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牟灿 阳明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4-1130,共7页
基于CT影像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讨论CT影像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90例腰椎爆裂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三维CT检查和X线检查,并设置术中CT观测组和X线检测组,其中... 基于CT影像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讨论CT影像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90例腰椎爆裂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三维CT检查和X线检查,并设置术中CT观测组和X线检测组,其中A组术中基于CT三维重建对手术复位进行判断评估并在CT导航引导下使螺钉置入;B组术中依据传统的X线正侧位对手术复位评估,并采用X线透视技术对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治疗。研究表明,进行间接复位治疗,以及后续的调整治疗或者矫正治疗,患者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根据ASIA评分标准A组中有32.1%的脊髓损伤病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达到了E级水平,而B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仅为22.1%。说明CT影像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明显要优于X线,并且CT导航技术对A3型的3个分型也均有良好的效果。采用CT导航技术验证的准确度约为1.6mm,其中A组置入螺钉的准确度约为98.8%,B组置入螺钉准确率约为96.5%。说明CT影像技术对复杂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型以及术前、术中模拟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ct模型 胸腰椎
原文传递
基于岩石CT扫描的冻融作用对花岗岩细观结构及力学强度影响研究
2
作者 侯圣山 何箫 +6 位作者 孟宪森 陈亮 冯振 刘明学 李昂 郭长宝 吉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2-472,共11页
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西部高原地区的季节性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特性及强度劣化性质研究对指导西部寒区基础工程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 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西部高原地区的季节性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开展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特性及强度劣化性质研究对指导西部寒区基础工程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观察,获取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微结构;接着利用CT扫描技术,对冻融后的花岗岩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层利用阈值分割进行二值化处理,堆叠得到样品内外结构的高分辨3D数据及影像;结合分形理论计算图像计盒维数并由此对图像复杂度做出量化判断,由此对冻融循环对花岗岩内部结构演化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强度演化规律,探究结构演化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偏光显微镜下,岩石呈块状构造,具有似斑状粗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局部见交代蠕虫结构。似斑晶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其他矿物粒径0.25~4.0 mm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碱性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绿帘石,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黄铁矿等,镜下鉴定为似斑状粗粒不等粒黑云二长花岗岩。CT扫描显示,冻融循环效应在影响花岗岩细观结构时,会导致花岗岩内部孔隙率的整体上升,但岩石渗透性变化不大,岩石渗透率仅上升0.003×10^(-3)μm^(2);内部孔隙发育不均匀,试样整体结构改变以萌生较多新的微孔隙为主。冻融循环后岩石内部结构复杂度有所下降,但岩石整体完整性仍然较好,分形维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形研究显示,20次冻融循环并未导致花岗岩的结构复杂度发生较大变化,同时试样整体力学特性出现下降,黏性增加以及长期强度出现较大幅度的衰减,进入蠕变试验阶段的应变阈值提高。在评价此类原生结构较致密的岩石的安全性时,仅从结构上进行考量与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偏差,应结合必要的强度指标综合评估。岩石在经历冻融循环后,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阈值分割 ct模型 分形维数 结构演化 长期强度
下载PDF
CT相对密度值评估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密度与骨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蕊 羊冬梅 李宁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99-4905,共7页
针对CT测量相对密度值进而对腰椎骨折区域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进一步对椎体内植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为临床研究分析提供可行的方案。选取胸腰椎骨折32例患者,对椎体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复位并植骨成固定修复。固定后对植骨区域进... 针对CT测量相对密度值进而对腰椎骨折区域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进一步对椎体内植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为临床研究分析提供可行的方案。选取胸腰椎骨折32例患者,对椎体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复位并植骨成固定修复。固定后对植骨区域进行CT检查,观察固定后1周,6个月的椎前后植骨区域的CT相对密度值、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伤椎Cobb角变化。研究表明,高、低密度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后一个月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和Cobb值与术前相比大幅度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较6个月后的最终回访值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在术后病症恢复,但在恢复期无明显改变,也未产生二次伤害。此外,这两组的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和Cobb值变化基本一致,说明疗效一致。高、低密度组患者最后随访的植骨区域的CT相对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一周的,说明植骨区域密度逐渐增大,成骨量逐渐增加。低密度组骨折植骨区域密度在术后一周以及最后随访时均高于高密度组,但是最后随访时的高低密度组的CT相对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其值较为接近。因此,可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CT相对密度值来评估其骨折愈合情况,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提供临床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关节图像与影像 ct模型 椎体骨折 骨密度 COBB角 压缩率 随访
