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6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55
1
作者 管汉雄 熊颖 +7 位作者 申楠茜 樊艳青 邵剑波 李宏军 李小明 胡道予 朱文珍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②早期以胸膜下斑片状、结节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GGO)多见,常见血管充血增粗穿行,也可表现为GGO合并实变及纤维化;进展期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发展为双肺多叶受累的GGO与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也可呈"铺路石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重症期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吸收缓解期可见病灶范围缩小,伴较多纤维化病灶。CT演变特征可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时防控、诊疗决策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t表现 ct演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3
2
作者 谢榜昆 关玉宝 +1 位作者 袁小平 李海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治方面,普遍存在术前误诊率高(达40%~70%)和首次术后癌残留率高(达30%)两方面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CT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CT及术...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治方面,普遍存在术前误诊率高(达40%~70%)和首次术后癌残留率高(达30%)两方面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CT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CT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6例甲状腺癌中31例密度不均匀,30例形态呈不规则状,37例肿瘤边缘模糊不清楚,16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10例瘤周“强化残圈”征;20例肿瘤出现钙化(其中9例细沙粒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7例表现“囊内钙化性结节”);2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类型与钙化形式、外周受侵情况关系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表现 病理学 诊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表现和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109
3
作者 王仁贵 那佳 +5 位作者 宾怀有 朱学俊 王仪生 唐光健 蒋学祥 高玉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 讨论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2 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中有 5例合并钙化。瘤灶位于后腹膜腔者 3例 ,前纵隔者 2例。均经CT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 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 5例有钙化 ,CT均... 目的 讨论局限性Castleman病特征性钙化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2 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中有 5例合并钙化。瘤灶位于后腹膜腔者 3例 ,前纵隔者 2例。均经CT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 2例局限性Castleman病 5例有钙化 ,CT均表现为中央性分布的分支状或斑点状 ,其中 1例伴有周边壳状钙化。增强扫描均呈显著均匀强化。病理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 4例 ,中间型1例 ,分支钙化均沿增生的小血管分布。结论 中央性分支状钙化和病灶显著均匀强化是局限性Castleman病定性诊断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CASTLEMAN病 特征性钙化 ct表现 病理学 巨淋巴结增生 钙质沉着症
原文传递
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0
4
作者 唐肇普 白人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这两种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阑尾炎,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21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1例)。分析阑尾炎的各...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这两种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阑尾炎,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21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1例)。分析阑尾炎的各种CT征象,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之间的CT表现。 结果 蜂窝组织炎、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和阑尾周围积气是阑尾炎的直接 CT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穿孔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肿大较非穿孔性阑尾炎组更为明显(P<0.05)。间接CT征象中肠壁增厚、腹水、回肠壁强化、阑尾腔内积气以及积气合并阑尾附近大肠炎在穿孔性阑尾炎组中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性阑尾炎组(P<0.05)。 结论 直接CT征象可用于判断阑尾炎是否伴有穿孔,间接CT征象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穿孔 阑尾炎 ct诊断 鉴别诊断 ct表现 腹膜腔脓肿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77
5
作者 邝平定 张敏鸣 +3 位作者 邵国良 葛明华 陈波 梁俊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4-1326,共3页
