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烃源岩微观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传联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3-578,共6页
利用背散射电子成像(BSEI)技术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微观沉积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结果显示,渐新统烃源岩中的有机质成分既有海相化石,如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又有丝状或纹层状有机质,还有陆源搬运而来的植物碎... 利用背散射电子成像(BSEI)技术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微观沉积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结果显示,渐新统烃源岩中的有机质成分既有海相化石,如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又有丝状或纹层状有机质,还有陆源搬运而来的植物碎屑。这些有机质在烃源岩中的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呈连续纹层状分布,有些呈断续纹层状分布,有些呈分散状均匀散布在矿物颗粒中,还有些则呈团块状或絮凝状分布。根据有机质成分及分布形式,并结合烃源岩沉积结构和构造,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烃源岩划分为含连续纹层状有机质泥岩、含断续纹层状有机质泥岩、含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泥岩、含陆源植物碎屑泥岩和含分散状有机质泥岩5种类型。同时,根据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变化和微观沉积特征,推测琼东南盆地渐新世总体为滨岸、滨海和浅海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渐新统 烃源岩 背散射电子成像 钙质超微化石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南海南部第四纪表层海水古生产力变化的钙质超微化石证据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传联 祝幼华 成鑫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6,共6页
深海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是古海洋表层生产力的替代性标志之一。通过对南海南部 ODP1143站第四纪沉积中超微化石分析 ,从绝对丰度和堆积速率、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及碳同位素三个方面探讨了该区第四纪表层海水古生产力的变... 深海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是古海洋表层生产力的替代性标志之一。通过对南海南部 ODP1143站第四纪沉积中超微化石分析 ,从绝对丰度和堆积速率、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及碳同位素三个方面探讨了该区第四纪表层海水古生产力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1.5 6 Ma以来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生产力呈现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一是随冰期 -间冰期旋回而变化 ,间冰期时 ,表层海水生产力高 ,而冰期时则降低 ;另一种则是大约 40万年的长周期变化 ,自 1.5 6 Ma以来 ,可以分成四个大的旋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古生产力 第四纪 南海 海水 海洋生产力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库车前陆盆地晚白垩世和古新世的钙质超微化石组合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新 郭宪璞 丁孝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0-377,共8页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大型油气基地之一,盆地中的白垩系及古近系为盆地油气的主要储层。对本区白垩系的时代划分和沉积环境的精确确定直接关系到对油气田的规模、储量和分布范围的正确评价。本研究在前人划分为陆相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大型油气基地之一,盆地中的白垩系及古近系为盆地油气的主要储层。对本区白垩系的时代划分和沉积环境的精确确定直接关系到对油气田的规模、储量和分布范围的正确评价。本研究在前人划分为陆相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的顶部首次发现了由10属15种组成的晚白垩世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组合Arkangel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此外,在由前人定为古新统—始新统的塔拉克组下段也发现了晚白垩世Arkangel 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组合,在该组上段发现了古新世化石Biantholithussparsus。该成果既为准确确定这两个岩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又为本区存在晚白垩世地层和海相沉积提供了佐证,表明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存在晚白垩世的海相沉积,塔拉克组下段属于上白垩统,上段属于古新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晚白垩世 古新世 库车前陆盆地 地质背景
下载PDF
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兰 伊海生 胡瑞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13-618,共6页
藏北羌塘地区出现了两套代表深水相沉积的黑色岩系,成为该区研究中的又一热点。最近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黑色岩系中含有数量丰富但属种比较单一的钙质超微化石——颗石藻(Cocco-lithophore)。经鉴定,主要是Ellipsagelosphaera sp.(椭... 藏北羌塘地区出现了两套代表深水相沉积的黑色岩系,成为该区研究中的又一热点。最近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黑色岩系中含有数量丰富但属种比较单一的钙质超微化石——颗石藻(Cocco-lithophore)。经鉴定,主要是Ellipsagelosphaera sp.(椭圆晶球颗石藻未定种),结合菊石化石,认为其时代归属于侏罗纪。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在西藏特提斯最东部侏罗纪地层中颗石藻化石的存在。文中初步识别了Ellipsagelosphaera sp.及其分布、时代。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含颗石藻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富,认为这两套深水相黑色岩系的出现特别是以颗石藻输入为主的烃源层可能是因为颗石藻的勃发。颗石藻的发现,对研究区烃源岩的空间分布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羌塘地区 侏罗纪 钙质超微化石 颗石藻
