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浓度特征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家兵 关德新 +3 位作者 赵晓松 韩士杰 于贵瑞 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度CO2浓度特征进行了分层连续监测,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变化与垂直变化,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及林内湍流交换...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度CO2浓度特征进行了分层连续监测,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变化与垂直变化,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及林内湍流交换强度有关.生长季林内全天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凌晨500左右的近地面层,最低值出现在午后1500左右的冠层部位;日出前后,随着逆温层的打破,林下CO2有一明显的释放过程.观测期间林内CO2平均浓度为377μmol·mol-1,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1月,为388μmol·mol-1,最低值出现在8月,为352μmol·mol-1.生长季夜间森林表现为CO2的排放源,日间表现为CO2的吸收汇;非生长季日间与夜间森林都主要表现为CO2的排放源,但在午间冠层部位仍有数小时表现为CO2的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 co2交换
下载PDF
苏丹Samaa稠油油藏CO_2吞吐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欧瑾 刘学伟 +2 位作者 何应付 张英霞 刘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苏丹Palogue油田Samaa油藏,研究影响CO2吞吐开采稠油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Samaa油藏,CO2吞吐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法;过低的井底流压会降低换油率;CO2吞吐最佳焖井时间为16d左右,吞吐以不超过... 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苏丹Palogue油田Samaa油藏,研究影响CO2吞吐开采稠油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Samaa油藏,CO2吞吐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法;过低的井底流压会降低换油率;CO2吞吐最佳焖井时间为16d左右,吞吐以不超过3个周期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OGUE油田 稠油开采 二氧化碳 焖井时间 井底流压 采出程度 增产油量 换油率
下载PDF
低压电场驱动下膜分离CO_2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一民 谢凯 +2 位作者 盘毅 许静 雍成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40,56,共4页
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 ,进行预处理和化学改性。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化学改性方法及低压电场的电压对离子交换膜的CO2 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进处理条件、施加低压电场及在膜中加入亲水物质可明显地增加离子交换膜的二氧化碳通量。
关键词 co_2 通量 离子交换膜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内螺纹管内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遵超 王珂 +3 位作者 刘彤 杨凤叶 曹侃 刘敏珊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2-405,共4页
建立了外径为3 mm的内螺纹管三维实体模型,使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在不同的进口雷诺数和操作压力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内螺纹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截面局部换热系数和相同流体局部平均温度下的局部换热系数均随着冷却压... 建立了外径为3 mm的内螺纹管三维实体模型,使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在不同的进口雷诺数和操作压力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内螺纹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截面局部换热系数和相同流体局部平均温度下的局部换热系数均随着冷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流体局部平均温度下的局部换热系数随着进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冷却压力和进口雷诺数下,流体局部平均温度越接近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界点温度,局部换热系数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内螺纹管 数值模拟 换热 流动
原文传递
贮藏性光合产物对无CO_2空气中C_3植物光下CO_2释放的碳素补偿
5
作者 熊福生 高煜珠 宋平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无CO_2空气中,小麦、大豆等C_3植物叶片表现出远高于暗呼吸且长时间持续的光下CO_2释放。低氧条件下,叶片RuBP含量显著增加。无HCO_3^-体系中,大豆叶肉细胞积累的光合产物光下损耗明显大于暗中,且主要表现为不伴随可溶性糖相应积累的淀... 无CO_2空气中,小麦、大豆等C_3植物叶片表现出远高于暗呼吸且长时间持续的光下CO_2释放。低氧条件下,叶片RuBP含量显著增加。无HCO_3^-体系中,大豆叶肉细胞积累的光合产物光下损耗明显大于暗中,且主要表现为不伴随可溶性糖相应积累的淀粉迅速降解,淀粉降解酶活性也显著提高。由此表明C_3植物可通过动员其自身贮藏的光合产物,作为补偿碳源,维持CO_2亏缺条件下Calvin循环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空气 co2气体交换 C3植物
下载PDF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n CO2 Budget in 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 of Jiaozhou Bay,China 被引量:2
6
作者 GAO Manyu KONG Fanlong +2 位作者 XI Min LI Yue LI Ji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539-551,共13页
