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强度对吸附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2
1
作者 吴志坚 刘海宁 张慧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7-1003,共7页
本文介绍了水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的水合、吸附剂表面的双电层模型以及内层与外层表面络合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一般来说,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弱,疏水作用增强,络合作用变化不大.电... 本文介绍了水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的水合、吸附剂表面的双电层模型以及内层与外层表面络合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一般来说,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弱,疏水作用增强,络合作用变化不大.电解质离子能通过与吸附质离子产生离子交换竞争、对吸附质产生盐析或盐溶效应、改变溶液中大分子吸附质分子的大小、与吸附质离子形成离子对等方式影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离子强度 静电作用 疏水作用 络合作用
下载PDF
水泥水化机理及聚合物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2
作者 孔祥明 卢子臣 张朝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81,共8页
水泥水化过程决定水泥基材料强度、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深入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性能,解决水泥混凝土工程应用问题十分必要。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作为外加剂在混凝土工业中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水泥–水两相体系转变为水泥–有... 水泥水化过程决定水泥基材料强度、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深入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性能,解决水泥混凝土工程应用问题十分必要。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作为外加剂在混凝土工业中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水泥–水两相体系转变为水泥–有机高分子–水的三相体系,将相应的水泥水化物理化学称之为"有机水泥化学"。本文简要回顾了各阶段水泥水化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有机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出络合作用与吸附作用是决定有机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化 有机外加剂 溶解 沉淀 吸附 络合
原文传递
土壤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蒋疆 王果 方玲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对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文章综述了土壤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络合反应有关的性质,以及水溶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的络合... 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对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文章综述了土壤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溶解态有机物质与络合反应有关的性质,以及水溶态有机物质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作用 水溶解态 有机物质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靳慧霞 马放 +1 位作者 孟路 杨基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通过实验考察F2–F6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处理泥浆废水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并对水源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2–F6微生物... 通过实验考察F2–F6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处理泥浆废水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并对水源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2–F6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配合使用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净化效果,而且可大大降低絮凝剂的总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复配 絮凝率 泥浆废水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研究溶解有机质与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6
5
作者 傅平青 刘丛强 吴丰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随着荧光光谱技术的进展 ,三维荧光光谱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 (包括腐殖质 )的各种环境行为 .本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滴定技术研究河流溶解有机质与Hg(Ⅱ )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溶解有机质中含有的3种类... 随着荧光光谱技术的进展 ,三维荧光光谱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 (包括腐殖质 )的各种环境行为 .本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滴定技术研究河流溶解有机质与Hg(Ⅱ )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溶解有机质中含有的3种类型荧光基团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被Hg(Ⅱ )猝灭 ,并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出Hg(Ⅱ )与 3种荧光基团之间的条件稳定常数 .pH值对Hg(Ⅱ ) DOM体系具有显著影响 .Cl-对Hg(Ⅱ ) DOM体系具有强烈的竞争作用 .Ca(Ⅱ )能够 使Hg(Ⅱ ) DOM体系荧光增强 ,而Mg(Ⅱ )对之影响很小 .此外 ,Cu(Ⅱ )与Hg(Ⅱ ) 都是DOM的荧光猝灭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滴定 配位作用
下载PDF
Purex流程中有机无盐试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叶国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文章较系统地讨论了已报道的有机无盐试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 ,分析了这些试剂用于Purex流程的可能性 ,并对今后相应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PUREX流程 有机无盐试剂 热力学 动力学 乏燃料后处理
下载PDF
交联壳聚糖树脂对Ni(II)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袁彦超 章明秋 容敏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753-1758,共6页
