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秋芳 张淼涛 +2 位作者 效梅 李永鹏 曹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8-411,共4页
选用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红细胞C3b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 ,并检测隐性乳... 选用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红细胞C3b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 ,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况。结果表明 ,隐性乳房炎患牛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用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隐性乳房炎显著好转 ,有效率达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中药 隐性乳房炎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魏学良 张家骅 +4 位作者 王豪举 晏梅 孙凤清 杨铭惠 尹思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Cl-、iCa+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生理活动 奶牛 高温环境 碱性磷酸酶活性 血液生化指标 热应激期 2003年 α-淀粉酶 呼吸频率 直肠温度 泌乳性能 Cl^- 繁殖疾病 牛血清 重庆市 泌乳量 日平均 下降 K^+ 总蛋白 球蛋白 白蛋白 受胎率
下载PDF
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信军 李玉军 +1 位作者 庄国宏 焦库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汁中共分离到 13株细菌 ,经培养特性、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等鉴定表明 ,13个分离菌株中 ,无乳链球菌最为多见 ,占 10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及大肠杆菌 1株。将 3种细菌经人工感染小白鼠 ,都具有一定的致病力... 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汁中共分离到 13株细菌 ,经培养特性、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等鉴定表明 ,13个分离菌株中 ,无乳链球菌最为多见 ,占 10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及大肠杆菌 1株。将 3种细菌经人工感染小白鼠 ,都具有一定的致病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 药敏试验 临床型 无乳链球菌
下载PDF
牛乳体细胞数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朱正鹏 单安山 +2 位作者 薛艳林 张忠远 贾树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47-50,共4页
随着奶牛业和乳品业的迅速发展,牛奶体细胞数在牛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影响牛奶体细胞数的因素、体细胞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乳及乳制品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畜牧学 体细胞数 综述 牛奶品质
下载PDF
北京市气候变化对奶牛热冷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董晓霞 刘浩淼 +4 位作者 张超 于海鹏 马翀 易晓燕 李哲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5,共8页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T的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应激环境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a来北京地区温度提升了1.93℃,气候变暖特征明显快于全国,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地区热应激温度环境,降低了冷应激温度环境,综合考虑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热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小,对冷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以来,北京地区热冷应激环境呈现"双升"态势,尤其冷应激环境明显增强,2012年冷应激天数为近10a来最高,对北京地区的奶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以开放或半开放式牛舍养殖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牛舍改造和应激设施设备改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激 温度 应激环境 温湿度指数 风寒温度 奶牛
下载PDF
FDTD算法的网络并行运算实现 被引量:29
6
作者 薛正辉 杨仕明 +1 位作者 高本庆 张泽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39-1843,共5页
本文提出了FDTD方法在微机互连构成的机群 (COW)并行计算系统上以消息传递方式执行的一种实现方案 .组成了验证性的机群并行计算系统 ,以一维和三维典型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正确性和高效性 ,为运用FDTD方法进行电大尺寸复杂电磁问... 本文提出了FDTD方法在微机互连构成的机群 (COW)并行计算系统上以消息传递方式执行的一种实现方案 .组成了验证性的机群并行计算系统 ,以一维和三维典型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正确性和高效性 ,为运用FDTD方法进行电大尺寸复杂电磁问题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机群系统 并行虚拟机 并行计算 FDTD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研究现状 被引量:38
7
作者 苑方重 张继东 +1 位作者 钟秀会 付本懂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44-45,共2页
回顾了近几年来有关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情况 ,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饲养业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发病奶牛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乳汁性质的变化 ,以及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常用的方法。阐述了该病发病的原因和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在不同年龄的奶... 回顾了近几年来有关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情况 ,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饲养业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发病奶牛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乳汁性质的变化 ,以及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常用的方法。阐述了该病发病的原因和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在不同年龄的奶牛差异显著 ,同一奶牛的不同乳区也有一定差异 ;该病常见病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季节、气温等因素对该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使易感奶牛发病。另外 ,乳房炎的发生还与管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文章还总结了针对该病的部分治疗措施 ,表明环丙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临床症状 乳汁性质 发病规律 病因 治疗措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新一代分级指数的建立及与分级指数(GI_(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红敏 高民 +1 位作者 卢德勋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96-1302,共7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卢德勋2001年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在奶牛粗饲料中建立新一代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2008,GI2008),并用GI2008、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对4种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比较。根据公式分别计...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卢德勋2001年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在奶牛粗饲料中建立新一代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2008,GI2008),并用GI2008、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对4种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比较。根据公式分别计算4种粗饲料的GI2008、GI2001和RFV值。结果表明,4种粗饲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饲料、羊草、玉米秸秆)的GI2008值分别为145.50、108.44、20.10和12.09 MJ/d;GI2001值分别为32.11、19.70、9.39和3.98 MJ/d;RFV值分别为109.20、100.12、91.55和69.93 MJ/d。三者对粗饲料品质划分次序一致。GI2008和GI2001对粗饲料品质分级均优于RFV,二者比较,GI2008与GI2001均能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评定,GI2001值(X,MJ)与GI2008值(Y,MJ)存在如下回归关系:Y=5.166 9X-12.683(R2=0.946 3,P<0.000 1,n=4)。结果提示,在实际应用中,GI2001指标简便易行,而GI2008主要用于研究目的,科学性比较强。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GI2008能更准确而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粗饲料品质 评定指数 GI2008 GI2001 RFV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42