Estuarial saline wetland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vital role in CO_2 cycling.However,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stimating CO_2 fluxes from estuarial saline wetlands.In this study,the static chamber-gas... Estuarial saline wetland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vital role in CO_2 cycling.However,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stimating CO_2 fluxes from estuarial saline wetlands.In this study,the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phy(GC)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fy CO_2 budget of an estuarial saline reed(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 in Jiaozhou Bay in Qingd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China during the reed growing season(May to October) in 2014.The CO_2 budget study involved net ecosystem CO_2 exchange(NEE),ecosystem respiration(Reco) and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Temporal variation in CO_2 budget and the impact of air/soil temperature,illumination intensity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exerted on CO_2 budget were analyz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etland was acting as a net sink of 1129.16 g/m^2 during the entire growing season.Moreover,the values of Reco and GPP were 1744.89 g/m^2 and 2874.05 g/m^2,respectively;the ratio of Reco and GPP was 0.61.Diurnal and monthly patterns of CO_2 budget vari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Reco showed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with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5 cm,10 cm,20 cm depths,and soil temperature at 5 cm depth was the most crucial influence factor among them.Meanwhile,temperature sensitivity(Q10) of Reco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temperature.Light and temperature exerted strong controls over NEE and GPP.Aboveground biomass over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showed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CO_2 budget,while those during the early and peak growing season showed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CO_2 budget.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O_2 exchange in estuarial saline wetland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ecosystem co_2 exchange ecosystem respiration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influencing factor estuarial saline reed wetland static chamber-GC method
下载PDF
热水溶液中CH_4和CO_2之间碳同位素交换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储雪蕾 Hiroshi Ohmoto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95-301,共7页
230℃和250℃温度下溶液中CH_4和CO_2之间的碳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实验初步证实它们在水溶液中要比在于系统中容易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不同条件实验的比较表明溶液的酸度(或pH)、CH_4/CO_2(摩尔)和反应容器的大小等都会明显地影响同位素交... 230℃和250℃温度下溶液中CH_4和CO_2之间的碳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实验初步证实它们在水溶液中要比在于系统中容易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不同条件实验的比较表明溶液的酸度(或pH)、CH_4/CO_2(摩尔)和反应容器的大小等都会明显地影响同位素交换的速度。文中描述了实验方法,并从机制上初步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溶液 co2 同位素交换 甲烷
下载PDF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估算植被/大气间净CO_2交换量中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26
8
作者 温学发 于贵瑞 孙晓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近年来,涡度相关技术的进步使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长期和连续观测成为可能。目前,涡度相关技术是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测定植被/大气间CO2通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绝大部分CO2通量观测站点都处于非典型的理想条件下,不能完全满足... 近年来,涡度相关技术的进步使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长期和连续观测成为可能。目前,涡度相关技术是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测定植被/大气间CO2通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绝大部分CO2通量观测站点都处于非典型的理想条件下,不能完全满足涡度相关技术的基本假设条件,从而导致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估算植被/大气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不确定性。系统介绍了涡度相关技术的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公式和误差的类型与特征等理论问题,重点阐述了通量测定中仪器本身的物理限制、二维和三维的气流运动、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夜间通量的低估等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并据此对通量观测研究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研究认为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以及误差评价是不同通量站点间的结果比较和全球尺度综合分析的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 co2通量 非理想条件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人工草地的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总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力博 古松 +7 位作者 赵亮 徐世晓 周华坤 冯超 徐维新 李英年 赵新全 唐艳鸿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0-780,共11页