腮腺腺淋巴瘤又名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Warthin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腮腺良性肿瘤,但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较低,尤其是对于单发病灶常常误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目前国内已有少量该病CT方面的文献报道,但有关其CT... 腮腺腺淋巴瘤又名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Warthin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腮腺良性肿瘤,但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较低,尤其是对于单发病灶常常误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目前国内已有少量该病CT方面的文献报道,但有关其CT表现的报道不是很一致,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总结25例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旨在探讨和总结腮腺腺淋巴瘤的CT征象,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ct表现 腮腺多形性腺瘤 WARTHIN瘤 乳头状囊腺瘤 腮腺良性肿瘤 诊断准确性 ct诊断
原文传递
胸部Castleman病的X线和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75
6
作者 王仁贵 宾怀有 +5 位作者 那佳 朱学俊 王仪生 唐光健 蒋学祥 高玉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5-608,共4页
目的 讨论胸部Castleman病X线和CT表现以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5岁。局限型 10例 ,弥漫型 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 10例和浆细胞型 2例。X线和CT扫... 目的 讨论胸部Castleman病X线和CT表现以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5岁。局限型 10例 ,弥漫型 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 10例和浆细胞型 2例。X线和CT扫描 :10例局限型为平均直径 4.9cm大小的单发软组织肿块 ,位于中纵隔或肺门者4例 ,前纵隔和后纵隔各 3例。平扫CT值平均 40HU ,增强扫描呈早期显著均匀强化 ,CT值平均 133HU ,延迟扫描仍持续强化 ,CT值平均 92HU ,2例伴有中央区分支状钙化。 2例弥漫型表现为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纵隔内多个直径1~ 2cm大小的淋巴结 ,胸膜下小结节影和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影。术前CT误诊率为 83.3%。结论 胸部局限型Castleman病以强化明显或中央伴有分支状钙化的巨大孤立肿物为特征 ,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分型。弥漫型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表现 X线表现 病理特征 诊断 胸部 Cstleman病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 被引量:67
7
作者 江浩 张蓓 +5 位作者 张华 朱大成 朱晓雷 杨文洁 丁小龙 吴利忠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AMI病例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2岁。除1例在诊断次日死亡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梗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梗塞(SMV)5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1...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AMI病例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2岁。除1例在诊断次日死亡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梗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梗塞(SMV)5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1例。除1例行CT平扫外,其余9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4例)、肠壁增厚(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3例)、肠壁积气(2例)、门静脉积气(1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 ct表现 血栓形成 肠黏膜 胆管积气
原文传递
SARS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54
8
作者 王微 马大庆 +6 位作者 赵大伟 赵春惠 郭雁宾 吴昊 袁椿旺 段勇 朗振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 对 6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进行X线胸片 (已有另文报道 )和高分辨率CT(HRCT)的动态观察。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连续进行CT观察检查 ,间隔 4~ 6d。结果 发病初期进行影像...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 对 6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进行X线胸片 (已有另文报道 )和高分辨率CT(HRCT)的动态观察。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连续进行CT观察检查 ,间隔 4~ 6d。结果 发病初期进行影像检查者 2 5例 ,CT表现为小片状影像者 2 2例 ,占 88 0 % (2 2 2 5) ;其中类圆形磨玻璃样影 2 0例 ,占 80 0 % (2 0 2 5)。其余 3 5例在进行影像检查时已发病 3d ,病变已经有所进展。 3d后患者肺部均出现多发大片状影像 ,其中呈单一磨玻璃样影者 10例 ,占 16 7% (10 60 ) ;磨玻璃样影合并实变影者 45例 ,占 75 0 % (45 60 ) ;主要呈肺实变影者 5例 ,占 8 3 % (5 60 )。入院 10~ 14d内病变明显进展者 50例 ,占 83 3 % (50 60 ) ;病变范围减少者 10例 ,占 16 7% (10 60 ) ;合并肺间质增生者 4例 ,占 6 7%。结论 HRCT可清楚反映SARS病变的密度、形态和范围 ,以及显示肺间质增生改变。因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肺炎 诊断 ct表现