原文传递
基于CT数据的颌骨支架材料有限元分析及3D打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伟 罗飞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53-4559,共7页
本研究基于CT数据对颌骨支架材料进行有限元分析及3D打印模型研究,为了进一步确定CT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骨组织构建工程的可行性,同时探讨构建骨组织支架材料工程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利用骨缺损区域的CT数据进行三维构建,对武汉市第一医院... 本研究基于CT数据对颌骨支架材料进行有限元分析及3D打印模型研究,为了进一步确定CT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骨组织构建工程的可行性,同时探讨构建骨组织支架材料工程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利用骨缺损区域的CT数据进行三维构建,对武汉市第一医院颌面外科颌骨囊肿患者的颌骨缺损区进行CT扫描,再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中,根据CT数据对颌骨缺损部分进行三维建模。支架材料内部形态基于Pro/E软件设计3种不同的支架-立方体结构、蜂窝结构、仿生骨结构。设置支架材料负载为90 N,泊松比为0.3,弹性模量为11 Gpa,地面为完全约束,对支架结构的形变及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构建的支架结构导入Magics中,输出STL格式,连接3D打印机制备支架的三维模型实体模型。本实验发现:(1)使用3D打印技术制得三种支架实体模型,支架材料模型外部形态和颌骨骨缺损区内部结构高度匹配。(2)分别对三种支架模型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符合要求。(3)基于布尔运算对支架模型的外部形态同骨缺损区进行匹配。基于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及Mimics三维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支架实体模型。有限元分析的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立方体结构的支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ct模型 颌骨支架 3D打印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制导雷达的交互多模型跟踪滤波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超 单奇 《雷达与对抗》 2013年第2期25-30,70,共7页
跟踪滤波算法是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杀伤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传统的直线模型算法不适合精确跟踪具备超机动能力的现代战机。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制导雷达数据处理的跟踪滤波方法。新方法采用交互多模型的结构,并加入未知角速度的转弯模型... 跟踪滤波算法是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杀伤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传统的直线模型算法不适合精确跟踪具备超机动能力的现代战机。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制导雷达数据处理的跟踪滤波方法。新方法采用交互多模型的结构,并加入未知角速度的转弯模型,避免了目标机动引起的跟踪精度下降。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新方法显著提高了滤波跟踪的距离精度和方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雷达 滤波 交互多模型 匀速转弯模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静脉性阴茎海绵体漏的应用与征象分析
6
作者 陆善金 丁可 +3 位作者 黄瑞岁 孙毅海 慕鉴 何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 建立阴茎静脉回流系统的3D-CT模型,对静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静脉漏作出精确定位诊断。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58例,其中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25例,阴茎海绵体CT血管增强检查33例。采用MIP+VR后处理技... 目的 建立阴茎静脉回流系统的3D-CT模型,对静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静脉漏作出精确定位诊断。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58例,其中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25例,阴茎海绵体CT血管增强检查33例。采用MIP+VR后处理技术重建阴茎及盆腔静脉的CT三维图像。由两名具有10年以上影像学诊断经验的医师在盲法条件下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采用t检验对两组评分比较,采用Kappa检验对图像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 25例X线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成功率100%,诊断阳性率88%;33例CT增强检查成功率100%,诊断阳性率100%。两名医师对CT三维重建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好(Kappa值为0.763),对造影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49);CT血管增强图像质量评分为(4.44±0.68)分,造影图像质量评分为(3.52±0.91)分,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完成阴茎静脉回流系统解剖性重建,并建立阴茎静脉回流系统3D-C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回流 3D-ct模型 分析
下载PDF
多平面辅助定位法提高颅颌面三维CT测量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盛潇 聂萍 +3 位作者 朱敏 赵彦惠 徐晓珑 陶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较准确的三维头影测量定点方法,为面部不对称畸形的临床三维测量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系统,对10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全头颅扫描,并进行CT影像三维重建,描绘测量16个相关解剖标志点。采用SAS8.02软件进行直线相... 目的:建立一种较准确的三维头影测量定点方法,为面部不对称畸形的临床三维测量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系统,对10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全头颅扫描,并进行CT影像三维重建,描绘测量16个相关解剖标志点。采用SAS8.02软件进行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各标志点三维坐标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16个标志点的48个三维坐标数据的直线相关系数r、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b都在0.99000~1.01000以内。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三维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该套定位要求及标志点,可以为面部不对称患者的硬组织形态特征改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部 模型重建 三维模型定点 三维测量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在荧光定量PCR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彦礼 李旭 +2 位作者 苏振成 徐明恺 张惠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对样品进行5倍梯度稀释后获得相应梯度的荧光定量PCR原始数据,并应用2-△△Ct法、相对标准曲线法和动力学模型处理原始数据,所得定量结果(x-±s)依次为1.76±0.70、0.89±0.14和0.99975±0.06,与理论值1比较表明,动力学模型在定量结果的可靠性、方便性及经费节约方面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2-△△ct 相对标准曲线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Melia’s R<sub>h</sub>= ct Model Is by No Means Flat
