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药材中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海南不同来源的裸花紫珠药材样品中7种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TC C18,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1,波长为330 nm,柱温...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药材中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海南不同来源的裸花紫珠药材样品中7种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TC C18,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1,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海南不同来源裸花紫珠含量差异。结果:该色谱条件下7种成分分离程度良好,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4%~105.5%;来自海南的75份裸花紫珠药材样品中7个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33.99%~83.91%,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裸花紫珠的质量控制;裸花紫珠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积累受产地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展开更多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103份裸花紫珠种质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SSR扩增条带为基础建立供试材料扩...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103份裸花紫珠种质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SSR扩增条带为基础建立供试材料扩增条带DNA指纹图谱。结果 14对引物共扩增出92个等位基因(number of alleles,Na),有效等位基因(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占比39.3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468 2,6对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6对具有中度多态性(0.25<PIC<0.5)。平均Nei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H)和Shannon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Ⅰ)分别为1.039 0、0.505 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大类:类群Ⅰ包括2份种质;类群Ⅱ包含101份种质,并分为2个亚类。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分为3个类群,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构建的指纹图谱通过引物组合能较好地将种质进行区分。结论 103份裸花紫珠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成功利用14对SSR引物构建裸花紫珠种质DNA指纹图谱,可为裸花紫珠种质鉴定、亲缘关系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103份裸花紫珠种质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SSR扩增条带为基础建立供试材料扩增条带DNA指纹图谱。结果 14对引物共扩增出92个等位基因(number of alleles,Na),有效等位基因(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占比39.3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468 2,6对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6对具有中度多态性(0.25<PIC<0.5)。平均Nei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H)和Shannon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Ⅰ)分别为1.039 0、0.505 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大类:类群Ⅰ包括2份种质;类群Ⅱ包含101份种质,并分为2个亚类。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分为3个类群,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构建的指纹图谱通过引物组合能较好地将种质进行区分。结论 103份裸花紫珠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成功利用14对SSR引物构建裸花紫珠种质DNA指纹图谱,可为裸花紫珠种质鉴定、亲缘关系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文摘目的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筛选。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硅胶、MCI、羟丙基葡聚糖凝胶、ODS)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质谱数据明确其结构。通过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从裸花紫珠叶中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7R)-3-oxo-megastigma-4,8-dien-7-O-β-D-glucoside(1)、phoebenoside A(2)、(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3)、blumenol C glucoside(4)、异毛蕊花糖苷(5)、myricoside(6)、肉苁蓉苷D(7)、地黄苷(8)、木通苯乙醇苷B(9)、4,4’-dimethoxy-3’-hydroxy-7,9’:7’,9-diepoxylignan-3-O-β-D-glucopyranoside(10)、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3)、大波斯菊苷(14)、luteolin-7-O-β-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5)、芹菜素-7-O-β-D-新橙皮苷(16)、2-O-butyl-1-O-(2′-ethylhexyl)benzene-1,8-dicarboxylate(17)。化合物7、14对NO生成抑制率达到45%以上。结论化合物1~4、9~11、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7和14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