原文传递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5
9
作者 韩瑛 吴晓华 张颖琪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血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 3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出血性脑梗死 (HI) 34例 ]根据梗死面积、血糖值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 ,并将各组不同的H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血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 3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出血性脑梗死 (HI) 34例 ]根据梗死面积、血糖值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 ,并将各组不同的H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面积梗死组发生HI为 37 2 9% ,腔隙性脑梗死组发生HI仅 1 17% (P <0 0 0 1) ;血糖 >11 1mmol/L组发生HI为 17 98% ,<7 0mmol/L组发生HI仅 3 0 7%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发生HI为 18 5 2 % ,轻型组发生HI仅 2 14 % (P <0 0 5 )。结论 梗死面积越大、血糖越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患者越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 危险因素 神经功能 血糖 脑水肿 ct表现
下载PDF
老年人肺结核的CT表现 被引量:49
10
作者 杜铁桥 梁鸿儒 +1 位作者 马新 许全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7-329,T001,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结核的CT表现 ,评价CT检查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  1993年8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 16 0例老年 (6 5~ 89岁 ,平均 72 .5岁 )肺结核患者做CT检查 ,其中 112例行病灶高分辨扫描 (HRCT)、84例做增强扫描。并进行综合...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结核的CT表现 ,评价CT检查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  1993年8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 16 0例老年 (6 5~ 89岁 ,平均 72 .5岁 )肺结核患者做CT检查 ,其中 112例行病灶高分辨扫描 (HRCT)、84例做增强扫描。并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 CT表现为 :(1)结核病灶分布在一叶以上占 78.6 % ;上、下叶均受累占 5 6 .4 % ,上叶受累占 2 0 .5 % ,下叶受累占 2 3.0 %。 (2 )病变以纤维化为主占 89.4 % ;伴有空洞者占 4 8.5 % ;伴有钙化占 4 0 .8% ;胸膜增厚占 18.4 % ;结核瘤占 6 .8%。 (3)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者占 90 .5 %。 (4)具有结核活动征象者占 76 .8% ,HRCT表现为 2~ 4mm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状结构 ,或 5~ 8mm模糊结节、小叶间隔增厚及邻近支气管壁增厚。 (5 )肺结核合并肺癌占 9.4 % (15 16 0 )。结论 老年肺结核的CT表现以纤维化为主 ,累及下肺叶比例较高 ,增强CT病灶呈明显强化 ,合并肺癌的发生率较高。HRCT可作为判断结核有无活动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结核 ct表现 诊断
下载PDF
少血供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48
11
作者 郑可国 许达生 沈静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低密度小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为低密度的小肝癌 2 5例共 2 7个病灶的CT征象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1)平扫病灶边界模糊不清者有 16个病灶 ,边界...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低密度小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为低密度的小肝癌 2 5例共 2 7个病灶的CT征象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1)平扫病灶边界模糊不清者有 16个病灶 ,边界清楚者有 11个病灶 ;增强后病灶边界模糊者只有 7个病灶 ,边界清楚者有 2 0个病灶 ,同时病灶边缘轮廓轻度不规整。 (2 )平扫瘤内呈均匀性低密度者有 18个病灶 ,瘤内密度不均匀者有 9个病灶 ;增强后瘤内密度均匀者只有 6个病灶 ,瘤内密度不均匀、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者有 2 1个病灶。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低密度小肝癌的CT表现特点是 :平扫病灶边界模糊 ,增强后病灶边界变清楚并呈轻度不规整 ,同时病灶内密度不均匀 ,有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血供小肝癌 ct表现 病理学 螺旋ct检查 双期增强扫描 小肝细胞癌
原文传递
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临床诊断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书文 孙士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临床特征以及新的分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CT征象 :(1)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内密度增高影 ;(2 )上颌窦内可见团块状或线样钙化影 2 5例 (7...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临床特征以及新的分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CT征象 :(1)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内密度增高影 ;(2 )上颌窦内可见团块状或线样钙化影 2 5例 (73.5 % ) ;(3)窦腔高密度混浊影中有气泡影 8例 ;(4 )上颌窦骨质吸收、破坏 5例 ,窦壁骨质膨胀或变薄 3例。