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物形成对含水合物砂土强度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颜荣涛 韦昌富 +2 位作者 魏厚振 田慧会 吴二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4-1240,共7页
采用非饱和成样法(A法)和饱和试样气体扩散制样法(B法)两种试验室方法,合成了含CO2水合物的砂土试样,并采用改造过的三轴剪切试验仪完成了相应的三轴剪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A法制得试样强度和刚度随水合物饱和度增大而增大,且相当敏感;... 采用非饱和成样法(A法)和饱和试样气体扩散制样法(B法)两种试验室方法,合成了含CO2水合物的砂土试样,并采用改造过的三轴剪切试验仪完成了相应的三轴剪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A法制得试样强度和刚度随水合物饱和度增大而增大,且相当敏感;而B法制得试样在水合物饱和度为19.44%与纯砂土的力学特征差别很小,在较高饱和度(26.73%)时,含水合物砂土的强度和刚度就有了较为明显提高;由此可以得出含水合物砂土的强度特征是水合物含量和水合物于砂土中赋存状态联合决定的;同时也发现随着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试样的剪胀性越来越明显。最后,通过对A法制得试样的强度参数分析表明:含水合物砂土的黏聚力随饱和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摩擦角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砂土 水合物饱和度 力学特性 co2水合物 三轴剪切试验
下载PDF
纳米流体中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妮 张亚楠 +1 位作者 柳秀婷 由龙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5,58,共6页
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体水合物反应装置上进行了纳米流体中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种类、粒径和质量分数对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纯水相比,纳米粒子Cu O和Si O2增加了CO2耗气量,但延长了气体水合物... 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体水合物反应装置上进行了纳米流体中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种类、粒径和质量分数对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纯水相比,纳米粒子Cu O和Si O2增加了CO2耗气量,但延长了气体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金属纳米粒子Cu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Al2O3对CO2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和耗气量有明显改善。对不同粒径的Al2O3纳米粒子对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的研究发现,30 nm的Al2O3纳米流体对水合物生成特性影响最大。与纯水相比,0.1%-30 nm-Al2O3纳米流体中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缩短了76.9%,耗气量增加了23.2%。CO2水合物耗气量随着Cu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进行了纳米粒子对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co2水合物 纳米流体 诱导时间 耗气量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CO_2水合物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汇军 王树立 +2 位作者 江光世 张慧娟 于永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55-59,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CO2水合物生成条件的影响,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按1∶2的比例)作为实验用溶液,研究发现当采用质量浓度为255mg/L的SDS和SDBS复合添加剂溶液时,CO2水合物的相... 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CO2水合物生成条件的影响,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按1∶2的比例)作为实验用溶液,研究发现当采用质量浓度为255mg/L的SDS和SDBS复合添加剂溶液时,CO2水合物的相平衡点最低,最易生成,此时的溶液体系能很好的促进水合物生成,而且比单一的SDS溶液或者SDBS溶液体系下水合物的相平衡点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相平衡点
下载PDF
CO_2水合物在管道中的生成及堵塞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诗岽 陈小康 +3 位作者 边慧 何骋远 王树立 吕晓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50-4256,共7页
为明确CO_2水合物在管道中的流动及堵塞特性,通过高压可视水合物环路研究了不同持液量下的水合物生成及堵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随着持液量的增大出现非线性变化,呈V形,先减小后增大;管道持液量越大,水合物生成量越少... 为明确CO_2水合物在管道中的流动及堵塞特性,通过高压可视水合物环路研究了不同持液量下的水合物生成及堵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随着持液量的增大出现非线性变化,呈V形,先减小后增大;管道持液量越大,水合物生成量越少,水合物发生堵塞时的临界体积分数降低,如在持液率86.6%下,堵塞时水合物体积分数为4.32%,持液率为66.7%时,堵塞时水合物体积分数为7.45%。通过可视管路发现当CO_2水合物大量生成后,管道中压降将突然增大,颗粒之间快速聚集生长,流速迅速降低,CO_2水合物快速充满管道使管道发生堵塞,水合物颗粒不断生长及在聚集层处的聚集导致流动阻力的增加是其产生堵塞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CO_2水合物浆液流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堵塞 压降 体积分数 持液量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作为新型促进剂加速CO_2水合物生成实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代文杰 王树立 +3 位作者 饶永超 吕晓方 刘波 郑亚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为了解决气体水合物生成速率慢、储气密度低、生成条件苛刻等难题,利用高压反应釜生成实验装置,探究了添加质量浓度为0.2g/L的氧化石墨烯对CO2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气体消耗量及CO2水合物相平衡压力的影响,揭示了温度和压力的变... 