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32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蓉 冯军 王宇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在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加味青蒿鳖甲汤,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7d1个疗程。对照组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2次...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在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加味青蒿鳖甲汤,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7d1个疗程。对照组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2次,7d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体温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5.7%,高于对照组(59.4%),P<0.05;治疗组KPS增加值≥10分者占46.9%,高于对照组(9.4%),P<0.05;治疗组无毒副反应出现。结论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组与塞来昔布胶囊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青蒿鳖甲汤 肺癌 癌性发热
下载PDF
中药癌热宁栓剂治疗癌性发热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贾英杰 李小江 +3 位作者 张莹 孙一予 陈军 张蕴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癌热宁栓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4例癌性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中药癌热宁栓剂纳肛,对照组以消炎痛栓剂纳肛,7天为1个疗程。停药7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 目的观察中药癌热宁栓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4例癌性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中药癌热宁栓剂纳肛,对照组以消炎痛栓剂纳肛,7天为1个疗程。停药7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温、临床主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降热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7·477、t=3·492,P<0·01),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t=4·71,P<0·05),提高患者生活质量(χ2=7·38,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外周血象无明显影响,并未见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药癌热宁治疗癌性发热,退热作用持久而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热宁 栓剂 癌性发热
下载PDF
浅议青蒿鳖甲汤在阴虚内热型癌性发热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壮雨雯 吴存恩 +1 位作者 赵智明 蔡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66-4669,共4页
癌性发热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为"内伤发热"。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但总而言之不外由于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加之以外邪乘虚而入,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三类。... 癌性发热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为"内伤发热"。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但总而言之不外由于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加之以外邪乘虚而入,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三类。多数患者低热缠绵不退,骨蒸潮热盗汗明显,辨证属热伏阴分。青蒿鳖甲汤养阴与透邪并进,具有透达伏阴之热功效,方药对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临床疗效亦确切满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阴虚内热型癌性发热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癌性发热 辛凉甘寒 养阴透热
原文传递
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姜希仁 王文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7例住院患者小柴胡汤(柴胡、党参、黄芩各15g,清半夏、甘草各10g)配以抗肿瘤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薏苡仁、土茯苓、莪术、鳖甲、浙贝母、夏枯草等),1剂...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7例住院患者小柴胡汤(柴胡、党参、黄芩各15g,清半夏、甘草各10g)配以抗肿瘤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薏苡仁、土茯苓、莪术、鳖甲、浙贝母、夏枯草等),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力状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36%(42/47)。[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内伤发热 小柴胡汤 体力状况 中医药治疗 前瞻性设计
下载PDF
试从温病营分证探析癌性发热的治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蒙 张培彤 +2 位作者 吴玖斌 孟继双 李勤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的病理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多以解热镇痛药进行治疗,但发热往往仅得到短暂控制。而癌性发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中医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疗效明显,而且不良反应较轻。本文试从温病营分证... 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的病理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多以解热镇痛药进行治疗,但发热往往仅得到短暂控制。而癌性发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中医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疗效明显,而且不良反应较轻。本文试从温病营分证角度出发,对癌性发热的治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营分证 癌性发热 治法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肺癌患者感染与癌性发热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栾念旭 王新梅 +1 位作者 兰淑娟 靳岱红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检测在肺癌发热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与癌性发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血清PCT检测的1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伴发热、...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检测在肺癌发热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与癌性发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血清PCT检测的1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伴发热、感染不伴发热、无感染伴癌性发热、无感染无发热4组,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PCT在肺癌感染与癌性发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感染肺癌患者中,小细胞肺癌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4.322 vs 0.142;Z=-4.240,P<0.001);有转移患者的血清PCT水平高于无转移患者(0.609 vs 0.111;Z=-2.517,P=0.006)。感染伴发热血清PCT水平为0.652(0.290~1.147)μg/L最高、其次为癌性发热无感染组0.439(0.174~1.074)μg/L、再次为感染不伴发热组0.378(0.117~0.581)μg/L、最低为无感染无发热组0.126(0.038~0.451)μg/L。PCT诊断肺癌患者感染的最佳截断点为0.349μg/L,曲线下面积为0.645±0.0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449、0.769;PCT诊断未发热肺癌患者感染的最佳截断点为0.098μg/L,曲线下面积为0.678±0.05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18、0.763;PCT诊断发热肺癌患者感染的最佳截断点为0.954μg/L,曲线下面积为0.704±0.07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341、0.939。结论:血清PCT作为一种快速、简单、易获得的一项实验室诊断指标,可以作为肺癌发热患者感染诊断及的一项参考指标,但血清PCT水平升高并不完全意味着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癌性发热 感染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俊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0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干预,联合组给予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比降温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干预,联合组给予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比降温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汤联合吲哚美辛栓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性发热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吲哚美辛栓 原发性肝癌 癌性发热