为了揭示三江源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生态系统(100°26′-100°41′E,34°17′-34°25′N,海拔3980m)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该研究利用2006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分析了该人工草地的NEE,总初级... 为了揭示三江源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生态系统(100°26′-100°41′E,34°17′-34°25′N,海拔3980m)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该研究利用2006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分析了该人工草地的NEE,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co)以及Reco/GPP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CO2日最大吸收值为6.56g CO2·m-2·d-1,最大排放值为4.87g CO2·m-2·d-1。GPP年总量为1761g CO2·m-2,其中约90%以上被生态系统呼吸所消耗,CO2的年吸收量为111g CO2·m-2。5月的Reco/GPP略高于生长季的其他月份,为90%;6月Reco/GPP比值最低,为79%。生态系统的呼吸商(Q10)为4.81,显著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该研究表明:生长季的NEE主要受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则主要受土壤温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总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人工草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那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志鹍 马耀明 +2 位作者 胡泽勇 李茂善 孙方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7-1223,共7页
利用2008年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下称那曲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那曲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9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生长季,生... 利用2008年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下称那曲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那曲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9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生长季,生态系统白天碳吸收和夜间碳排放速率均达到最强,最大吸收速率和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5.3和1.7μmolCO_2·m^(-2)·s^(-1),与低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相比要偏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汇作用较为明显,年吸收量为151.5 gCO_2·m^(-2)(即41.3gC·m^(-2));5-9月生态系统呼吸占总初级生产力的比重约为76%,这表明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在高寒草甸植物生长旺盛的月份,白天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_2净交换(NEE)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表观光量子产率α为-0.0255±0.0105μmol CO_2·mol^(-1)photons。在生长季,尽管在昼夜温差相近时,NEE变化较大,但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NEE绝对值趋向增大,即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吸收CO_2。生长季末期的降水事件促进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对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涡动相关 生态系统净co2交换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利琼 韩广轩 +5 位作者 于君宝 吴立新 朱敏 邢庆会 王光美 毛培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5-2422,共8页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1年生长季的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观测,研究湿地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芦苇湿地的NEE日变化均呈"U"形曲线,CO2最大净吸收率和释放率的日均值分别为(0.4...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1年生长季的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观测,研究湿地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芦苇湿地的NEE日变化均呈"U"形曲线,CO2最大净吸收率和释放率的日均值分别为(0.44±0.03)和(0.16±0.01)mg CO2·m-2·s-1;芦苇湿地NEE、生态系统呼吸(R eco)、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季节变化均呈现生长旺季(7—9月)较高、生长初期(5—6月)和生长末期(10—11月)较低的趋势;R eco和NEE在8月达到峰值,GPP在7月达到峰值.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CO2交换受到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 s)和土壤体积含水量(SWC)的共同影响.白天NEE与PAR呈直角双曲线关系;5 cm深处T s与夜间生态系统呼吸(R eco,n)呈指数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为2.30,SWC和T s是影响芦苇湿地Reco,n的主要因子.在整个生长季,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明显的CO2的汇,总净固碳量为780.95 g CO2·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co_2 交换 总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芦苇湿地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兼性景天酸代谢植物CO_2气体交换模式的环境调节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宁 尉亚辉 张维经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1期51-57,共7页