研究了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AECTS)对Ni(II)的吸附行为和吸附Ni(II)对树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FTIR,WAXD,TGA和DSC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深入分析了AECTS与Ni(II)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ECTS主要以配位形式吸附Ni(I... 研究了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AECTS)对Ni(II)的吸附行为和吸附Ni(II)对树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FTIR,WAXD,TGA和DSC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深入分析了AECTS与Ni(II)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ECTS主要以配位形式吸附Ni(II);AECTS吸附Ni(II)后,结晶度下降、总体上热稳定性变差;Ni(II)对AECTS的主链分解具有明显的催化功能,而空气气氛中对AECTS在500℃附近的分解表现出火焰缓蚀作用.AECTS对Ni(II)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所有吸附位对Ni(II)的作用近似相同;与壳聚糖(CTS)比较,造成AECTS对Ni(II)吸附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ECTS结晶度下降和孔隙率增加,二者导致在交联处理前Ni(II)难于接近的吸附位点“活性”相对增大,使其更容易与Ni(II)相结合;不同介质对AECTS吸附Ni(II)的影响大小顺序为HCl>CdCl2>MgCl2>NaCl,前两者使吸附量减小,MgCl2使吸附量稍有增加,NaCl对吸附量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壳聚糖 Ni(Ⅱ) 配位 吸附机理 介质 交联壳聚糖树脂 吸附行为 行为研究 LANGMUIR模型 Ni(Ⅱ)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缓凝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马保国 谭洪波 +2 位作者 董荣珍 李亮 张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5,共3页
通过测定掺KH聚羧酸减水剂的化学收缩、初期水化热及电性能,并结合XRD,TG-DSC分析,研究了KH聚羧酸减水剂的缓凝机理。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有效抑制化学收缩,1 d化学收缩减小20%以上,28 d化学收缩减小30%以上;有较强的缓凝作用,有... 通过测定掺KH聚羧酸减水剂的化学收缩、初期水化热及电性能,并结合XRD,TG-DSC分析,研究了KH聚羧酸减水剂的缓凝机理。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有效抑制化学收缩,1 d化学收缩减小20%以上,28 d化学收缩减小30%以上;有较强的缓凝作用,有效抑制水化放热,延缓结构形成;凭借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OH)、羧基(-COO-)、磺酸基(-SO3-)、聚乙氧基(-OCH2CH2-)等官能团,通过吸附、络合、静电斥力及空间位阻的作用,有效抑制初期C3A和C3S水化,而不影响后期结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 化学收缩 吸附 络合 空间位阻
下载PDF
杯芳烃类受体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淑华 李东红 +1 位作者 袁立华 赵华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综述了杯芳烃类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引起的识别-配合与识别-催化作用。
关键词 杯芳烃 分子识别 人工受体 配合 催化 受体
下载PDF
Insoluble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and business prospects 被引量:26
10
作者 Sandeep Kalepu Vijaykumar Nekkanti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42-453,共12页
The emerging trends in the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drug design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candidates with greater lipophilicity,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poor water solubility. Majority of the failures i... The emerging trends in the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drug design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candidates with greater lipophilicity,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poor water solubility. Majority of the failures in new drug development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poor water solubility of the dru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oor solubility can lead to low bioavailability resulting in suboptimal drug delivery. About 40% of drugs with market approval and nearly 90% of molecules in the discovery pipeline are poorly water-soluble. With the advent of various insoluble drug delivery technologies, the challenge to formulate poorly water soluble drugs could be achieved. Numerous drugs associated with poor solubility and low bioavailabilities have been formulated into successful drug products. Several marketed drugs were reformulated to improve ef fi cacy, safety and patient compliance. In order to gain marketing exclusivity and patent protection for such products, revitalization of poorly soluble drugs using insoluble drug delivery technologi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dopted by man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This review cover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fi eld of insoluble drug delivery and business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VAILABILITY COCRYSTALS SOLUBILITY Inclusion complexation Nanoparticles Self-emulsifying formulations PROLIPOSOMES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organic acids on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 被引量:24
11
作者 Li Wang Chunfa Liao +3 位作者 Youming Yang Haibo Xu Yanfei Xiao Chunhua Yan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233-1238,共6页