下载PDF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 被引量:9
5
作者 芮晓庆 刘传联 +1 位作者 梁丹 赵美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对南黄海地区4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超微化石组合主要以Emiliania huxleyi和Gephyrocapsa oceanica占优势。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布不一,主要受水深和黄海暖流的控制。E.huxleyi和G.oceanica两个优... 对南黄海地区4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超微化石组合主要以Emiliania huxleyi和Gephyrocapsa oceanica占优势。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布不一,主要受水深和黄海暖流的控制。E.huxleyi和G.oceanica两个优势种的平面分布规律也各不相同,E.huxleyi百分含量分布总体上来说与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布特征一致:在近岸浅水区含量较低,中央地带丰度较高;G.oceanica百分含量则在靠近南黄海西岸含量较高,离岸较远含量反而变低,反映了其独特的生态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表层沉积物 南黄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近系钙质超微化石研究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祝幼华 陈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81,共6页
根据珠江口盆地新近系钙质超微化石研究文献,综述了研究内容及发展过程。纵观二十多年来珠江口盆地新近系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1)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侧重于化石带的报道及主要化石属种的描述;(2)上世纪90... 根据珠江口盆地新近系钙质超微化石研究文献,综述了研究内容及发展过程。纵观二十多年来珠江口盆地新近系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1)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侧重于化石带的报道及主要化石属种的描述;(2)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主要为高分辨率钙质超微生物地层研究阶段。评述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新近系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and Molecular Fossils in Cobalt-rich Crust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P/E Global Event 被引量:6
7
作者 ZHANG Haisheng ZHAO Jun +4 位作者 HAN Zhengbing LU Bing WU Guanghai PULYAEVA I.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264-1274,共11页
A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the CM3D06 Co-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enabled estimation of depositional age. The bio-imprinting of ca... A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the CM3D06 Co-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enabled estimation of depositional age. The bio-imprinting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and other fossil species suggests six age ranges for the nannofossils: late Cretaceous, late Paleocene, (early, middle, late) Eocene, middle Miocene, late Pliocene, and Pleistocene.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were used to test the Co-rich crusts, and a variety of molecular fossils were detected, such as chloroform bituminous "A" , n-alkane, isoprenoid and sterol. Peak carbon and molecular indices (such as C23-/C24+, CPI, Pr/Ph, Pr/nC17, Ph/nCxs and j13C) indicate that the parent organic matter is dominated by marine phytoplankton and thallogen whereas there is little input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Researches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molecular fossils and molecular organic geochemistry data reveal that the Paleocene/Eocene (P/E) global event is recorded in the cobalt- rich crusts from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A succession of biomes can be observed near the 85 mm boundary (about 55 Ma), i.