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对IL-6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申海燕 申文 袁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28-832,共5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的影响。方法:选择PHN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安慰剂注射及药物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的影响。方法:选择PHN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安慰剂注射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及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1天、治疗后1天、1周、4周、8周、2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巴喷丁及曲马多的用药量及血清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口服药物量及血清IL-6水平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口服药物量及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IL-6水平与VAS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能有效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并能明显降低血清IL-6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ct引导神经阻滞 IL-6
下载PDF
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治疗效果
2
作者 田艳枫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T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下腰痛症状、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致痛物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5-羟色胺、P物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神经阻滞可提高坐骨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减少致痛物质释放,缓解疼痛,加快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ct引导神经阻滞 疼痛 炎性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