To examine the activation of organic acids on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IRE-ore),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rare earth(RE) and zeta potential of IRE-o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abs... To examine the activation of organic acids on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IRE-ore),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rare earth(RE) and zeta potential of IRE-o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carboxylic aci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ested organic acids(acetic acid,malonic acid, citric acid, tartaric acid, succinic acid, and malic acid) can promote RE extraction.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acids, the activation efficiency of organic acids on RE extraction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complexation ability; whereas at their low concentrations, the change of zeta potential on the IRE-ore surface with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p H has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RE extra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organic acids can impact the surface electrical property of IREore via their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hereby increase/decrease the affinity of RE ions to IRE-ore.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acids on the IRE-ore surface electrical property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 extraction in addition to their complexation with RE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 Organic acid RE extraction Zeta potential complexation
原文传递
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周玉梅 刘晓勤 姚虎卿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4-1009,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状况。分析了π络合吸附原理,介绍了将分子轨道理论和自然键合轨道理论用于分析络合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π络合吸附剂的常用制备技术,并对失活研究做了简单总结和分析。重点概述了π络合吸... 综述了国内外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状况。分析了π络合吸附原理,介绍了将分子轨道理论和自然键合轨道理论用于分析络合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π络合吸附剂的常用制备技术,并对失活研究做了简单总结和分析。重点概述了π络合吸附分离技术在回收CO、烯烃-烷烃分离、芳香烃-脂肪烃分离、深度脱硫、烯烃净化等工业上较难分离和净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对π络合分离技术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做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络合 吸附剂 吸附分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改善Purex流程铀产品中U-Pu的分离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郑卫芳 刘黎明 常志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乙异羟肟酸 (AHA)来改善Purex流程铀线U Pu分离。萃取及洗涤体系中Pu(Ⅳ )及U(Ⅵ )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 :AHA能够很好地络合Pu(Ⅳ ) ,它既能抑制水相中Pu(Ⅳ )被 30 %TBP/OK萃取 ,又能有效地把萃取到 30 %TBP/OK中...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乙异羟肟酸 (AHA)来改善Purex流程铀线U Pu分离。萃取及洗涤体系中Pu(Ⅳ )及U(Ⅵ )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 :AHA能够很好地络合Pu(Ⅳ ) ,它既能抑制水相中Pu(Ⅳ )被 30 %TBP/OK萃取 ,又能有效地把萃取到 30 %TBP/OK中的Pu(Ⅳ )洗涤到水相。同时 ,AHA的存在不影响 30 %TBP/OK对U(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异羟肟酸 乏燃料后处理 铀-钚分离
下载PDF
络合超滤过程处理重金属工业废水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永锋 许振良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58,共5页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络合 超滤耦合过程处理重金属工业废水。利用聚丙烯酸(PAA)为络合剂和含Zn2+和Cu2+的重金属废水,讨论了各种因素,如操作压力、膜面流速、重金属与络合添加剂的质量比、pH、体积浓缩因子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在NaCl...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络合 超滤耦合过程处理重金属工业废水。利用聚丙烯酸(PAA)为络合剂和含Zn2+和Cu2+的重金属废水,讨论了各种因素,如操作压力、膜面流速、重金属与络合添加剂的质量比、pH、体积浓缩因子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在NaCl或Na2SO4存在的条件下,对Zn2+和Cu2+仍可达到100%的去除。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如0.203mol/L时,对Zn2+和Cu2+的截留率仍可达到95%以上。经过浓缩的重金属废水,可回收重金属,而透过液可达到回用水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废水回用 络合 超滤 耦合过程
下载PDF
杯[4]芳烃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络合性能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发福 余天祥 杨先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40-1043,共4页
