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8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剖宫产现状及其远期影响 被引量:145
1
作者 廖予妹 耿正惠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0-632,共3页
关键词 剖宫产 现状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28
2
作者 杨小芸 刘兴会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4-586,共3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发生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CSP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刮宫术、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选择性...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发生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CSP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刮宫术、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但由于CSP尚缺乏前瞻性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措施及指南,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须遵循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瘢痕子宫 异位妊娠 子宫破裂
原文传递
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0
3
作者 范翠芳 张正娥 +1 位作者 明蕾 陈建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820-3822,共3页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的320例孕产妇进行分析。160例采用COOK球囊引产为研究组,160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2组促宫颈...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的320例孕产妇进行分析。160例采用COOK球囊引产为研究组,160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2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0例引产指征中主要是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研究组宫颈成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8%(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占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依次是相对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位(或后位)、活跃期梗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钳助产4例,对照组2例,无显著差异。2组引产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各3例(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发生脐带脱垂,1例宫腔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子宫过度刺激,1例胎盘早剥。结论 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未增加母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引产 剖宫产术 COOK双球囊
下载PDF
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4
作者 罗小会 廖琴 +1 位作者 孙铭阳 欧阳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腰麻药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复合舒芬太尼0μg(A组)、2.5μg(B组)、5.0μg(C组)、7.5μg(... 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腰麻药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复合舒芬太尼0μg(A组)、2.5μg(B组)、5.0μg(C组)、7.5μg(D组)。观察产妇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和时间,产妇血压变化、恶心呕吐、寒战、瘙痒、术后镇痛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四组产妇最高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评分及运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D组麻醉效果并不明显增强,术后镇痛时间也未见明显延长,但瘙痒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11.25mg)复合5.0μg舒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延长和不良反应较小等优点,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84例分娩方式分析 被引量:85
5
作者 柴珂 杨玲竹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84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1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84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1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1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73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73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阴道试产,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1.11%;RCS73例,手术产率86.91%。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S组较VBAC组出血量大[(195.7±4.0)mL、(165.5±13.8)mL],平均住院天数多[(7.60±1.58)d、(5.20±0.22)d],医疗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5.48%)较PCS组(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9
6
作者 万亚军 覃娴 肖松舒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796-797,共2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2 0 0 3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 ,其中 3例人流术中大出血 ,术后阴道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2 0 0 3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 ,其中 3例人流术中大出血 ,术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断 ,B超均发现子宫下段前壁有包块。 4例患者中 1例行子宫切除术 ,1例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2例宫颈注射氨甲喋呤 ,待 β -HCG <10 0mIU/ml后行宫腔镜手术。  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待提高。药物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可获满意效果 ,降低剖宫产率及人工流产率能降低本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妊娠 宫腔镜手术
下载PDF
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73
7
作者 吕建萍 张帆 +1 位作者 方玟 汪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三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按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均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仪器护理,观察组A同时结合乳房湿热敷综合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术后第24、48、72h的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平均泌乳始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或P<0.01);术后24、48、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术后72h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和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乳汁分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促进了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康复治疗仪 乳房按摩 泌乳 母乳喂养
下载PDF
顺产和选择性剖宫产和盆底肌肉训练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枫 孟海霞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和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 9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832例;选择性剖宫产组1 096例。所有初产妇在产后第...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和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 9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832例;选择性剖宫产组1 096例。所有初产妇在产后第6周进行盆底肌力和妇科检查,接受1个盆底肌肉训练疗程(产后第9周时)后,进行盆底肌力和肌电指数测定,记录相应结果。结果顺产组阴道前、后壁脱垂Ⅰ、Ⅱ度的发生率分别为55.29%、13.46%和32.69%、6.49%,显著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的32.11%、2.74%和12.77%、1.28%(均P <0.05);顺产组盆底肌力为0~0+级的初产妇占82.69%,显著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的75.00%(P <0.05);顺产组盆底肌力为Ⅰ~Ⅰ+级的初产妇占16.35%,显著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的22.99%(P <0.05)。两组急迫型产妇治疗后的基线值为(2.673±1.394)、(2.847±1.593),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495±1.637)、(5.934±1.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顺产组、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压力型产妇治疗后的耐受、持续收缩值,以及快速收缩最大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早期阴道脱垂的发生率,不能避免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的风险;产妇早期盆底肌力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康复治疗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剖宫产 盆底功能 盆底肌肉 盆腔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 被引量:64