为了解决气体水合物生成速率慢、储气密度低、生成条件苛刻等难题,利用高压反应釜生成实验装置,探究了添加质量浓度为0.2g/L的氧化石墨烯对CO2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气体消耗量及CO2水合物相平衡压力的影响,揭示了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与去离子水中CO2水合物生成实验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促进机理。结果表明:①氧化石墨烯具有动力学促进和热力学促进的双重作用,能够加快CO2水合物体系的传热传质效率,促进气体溶解,提高成核速率和气体消耗量,降低相平衡压力;②与去离子水相比,氧化石墨烯体系下CO2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缩短了74%~85%;③温度为6℃时,随着初始压力的不同氧化石墨烯均能提高气体消耗量,在4MPa时气体消耗量增长幅度最大,达17.2%,提高了水合物储气密度;④氧化石墨烯降低CO2水合物相平衡压力的最大降幅为20%。结论认为,该新型促进剂能够提高CO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储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技术应用 co2水合物 氧化石墨烯 新型促进剂 传热效率 诱导时间 气体消耗量 相平衡压力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一体化模拟实验系统及降压法开采初步实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昌岭 李彦龙 +4 位作者 刘乐乐 胡高伟 陈强 吴能友 孟庆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2,共8页
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技术实验研究通常在较小尺寸的模拟实验装置中进行,由于反应釜样品尺寸较小,导致明显的边界效应且实验结果难以在现场中得到应用,因而研发大尺寸水合物综合开采实验系统刻不容缓。为此,针对我国... 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技术实验研究通常在较小尺寸的模拟实验装置中进行,由于反应釜样品尺寸较小,导致明显的边界效应且实验结果难以在现场中得到应用,因而研发大尺寸水合物综合开采实验系统刻不容缓。为此,针对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基于降压法开采思路和工艺流程,研发了一套水合物钻、采一体化模拟实验系统,主要包括主体高压装置、钻采一体化、气液供给、围压加载、回压控制、气液固分离及在线监测、温度控制、数据测控与后处理等模块;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冰点附近CO2水合物初步开采模拟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数据获取及分析的基本流程,初步获得了在降压法开采CO2水合物过程中储层的温度、压力场变化以及产气、产水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该实验系统可模拟实际地质条件制备接近海洋水合物储层的样品,通过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实时监测水合物成藏与分布情况;②该实验系统还可模拟钻井、降压开采工艺与过程,实时监测出砂与管道流动等过程中产气量、产水量、产砂量、温度、压力等多个物理参数的变化情况,实现试采全过程的实验模拟。结论认为:①在出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CO2水合物的产气、产水速率具有很大的波动性;②CO2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储层温度分布不均匀,最大的温度降幅为5℃,表明水合物分解呈现出非均一性与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模拟实验系统 钻采一体化 实时监测 降压法开采 co2水合物 产出规律 电阻层析成像
下载PDF
添加R141b促进剂的CO_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昌岭 任宏波 +1 位作者 孟庆国 孙始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5,共6页
我国天然气中CO2的利用率非常低,净化过程中脱出的CO2主要是排放,不仅会污染大气,也在无形中损失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因而我国陆地和海上酸性气田开发中加强对CO2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是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 我国天然气中CO2的利用率非常低,净化过程中脱出的CO2主要是排放,不仅会污染大气,也在无形中损失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因而我国陆地和海上酸性气田开发中加强对CO2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是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利用较易生成水合物的小分子物质与海水生成水合物晶体,固液分离后,分解水合物即可得到淡水,该技术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室内实验研究阶段。为了提高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效率,在海水中添加R141b促进剂以加快CO2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利用研制的双釜海水淡化实验装置,探讨了R141b促进剂的添加比例及其对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该法的技术参数;通过测定水合物生成前后溶液的盐度及离子变化,探讨了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的程度。结果表明:①R141b促进剂与海水的最佳体积比为1∶70,添加R141b后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效率可提高3倍;②在一级和二级淡化水中,离子去除率平均分别可达58.7%和81.0%,而三级和四级淡化水的平均离子去除率则分别达到了94.8%和98.4%;③四级淡化水的各项离子浓度指标都优于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海水淡化 R141B 实验技术 淡化时间 淡化水 盐度 离子去除率 淡化效率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饱和度与阻抗关系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强 业渝光 +1 位作者 孟庆国 刘昌岭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确定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估水合物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工作中的一项基础而关键的工作。