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late Cretaceous Watznaueria barnesae and Zigodicus spiralis, and Broisonia parka microbiotas above the P/E boundary, and the bloom of Coccolithus formosus, Discoaster multiradiatus, Discoaster mohleri and Discoaster sp. below the boundary. Typical parameters of molecular fossils, such as saturated hydrocarbon components and carbon-number maxima, Pr/Ph, Pr/C17, Ph/C18, distribution types of sterols, Ts/Tm ratios and bacterial hopane, also exhibit dramatic changes near the P/E boundary. These integrated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biome succession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relative content of molecular fossils and molecular indices in the cobalt-rich crusts near the 85 mm boundary faithfully record the P/E global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Cretaceous cobalt-rich crust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molecular fossils Paleocene-Eocene boundary PETM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徐钰林 孙镇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5,T002,共8页
报导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陆相第四纪盐湖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它们主要是:Gephyrocapsaoceanica,Cocolithuspelagicus,Calcidiscusleptoporus... 报导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陆相第四纪盐湖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它们主要是:Gephyrocapsaoceanica,Cocolithuspelagicus,Calcidiscusleptoporus,C.macintyrei,Reticulofenestraminutula等。上述钙质超微化石群具有以下特征:(1)化石丰度中等,属、种分异度低,化石保存差;(2)赋存化石的层位均为富含石膏盐层的微咸水咸水的沉积物,或为盐湖沉积;(3)产出化石地点远距该地质时期时的古海岸线。它们与古海域既无通道相连,亦非残留海。中国西北地区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中国东部地区第三纪沙河街组某些层位中的钙质超微化石不能作为“海相生物”的标志,否定了这些化石层位与“海侵”或“海泛”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盐湖 沉积 钙质超微化石 古环境
下载PDF
松辽盆地海侵事件——松科1井钙质超微化石新证据 被引量:8
9
作者 曹文心 席党鹏 +4 位作者 黄清华 程祎 屈海英 高莲凤 万晓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6-871,共6页
松辽盆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是否发生过海水侵入一直存在争议,化石能为该科学问题提供直接解释。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发现了少量的钙质超微化石,初步鉴定出Calculites obscurus,Calculites ovalis,Quadrum sp.,Micula sp... 松辽盆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是否发生过海水侵入一直存在争议,化石能为该科学问题提供直接解释。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发现了少量的钙质超微化石,初步鉴定出Calculites obscurus,Calculites ovalis,Quadrum sp.,Micula sp.等属种。上述钙质超微化石广泛分布于晚白垩世海相地层中,通过与国际标准海相化石的对比,将嫩江组一段中、下部的时代限定为Turonian晚期—Maastrichtian期。松辽盆地嫩江组一、二段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保存总体一般,有一定的多样性,具有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松科1井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古生态及其与有孔虫化石的对应关系表明,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中-下部、二段下部沉积期湖泊水域广阔,全球海平面较高,间歇性的海水侵入事件导致西北太平洋中的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和有孔虫等海洋生物被带入松辽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海水侵入 松辽盆地 松科1井 嫩江组 白垩纪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LS33a钻井微体古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锋 孙志鹏 +5 位作者 刘新宇 刘东生 翟世奎 龙海燕 姜龙杰 毕东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0-902,共13页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接收了渐新世以来数千米厚的海相沉积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深水区LS33a钻井岩芯的取样和化石鉴定,识别出21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N22带~P19带)和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NN19带~NP24带)。通过与大洋钻...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接收了渐新世以来数千米厚的海相沉积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深水区LS33a钻井岩芯的取样和化石鉴定,识别出21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N22带~P19带)和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NN19带~NP24带)。通过与大洋钻探(ODP)在南海实施的184航次的钻探结果和"国际年代地层表(2012)"等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化石事件的地质年代意义,构建了LS33a钻井生物年代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更新统与上新统、上上新统与下上新统、上新统与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中中新统、中中新统与下中新统、中新统与渐新统、上渐新统与下渐新统之间地层界线位置以及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的时代归属,建立了适用于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高分辨率综合年代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化石事件 生物年代地层 深水区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W22井渐新世生物地层研究
