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肺络补宗气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MMP9/TIMP1平衡及FN、Col 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培中 苗青 +2 位作者 杨斌 范艺龄 樊茂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4,202,共5页
目的:观察通肺络补宗气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平衡及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初、中、后期... 目的:观察通肺络补宗气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平衡及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初、中、后期干预组和西药初、中、后期干预组,中药各组给予通肺络补宗气方灌胃,西药各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灌胃,均连续给药90 d。实验第19周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以及肺组织中FN、ColⅣ、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肺功能FVC、Cdyn明显降低,肺组织中FN、ColⅣ、MMP9和TIM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初、中期干预组大鼠肺功能Cdyn明显升高(P<0.05),中西药各干预组大鼠FN、ColⅣ和TIM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中药初期干预组大鼠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通肺络补宗气方可调节MMP9/TIMP1失衡,减少FN、ColⅣ的过度沉积,进而改善大鼠肺功能,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通肺络补宗气方 肺功能 MMP9/TIMP1 FN col
下载PDF
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岳艳利 米秀华 沈丽萍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探讨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阴性组、阳性组与AST治疗组[给药浓度分别为:30,60,120 mg/(kg·d)],在给药4 w和8 w时,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和血糖浓度... 探讨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阴性组、阳性组与AST治疗组[给药浓度分别为:30,60,120 mg/(kg·d)],在给药4 w和8 w时,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和血糖浓度,在第8 w观察各组小鼠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和肾脏TGF-β1、ColⅣ的mRNA表达。给药8 w后,AST低、中、高浓度组小鼠的体重[(31.32±3.63),(35.59±5.32),(37.21±3.08)g]明显大于阴性组(19.88±2.71)g,血糖水平[(18.47±1.12),(13.15±1.23),(11.79±1.68)mmol/L]明显小于阴性组(21.27±3.15)mmol/L,肾小球PAS阳性分值(23.72±3.57,20.28±3.25,18.36±3.12)明显小于阴性组(42.84±7.23),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33.28±5.95)%,(31.21±5.28)%,(24.81±3.49)%]明显小于阴性组(50.35±5.13)%,AST中浓度组小鼠肾脏ColⅣ、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0.51±0.13,0.62±0.11)较阴性组(0.78±0.11,0.82±0.13)均明显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的TGF-β1、ColⅣ的mRNA表达来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芪总苷 coliv TGF-Β1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血清T细胞、VEGF、CEA、COL IV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平 王芳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672-2675,共4页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血清T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V型胶原(collegen type IV,COL IV)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血清T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V型胶原(collegen type IV,COL IV)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晚期LARC患者164例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82)与对照组(n=82)。对照组术后行放射治疗,实验组术后行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等T细胞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清CEA、COL IV、CA199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EGFA、VEGFB、VEGFC、CEA、COL IV、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ORR率(58.54%)、DCR率(90.24%)均高于对照组(37.80%、74.39%)(P<0.05)。两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杀灭LARC患者肿瘤细胞,解除机体免疫抑制,抑制分泌VEGF、CEA、COL IV,疗效显著,较为安全,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 CEA col iv 影响
下载PDF
益肾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ol Ⅳ、FN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邵燕燕 郑晓静 +3 位作者 薛化成 梁祎 甘旗旗 焦畔畔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肾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益肾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胶原蛋白Ⅳ(Collagen Ⅳ)、纤维粘连蛋白(FN)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肾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益肾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胶原蛋白Ⅳ(Collagen Ⅳ)、纤维粘连蛋白(FN)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益肾泄浊法组方的中药干预,进行生化检查、光镜检查、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泄浊法组可以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益肾泄浊法组可以降低大鼠肾脏糖原、粘液蛋白的产生;与模型组相比,益肾泄浊法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使Col Ⅳ、FN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减少。结论益肾泄浊法能使糖尿病肾病大鼠生化指标发生改变,减少Col Ⅳ、FN蛋白及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泄浊法 糖尿病肾病 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 纤维粘连蛋白(FN)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浩 袁伟杰 +3 位作者 冯冰 于建平 黄宝砖 姜晓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80-58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肾切除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Gen)和对照组(Con),同时设假手术组(Sham)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第4、8周各组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总蛋白等指标,观察第...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肾切除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Gen)和对照组(Con),同时设假手术组(Sham)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第4、8周各组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总蛋白等指标,观察第8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采用Rajj半定量方法值评估肾小球硬化指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原沉积情况。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以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减轻,肾小球内FN和ColⅣ沉积显著减少。