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岗强 文泽军 +2 位作者 曾艳丽 杨栋强 张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55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MSCT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病变能谱定量参数和不同... 目的比较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55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MSCT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病变能谱定量参数和不同能量水平下噪声比值。结果肝脏局限性结节增生病灶与周围肝组织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动脉期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小肝癌患者的噪声比较呈逐渐递减状态,能量水平越高,噪声比值越低。其中40keV、80keV、120keV能量水平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噪声比值均高于小肝癌(P<0.05)。门脉期80keV、120keV能量水平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噪声比值均低于小肝癌(P<0.05)。结论MSCT能有效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小肝癌 多层螺旋ct ct相关参数
下载PDF
术前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魏娟 赵如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选取对象为4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将这些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选取对象为4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术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术前未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的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髋膝踝角、股胫角、冠状位股骨角、冠状位胫骨角相比,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髋膝踝角、股胫角、冠状位股骨角和冠状位胫骨角均有所改善,均处于正常偏差范围之内,组内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髋膝踝角、股胫角、冠状位股骨角、冠状位胫骨角相比,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KSS评分相比,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K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患者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对其实施下肢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有助于准确定位其下肢机械力线,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度,促进其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长ct相关参数分析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CT相关骨骼肌参数在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怡 周福祥 +4 位作者 李秦阳 胡科 刘先昊 徐祎骏 于常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研究表明骨骼肌质和量的退化和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CT为肿瘤患者常用临床诊疗工具,其对骨骼肌具有较高分辨率。CT相关参数“SMD和SMI”可分别反映骨骼肌质(肌肉脂肪浸润,myosteatosis)和量(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的变化... 研究表明骨骼肌质和量的退化和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CT为肿瘤患者常用临床诊疗工具,其对骨骼肌具有较高分辨率。CT相关参数“SMD和SMI”可分别反映骨骼肌质(肌肉脂肪浸润,myosteatosis)和量(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的变化。本文以“肌肉减少症、肌肉脂肪浸润、骨骼肌指数、骨骼肌密度、肿瘤、预后、治疗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及CNKI相关文献总结CT相关参数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现:肌肉脂肪浸润(低SMD)及肌肉减少症(低SMI)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发生率均较高,且两者评估标准渐趋统一,但最佳截断值仍具有争议。肌肉脂肪浸润(低SMD)及肌肉减少症(低SMI)均可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治疗耐受性,且均为胃肠道肿瘤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综上所述,CT相关骨骼肌参数可协助指导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诊疗决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相关骨骼肌参数 骨骼肌密度 肌肉脂肪浸润 骨骼肌指数 肌肉减少症 预后
下载PDF
肝癌患者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探究
4
作者 陈毅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2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20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20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灌注量、灌注指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20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20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灌注量、灌注指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C、VEGF-D)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肝癌患者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HAP、HAPI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PP、TLP及HP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期肝癌患者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P、HAPI与VEGF-A、VEGF-C、VEGF-D均呈正相关(P<0.05),HPP、TLP、HPPI与VEGF-A、VEGF-C、VEGF-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肝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双能量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鉴别肺癌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崔兆国 伍建林 +2 位作者 宋冬冬 曹源 张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532-2534,2538,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鉴别肺癌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纳入疑似肺癌患者162例,其中110例患者明确肺癌病理组织分型。评估110例肺癌患者的CT形态学特征,并测量病变碘图相关...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鉴别肺癌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纳入疑似肺癌患者162例,其中110例患者明确肺癌病理组织分型。评估110例肺癌患者的CT形态学特征,并测量病变碘图相关定量参数(碘浓度、碘比值)。比较不同肺癌亚型之间CT征象及碘图相关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10例肺癌患者中,腺癌48例,鳞癌36例,小细胞肺癌26例。3种肺癌亚型的大部分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及鳞癌患者碘浓度及碘比值均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模型诊断准确率为69.1%,CT征象联合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诊断准确率为80.9%。结论DECT碘图定量联合CT征象可提高诊断肺癌亚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双能量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 ct征象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