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区经济合作化的光荣模范——基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考察
1
作者 周雪香 江冰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1-46,共6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临国民党当局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解决劳动力紧缺、剪刀差、谷贱伤农等严峻问题,才溪苏区先后创立了全苏区第一个劳动合作社、闽西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以及粮食合作社、犁牛合作社等互助合作组织。它们...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临国民党当局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解决劳动力紧缺、剪刀差、谷贱伤农等严峻问题,才溪苏区先后创立了全苏区第一个劳动合作社、闽西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以及粮食合作社、犁牛合作社等互助合作组织。它们把全乡的经济生活组织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群众的生活,使才溪得以最大人力、物力支援革命战争,成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溪苏区 经济合作化 光荣模范 《才溪乡调查》
下载PDF
苏区时期中共在才溪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当代启示
2
作者 郭蔚霞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11,78,共5页
苏区时期,为了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共把革命动员作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有效路径,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从革命的参与者变成了真正的革命者。纵观才溪苏区革命动员的过程也不难发现,中共正是以"有机知识分子"... 苏区时期,为了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共把革命动员作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有效路径,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从革命的参与者变成了真正的革命者。纵观才溪苏区革命动员的过程也不难发现,中共正是以"有机知识分子"为主体、理论"常识化"为手段、"市民社会"为舞台,将自身的理念植入到革命动员的内容中去完成意识形态建构的。回顾才溪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与经验,对指导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溪苏区 革命动员 意识形态 权力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