下载PDF
加味小柴胡汤联合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兆承 宗登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749-750,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新癀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新癀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3.81%、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联合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发热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性发热 加味小柴胡汤 新癀片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癌性发热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姣姣 方朝义 +3 位作者 刘童童 葛婷婷 宋涵 曹阳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4期7-9,14,共4页
目的:癌性发热作为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其在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上均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与伏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基于伏邪理论分析癌性发热的病机,多为气、血、阴、阳之正气亏虚,伏邪产生,导致痰湿瘀血,形成积聚,日久化... 目的:癌性发热作为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其在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上均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与伏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基于伏邪理论分析癌性发热的病机,多为气、血、阴、阳之正气亏虚,伏邪产生,导致痰湿瘀血,形成积聚,日久化热,从伏邪辨治癌性发热临床治疗须以扶助正气为根本,采用温阳化积、滋阴化积、益气化积、养血化积、活血消积、祛湿化积等治疗方法清除伏邪,使正复邪去,积消热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积聚 热毒 正气亏虚 伏邪 辨证论治 扶助正气 正复邪去积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青蒿鳖甲汤及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的“同病异治”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文佳 刘宗凯 +1 位作者 初晓苏 刘寨东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20-26,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青蒿鳖甲汤及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的“同病异治”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检索青蒿鳖甲汤及补中益气汤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与靶点之...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青蒿鳖甲汤及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的“同病异治”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检索青蒿鳖甲汤及补中益气汤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通过疾病相关数据库平台检索癌性发热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在线工具构建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Venny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然后按dgree值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实现对于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的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得到青蒿鳖甲汤有效活性成分45个,潜在作用靶点140个;补中益气汤有效活性成分163个,潜在作用靶点127个。经疾病数据库获得癌性发热相关靶基因3440个,3组靶点映射出关键靶点102个,根据dgree≥44筛选到13个核心靶点。富集出141个生物过程及47条信号通路。结论:青蒿鳖甲汤与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主要与正向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DNA转录、酶结合、平滑肌细胞增殖等141个生物过程有关。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NOD样受体、TOLL样受体、叉头转录因子等特异性通路调控癌症患者炎症水平,改善发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同病异治 青蒿鳖甲汤 补中益气汤 网络药理学 中医中药
下载PDF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疗效及对NF-κB p65蛋白、IL-6、IL-10、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洁 梁平 +1 位作者 李建波 赵伟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探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疗效及对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p65,NF-kappaB p65)蛋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目的 探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疗效及对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p65,NF-kappaB p65)蛋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癌性发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7 d,观察退热效果、治疗前血清总NF-κB p65蛋白及活性NF-κB p65蛋白、IL-6、IL-10、TNF-α变化。结果 观察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次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总NF-κB p65蛋白及活性NF-κB p65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9/50)、对照组为14.00%(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P<0.05)。结论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退热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改善NF-κB p65蛋白、IL-6、IL-10、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癌性发热 疗效 NF-κB p65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分析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吕倩倩 方文岩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文献中的处方用药,探讨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组方原则及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16年10月发表于国内期刊的有关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处方,使用频数分析法分析其使用原则和规律。结果:共筛选...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文献中的处方用药,探讨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组方原则及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16年10月发表于国内期刊的有关中药治疗癌性发热的处方,使用频数分析法分析其使用原则和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50首,涉及中药118味,共计496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等,50个中药复方中有明确中药剂量的复方为46个,其中用量≥30g的中药为生地黄、鱼腥草、柴胡、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牛角、青蒿等,运用SPSS23.0对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治疗癌性发热的中药中现代医家多用生地黄、黄芪、知母、柴胡、甘草等药。结论: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中药治疗癌性发热清补结合、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癌性发热 用药规律 频数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原文传递
