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梁燕华 杨森 张学军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11A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国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个MFT家系和1989年以来国内报道的16个MFT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学的总结分析。结果⑴典型表现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多个坚实透明的结节;⑵MFT呈常染色体... 目的了解国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个MFT家系和1989年以来国内报道的16个MFT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学的总结分析。结果⑴典型表现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多个坚实透明的结节;⑵MFT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⑶女性好发,男女性外显率之比约为0.7∶1;⑷患者发病年龄从出生到58岁不等,平均发病年龄为16.5岁;⑸可与其它遗传性皮肤病如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等并发;⑹已从国内MFT家系中发现6种新的CYLD基因突变,CYLD基因突变越靠近羧基端,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大,皮损数量越多、越大,分布越广泛。结论MF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国人中并非罕见,女性好发,男女患病率之比为0.7∶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6.5岁,典型皮损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皮肤颜色、粟粒至蚕豆大、坚实透明的多个结节,可与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等遗传性皮肤病并发,目前已经发现6种CYLD基因新的突变可导致MFT,CYLD基因突变越靠近羧基端,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大,皮损数量越多、越大、分布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基因型-表型
下载PDF
CYLD抑制自噬提高膀胱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7
2
作者 殷雷 殷睿 +2 位作者 李文佳 刘帅 吕家驹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CYLD提高膀胱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方法构建CYLD过表达质粒转染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253J,将细胞分为仅加入脂质体的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的空载组和CYLD组。Transw ell实验检测CYLD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CYLD提高膀胱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方法构建CYLD过表达质粒转染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253J,将细胞分为仅加入脂质体的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的空载组和CYLD组。Transw ell实验检测CYLD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Western blotting、吖啶橙染色、电镜等检测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CYLD组通过Transw ell小室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24 h半抑制浓度(IC50)明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表达降低,p62表达增高,吖啶橙染色及电镜观察发现自噬溶酶体及自噬泡减少。结论肿瘤抑制因子CYLD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通过抑制自噬提高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吉西他滨 自噬 cyld基因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1家系CYLD基因突变检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皓 付希安 +4 位作者 王小伶 孙乐乐 刘永霞 刘红 张福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1家系CYLD基因突变,初步分析该基因突变位点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该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该家系中2例患者、1例正常人及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并提取DNA...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1家系CYLD基因突变,初步分析该基因突变位点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该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该家系中2例患者、1例正常人及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并提取DNA,通过Sanger测序检测CYLD基因9~20号外显子突变。结果在该家系的2例患者CYLD基因的第20号外显子中均检测到杂合无义突变c.2806C>T,家系中1例正常人及100例健康对照均未检测到上述突变。该突变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族性圆柱瘤和Brooke-Spiegler综合征中已有报道。结论CYLD基因的无义突变c.2806C>T是该家系中患者的致病突变。同1个突变在不同的家系中的临床表型可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CYLD基因对神经母细胞瘤凋亡和活性氧水平及NF-κB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家栋 李雪梅 刘君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CYLD在神经母细胞瘤高表达,但是具体研究机制尚不清楚。文章主要探讨上调CYLD基因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凋亡、活性氧水平及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3组,即空白组、pcDNA3.1组(转染空白pcDNA3.1质粒)和pcDNA3.1-CYLD组... 目的CYLD在神经母细胞瘤高表达,但是具体研究机制尚不清楚。文章主要探讨上调CYLD基因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凋亡、活性氧水平及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3组,即空白组、pcDNA3.1组(转染空白pcDNA3.1质粒)和pcDNA3.1-CYLD组(转染pcDNA3.1-CYLD质粒)。Western blot检测CYLD、p52、cyclinD1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MTT法检测pcDNA3.1-CYLD转染24、48、72和96 h的细胞活力。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074±0.010)、(0.089±0.012)和(0.787±0.067);pcDNA3.1-CYLD组CYLD表达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pcDNA3.1-CYLD组细胞活力(48h、72h和96h)明显低于pcDNA3.1组(P<0.05)。pcDNA3.1-CYLD质粒转染SH-SY5Y细胞,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41%±0.47%)、(4.23%±0.41%)和(21.36%±0.79%),pcDNA3.1-CYL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ROS荧光强度分别为(64.74±1.02)、(66.51±1.26)和(94.39±1.58),pcDNA3.1-CYLD组ROS荧光强度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结论上调CYLD基因表达可能通过提高细胞ROS水平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cyld基因 凋亡 ROS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1家系CYLD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汪丹 何永萍 汪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检测一个中国汉族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家系的CYLD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该疾病发生与突变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 目的检测一个中国汉族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家系的CYLD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该疾病发生与突变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该家系2例患者CYLD基因的17号外显子均检测到杂合无义突变c.2272C>T,导致第758位精氨酸被终止密码子替代(R758X)。结论 CYLD基因无义突变c.2272C>T可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是本家系的发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及CYLD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小燕 黄一锦 +2 位作者 赵岩 杨炳春 曾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检测1个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MFT)CYLD基因突变及CYLD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提取全部患者及健康对照个体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直接测序;采用抗CYLD抗体免疫组化法来检测毛发上皮瘤... 目的检测1个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MFT)CYLD基因突变及CYLD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提取全部患者及健康对照个体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直接测序;采用抗CYLD抗体免疫组化法来检测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该家系中未检测到CYLD基因突变;免疫组化显示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阳性。结论推测该MFT家系可能具有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异质性