11
作者 玄昌姬 李前裕 刘传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虫分析发现3 390 m以下为早渐新世P18-P21a带沉积、3 380 m以上为晚渐新世P21b-P22带至N4带下部沉积,显示其地层年代为33-23 Ma;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则揭示出该层位包含了自NP25带底部到NP21带的地层,下渐新统/上渐新统的沉积界限在3 390 m左右, Coccolithus formosus的末现面出现在3 841 m表明钻井3 841 m以深地层年代大于32.92 Ma,但更深地层未发现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表明底部年龄仍为早渐新世,但推测已经接近渐新世/始新世界限(33.89 Ma)。荔湾凹陷渐新世经历了从陆架浅海到上陆坡半深海环境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渐新世 荔湾凹陷
原文传递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早中新世-第四纪生物礁地层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祝幼华 刘新宇 +3 位作者 马瑞芳 罗威 王学恒 徐守立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2,共8页
西科1井0.10—1267.80m岩芯中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属种比较单调。分析831个样品,仅在48个样品中发现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10属17种及1个未定种,主要化石种为Calcidiscus leptoporus,C.macintyrei,Coccolithus pelagicus,Cyclicargolithus... 西科1井0.10—1267.80m岩芯中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属种比较单调。分析831个样品,仅在48个样品中发现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10属17种及1个未定种,主要化石种为Calcidiscus leptoporus,C.macintyrei,Coccolithus pelagicus,Cyclicargolithus floridanus,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G.oceanica,Helicosphaera carteri,H.euphratis,Pontosphaera multipora,Pseudoemiliania lacunosa,Reticulofenestra minuta,R.minutula,Sphenolithus abies,S.moriformis和S.neoabies等。根据钙质超微化石生物事件及组合特征,结合有孔虫和大型底栖钙藻等研究结果,对西科1井0.10—1267.80m地层进行了划分,大致可划分为5段:1)0.10—212.20m地层属于第四系NN21—NN19带;2)214.29—328.69m归属于更新统NN18带至上新统;3)330.97—598.12m属于上新统NN15带至上中新统;4)599.53—1231.62m归属于中中新统至下中新统;5)1233.62—1267.80m为下中新统。由于化石丰度和分异度均较低,未建立完整的钙质超微化石带序列。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标志种及组合特征,确定研究井段的地层时代为早中新世至第四纪。西科1井生物礁地层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对该井生物地层的划分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早中新世一第四纪 西科1井 西沙群岛 南海
原文传递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浅海生态系统稳态转变:以塔里木盆地库孜贡苏剖面钙质超微浮游植物为例
13
作者 梁瑞泽 华春荣 +3 位作者 王亚苏 苏虹 姜仕军 Cui Ying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5-1214,共10页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发生于56 Ma前,因其碳释放过程与当前人类CO_(2)持续排放驱动的全球变暖类似而备受世人关注。塔里木盆地保存完好、出露完整且连续的古近纪浅海地层为研究PETM期间东特提斯洋古环境变化提供了理想材料,但目...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发生于56 Ma前,因其碳释放过程与当前人类CO_(2)持续排放驱动的全球变暖类似而备受世人关注。塔里木盆地保存完好、出露完整且连续的古近纪浅海地层为研究PETM期间东特提斯洋古环境变化提供了理想材料,但目前缺乏对PETM前后塔里木盆地浮游植物群落稳态转变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库孜贡苏剖面齐姆根组约48 m厚海相沉积物中保存的丰富钙质超微化石群落,研究PETM前后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揭示PETM事件前后发生了两次稳态转变。第一次稳态转变发生在沉积厚度约为19.61~24.56 m之间,与PETM事件开始时间恰好对应;第二次稳态转变发生在沉积厚度约为29.60~31.06 m之间,与PETM事件恢复期基本对应。PETM事件前Coccolithus pelagicus、Toweius pertusus和T.eminens等钙质超微化石占主导地位,当稳态开始发生改变时,T.pertusus和T.eminens相对丰度开始下降,而“负偏属种”Discoaster araneus和Discoaster acutus开始出现。P和Zn/Al等营养指标升高,表明东特提斯洋地区在PETM期间初级生产力增加,高生产力指示种Neochiastozygus junctus在PETM期间显著增加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北大西洋中部滨海平原沉积记录表明,其生态系统在PETM时期同样经历了两次稳态变化,与库孜贡苏剖面两次转变时间基本对应,表明由PETM事件导致的浅海生态系统稳态转变可能是全球而非区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 钙质超微化石 稳态转变 塔里木盆地 东特提斯洋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小库孜拜剖面古近纪钙质超微化石 被引量:5