利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阻抗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CO2气体与去离子水在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 确定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估水合物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工作中的一项基础而关键的工作。利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阻抗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CO2气体与去离子水在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指出: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会使多孔介质阻抗增大;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导致多孔介质阻抗减小。并且多孔介质的阻抗变化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变化相互对应,能够体现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各阶段的特点。此外,还利用Archie公式,使用天然气水合物的阻抗值计算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饱和度,得到了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随反应时间的增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多孔介质 电阻监测技术 饱和度计算
下载PDF
低温气体辅助煤层气压裂中的冷冲击机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亮 罗炯 +5 位作者 崔国栋 范志坤 任韶然 张建光 杨勇 车航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液N_2等气体辅助煤层气压裂的常规机理已较为清楚,但其低温特征对煤层物性的影响以及对压裂效果的改善机理尚未引起重视,缺乏理论认识.归纳总结了低温气体对煤岩的冷冲击作用机制,评价了地层水的结冰条件和低温气体的热物性,通过室内实... 液N_2等气体辅助煤层气压裂的常规机理已较为清楚,但其低温特征对煤层物性的影响以及对压裂效果的改善机理尚未引起重视,缺乏理论认识.归纳总结了低温气体对煤岩的冷冲击作用机制,评价了地层水的结冰条件和低温气体的热物性,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验证和预测了液N_2对煤岩及近井煤层的冷冲击效果,并进行了冷冲击机理应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压裂过程中注入N_2等低温气体对煤层进行冷冲击,可引起煤岩基质收缩和地层水结冰膨胀,使煤岩产生大量微裂缝和力学强度降低(10%~30%),有利于实现冰晶暂堵和改善煤层气压裂效果.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3#煤层为例,当液N_2注入总量为30~120m^3时,可在近井周围3~5m内形成低温区(<-20℃),煤层孔隙度将平均增大约1.5倍,渗透率增大4倍,还可造成煤岩的拉伸和挤压破坏.利用低温气体的冷冲击机理及其产生的冰晶暂堵可以作为改进煤层气和页岩气压裂工艺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液N2 co2水合物 冷冲击 微裂缝 煤岩强度 煤矿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志坚 史建公 +2 位作者 赵良英 张毅 张敏宏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6期1-11,共11页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据统计,1965~2011年全球C02年排放量从117×10^8t增长到340×10^8t,46年间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2.35%,累计排放量达1×10^12t以上。预计到2030年,全球C02年排放量将达到427×10^8t...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据统计,1965~2011年全球C02年排放量从117×10^8t增长到340×10^8t,46年间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2.35%,累计排放量达1×10^12t以上。预计到2030年,全球C02年排放量将达到427×10^8t。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工业上捕集CO2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EconamineFG TM工艺、HICAP+TM工艺、DXM TM工艺、KM—CDR工艺、CansolvCO2捕集工艺、西门子捕集工艺、可再生溶剂吸收工艺、Hitachi技术、Praxair技术、两步闪蒸工艺、CESAR工程工艺和Toshiba工艺等,化学吸收法的溶剂主要是有机胺。虽然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最有效、最常用且较为经济的CO2捕集方法,但由于有机胺水溶液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也会导致对CO2的吸收能力下降、排放的胺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有机胺腐蚀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维护问题等。其他工艺还有膜分离工艺、熔融碳酸盐电化学分离工艺、生成CO2水合物、酶基吸附工艺以及离子液体捕集工艺等,但这些工艺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化学吸收法 有机胺 膜分离 co2水合物 离子液体捕集
下载PDF
高压流动体系CO2水合物生长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左江伟 岳铭亮 +3 位作者 吕晓方 周诗岽 赵会军 王树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87-195,共9页