9
作者 王允锋 郑淑敏 +1 位作者 李爱阳 赵秀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密云医院2004-2006年度239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为51.92%(2391/4605),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21.04%(503/2391)、要求手术19.41%(444/2391)、产...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密云医院2004-2006年度239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为51.92%(2391/4605),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21.04%(503/2391)、要求手术19.41%(444/2391)、产程停滞9.20%(220/2391)、臀位8.95%(214/2391)、巨大儿7.44%(178/2391)等。其中臀位的剖宫产率为90.68%(214/236),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为73.55%(178/242)。新生儿窒息率为3.01%(73/2423)。(2)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3年来以要求手术、巨大儿、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胎儿窘迫 产程停滞 胎位异常
原文传递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3
10
作者 刘毅 林永红 +2 位作者 周辉 刘星涛 王利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其中4例合并胎盘植入)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其中4例合并胎盘植入)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封堵成功,平均操作时间1—2分钟,总计放射量50—100mGy。4例因合并胎盘植入而于术毕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平均出血量710.0±225.6ml,无子宫切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母婴均健康。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保留子宫等优势。术毕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控制合并胎盘植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出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 球囊封堵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剖宫产
下载PDF
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57
11
作者 成宁海 朱兰 +3 位作者 郎景和 刘珠凤 孙大为 冷金花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本院收治的101例手术病例。其中足月剖宫产史98例,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2.0±44.7)月,89.8%患者有...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本院收治的101例手术病例。其中足月剖宫产史98例,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2.0±44.7)月,89.8%患者有周期性肿物疼痛。结果剖官产后发生率0.05%,8,06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无AWE发生。20.5%患者CA125〉35U/ml,92.1%病例术前诊断AWE。术前16例、术后14例接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灶平均4.2cm,显著大于术前扪诊和超声测量0.8~1.2cm(P〈0.01)。1例病理为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终恶变为癌肉瘤。术后复发10例,5例再次手术。结论B超用于术前测量大小和确定病灶的浸润范围,血清CA125不敏感,尚不能预测预后,治疗首选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外1cm,复发后可再次手术,多次复发者警惕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官产 治疗
下载PDF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54
12
作者 李晓勤 张瑛 +2 位作者 孙江川 吕禄平 李傲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组子宫底下降速度最快(P<0.05);剖宫产组术后恶露42d内消失者占61.8%,少于自然分娩组(92.4%);产后5、30、42dB超测子宫三径之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后42d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宫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8.2%和7.6%,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8.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有其自身的规律,但较自然分娩者子宫复旧速度慢,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复旧 自然分娩
下载PDF
剖宫产术患者重比重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的效果 被引量:54
13
作者 邬子林 韩光炜 余守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重比重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和妊娠足月初产妇40例,年龄22~34岁,体重60~73 kg,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射1%罗哌卡因1.5 ml... 目的探讨重比重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和妊娠足月初产妇40例,年龄22~34岁,体重60~73 kg,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射1%罗哌卡因1.5 ml(15 nag)+生理盐水0.7ml+ 50%葡萄糖0.3 ml;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R+S组)蛛网膜下腔注射1%罗哌卡因1.5 ml(15 mg)+舒芬太尼5μg(0.1 ml)+生理盐水0.6 ml+50%葡萄糖0.3ml。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混合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速率0.1 ml/s。记录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术中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和牵拉反应程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情况,新生儿体重及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R+S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10、T6和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短于R组,且最高阻滞平面升高(P〈0.05或0.01);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组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最大运动阻滞评分均为3分(P〉0.05)。R+S组感觉阻滞恢复至L3、首次感觉疼痛和开始PCA镇痛的时间比R组长(P〈0.05或0.01),下肢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组牵拉反应程度低于R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及新生儿体重、出生后1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患者重比重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5μg腰麻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阻滞平面上移,持续镇痛作用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 舒芬太尼 麻醉 脊椎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高危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4
14
作者 陈红燕 张世昌 陈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628-4629,4632,共3页
目的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150例,分为3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目的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150例,分为3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C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比较3组产妇术后2h及24h出血量、宫缩效果、生命体征及额外干预情况。结果 B组、C组术后2h及24h内出血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明显低于A组,宫缩效果较A组良好,需要的额外干预措施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降低高危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但用药期间需加强产妇生命体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52
15