14
作者 祝幼华 赵媛媛 钟石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小库孜拜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西部,是库车坳陷海相古近系的代表性剖面。通过对该剖面36块样品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和研究,在4个样品中发现了稀少的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2属4种及1个未定种,分别为Micrantholithus attenuatus,M.cren... 小库孜拜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西部,是库车坳陷海相古近系的代表性剖面。通过对该剖面36块样品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和研究,在4个样品中发现了稀少的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2属4种及1个未定种,分别为Micrantholithus attenuatus,M.crenulatus,M.sp.,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和B.discula等。化石组合的显著特征是属种单调,丰度和分异度都极低。标本受到严重溶蚀,保存状态较差。根据化石组合特征及标志化石的分布时代,推测含化石的地层时代为晚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所见化石属种均为浅海近岸钙质超微组合的重要分子,认为该时期小库孜拜一带的古环境处于海湾近岸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小库孜拜剖面 古近纪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北美西部内陆海盆Niobrara组的钙质超微化石及其环境意义Ⅱ: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怀宝 D.K.Watkins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38,共13页
沉积于北美西部白垩纪内陆海盆的Niobrara组 ,是一套以白垩 ,白垩质灰岩 ,以及钙质页岩为主的海相沉积 ,其中白垩的主要组分为颗石藻及其它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Kansas州西部和SouthDakota州东部四条剖面中Niobrara组的岩性 ,沉积物厚... 沉积于北美西部白垩纪内陆海盆的Niobrara组 ,是一套以白垩 ,白垩质灰岩 ,以及钙质页岩为主的海相沉积 ,其中白垩的主要组分为颗石藻及其它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Kansas州西部和SouthDakota州东部四条剖面中Niobrara组的岩性 ,沉积物厚度 ,及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 ,证明北美西部内陆海盆的沉积环境及水体温度在Niobrara组沉积时期因地而异。在Niobrara组沉积初期 ,海盆内的水体温度为北冷南暖 ,其后 ,至少在位于Kansas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呈与时逐渐降低趋势。钙质超微化石有关属种在盆地内的分布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颗石藻 Niobrara组 晚白垩世 北美西部白垩纪内陆海盆 古环境
下载PDF
Cenozoic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of Sediments from Lingfeng Well in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2
16
作者 Su Xin Wu Fadong Center of Marine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Zhou Pin Liu Jinshui Shanghai Offshore Petroleu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Shanghai 200093,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5-69,共5页
A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f sediments from Lingfeng No.1 well in the East China Sea was carried out to provide more detailed nannofossil data and a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mong offshore ... A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f sediments from Lingfeng No.1 well in the East China Sea was carried out to provide more detailed nannofossil data and a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mong offshore wells located in the East China Sea.14 Paleocene to Pleistocen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were recognized based on a detailed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se nannofossil data, the Paleocene/Eocene and Pliocene/Pleistocene boundaries, as well as the Miocene base were determined.Oligocene NP23 and Miocene NN1 zones are firstly recognized by this study. The existence of Miocene NN1 at this well suggests that the Miocene transgression began in the Early Miocene in this area. The records of NP23 indicate that the marine Oligocene sediments exist in the series of Lingfeng wells, but probably as very thin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OZOIC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BIOSTRATIGRAPHY offshore well East China Sea.