下载PDF
CYLD基因在Brooke-Spiegler综合征、家族性圆柱瘤和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中的基因突变:缺乏基因型-显型关联性 被引量:3
7
作者 Bowen S. Gill M. +2 位作者 Lee D.A. J.T. Celebi 阎小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20-21,共2页
Brooke-Spiegler syndrome (BSS), familial cylindromatosis (FC), and 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 (MFT),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distinct entities, share overlapping clinical findings. Patients with BSS are predi... Brooke-Spiegler syndrome (BSS), familial cylindromatosis (FC), and 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 (MFT),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distinct entities, share overlapping clinical findings. Patients with BSS are predisposed to multiple skin appendage tumors such as cylindroma, trichoepithelioma, and spiradenoma. FC, however, is characterized by cylindromas and MFT by trichoepitheliomas as the only tumor type. These disorders have recently been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s in the CYLD gene.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three families with BSS, one with FC, and two with MFT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novel and recurrent mutations in CYLD.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se disorders represent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a single entity and lack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圆柱瘤 cyld基因 毛发上皮瘤 基因突变 族性 汗腺腺瘤 显型 单个个体
下载PDF
CYLD基因无突变的多发性毛发上皮瘤2例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惠云 管海宏 +6 位作者 贾韦雪 曾荣 于瑞星 陈浩 张国毅 毛秋霞 李诚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分析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检测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毛发上皮瘤的文献。方法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外周血细胞DNA提取、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CYLD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病... 目的分析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检测散发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毛发上皮瘤的文献。方法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外周血细胞DNA提取、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CYLD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层多个基底样瘤细胞团,瘤团区域见数个角囊肿,瘤基质中未见明显的收缩间隙,符合毛发上皮瘤的诊断。本实验中未检测到CYLD基因的突变位点。结论毛发上皮瘤患者,尤其是散发病例的CYLD基因突变率低,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可能存在其他的基因突变位点,其次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下载PDF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新发突变
9
作者 王亚琦 张雯 +3 位作者 肖彤 肖生祥 王晓鹏 王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7-933,共7页
目的 检测一个中国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家系的圆柱瘤基因(cylindromatosis,CYLD)突变情况,并探讨基因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 目的 检测一个中国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家系的圆柱瘤基因(cylindromatosis,CYLD)突变情况,并探讨基因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YLD基因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与该家系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该家系先证者及其他4例患者CYLD基因第17号外显子均检测到一个杂合错义突变,c.2263C>A,导致密码子由CAG变成AAG,第755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被赖氨酸替代。结论 CYLD基因杂合错义突变c.2263C>A可能导致编码CYLD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改变,这是本家系的发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的CYLD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红莉 李澄 +1 位作者 李燕 汤劲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检测一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5名患者CYLD基因的17号外显子均检测到无义突变... 目的检测一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患者和健康个体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5名患者CYLD基因的17号外显子均检测到无义突变c.2272C>T,导致第758位精氨酸被终止密码子替代(R758X)。结论 CYLD基因的无义突变c.2272C>T可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cyld基因 突变
下载PDF
CYLD基因抗肿瘤机制及其在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家平 姜祎群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6-9,共4页
CYLD基因是位于16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导致家族性圆柱瘤病等遗传性皮肤附属器肿瘤。近来研究发现CYLD基因编码一种K63特异性去泛素化酶,通过作用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中的TRAF2、NEMO等位点抑制NF-κB通... CYLD基因是位于16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导致家族性圆柱瘤病等遗传性皮肤附属器肿瘤。近来研究发现CYLD基因编码一种K63特异性去泛素化酶,通过作用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中的TRAF2、NEMO等位点抑制NF-κB通路活化,同时亦参与调节JNK、Hedgehog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效应。本文回顾并总结了CYLD基因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具体分子机制,讨论了CYLD基因突变在其所致皮肤附属器肿瘤表型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d基因 家族性圆柱瘤病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剑 刘建军 张学军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较少见。通常20岁前发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此肿瘤具有遗传异质性,不同人种致病基因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突...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较少见。通常20岁前发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此肿瘤具有遗传异质性,不同人种致病基因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突变检测、功能与结构的研究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家族性 毛发上皮瘤 致病基因 皮肤附属器肿瘤 cyld1基因
下载PDF
一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CYLD1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凌雁 李俊燕 张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980-982,共3页
目的:收集山东一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该家系圆柱瘤病肿瘤抑制基因(cylindromatosis tumor-suppressor gene,CYLD1)第16、18号外显子是否存在突变。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PCR特异性扩增、直... 目的:收集山东一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该家系圆柱瘤病肿瘤抑制基因(cylindromatosis tumor-suppressor gene,CYLD1)第16、18号外显子是否存在突变。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PCR特异性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CYLD1基因的第16、18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本家系成员的CYLD1基因第16、18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未发现本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CYLD1基因第16、18号外显子存在突变,提示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具有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d1基因 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突变 遗传异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