杯 [4 ]芳烃四丁醚经过对位硝化反应后在水合肼作用下被还原成氨基衍生物 ,并进一步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得到单取代与 1,3 二取代的杯 [4 ]芳烃硫脲衍生物 ,总收率为 5 0 %.它们对系列阴离子的络合实验表明氢键的形成在络合过程中有重要... 杯 [4 ]芳烃四丁醚经过对位硝化反应后在水合肼作用下被还原成氨基衍生物 ,并进一步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得到单取代与 1,3 二取代的杯 [4 ]芳烃硫脲衍生物 ,总收率为 5 0 %.它们对系列阴离子的络合实验表明氢键的形成在络合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其中杯 [4 ]双硫脲衍生物 5b对H2 PO-4 显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络合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硫脲衍生物 合成 阴离子 络合性能 氢键 磷酸二氢根 离子识别
下载PDF
环境中砷与溶解有机质的络合作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广良 蔡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砷(As)与溶解有机质(DOM)的络合从而形成As—DOM络合物是控制砷的形态、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关键过程.本文综述了目前为数不多的As—DOM络合物形成的研究,力争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系统认识.本综述包括:(1)砷与溶解有机质的络合形式;(2... 砷(As)与溶解有机质(DOM)的络合从而形成As—DOM络合物是控制砷的形态、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关键过程.本文综述了目前为数不多的As—DOM络合物形成的研究,力争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系统认识.本综述包括:(1)砷与溶解有机质的络合形式;(2)As—DOM络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3)As—DOM络合物形成的观测证据;(4)As—DOM络合物形成在砷环境化学上的意义;(5)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络合作用
下载PDF
茶多糖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元凤 金征宇 魏新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82-387,共6页
粗老绿茶经弱碱性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柱层析分级,得到以酸性糖为主的多糖样品ATPS。将ATPS与金属离子Ca2+、Fe3+络合,制备得到ATPS-Ca(Ⅱ),ATPS-Fe(Ⅲ)络合物。研究发现茶多糖对不同的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大小不同,ATPS-Ca(Ⅱ)的络... 粗老绿茶经弱碱性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柱层析分级,得到以酸性糖为主的多糖样品ATPS。将ATPS与金属离子Ca2+、Fe3+络合,制备得到ATPS-Ca(Ⅱ),ATPS-Fe(Ⅲ)络合物。研究发现茶多糖对不同的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大小不同,ATPS-Ca(Ⅱ)的络合程度远高于ATPS-Fe(Ⅲ)。红外光谱扫描发现茶多糖可能以仲羟基和羧基的C-O配位为主。采用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自由基模型,以比较经金属离子络合后的不同结构的茶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发现:ATPS及其络合物清除.OH活性远高于O2-.,且ATPS-Ca(Ⅱ)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比ATPS减弱很多,ATPS-Fe(Ⅲ)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与ATPS接近,一方面,这可能与茶多糖ATPS与二价钙的络合程度远远强于与三价铁的络合程度,其清除.OH活性很大程度与络合金属离子位点的数目及络合强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OH相比,茶多糖与O2-.的反应活性很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制备 络合 清除自由基
下载PDF
缓凝外加剂缓凝作用的化学本质 被引量:18
18
作者 蔡希高 《化学建材》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运用维尔纳(A.Werner)配位学说和立体化学有关理论,分析研究了无机、有机缓凝外加剂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发现缓凝外加剂都是配位化合物,化学本质是配位键。缓凝外加剂通过配位作用,降低水泥水化时钙离子浓度,水泥水化诱导期延长,是缓凝... 运用维尔纳(A.Werner)配位学说和立体化学有关理论,分析研究了无机、有机缓凝外加剂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发现缓凝外加剂都是配位化合物,化学本质是配位键。缓凝外加剂通过配位作用,降低水泥水化时钙离子浓度,水泥水化诱导期延长,是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所有缓凝外加剂的缓凝作用,是由于有机、无机缓凝剂与钙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外加剂 配位化合物 配位键 立体化学 络合作用 缓凝作用
下载PDF
畜禽粪便堆肥溶解态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及Cu络合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丰松 李艳霞 +3 位作者 杨明 冯成红 李帷 晏维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4-319,共6页
畜禽粪便中溶解态有机质(DOM)易与Cu发生络合,从而促进其向土壤溶液和地表水体中迁移。该文对比分析堆肥前后猪粪和牛粪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变化,并通过荧光猝灭滴定法研究了堆肥对猪粪和牛粪中DOM与Cu络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未经堆腐的... 畜禽粪便中溶解态有机质(DOM)易与Cu发生络合,从而促进其向土壤溶液和地表水体中迁移。该文对比分析堆肥前后猪粪和牛粪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变化,并通过荧光猝灭滴定法研究了堆肥对猪粪和牛粪中DOM与Cu络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未经堆腐的猪粪和牛粪DOM中均存在较强的类蛋白荧光峰,包括类酪氨酸峰和类色氨酸峰;除了类蛋白峰,牛粪DOM中还出现了类腐殖质荧光峰。经过堆肥后,猪粪DOM中类酪氨酸峰和类色氨酸峰强度显著减弱,并在可见光激发区域出现类腐殖质峰;与猪粪堆肥类似,牛粪堆肥后类酪氨酸峰和类色氨酸峰也隐没不现,在紫外激发区域出现类腐殖质峰,同时可见光激发区的类腐殖质峰荧光强度减弱,位置发生红移。荧光猝灭试验结果显示,猪粪和牛粪堆肥后与Cu络合容量显著降低。因此,堆肥后改变了畜禽粪便DOM组成,生成大量胡敏酸和富里酸物质,从而降低畜禽粪便中DOM-Cu络合物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肥料 络合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堆肥
下载PDF
Au在SiO_2-HCl-H_2O体系中200℃溶解度测定──硅化对金矿化的意义初探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声远 樊文苓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5,共10页
实验标定了200℃时Au与SiO2间的络合反应:热力学计算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物理化学条件下,AuH3SiO40的浓度远远高于AuCl2-,指出以硅络合对Au的活化迁移比氯重要得多。在含硫和硅的体系中,随着SiO2的增高,AuH3SiO40的作用将比Au(HS... 实验标定了200℃时Au与SiO2间的络合反应:热力学计算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物理化学条件下,AuH3SiO40的浓度远远高于AuCl2-,指出以硅络合对Au的活化迁移比氯重要得多。在含硫和硅的体系中,随着SiO2的增高,AuH3SiO40的作用将比Au(HS)2-更显重要。Au在SiO2水溶液中的溶解可表述为:SiO的沉淀是导致Au沉淀析出的有效机制,因此说明硅化与金矿化具有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作用 金矿床 矿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