9
作者 Rainer Burghardt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0年第5期703-711,共9页
With the support of numerous argu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Melia’s claim that his cosmological Rh = ct model is flat and infinite is erroneous. In contrast, the model is positively curved, closed and, therefore, ... With the support of numerous argu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Melia’s claim that his cosmological Rh = ct model is flat and infinite is erroneous. In contrast, the model is positively curved, closed and, therefore, finite. With respect to results of Melia’s model, it is identical to our Sublumin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ly and Locally FLAT COSMOS Melia’s Rh = ct model SUBLUMINAL model Curvature Parameter
下载PDF
Why Flat Space Cosmology Is Superior to Standard Inflationary Cosmology
10
作者 Eugene Terry Tatum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8年第10期1867-1882,共16页
Following recent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 observations of global spatial flatness, only two types of viable cosmological models remain: inflationary models which almost instantaneously attain cosmic flatness ... Following recent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 observations of global spatial flatness, only two types of viable cosmological models remain: inflationary models which almost instantaneously attain cosmic flatness following the Big Bang;and non-inflationary models which are spatially flat from inception. Flat Space Cosmology (FSC) is the latter type of cosmological model by virtue of assump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Hawking-Penrose conjecture that a universe expanding from a singularity could be modeled like a time-reversed black hole. Since current inflationary models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lack of falsifiability, the numerous falsifiable predictions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FSC model are herein contrasted with standard inflationary cosmology. For the reasons given, the FSC model is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standard cosmology in the following eleven categories: Predictions Pertaining to Primordial Gravity Waves;Cosmic Dawn Early Surprises;Predicting the Magnitude of CMB Temperature Anisotropy;Predicting the Value of Equation of State Term w;Predicting the Hubble Parameter Value;Quantifiable Entropy and the Entropic Arrow of Time;Clues to the Nature of Gravity, Dark Energy and Dark Matter;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Problem;Quantum Cosmology;Dark Matter and Dark Energy Quantitation;Requirements for New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OLOGY Theory COSMIC Inflation Dark Energy COSMIC FLATNESS CMB Anisotropy COSMIC Entropy Emergent Gravity Black Holes FSC COSMIC DAWN Rh = ct model
下载PDF
高速旋转物体的CT图像重建方法
11
作者 陈德峰 于平 张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6-1792,共7页
高速旋转物体的CT成像是难点问题,相关研究论文较少.由于CT检测系统的单幅投影的数据采集时间无法足够短,导致无法采集高速旋转物体准静止的CT扫描数据,从而使得基于逐条射线的经典CT成像模型不再适用于高速旋转物体CL成像.本文针对高... 高速旋转物体的CT成像是难点问题,相关研究论文较少.由于CT检测系统的单幅投影的数据采集时间无法足够短,导致无法采集高速旋转物体准静止的CT扫描数据,从而使得基于逐条射线的经典CT成像模型不再适用于高速旋转物体CL成像.本文针对高速旋转物体CT,给出了数据采集准则,建立了射线混叠CT成像模型,并提出了相应迭代重建算法.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对高速旋转物体进行CT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物体 射线混叠 ct 模型 重建算法 采样时间 解调
下载PDF
基于模型概率估计的两层交互多模型算法
12
作者 程梓楠 王勇 +1 位作者 徐国亮 余跃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机动目标跟踪问题的研究中,针对转弯机动目标跟踪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模型概率对模型集合进行实时计算的两层交互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由第一层目标转弯速率的粗估计和第二层目标状态向量的精估计构成,它利用第一层模型计算出... 在机动目标跟踪问题的研究中,针对转弯机动目标跟踪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模型概率对模型集合进行实时计算的两层交互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由第一层目标转弯速率的粗估计和第二层目标状态向量的精估计构成,它利用第一层模型计算出的目标运动估计转弯速率,构建与当前目标运动状态匹配程度较高的第二层转弯模型集合,并将该转弯模型集合运用于状态估计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针对转弯机动目标时仍有较好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交互多模型 模型概率 转弯模型