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有特征性的CT表现 ,如窦腔内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线样钙化影或气泡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诊断 ct表现 病因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附25例报告)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建新 刘乃波 鲍镇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2 5例临床表现急性腰腹痛、镜下血尿 ,可疑输尿管结石 ,B超、KUB、IVU未显示结石的患者 ,行螺旋CT检查 ,将获得的容积图像三维立体重建成像处理。 结果  2 4例螺旋CT图像显示出...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2 5例临床表现急性腰腹痛、镜下血尿 ,可疑输尿管结石 ,B超、KUB、IVU未显示结石的患者 ,行螺旋CT检查 ,将获得的容积图像三维立体重建成像处理。 结果  2 4例螺旋CT图像显示出输尿管结石 ,确诊率 96 %。 3例CT三维立体成像显示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扩张及结石周围组织水肿等继发性变化。 结论 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安全、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输尿管结石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表现
原文传递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诊断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权 彭卫军 王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 (D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包括复发病例共 15例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CT表现分为 3组 :(1)脂肪密度肿块深部见一分隔的等或高...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 (D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包括复发病例共 15例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CT表现分为 3组 :(1)脂肪密度肿块深部见一分隔的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 ,2种成分之间分界截然 ,显微镜下见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区域向高度恶性非脂肪源性肉瘤区域突然过渡者 10例 ,包括5例原发肿瘤及 5例继发肿瘤。 (2 )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 ,瘤内脂肪密度成分少于 10 %者 3例 ,为复发病例。 (3)盆腹腔内多发病灶 ,脂肪密度肿块与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分别散发于不同部位者 2例 ,为复发病例。去分化成分 ,平扫与肌肉密度相似 (15 / 15 ) ,12例增强扫描显示早期中度到显著不均匀强化 (12 / 12 ) ,有延迟强化。结论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肿瘤的强化特征 ,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 ,CT对于术前定性及指导病理取材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肿块 ct表现 发病 复发 腹膜后 病理 显示 延迟 分隔
原文传递
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卉 曾蒙苏 +7 位作者 周康荣 陈刚 缪熙音 张利军 陆秀良 刘豪 陆怡 殷允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胰腺检查,胰腺癌侵及胰周主要动、静脉的不同CT表现特征。方法MSCT诊断胰腺癌68例患者中,3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剖腹探查发现不可切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术中由手术...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胰腺检查,胰腺癌侵及胰周主要动、静脉的不同CT表现特征。方法MSCT诊断胰腺癌68例患者中,3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剖腹探查发现不可切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术中由手术者仔细探查胰周主要血管[肠系膜上动脉(SMA)、腹腔干(CA)、肝动脉(HA)、肠系膜上静脉(SMV)及门静脉主干(PV)]。结果165支受检血管中,手术探查发现103支血管未受侵犯,其余62支血管受侵,MSCT术前检查,81%(5/62)受侵血管误判为未受侵犯(假阴性)。其余受侵的胰周主要动、静脉(57支)具有不同的CT表现特征胰周主要动脉受侵时,均被肿瘤包绕大于管周的1/2或完全包埋于肿瘤中。胰周主要静脉受侵时,部分静脉血管被肿瘤包绕小于管周的1/2SMV为4支(4/17),PV为2支(2/13),但同时均出现管壁受浸润或管腔狭窄或管腔形态改变;胰周静脉受侵犯时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的机会较胰周动脉大SMV为11支(11/17),PV为12支(12/13),而CA为3支(3/8),HA为4支(4/7),SMA为4支(4/12);胰周静脉受侵犯时管壁呈浸润性改变的比例较胰周动脉高SMV为11支(11/17),PV为7支(7/13),而CA为3支(3/8),HA为2支(2/7),SMA为6支(6/12)。结论胰周动、静脉受侵及时,其CT表现具有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静脉 ct表现 胰腺癌 MSct 肿瘤 动脉 CA 闭塞 主干
原文传递
螺旋CT多期扫描判断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张小明 杨汉丰 +5 位作者 黄小华 唐显映 蹇朴 杨正伟 周继雍 赵宗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取10~15 cm长小肠结扎两端成闭袢,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于模型制成后0.5 h(A组)、1~2 h(B组)和3~5 h(C组)行螺旋C...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取10~15 cm长小肠结扎两端成闭袢,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于模型制成后0.5 h(A组)、1~2 h(B组)和3~5 h(C组)行螺旋CT多期扫描.