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惠芳 吴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而试验组56例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白细胞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而试验组56例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白细胞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7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数目下降,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白细胞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青蒿鳖甲汤 晚期肺癌 癌性发热
下载PDF
基于灰色筛选法联合多元分析法的癌性发热处方规律分析及新方发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芝娴 陈江锋 郭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849-2857,共9页
癌性发热是进展期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目前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较局限,缺乏从病-症-证多个维度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研究,癌性发热的治疗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该研究通过收集中医... 癌性发热是进展期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目前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较局限,缺乏从病-症-证多个维度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研究,癌性发热的治疗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该研究通过收集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文献,总结出常见的证型有阴虚型、气虚型、阳虚型、血瘀型、湿热蕴结型、热毒炽盛型和肝经郁热型,并从中提取出中药处方257首,单药249味,对药物药性构成分析发现癌性发热治疗以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对药物进行Apriori关联分析发现二、三项关联药物主要为地黄、牡丹皮、青蒿、鳖甲、知母。灰色关联度前5位为补骨脂、柴胡、麦芽、黄芩、神曲,并演化得到7个新处方。结果表明癌性发热的治疗可从病-症-证入手,滋阴清热为辨病论治的重要大法,柴胡-黄芩配伍应用是对症治疗的体现,新处方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基于灰色筛选法联合多元分析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处方规律,遵循了传统中医的黑箱结构,将方剂潜在规律显性化,开阔了其中医治疗思路,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辨证论治 灰色筛选 多元分析
原文传递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7期7-8,10,共3页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的效果。方法抽取癌性发热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研究组给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的效果。方法抽取癌性发热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研究组给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9%高于对照组7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29%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低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22,P<0.05)。结论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白细胞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加减 癌性发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从青蒿鳖甲汤组方探讨癌性发热的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昊 龚红卫 +3 位作者 李成银 吴坚伟 杨星 曾悦 《肿瘤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知识,分析青蒿鳖甲汤的组方,探讨癌性发热清热与养阴并重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癌性发热 药理学 清热 养阴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少阳为枢论治癌性发热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根 于贺 +1 位作者 卢亚品 杨亚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0期60-61,共2页
癌性发热多伴随大部分肿瘤患者病程始终,且易于反复,是临床中的常见问题,现代医学对之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案。"少阳为枢"理论沿袭至今,仍然一直被历代医家推崇。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后世应用不仅限于太阳少阳并病,亦应用... 癌性发热多伴随大部分肿瘤患者病程始终,且易于反复,是临床中的常见问题,现代医学对之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案。"少阳为枢"理论沿袭至今,仍然一直被历代医家推崇。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后世应用不仅限于太阳少阳并病,亦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其多基于"少阳为枢"理论。以"少阳为枢"理论为指导,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证治疗癌性发热,每获桴鼓之效。丰富了"少阳为枢"理论内容,扩大了柴胡桂枝汤在肿瘤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为枢 柴胡桂枝汤 癌性发热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洁 李建波 张莉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恶性肿瘤伴发热的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萘普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及Karnofsk...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恶性肿瘤伴发热的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萘普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7 d,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不变或≥10分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安全有效,降温效果优于西药萘普生,且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血府逐瘀汤 体温 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
下载PDF
从和解少阳论治癌性发热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则甫 靳淑红 +1 位作者 李闪闪 刘广超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和"法思想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间,为调达机体内外的枢纽。少阳经循行于机体的两侧,处于半表半里的位置,具有促进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水液精微、调畅气机升降出入、调控... "和"法思想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间,为调达机体内外的枢纽。少阳经循行于机体的两侧,处于半表半里的位置,具有促进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水液精微、调畅气机升降出入、调控气血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等作用。癌性发热的基本病机在于癌毒内蕴,损伤机体正气,导致气血阴阳失调。癌性发热多以低热为主,具有往来寒热的特点,与少阳经的病理特点相吻合,可采用和解少阳的方法治疗,能体现少阳为枢、和其不和的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和解少阳 和法 少阳经 柴胡类方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阴火理论辨治癌性发热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智尧 房致永 +3 位作者 郭雨西 杨丽莉 郭智 王晞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69-2174,共6页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清泻阴火为首要治则;同时应重视“土木关系”,通过养血解郁、疏肝散火之法以调和肝脾;并通过滋阴清热、引火归元之法阻断阴火的传变。王晞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化裁创制补中调肝汤(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陈皮、蜈蚣、石见穿、八月札、炙甘草等),通过益中气、补肝血、调肝气、消癥散结,以调和人体寒热阴阳,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阴火理论 脾胃气虚 阴火上冲 补中调肝汤 国医大师 王晞星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