长药景天(Sedum speciubile)、土三七(S aizoon)及露花(Mesembryanihemum cord-ifolium)等三种兼性景天酸代谢(CAM)植物的CAM型植株,在阴天能全天吸收CO_2,无第Ⅲ阶段,与其在晴天的CO_2交换模式明显不同:而大叶伽蓝菜(Kalanchoe daigrem... 长药景天(Sedum speciubile)、土三七(S aizoon)及露花(Mesembryanihemum cord-ifolium)等三种兼性景天酸代谢(CAM)植物的CAM型植株,在阴天能全天吸收CO_2,无第Ⅲ阶段,与其在晴天的CO_2交换模式明显不同:而大叶伽蓝菜(Kalanchoe daigremontiana)、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及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等三种专一性CAM植物,在阴天的气体交换模式仍有第Ⅲ阶段。说明在阴天能全天持续吸收CO_2的气体交换模式,只有兼性CAM植物具有。兼性CAM植物在阴天和晴天的气体交换模式间出现的差异,温度起着主导的作用。高温可加速苹果酸脱羧,温度对气体交换模式的影响即主要是通过影响脱羧速率实现的。专一性CAM植物由于晚上积累的苹果酸较多,使它们在阴天气温较低的条件下脱羧也较快,这是专一性CAM植物在阴天也不能全天吸收CO_2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调节 兼性 CAM 植物 co2交换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g^+ ion-exchanged zeolite-Matrimid~5218 mixed matrix membrane for CO_2/CH_4 separa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Abtin Ebadi Amooghin Mohammadreza Omidkhah +1 位作者 Hamidreza Sanaeepur Ali Kargar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50-462,共13页
In this work, the zeolite-Y was ion-exchanged by introducing silver cations into the framework of microsized nano-porous sodium zeolite-Y using a liquid-phase ion exchanged method. The Ag+ion-exchanged zeolite, was th... In this work, the zeolite-Y was ion-exchanged by introducing silver cations into the framework of microsized nano-porous sodium zeolite-Y using a liquid-phase ion exchanged method. The Ag+ion-exchanged zeolite, was then embedded into the Matrimid5218 matrix to form novel mixed matrix membranes(MMMs). The particles and MM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UV–vis DRS), N2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X-ray diffraction(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filler content(0–20wt%) on pure and mixed gas experiments, feed pressure(2–20 bar) and operating temperature(35–75 oC)on CO2/CH4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atrimid/Ag Y MMMs were considered.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confirmed an appropriate ion-exchange treatment of the zeolites. The SEM results confirmed the superior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polymer and zeolites,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Matrimid/Ag Y membranes.This is due to the proper silverous zeolite/Matrimid functional groups’ interactions. The gas perme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2permeability increased about 123%, from 8.34 Barrer for pure Matrimid to18.62 Barrer for Matrimid/Ag Y(15 wt%). The CO2/CH4selectivity was improved about 66%, from 36.3 for Matrimid to 60.1 for Matrimid/Ag Y(15 wt%). The privileged ga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Matrimid/Ag Y(15 wt%) was the result of a combined effect of facilitate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Ag+ions as well as the intrinsic surfac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Y-type zeolite. In order to survey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developed MMMs in industry, the CO2-induced plasticization effect and mixed gas experiment were accomplished. It was deduced that the fabricated MMMs could maintain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actual opera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Y zeolite Ion exchange Matrimid MMMs co_2/CH_4 selectivity
下载PDF
TEA CO_2激光器换气速率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英 黄维玲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分析了工业TEACO2激光器采用自动换气时的换气速率和稳定性,并给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证实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TEA 激光器 换气速率 稳定性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二氧化碳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胜光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0年第1期36-45,共10页