采用盲法对比分析CT表现与肠壁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A组 7只及B组 4只兔闭袢肠壁增强扫描出现持续强化,C组8只的闭袢肠壁均无明显持续强化.CT值测量:在增强前、增强后的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A组闭胖肠壁的CT值分别为 (56.3±4.3)HU,(139.5±17.9)HU,(145.1±12.6)HU和 (124.9±10.5)HU;B组分别为 (58.8±5.6)HU,(82.5±13.7)HU,(101.0±20.3)HU和 (95.0±16.4)HU;C组分别为 (62.1±7.8)HU,(63.9±6.6)HU,(59.5±4.40)HU和 (59.6±6.9) HU.在平扫时,A组、B组、C组闭袢肠壁之间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后的同一时期内,无论是在动脉期、静脉期或是延迟期,A组闭袢肠壁的CT值最大,B组次之,C组最小,而且差意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增强后各期内,A组、B组和C组对照肠袢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组织学对照,肠壁无坏死组出现持续强化征象的发生率(11/13)明显高于肠壁坏死组 (1/11)(P<0.05).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评价肠壁不同时间的缺血,持续强化主要见于肠壁缺血的早期阶段,而已坏死的肠壁在增强各期均无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期扫描 闭袢性肠梗阻 肠壁 缺血 实验研究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螺旋ct增强 新西兰大白兔 组织病理改变 ct 病理组织学 统计学 诊断价值 引流静脉 ct表现 对比分析 不同时间 早期阶段 动脉期 强化 实验性 B组分
原文传递
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琳 罗德红 +6 位作者 葛江梅 梁颖 李静 王建卫 刘瑛 吴宁 周纯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评价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在Ⅱ、Ⅳ、Ⅴ、Ⅵ区,咽后... 目的 评价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在Ⅱ、Ⅳ、Ⅴ、Ⅵ区,咽后组及腮腺区的分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100例鼻咽癌中,转移至咽后组淋巴结68例,Ⅴ区48例。100例甲状腺癌中,转移至Ⅵ区40例,Ⅶ区21例。不同原发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形态及边缘表现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原发肿瘤的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强化程度及内部密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152例鳞癌转移淋巴结中92例(61%)表现为不规则环形强化伴中央低密度区,100例甲状腺癌中,出现囊性变、囊壁内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分别为 36 例、23 例及 18 例。 结论 头颈部不同原发肿瘤有不同的颈淋巴结转移好发部位及密度改变。熟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形态及边缘,强化程度及密度特点,对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明显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原发肿瘤 颈部淋巴结 肿瘤转移 ct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评价与动态观察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中秋 李维勤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6-568,T001-T002,共5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ct检查 ct表现 并发症 诊断
原文传递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作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健 文卫平 +1 位作者 杨智云 苏振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按照Krouse分期标准,将本组病例分为四期(四组)。在每组中将CT分期与手术所见分期比较,结果如下(相...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按照Krouse分期标准,将本组病例分为四期(四组)。在每组中将CT分期与手术所见分期比较,结果如下(相符/不相符):T1期1/0,T2期22/2,T3期3/3,T4期2/0,总共28/5。结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虽无特异CT表现,但CT影像与手术所见对比显示,它能较准确判断肿瘤的侵及范围,是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期中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分期 鼻腔 手术所见 回顾性分析 应用价值 手术资料 影像资料 分期标准 ct分期 ct表现 ct影像 T1期 不相符 T2期 T3期 T4期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 被引量:34
20
作者 孙如泉 张桂成 +8 位作者 宋兆伟 赵灿伟 刘金国 高印生 张俊义 何寿华 李景庆 李泽亮 于代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 ,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6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表现。平扫 6例 ,增强扫描 2例。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系膜密度增高...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 ,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6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表现。平扫 6例 ,增强扫描 2例。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内高密度阴影等征象。 4例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增宽 ,3例可见肠系膜间游离积液 ,2例增强扫描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低密度血栓影 ,静脉壁环形强化呈“靶征”。结论 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应及时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增强扫描 ct检查 ct表现 ct诊断 征象 腹腔积液 阴影 模糊 高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