TGF-β1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对5/6肾切除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外基质(ECM)蓄积、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肾切除术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MC产生FN及Col-Ⅳ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翟文生 白洁 +6 位作者 王文英 郭会敏 刘华 朱珊 高旭光 赵小静 平东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39-74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抑制大鼠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ol-Ⅳ)的强弱。方法:在大鼠MC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将脂多苷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C...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抑制大鼠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ol-Ⅳ)的强弱。方法:在大鼠MC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将脂多苷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C增生模型分为9组:控制组、模型组、对照组、黄芪组、水蛭组、大黄组、雷公藤多苷组、复方组、复方+雷公藤多苷组。采用ELISA法检测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等含药血清对MC表达FN及Col-Ⅳ的影响。结果:各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降低经LPS刺激后的大鼠MC产生FN及Col-Ⅳ的量,以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最佳,水蛭组、大黄组抑制作用较强,优于黄芪组。结论:证实了化瘀、泄浊中药水蛭、大黄在抑制MC产生FN及Col-Ⅳ方面优于益气类中药黄芪,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 含药血清 FN col-Ⅳ
下载PDF
Ⅳ型胶原与层粘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秀 柳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蛋白(L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9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的Col-Ⅳ和LN的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蛋白(L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9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的Col-Ⅳ和L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Col-Ⅳ与L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②Col-Ⅳ和L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③Col-Ⅳ和LN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肿瘤发生部位无关。结论 Col-Ⅳ与LN表达明显减少和缺失可做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浸润扩散能力强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柴胡解毒汤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大鼠Col-Ⅳ,HA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珏云 赵公泽 +3 位作者 白鑫洁 田聪阳 侠晨辉 李姝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2016-2019,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大鼠Col-Ⅳ、HA血清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酒、猪油混合灌胃诱导大鼠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并分为柴胡解毒汤干预Ⅰ组(简称干预Ⅰ组)、柴胡解毒汤兼酒精高脂饮食组(简称...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大鼠Col-Ⅳ、HA血清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酒、猪油混合灌胃诱导大鼠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并分为柴胡解毒汤干预Ⅰ组(简称干预Ⅰ组)、柴胡解毒汤兼酒精高脂饮食组(简称干预Ⅱ组)、酒精兼高脂饮食组(简称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予以灌胃,最终取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称量大鼠体重,并用ELISA Kit法检测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结果:12周后,造模各组大鼠毛发灰暗,杂乱,消瘦,活动度减弱,大便溏稀。血清Col-Ⅳ、HA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均下降明显(P<0.01)。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HA含量依次为219.17±41.64、184.89±22.83、249.32±34.60、123.48±25.85。Col-Ⅳ含量依次为9.59±1.81、12.57±1.41、19.71±6.04、7.62±5.36。结论:柴胡解毒汤可能通过抑制Col-Ⅳ、HA的表达水平,对大鼠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解毒汤 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HA) Ⅳ型胶原(col-Ⅳ)
原文传递
降糖保肾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如流 董飞侠 +1 位作者 蓝家荣 胡振奋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糖保肾方。2组疗程均为60天,比较2组患者...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糖保肾方。2组疗程均为60天,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尿纤维粘连蛋白(FN)、尿Ⅳ型胶原(Col-Ⅳ)、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BUN水平降低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而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尿FN、Col-Ⅳ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项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减少,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保护,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尿液中FN、Col-Ⅳ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气阴两虚证 湿瘀阻络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降糖保肾方 纤维粘连蛋白(FN) Ⅳ型胶原(col-Ⅳ)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与尿Co1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金玮 金秀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96-1298,130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及尿Co1Ⅳ的变化,以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人及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与尿中COL-Ⅳ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及尿Co1Ⅳ的变化,以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人及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与尿中COL-Ⅳ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用生化反应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结果血清TGF-β1、尿COL-Ⅳ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肾病组明显高于糖尿病组,临床肾病组最高,4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与尿COL-Ⅳ、HbA1c及FPG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78,r=0.943,r=0.351,P<0.000)。回归分析显示,尿COL-Ⅳ、HbA1C及FPG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髙血糖促进TGF-β1合成,TGF-β1促进肾脏Co1Ⅳ的合成,血清TGF-β1水平升髙均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TGF-Β1 尿Co1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