二氧化碳及其它痕迹气体具有一定的增温低层大气的“温室效应”。在地质年代中,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就有较明显的变化,近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有关。这对不全面的预测气候和环境变化已产生广泛... 二氧化碳及其它痕迹气体具有一定的增温低层大气的“温室效应”。在地质年代中,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就有较明显的变化,近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有关。这对不全面的预测气候和环境变化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二氧化碳对植物生产量的有机化学效应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天—地—生”系统和“海—气—冰雪”系统中,二氧化碳只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很弱的因子。近百年来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更多地取决于自然的变化而非人类活动;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存库,海—气交换影响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气候和环境变化 海--气交换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甘蔗光合日变化及相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硕 樊仙 +4 位作者 杨绍林 邓军 全怡吉 李如丹 张跃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40,共11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甘蔗CO_(2)交换和H_(2)O交换的日变化规律、光合作用能力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及探明其耐旱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蔗05-51和粤糖93-159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干旱1 d、干旱5 d...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甘蔗CO_(2)交换和H_(2)O交换的日变化规律、光合作用能力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及探明其耐旱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蔗05-51和粤糖93-159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干旱1 d、干旱5 d、干旱9 d和干旱9 d后复水10 d共4个干旱处理,各处理均设正常浇水为对照。使用PTM-48A植物光合生理及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甘蔗+1叶的水气交换规律,测定与干旱相关的光合指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SPAD值)及生理指标(质膜透性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等),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变化影响甘蔗叶片的CO_(2)和水分交换能力,在高温低湿及高蒸气压差的正常浇水生长环境下,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_(2)交换率和H_(2)O交换率较高,甘蔗叶片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_(2)和水分交换受到抑制。干旱5 d时,2个参试品种的CO_(2)交换率和H_(2)O交换率大幅度降低,干旱9 d导致CO_(2)和水分交换过程接近停滞。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时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P<0.05,下同),云蔗05-51的降幅低于粤糖93-159;干旱5 d和干旱9 d处理的甘蔗叶绿素荧光、SPAD值、土壤含水率、叶片相对含水率显著下降,质膜透性显著提升,干旱时云蔗05-51的SPAD值显著高于粤糖93-159,复水后质膜透性低于粤糖93-159。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叶绿素荧光系统及土壤含水率与叶片相对含水率、SPAD值和质膜透性间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复水后,2个品种的光合及生理作用较干旱胁迫显著回升,CO_(2)交换和水分交换恢复程度较差,云蔗05-51的各指标恢复程度高于粤糖93-159。【结论】高温低湿及高蒸汽压差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光合及水气交换作用;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co_(2)交换率 H_(2)O交换率 光合作用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木荷幼苗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鸿 曹吉鑫 +1 位作者 陈展 尚鹤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5-872,共8页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预测,到2100年CO_(2)浓度会出现430~480、580~720、720~1000和>1000μmol·mol^(-1)4种不同情景,而目前同时探究所有CO_(2)情景下植物响应情况的研究很少。本试验利用开顶...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预测,到2100年CO_(2)浓度会出现430~480、580~720、720~1000和>1000μmol·mol^(-1)4种不同情景,而目前同时探究所有CO_(2)情景下植物响应情况的研究很少。本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分别探究自然大气浓度(约400μmol·mol^(-1))、550、750和1000μmol·mol^(-1)4个CO_(2)水平在生长季内对一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期间,550、750和1000μmol·mol^(-1)浓度下木荷幼苗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提升32.7%、66.7%、82.7%,胞间CO_(2)浓度分别平均增加60.3%、126.2%、223.9%,而高浓度CO_(2)对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随着熏气时间延长,可能受叶片氮含量减少等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而降低;3个高浓度CO_(2)处理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5—7月均增加,而1000μmol·mol^(-1)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8—10月逐渐下降到与自然大气无显著差别;5—10月1000和750μmol·mol^(-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片N含量下降程度高于550μmol·mol^(-1)处理;熏气7个月后550和750μmol·mol^(-1)处理下木荷生物量分别提高79.2%和48.9%,而1000μmol·mol^(-1)处理下生物量减少。因此,高浓度CO_(2)处理有助于木荷幼苗对大气中CO_(2)进行固定及保存水分,从而增加木荷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同时550和750μmol·mol^(-1)浓度下有利于木荷生物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OTC 气体交换参数 光合色素 生物量