作者 刘世江 彭培培 +3 位作者 蒋秀红 丁正年 刘存明 高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1-844,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产妇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年龄24~43岁,身高153~171cm,体重53~93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n=3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产妇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年龄24~43岁,身高153~171cm,体重53~93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胎儿娩出断脐后静脉给予生理盐水30ml,术后PCIA(布托啡诺3μg·kg^(-1)·h^(-1),背景输注速率2ml/h,每次按压0.5ml,锁定时间10min);右美托咪定组(D组):胎儿娩出断脐后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后PCIA(布托啡诺3μg·kg^(-1)·h^(-1)复合右美托咪定0.05μg·kg^(-1)·h^(-1),背景输注速率2ml/h,每次按压0.5ml,锁定时间10min)。记录术后6、12、24和48h安静、运动和宫缩状态下的VAS评分;术后48h内产妇泌乳后取乳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乳汁中右美托咪定浓度并计算相对婴儿摄取量(RID);记录术后产妇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在术后6、12、24h安静、运动和宫缩状态下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D组在术后48h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D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D组右美托咪定RID值为(0.197±0.114)%;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健康产妇围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哺乳。术后镇痛使用布托啡诺复合0.05μg·kg^(-1)·h^(-1)右美托咪定能够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哺乳 剖宫产术 镇痛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1
16
作者 王华英 姚依坤 孙晓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5-907,共3页
目的:分析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剖宫产后再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 目的:分析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剖宫产后再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采用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早期拔除尿管、多模式镇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尿酮体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4 h腹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4 h及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 h及术后24 h尿酮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加速康复外科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可加速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产科护理 剖宫产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1
17
作者 房小斌 姚伟瑜 +3 位作者 谢钱灵 肖全胜 吴建文 李师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3MAC)七氟醚加3L/min氧吸入诱导后,插入喉罩,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对照组(R组)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10~15mg,切皮前给予丙泊酚1.5mg/kg。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min、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3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9%);对照组有2例(5.3%)。结论3·5%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剖宫产 APGAR评分
下载PDF
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孔珊珊 邓露 +3 位作者 申海艳 吕倩 李雨珍 郑洪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9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剖宫产期间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8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9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剖宫产期间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83)和非低体温组(n=286),分析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麻醉后体温、体重指数、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术中液体丢失量、术中冲洗腹腔液体量、主动保温持续时间、进入手术室室温7个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425,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当最佳界值为-1.844时,灵敏度为0.880,特异度为0.741,实际应用准确率为79.7%,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及鉴别效度。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剖宫产术期间产妇低体温的发生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对高危产妇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低体温 影响因素分析 模型 围手术期护理 产科护理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19
作者 彭洪常 俞盛辉 +2 位作者 任秋生 丁一 徐萌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14-2016,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均经L2-L3腰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试验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 m L+注射用水...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均经L2-L3腰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试验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 m L+注射用水2 m L;对照组给予0.75%罗哌卡因2 m L+注射用水1 m L,观察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麻醉时间、肌松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15 min和手术结束后,2组HR、MAP、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分娩后对照组HR(89.3±9.7)times·min-1明显增快,MAP(97.0±10.3)mm Hg和Sp O2(95.1±0.7)%明显降低(P<0.05)。2组产妇在麻醉平面、麻醉时间及肌松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麻醉苏醒时间(19.27±3.19)min和自主排尿时间(18.42±2.12)h均早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8%)显著低于对照组(28.79%,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剖宫产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相对稳定,提高麻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或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联合腰方肌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9
20
作者 邓红波 封享兰 +2 位作者 张宗泽 王焱林 吴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联合舒芬太尼或羟考酮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年龄22~38岁,体重50~8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联合舒芬太尼或羟考酮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年龄22~38岁,体重50~8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30例:舒芬太尼组(S组)、羟考酮组(Q组)、QLB联合舒芬太尼组(BS组)和QLB联合羟考酮组(BQ组)。BS组和BQ组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QLB,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四组术后均行PCIA,S组和BS组镇痛泵药物为舒芬太尼100μ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Q组和BQ组镇痛泵药物为羟考酮5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设置镇痛泵背景输注速率2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术后24 h内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和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Q组、BS组和BQ组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Q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BS组和BQ组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与Q组比较,BS组和BQ组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BS组比较,BQ组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QLB可增强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联合羟考酮PCIA可更有效抑制术后宫缩痛,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羟考酮 镇痛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