下载PDF
影响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因素分析及恶性可能性预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田蓉 苏鸣岗 +2 位作者 田野 李芳兰 匡安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恶性可能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105例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恶性肿瘤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结节... 目的分析影响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恶性可能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105例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恶性肿瘤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结节直径、结节位置、CT征象、18 F-2-氟-2脱氧-D-葡萄糖(18 F-FDG)摄取程度等因素与SPN良恶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确定诊断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所得的与SPN良恶性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独立变量,建立预测SPN恶性可能性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判断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史、毛刺征、FDG摄取程度与SPN恶性可能性有相关性,所得的回归方程为:Logit(P)=-8.722+2.448(性别)+2.023(吸烟)+0.851(年龄)+1.057(直径)+2.432(毛刺)+1.502(FDG摄取程度)。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χ2=8.623,P=0.375,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好。将预测所得的概率值与实际观察到的概率值比较,预测的可能性与观察到的可能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99,P=0.443),证明模型的精确度非常好,AUC为0.892(95%CI0.817~0.941),以预测概率0.67作为良恶性诊断的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2%、84.1%、87.6%。结论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预测病变的恶性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PET/ct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特点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丹 苏潇 +1 位作者 赵倩倩 赵江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4期4-7,26,共5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的表现,对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CT密度、强化模式及CT值量化指标等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的表现,对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CT密度、强化模式及CT值量化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病例均为单侧单发,16例位于腮腺浅叶,2例跨浅、深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肿瘤最大截面横径为0.5-5.5cm;大多呈椭圆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17例(17/22)肿块内见囊变区,其中1例(1/17)见钙化灶。所有病例在双期CT增强均有强化,动脉早期强化较明显、CT值为(104.7±15.3)Hu,最大强化率为152.3%,动脉晚期(近动静脉交界期)CT值为(118.7±13.8)Hu;基底细胞腺瘤至少有两种强化模式:一是动脉早期明显强化,动脉晚期持续强化;二是动脉早期显著强化,动脉晚期强化幅度有所减退,同时与其相关病理进行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腺瘤 ct表现 ct强化模式
下载PDF
用于CT配置数量预测的滞后计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海潮 毛阿燕 +2 位作者 王曼莉 刘殿奎 刘奎 《中国卫生资源》 2002年第4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并筛选与CT配置数量相关的社会经济、地理、人口、卫生等方面的统计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省市区CT配置总量的预测模型 ,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备配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使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 ,筛选与区域内CT... 目的 :探讨并筛选与CT配置数量相关的社会经济、地理、人口、卫生等方面的统计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省市区CT配置总量的预测模型 ,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备配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使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 ,筛选与区域内CT数量相关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共筛选了医生数、是否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是否为中部地区、县级行政区划数、职工人均工资和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等 7个指标进入模型。结论 :本模型的建立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 ,都具有重大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设备配置 计量经济学模型 相关因素 卫生资源
下载PDF
利用蒙特卡罗建模及估算儿童X-CT检查受照剂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羽晞 邱睿 +2 位作者 郑钧正 高林峰 李君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在儿科X射线-CT检查迅速增加的当下,尤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儿童,其所致医疗照射剂量的评估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已建立的1岁儿童体素体模,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建立扫描模型,进行CT检查所致儿童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估算。建立... 在儿科X射线-CT检查迅速增加的当下,尤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儿童,其所致医疗照射剂量的评估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已建立的1岁儿童体素体模,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建立扫描模型,进行CT检查所致儿童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估算。建立了CT单层轴向扫描时对1岁儿童36个器官或组织所产生医疗照射剂量的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可快速估算1岁儿童受检者接受CT扫描时的医疗照射剂量。并与同样扫描条件下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相对偏差在2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X-ct检查 ct扫描模型 蒙特卡罗 医疗照射 器官剂量