原文传递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辉 朱盛强 +2 位作者 刘贞 邓蕙菁 郑有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31-4739,共9页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连续观测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主要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的变化规律,评估两种农田生态系统CO_(2)的源/汇功能.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两种作物生态系统CO_(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白天低、晚...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连续观测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主要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的变化规律,评估两种农田生态系统CO_(2)的源/汇功能.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两种作物生态系统CO_(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白天低、晚上高的“一峰一谷”型,冬小麦生态系统变化较为平缓,而水稻生态系统变化则比较剧烈.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白天30 minCO_(2)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μmol·m^(-2)·s^(-1)和-12.9μmol·m^(-2)·s^(-1),通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冬小麦的孕穗期与水稻的开花期.此外,两种作物生长季CO_(2)通量表现出“U”形曲线的日变化特点,白天以吸收CO_(2)为主,冬小麦和水稻生态系统分别于12:00和11:30达到吸收峰值;夜间CO_(2)通量变化较为稳定,表现为呼吸排放CO_(2).两种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冬小麦与水稻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分别为188.2g·m^(-2)与233.8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co_(2)通量 冬小麦 水稻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原文传递
CO_(2)浓度增加和水分亏缺对典型绿肥植物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大港 李菲 +2 位作者 高晓东 何娜娜 赵西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5-1002,共8页
探讨大气CO_(2)浓度和水分变化对3种典型绿肥植物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利用可精准控制CO_(2)浓度的人工气候室,设置400(自然大气)和800μmol·mol^(-1)... 探讨大气CO_(2)浓度和水分变化对3种典型绿肥植物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利用可精准控制CO_(2)浓度的人工气候室,设置400(自然大气)和800μmol·mol^(-1)(倍增)两个CO_(2)浓度,80%土壤田间持水量(FC)(充分灌水对照)、55%~60%FC(轻度水分亏缺)、35%~40%FC(中度水分亏缺)、<35%FC(重度水分亏缺)4个水分梯度,研究CO_(2)浓度增加和水分亏缺对甘蓝型油菜、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CO_(2)浓度下,与充分灌水对照相比,当土壤水分<40%FC时,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均显著降低;土壤水分为55%~60%FC时,3种植物的叶绿素总含量无显著变化,而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的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降低了6%~25%,但WUE无显著性差异。与大气CO_(2)浓度相比,CO_(2)浓度倍增使充分灌水处理下甘蓝型油菜的P_(n)显著降低了21.5%,而显著增加了轻度水分亏缺下3种植物的P_(n),且增加了中度水分亏缺下甘蓝型油菜和紫花苜蓿的P_(n),但只对重度水分亏缺下紫花苜蓿的P_(n)有所改善;CO_(2)浓度倍增显著增加了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在所有水分处理下的WUE,但只增加了甘蓝型油菜在轻度水分亏缺下的WUE。CO_(2)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3种植物的P_(n)均有显著影响,但仅对甘蓝型油菜的WUE有显著影响。综上,3种植物对大气CO_(2)浓度倍增和水分亏缺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CO_(2)浓度升高能改善轻度水分亏缺对3种植物光合性能和WUE的不利影响,但只改善了重度水分亏缺下紫花苜蓿的光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倍增 水分亏缺 气体交换参数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CO_(2)浓度倍增和土壤盐胁迫对藜麦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爱峥 李志磊 +2 位作者 付强 李全峰 贺昕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1-187,共7页
利用可精准调控CO_(2)浓度的人工气候室,设置2个CO_(2)浓度(常规组:400μmol/mol和倍增组:800μmol/mol),同时设置2个NaCl胁迫浓度(对照组NaCl浓度为0;盐胁迫组400 mmol/L NaCl),探讨CO_(2)浓度倍增和土壤盐胁迫对藜麦生长、生理、叶片... 利用可精准调控CO_(2)浓度的人工气候室,设置2个CO_(2)浓度(常规组:400μmol/mol和倍增组:800μmol/mol),同时设置2个NaCl胁迫浓度(对照组NaCl浓度为0;盐胁迫组400 mmol/L NaCl),探讨CO_(2)浓度倍增和土壤盐胁迫对藜麦生长、生理、叶片离子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内禀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CO_(2)浓度倍增显著提升藜麦光合速率、降低藜麦气孔导度,提高藜麦内禀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藜麦产量。但是,在CO_(2)浓度倍增处理下,随着藜麦生长,光合速率提升幅度逐渐缩小,藜麦产生光合适应现象。此外,在盐胁迫下,与CO_(2)浓度常规组相比,CO_(2)浓度倍增最终(63d)降低藜麦叶片Na^(+)浓度达42%,增加藜麦叶片K^(+)浓度达26%,有效调控藜麦叶片中离子平衡,表现出明显的吸K^(+)排Na^(+)的现象。同时,CO_(2)浓度倍增促进藜麦渗透调节,有效调控藜麦叶片水分运动,增加细胞含水率,降低叶片溶质势和水势,提高压力势,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藜麦内禀水分利用效率与藜麦叶水势、溶质势,光合速率和K^(+)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CO_(2)浓度倍增调控作物耐盐性的生理机制,为应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土壤盐碱化问题,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光合 co_(2) 水分利用效率 水势 离子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