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酸化土壤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天一
郑亚萍
+7 位作者
邱少芬
姜大奇
吴正锋
郑永美
孙学武
沈浦
王才斌
张建成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响应的差异及机制,在酸化土壤上,以不施钙为对照,研究钙肥(CaO450kg/hm2)对6个花生品种(系)钙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肥可促进花生针壳和籽仁对钙素的吸收,籽仁尤为明显,而对营养器...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响应的差异及机制,在酸化土壤上,以不施钙为对照,研究钙肥(CaO450kg/hm2)对6个花生品种(系)钙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肥可促进花生针壳和籽仁对钙素的吸收,籽仁尤为明显,而对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影响较小。山花8号对钙肥较敏感,各器官钙含量及积累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而花育32各器官增幅较小或没有增加,对钙肥反应较为迟钝;钙肥可促进籽仁发育,6个品种(系)籽仁干重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但对营养器官和针壳干重影响较小,因此提高了收获指数。施钙可提高荚果产量,其中山花8号荚果产量增幅最大,为49.09%,花育32增幅最小,仅为4.11%;荚果产量与针壳和籽仁钙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营养器官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的响应差异较大,生产上应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的敏感程度适量施用钙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肥
花生
品种(系)间差异
钙吸收
钙利用
原文传递
超微颗粒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董文彦
张东平
孙元智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6,共6页
方法:用超微颗粒(80%<1μm)钙、碳酸钙、脱脂乳粉配制的饲料及基础的低钙饲料分别喂养4组断乳Wistar大鼠4周,并做3天钙代谢实验。结果:超微颗粒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80.4%;钙吸收率、储留率及利用率分别为7...
方法:用超微颗粒(80%<1μm)钙、碳酸钙、脱脂乳粉配制的饲料及基础的低钙饲料分别喂养4组断乳Wistar大鼠4周,并做3天钙代谢实验。结果:超微颗粒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80.4%;钙吸收率、储留率及利用率分别为71.1%、91.4%和61.4%;股骨指数为5.88;股骨钙存留率为4.97%,与碳酸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钙为2.39mmol/L;血清磷为2.31mmol/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与脱脂乳粉组比较,超微颗粒钙的利用率达到脱脂乳粉组的73%以上。结论:超微颗粒钙可以作为机体良好的钙源,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
超微颗粒
代谢
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钙素营养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明才
肖昌珍
郑普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4,共5页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0.0μmol·L-1Ca高钙处理,根部钙浓度最高,种子中最低。种子中钙含量与介质钙水平正相关。全株钙吸收量亦有相似趋势,一般低钙处理全株总钙量明显低于高钙处理。钙利用效率、经济效率及收获指数均与介质中钙水平呈负相关。大豆吸收的锰与钙有拮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钙利用率
干物质分配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排放气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
30
4
作者
熊波
陈健
+2 位作者
李克兵
张崇海
金显杭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开发与应用碳捕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主流碳捕集技术的原理、路线、应用场景,估算了不同捕集...
开发与应用碳捕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主流碳捕集技术的原理、路线、应用场景,估算了不同捕集技术在特定气源下的碳捕集成本,介绍了捕集后二氧化碳的主要利用途径;其中列举了不同压力和二氧化碳浓度(10%~90%,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下,碳捕集技术的选择及其优势;将多个碳捕集技术有效组合,可从不同气源获得符合要求的二氧化碳产品,投资与能耗是考量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主流碳捕集技术与液化精馏法可构成“捕集+纯化”耦合工艺,是生产工业级、食品级以及电子级液体二氧化碳的常用工艺路线;最后对碳捕集技术与二氧化碳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工作可为不同场景下碳捕集技术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气
碳捕集
液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植酸酶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陈斌
陈国胜
+1 位作者
邬全喜
艾玉森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本试验选用42头长杜大生长肥育猪研究微生杨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00FYT/kg和900FYT/kg微生物植酸酶均可达到添加磷酸氢钙(0.12%的磷)的生产性能.同时降低了钙、磷排泄量,改善了钙、磷...