下载PDF
Miocene to Pliocene Paleoceanography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Based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DP Hole 805B 被引量:2
17
作者 Meutia Farida Ryo Imai Tokiyuki Sato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2年第2期72-79,共8页
W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Miocene to Quaternary paleoceanography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based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f Hole 805B.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scoaster which lived in the lower pho... W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Miocene to Quaternary paleoceanography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based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of Hole 805B.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scoaster which lived in the lower photic zone under the stable sea with nutricline and thermocline, decreased step by step at NN5/NN6 and NN10/NN11 boundaries. Al- though the size of Reticulofenestra 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nutrient, increased five times throughout the section, it drastically decreased in NN4-5 zone, NN10, NN12, and in NN15/NN16 bounda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aster abundance and Reticulofenestra size change, collaps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sea surface in the west- 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progressed step by step throughout the Miocene to Quater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CEANOGRAPHY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Discoaster Reticulofenestra Nutricline THERMOCLINE
下载PDF
江苏海门王浩钻孔全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石兰 刘金陵 +2 位作者 吴顺根 周山富 William Y.B.Chang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7-198,259,共12页
初步研究了海门王浩地区WZK010、WZK214、WZK3003钻孔中的全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组合,优势种G.oceanica组合中平均占97%。依据化石的种数、丰度和保存状况,自下而上划分3个亚组合。第Ⅰ亚组合,深度7... 初步研究了海门王浩地区WZK010、WZK214、WZK3003钻孔中的全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组合,优势种G.oceanica组合中平均占97%。依据化石的种数、丰度和保存状况,自下而上划分3个亚组合。第Ⅰ亚组合,深度7447m,由G.oceanica,H.carterii,H.wallichii,S.lamina,U.sibogae组成,丰度较高,保存较好,代表前三角洲-浅海环境。第Ⅱ亚组合,深度47—25m,成分有G.oceanica,H.carterii,S.lamina,U.sibogae,丰度低,种数少,保存较差,是三角洲前缘的产物。第Ⅲ亚组合,深度25—2.0m,种类计有G.coeanica,E.huxleyi.B.bigelowii,H.carterii,H.walichii,H.hyalina,S.histrica,S.lamina,U.sibogae,C.leptoporus等,含量较高,种数较多,保存一般,反映海湾一渴湖环境。3个亚组合所在地层的岩胜分别为下部粘土、粉砂,中部粉细砂,上部粘土、粉砂。研究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钙质超微化石 长江三角洲 全新世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揭阳凹陷早渐新世-中新世古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丽丽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7,共12页
位于珠江口盆地揭阳凹陷的S1井是盆地东南部唯一钻井,其地层和沉积环境分析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S1井孢粉、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对比分析,确定了所钻地层时代。井段(3326.5~2950 m)共鉴定孢粉40属62种,孢粉组合无明显变化,以桤木... 位于珠江口盆地揭阳凹陷的S1井是盆地东南部唯一钻井,其地层和沉积环境分析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S1井孢粉、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对比分析,确定了所钻地层时代。井段(3326.5~2950 m)共鉴定孢粉40属62种,孢粉组合无明显变化,以桤木粉-双束松粉为主,组合与盆地内渐新统珠海组相同。整个分析段3326.5~2059.5 m共鉴定浮游有孔虫11属41种,依据标准种首末现事件共划分出P19-N65个带或联合化石带。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8属24种,划分NP23-NN4共5个钙质超微化石带。综合判定:地层时代为早渐新世-早中新世(~31-18 Ma),渐新统与中新统的界限在2876.5 m附近。利用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和底栖有孔虫的组合来判别该地层的沉积环境,认为揭阳凹陷S1井在早渐新世-早中新世均为陆坡深水环境,水深>1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古生物地层 揭阳凹陷 珠江口盆地
原文传递
西菲律宾海190ka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京涛 李铁刚 +1 位作者 常凤鸣 李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对西菲律宾海Ph05-5柱状样190ka以来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钙质超微化石δ18O值在末次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明显低于末次冰期(MIS5d~2)和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超微化石δ18O值与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值都... 对西菲律宾海Ph05-5柱状样190ka以来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钙质超微化石δ18O值在末次间冰期(MIS5e)和全新世明显低于末次冰期(MIS5d~2)和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超微化石δ18O值与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值都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超微化石δ18O平均值比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berδ18O平均值高0.431×10-3,比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δ18O平均值低0.410×10-3,而这三者又远远低于底栖有孔虫Cibicides wull-erstorfi的δ18O平均值.超微化石δ13C值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并与该孔超微化石绝对丰度变化趋势极为相似,二者共同反映出西菲律宾海大约从190ka到110ka的MIS6和大约MIS5e期,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相当稳定且显著低于其他各时期;大约从MIS5d期开始表层初级生产力显著上升,初级生产力的这一高值一致持续到约25ka左右的末次冰期;在25ka以来的MIS1、2期,表层初级生产力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0ka到110ka的MIS6和MIS5e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钙质超微化石 氧碳同位素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