下载PDF
新的“S-蛇形”机动目标模型及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亮亮 周峰 徐彤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6,22,共5页
为了解决三维空间蛇形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中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了新的"S-蛇形"机动目标模型。该模型基于研究分析了平面内原始机动转弯模型,考虑目标在垂直方向做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对二维机动转弯模型进行了三维补维,但经仿... 为了解决三维空间蛇形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中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了新的"S-蛇形"机动目标模型。该模型基于研究分析了平面内原始机动转弯模型,考虑目标在垂直方向做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对二维机动转弯模型进行了三维补维,但经仿真分析发现,此模型在机动变轨处出现"折返"现象,为了克服此缺点,又对该模型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S-蛇形"机动目标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匹配蛇形机动目标真实运动轨迹。最后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中应用该模型,对真实蛇形机动目标进行滤波跟踪,通过Monte-Carlo仿真,结果验证了此算法跟踪精度高,也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已经初步应用于某新型武器装备跟踪系统调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转弯模型 “S-蛇形”机动目标模型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下载PDF
2005年全国各省市区CT配置量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阿燕 雷海潮 《中国卫生资源》 2002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 :预测 2 0 0 5年全国各省、市、区CT配置数量 ,协助国家制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方法 :采用后验差比值法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 2 0 0 5年全国各省、市、区CT配置数量的预测并依据对CT使用效率的评价研究结果 ... 目的 :预测 2 0 0 5年全国各省、市、区CT配置数量 ,协助国家制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方法 :采用后验差比值法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 2 0 0 5年全国各省、市、区CT配置数量的预测并依据对CT使用效率的评价研究结果 ,提出 2 0 0 5年全国CT配置数量规划建议。结果 :模型预测到 2 0 0 5年全国CT配置总量是 5 72 3台 ,使用效率调整系数对预测值进行调整后得到全国 2 0 0 5年CT配置量为 4 884台 ,比1 999年有 1 1 95台的增长。结论 :全国CT配置数量在“十五”期间应当有所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5年 预测 ct 计量经济学模型 设备配置 后验差比值法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重建模型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阚晓昕 白一帆 +3 位作者 马韬 王盛章 董智慧 符伟国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1-706,共6页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壁撕裂形成真假腔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假腔破裂风险高,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且难以抢救,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流固耦合模拟,研究血液与血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为评估病...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壁撕裂形成真假腔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假腔破裂风险高,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且难以抢救,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流固耦合模拟,研究血液与血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为评估病变部位的破裂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基于CT影像重建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在本文对一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研究中,在血管厚度设定上采用了分区等厚度模型,并使用六面体单元对固体部分进行了网格划分。对于血管壁部分采用了线弹性本构关系。通过对计算得出的第一主应力、壁面切应力、流场等指标的分析,帮助评估主动脉夹层的破裂风险和预测破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主动脉夹层 ct重建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状态
20
作者 金海蛟 张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3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其中突变型有55例,野生型45例,通过CT影像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EGFR突变组和野... 目的:研究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其中突变型有55例,野生型45例,通过CT影像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EGFR突变组和野生型组患者的CT影像学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结果:从临床特征角度来看,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患者中性别、吸烟史、癌胚抗原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年龄、骨转移、脑转移、KI67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从CT影像学角度来看,两组患者的肿瘤伴有毛刺征、胸腔积液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CT密度、肿瘤大小、分叶、空洞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根据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吸烟史、癌胚抗原、毛刺、胸腔积液和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有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可通过性别、癌胚抗原、毛刺预测肺腺癌EGFR的基因突变。结论:通过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对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组学模型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预测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