本试验选用42头长杜大生长肥育猪研究微生杨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00FYT/kg和900FYT/kg微生物植酸酶均可达到添加磷酸氢钙(0.12%的磷)的生产性能.同时降低了钙、磷排泄量,改善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利用率。添加植酸酶600FYT/kg和900FYT/kg的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植酸酶
生长肥育猪
生产性能
钙磷利用率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酸化土壤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天一
郑亚萍
邱少芬
姜大奇
吴正锋
郑永美
孙学武
沈浦
王才斌
张建成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A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906)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8YFJH0601-1)。
文摘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响应的差异及机制,在酸化土壤上,以不施钙为对照,研究钙肥(CaO450kg/hm2)对6个花生品种(系)钙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肥可促进花生针壳和籽仁对钙素的吸收,籽仁尤为明显,而对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影响较小。山花8号对钙肥较敏感,各器官钙含量及积累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而花育32各器官增幅较小或没有增加,对钙肥反应较为迟钝;钙肥可促进籽仁发育,6个品种(系)籽仁干重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但对营养器官和针壳干重影响较小,因此提高了收获指数。施钙可提高荚果产量,其中山花8号荚果产量增幅最大,为49.09%,花育32增幅最小,仅为4.11%;荚果产量与针壳和籽仁钙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营养器官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的响应差异较大,生产上应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钙肥的敏感程度适量施用钙肥。
关键词
钙肥
花生
品种(系)间差异
钙吸收
钙利用
Keywords
ca
fertilizer
Peanut
Differences
among
varieties(lines)
ca
absorption
ca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超微颗粒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董文彦
张东平
孙元智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出处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6,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力学研究所提供经费
文摘
方法:用超微颗粒(80%<1μm)钙、碳酸钙、脱脂乳粉配制的饲料及基础的低钙饲料分别喂养4组断乳Wistar大鼠4周,并做3天钙代谢实验。结果:超微颗粒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80.4%;钙吸收率、储留率及利用率分别为71.1%、91.4%和61.4%;股骨指数为5.88;股骨钙存留率为4.97%,与碳酸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钙为2.39mmol/L;血清磷为2.31mmol/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与脱脂乳粉组比较,超微颗粒钙的利用率达到脱脂乳粉组的73%以上。结论:超微颗粒钙可以作为机体良好的钙源,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
关键词
钙
超微颗粒
代谢
吸收
Keywords
ultramicro
ca
lcium
ca
lcium metabolism
ca
absorption
ca
retention
ca
utilization
femur index
分类号
R151.2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钙素营养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明才
肖昌珍
郑普英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4,共5页
文摘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0.0μmol·L-1Ca高钙处理,根部钙浓度最高,种子中最低。种子中钙含量与介质钙水平正相关。全株钙吸收量亦有相似趋势,一般低钙处理全株总钙量明显低于高钙处理。钙利用效率、经济效率及收获指数均与介质中钙水平呈负相关。大豆吸收的锰与钙有拮抗关系。
关键词
大豆
钙利用率
干物质分配率
Keywords
Soybean
ca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artition
ratio
of
dry
matter
分类号
S565.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排放气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
30
4
作者
熊波
陈健
李克兵
张崇海
金显杭
机构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YJ0488)。
文摘
开发与应用碳捕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主流碳捕集技术的原理、路线、应用场景,估算了不同捕集技术在特定气源下的碳捕集成本,介绍了捕集后二氧化碳的主要利用途径;其中列举了不同压力和二氧化碳浓度(10%~90%,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下,碳捕集技术的选择及其优势;将多个碳捕集技术有效组合,可从不同气源获得符合要求的二氧化碳产品,投资与能耗是考量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主流碳捕集技术与液化精馏法可构成“捕集+纯化”耦合工艺,是生产工业级、食品级以及电子级液体二氧化碳的常用工艺路线;最后对碳捕集技术与二氧化碳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工作可为不同场景下碳捕集技术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排放气
碳捕集
液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利用
Keywords
industrial
vent
gas
ca
rbon
ca
pture
liquid
ca
rbon
dioxide
ca
rbon
dioxid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Q028.2 [化学工程]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植酸酶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陈斌
陈国胜
邬全喜
艾玉森
机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光山县畜牧局
出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文摘
本试验选用42头长杜大生长肥育猪研究微生杨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600FYT/kg和900FYT/kg微生物植酸酶均可达到添加磷酸氢钙(0.12%的磷)的生产性能.同时降低了钙、磷排泄量,改善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利用率。添加植酸酶600FYT/kg和900FYT/kg的效果差异不大。
关键词
微生物植酸酶
生长肥育猪
生产性能
钙磷利用率
Keywords
Microbi
ca
l
phytase,
Growing
pigs,
Peformance,
ca
and
P
utilization
rate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酸化土壤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于天一
郑亚萍
邱少芬
姜大奇
吴正锋
郑永美
孙学武
沈浦
王才斌
张建成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2
超微颗粒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董文彦
张东平
孙元智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豆钙素营养
吴明才
肖昌珍
郑普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工业排放气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进展
熊波
陈健
李克兵
张崇海
金显杭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生物植酸酶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陈斌
陈国胜
邬全喜
艾玉森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