侠,在文学领域内大力宣扬侠义理想,起到了振起侠风的作用。曹植的咏侠诗丰富了侠文化的内涵,引起中国文人的心理共鸣;塑造了经典化的侠意象,提供了优秀的艺术范式,为中国古代诗歌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为文人找到了一条新的情感宣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侠文化 咏侠诗
下载PDF
公子慕高义 辞赋非缘情——历史心理学视域下曹植的创作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洵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5-103,共9页
曹植由于部分作品言辞深邃,被打上了“缘情”标签,实际上,如果通过宏观视角,借鉴心理学和意识形态理论探析曹植的人格类型、心理价值、情怀导向,便可对“感甄”之说予以辩驳。另外,他的“寄心”之所,以及不以辞赋言情的创作立场,皆证明... 曹植由于部分作品言辞深邃,被打上了“缘情”标签,实际上,如果通过宏观视角,借鉴心理学和意识形态理论探析曹植的人格类型、心理价值、情怀导向,便可对“感甄”之说予以辩驳。另外,他的“寄心”之所,以及不以辞赋言情的创作立场,皆证明曹植拥有宏伟的理想视野和自身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情怀价值 创作导向 曹子思想 历史心理学
下载PDF
曹植游仙诗新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建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曹植游仙诗的创作年代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 ,且都语焉不详 ,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辨证可以拟定为黄初二年 ;这些诗作的主要思想意蕴是由“忧生之嗟”、对自由的无比向往与获罪被贬后的复杂心境等所构成 ;此外 ,还对游仙诗是否为曹植历经打击... 曹植游仙诗的创作年代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 ,且都语焉不详 ,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辨证可以拟定为黄初二年 ;这些诗作的主要思想意蕴是由“忧生之嗟”、对自由的无比向往与获罪被贬后的复杂心境等所构成 ;此外 ,还对游仙诗是否为曹植历经打击磨难之后进取心逐渐衰竭的表现之观点进行了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游仙诗 创作时间 思想意蕴
下载PDF
曹植的“天路”哲思与心理构成——关联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意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1-98,F0003,共9页
曹植熟读经典,受到先秦文化浸润,有自身的哲学观,但这常被后人忽略。彼时“原始意象”形式留存的“通天”符号,由他经过自己的“取象思维”提取和融入文学创作。横跨前后期,曹植都有一种“天路”情结,属于他的通天意识,心念“皇天”,关... 曹植熟读经典,受到先秦文化浸润,有自身的哲学观,但这常被后人忽略。彼时“原始意象”形式留存的“通天”符号,由他经过自己的“取象思维”提取和融入文学创作。横跨前后期,曹植都有一种“天路”情结,属于他的通天意识,心念“皇天”,关联政治理想,终其一生不磨灭。由于他的事业被压抑,其“天路”被断绝,他的风格透显悲情。看似虚幻色彩的一系列“游仙”作品,还有他的政见奏表,均有围绕“天路”的意象,为此类意识形态原理下的产物。这份“天路情结”在曹植一生中都强烈,是他自身的特色,也是他没有信奉神仙宗教的证据,当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天路 通天 政治哲学理想 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