9
作者 刘忠超 何东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193,共8页
对奶牛发情的及时监测在奶牛养殖中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人工监测奶牛发情行为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监测会产生奶牛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通... 对奶牛发情的及时监测在奶牛养殖中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人工监测奶牛发情行为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监测会产生奶牛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批量归一化方法提高网络训练速度,以Max-pooling为下采样,修正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s,ReLU)为激活函数,Softmax回归分类器为输出层,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网络结构和参数。经过对奶牛活动区50头奶牛6个月的视频监控,筛选了具有发情行为爬跨特征的视频150段,随机选取网络训练数据23 000幅和测试数据7 000幅,对构建的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幅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 s。该方法能够实现奶牛发情爬跨的无接触实时监测,对奶牛发情行为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可显著提高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发情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爬跨行为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牛和绵羊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的搜索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戚文华 蒋雪梅 +2 位作者 肖国生 黄小云 杜联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4-1733,共10页
本研究利用MSDB v2.4搜索牛和绵羊全基因组中完整型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牛基因组共统计了806 272个微卫星位点,其微卫星数量最多的是第1条染色体,其次是第2、3、4、5、6条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第25和28条染色体。绵羊... 本研究利用MSDB v2.4搜索牛和绵羊全基因组中完整型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牛基因组共统计了806 272个微卫星位点,其微卫星数量最多的是第1条染色体,其次是第2、3、4、5、6条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第25和28条染色体。绵羊基因组共统计了682 891个位点,其微卫星数量最多的也是第1条染色体,其次是第2、3条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第24、25、26条染色体。通过检验表明,牛和绵羊染色体长度与其所含微卫星数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0.80,P=0.000)。牛和绵羊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数量最多(45.33%vs 44.42%),其次依次是二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四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牛和绵羊基因组中微卫星重复拷贝类别数量较多的是A、AC、AT、AGC、ACG、AAC、AAT、AAAT、AAAC和AAAG,而其数量较少的是C、CG、AGT、CCG、ACT、AACG、AAGC、AACC、AACT、ACCG、AGCT、AGCG、CCGG和CC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安徽省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培英 廖圣法 +2 位作者 陆凤琳 刘士喜 汪雪雁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5-277,共3页
为查明安徽省奶牛隐孢子虫感染与地理分布情况,选取该地区10个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研,在52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其感染率为6.39%(52/814);经鉴定,所获虫体为小隐孢子虫(Cryp... 为查明安徽省奶牛隐孢子虫感染与地理分布情况,选取该地区10个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研,在52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其感染率为6.39%(52/814);经鉴定,所获虫体为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和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muris);奶牛的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和地区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孢子虫 感染 地理分布 安徽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0
12
作者 高存福 秦建华 +2 位作者 赵月兰 包永占 张宁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0-622,共3页
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超免疫血清以常规方法提取IgG,采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建立了从粪样中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抗体的最佳包被量为150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封闭液为50mL/... 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超免疫血清以常规方法提取IgG,采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建立了从粪样中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抗体的最佳包被量为150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封闭液为50mL/L的兔血清;待检粪样及酶标抗体的感作时间为37℃120min;底物显色时间为室温15min。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河北省8个大中型奶牛场298份乳牛腹泻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为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双抗体夹心ELISA 乳牛 检测
下载PDF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8
13
作者 严作廷 李宏胜 +1 位作者 郁杰 巩忠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13-14,30,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各种方法和防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 中草药 防治 奶牛 乳房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天然植物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孙德成 王旭东 +1 位作者 王辉 王革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试验采用不同中草药配成I、Ⅱ、Ⅲ三种中草药添加剂.供试奶牛5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A、B、C四个组.对照组不饲喂中草药,试验A、B、C组分别饲喂I、Ⅱ、Ⅲ中草药添加剂.实验组每天每头平均饲喂50 g中草药添加剂.45天的实验结果表明,每... 试验采用不同中草药配成I、Ⅱ、Ⅲ三种中草药添加剂.供试奶牛5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A、B、C四个组.对照组不饲喂中草药,试验A、B、C组分别饲喂I、Ⅱ、Ⅲ中草药添加剂.实验组每天每头平均饲喂50 g中草药添加剂.45天的实验结果表明,每天每头平均产奶量,试验A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1.57%(P>0.05),试验B、C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1%(P<0.05)、3.96%(P<0.05),实验Ⅱ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平均增加效益0.95元.但各组间采食量无明显影响,实验组对隐性乳房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奶牛 生产性能 隐性乳房炎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奶牛免疫功能和血清及乳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建英 王艳玲 +2 位作者 郭永国 张勇法 兰尊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17,共3页
研究口服大豆黄酮对奶牛免疫功能和血清及乳中GH(生长激素)、PR(L催乳素)、S(S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豆黄酮能明显提高血清及乳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奶牛整体和乳腺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强;②奶牛血清及乳中GH、PRL... 研究口服大豆黄酮对奶牛免疫功能和血清及乳中GH(生长激素)、PR(L催乳素)、S(S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豆黄酮能明显提高血清及乳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奶牛整体和乳腺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强;②奶牛血清及乳中GH、PR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垂体GH、PRL、和体内SS可能参与了大豆黄酮对奶牛免疫功能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 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大豆黄酮 免疫功能 激素水平 奶牛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郭昌明 张乃生 +3 位作者 周昌芳 杨正涛 魏东 张志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有多种,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外报道的用检测奶样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来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更符合快速、简便、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现代诊断方法要求。根据乳房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的...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有多种,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外报道的用检测奶样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来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更符合快速、简便、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现代诊断方法要求。根据乳房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可得出奶液中MPO是乳房炎指示物。奶样中的体细胞数(SCC)和MPO浓度的相关系数值为0.91,奶样中随着SCC的增高,MPO的水平也增高达到2 000 ng/mL,同时也可分离到大量细菌。免疫学分析MPO单克隆抗体与奶液中成分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牛血清白蛋白、MPO、淋巴细胞、少量体细胞的乳样之间ELISA反应没有交叉性,表明MPO分子在乳房炎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牛奶中MPO的检测来判断乳房内中性粒细胞(PMN)的活性状态,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髓过氧化物酶 检测
下载PDF
中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秋芳 张淼涛 +3 位作者 效梅 时云娜 李永鹏 曹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用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 ,于试验前后测试红细胞 C3 b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及红细胞 C3 b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 ,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 用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 ,于试验前后测试红细胞 C3 b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及红细胞 C3 b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 ,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况。结果表明 ,隐性乳房炎患牛红细胞免疫功能较低 ,用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中药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有效率达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中药 隐性乳房炎 红细胞免疫功能 粘附功能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牛舍内温湿度变化规律和奶牛冷热应激判定 被引量:27
18
作者 徐明 吴淑云 +1 位作者 黄常宝 石小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舍内温湿度的年度变化规律,为冷热应激的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舍内温湿度,从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记录了17 520个数据。再依据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THI)和综合指... 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舍内温湿度的年度变化规律,为冷热应激的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舍内温湿度,从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记录了17 520个数据。再依据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THI)和综合指数(CCI)。结果表明,从1月1日到12月31日,奶牛舍内温度、THI和CCI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和1月份分别为最热和最冷的月份;相对湿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8和1月份分别是舍内相对湿度最小和最大的月份。依据CCI回归公式判定,全年内,奶牛共有144d处于热应激期、165d处于冷应激期。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奶牛、肉牛冷热应激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应激 奶牛 呼和浩特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27
19
作者 戈胜强 柴同杰 秦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6,共7页
【目的】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泰安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8份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其中的葡... 【目的】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泰安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8份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其中的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用K-B纸片扩散法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分离到29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4/29,47.4%),产色葡萄球菌3株(3/29,10.3%),木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2株(2/29,6.9%),头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各1株(1/29,3.3%);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临床上常用的林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1 mm,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3 mm。【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离葡萄球菌中仍占主导地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 万古霉素
下载PDF
机械破碎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林桂娟 王恬 陈才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共3页
采用机械破碎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并对分离细胞 (试验组 )和未分离的乳腺组织块 (对照组 )进行体外培养 ,研究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效果。培养液由DMEM /F1 2 加 2 0 %小牛血清组成 ,培养条件为 5 %CO2 、 37℃。机械破碎法分离... 采用机械破碎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并对分离细胞 (试验组 )和未分离的乳腺组织块 (对照组 )进行体外培养 ,研究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效果。培养液由DMEM /F1 2 加 2 0 %小牛血清组成 ,培养条件为 5 %CO2 、 37℃。机械破碎法分离的细胞在培养 2d开始生长增殖 ,7d基本长满培养板底部 ;而培养的乳腺组织块细胞到 5d后才呈现旺盛生长 ,长满培养板底部需 1 4~ 1 5d。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破碎法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