为探明CO2水合物在流动体系的生长过程及特性,借助高压循环可视环路装置,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压力、载液量、流量下,CO2水合物生成及浆液流动实验,得到了不同因素对水合物诱导时间及耗气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合物大量生成阶... 为探明CO2水合物在流动体系的生长过程及特性,借助高压循环可视环路装置,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压力、载液量、流量下,CO2水合物生成及浆液流动实验,得到了不同因素对水合物诱导时间及耗气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合物大量生成阶段,管内温度突升、压力骤降,体系流量迅速下降直至稳定、压差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O2水合物诱导期随初始压力的增大而缩短,耗气量则随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9 L-30 L/min的实验体系下,初始压力从2.5 MPa增加到2.8 MPa,诱导期缩短13.2%,而初始压力为3 MPa时,诱导期仅为17.4 min,缩短了36.03%;诱导时间随载液量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耗气量随着管路载液量的增加而降低;流量与诱导时间、耗气量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体系流量增大,诱导时间缩短、耗气量减小。在2.8 MPa-7 L的实验体系下,质量流量从20 kg/min增加到28 kg/min,诱导期从25 min缩短到18.4 min,缩短26.4%,而流量为20 kg/min时的耗气量是28 kg/min的2.7倍。研究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CO2水合物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初始压力 载液量 流量 诱导期 耗气量
下载PDF
雾流强化CO_2水合物形成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安丽焕 刘道平 +2 位作者 杨晓舒 杨亮 杨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基于雾流强化技术,在喷雾反应器中进行了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和夹套内冷却液温度以及缓冲气罐的使用等对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在静态条件下生成CO_2水合物相比,雾流强化过程中的压... 基于雾流强化技术,在喷雾反应器中进行了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和夹套内冷却液温度以及缓冲气罐的使用等对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在静态条件下生成CO_2水合物相比,雾流强化过程中的压降幅度更大,CO_2水合物生成速率更快。喷雾法将水以喷雾的形式送入气体,使水颗粒与气体的接触程度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增置缓冲气罐时,CO_2水合物生成结束时间是20 min左右,而未使用缓冲气罐的是40 min左右。缓冲气罐的稳流稳压作用使CO_2气体均匀、稳定地进入雾化系统,增强雾化效果,使水合物生成速率提高一倍。研究结果为CO_2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co2水合物 雾流强化 生长速率 缓冲气罐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CO_2水合物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妮 洪春芳 柳秀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04-3408,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Al_2O_3、Cu、SiO_2)、不同质量分数(0.05%、0.1%、0.15%)及不同粒径(10、30、50 nm)的纳米粒子对CO_2水合物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5~5℃时,纯CO_2水合物热导率为0.553~0.5861W·m^(-1)·K^(-1),具...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Al_2O_3、Cu、SiO_2)、不同质量分数(0.05%、0.1%、0.15%)及不同粒径(10、30、50 nm)的纳米粒子对CO_2水合物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5~5℃时,纯CO_2水合物热导率为0.553~0.5861W·m^(-1)·K^(-1),具有玻璃体的变化特性。分散剂SDBS的加入,可改善CO_2水合物-纳米粒子体系的导热性能。在相同的质量分数和粒径下,纳米Cu粒子对CO_2水合物热导率的增强作用最好,但综合考虑水合物生成特性和溶液悬浮稳定性,选用纳米Al2O3粒子较合适。Al2O3粒子粒径越小,水合物热导率越大,15 nm比50 nm纳米粒子体系中CO_2水合物热导率的增长率平均提高了12.7%。此外,CO_2水合物热导率随Al2O3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质量分数由0.05%增加到0.15%时,水合物热导率的增长率由4.2%提高到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co2水合物 纳米粒子 导热性能
下载PDF
CO_2水合物海水淡化流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宏波 刘昌岭 +4 位作者 孟庆国 相凤奎 林学辉 张媛媛 邓兴波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9,共6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合物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添加R141b的CO2水合物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实现了不同级别的海水淡化,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流程海水淡化的经济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一至三级淡化水的多项离子浓度指标满足饮用水标准,四级淡化水...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合物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添加R141b的CO2水合物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实现了不同级别的海水淡化,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流程海水淡化的经济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一至三级淡化水的多项离子浓度指标满足饮用水标准,四级淡化水的指标均优于饮用水标准。利用该技术得到137 mL盐度为4.5‰的淡化水,能耗为0.092 kWh,耗时11.5 h;而得到80 mL盐度仅为0.3‰的淡化水时,能耗则增加为0.743 kWh,耗时33 h。三级淡化流程产量较高,盐度较低,可在兼顾能耗的前提下得到纯度较高的淡化水,是该技术比较理想的淡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海水淡化 R141B 实验技术 经济能耗 技术流程
下载PDF
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乐 祁影霞 +2 位作者 邢艳青 喻志广 张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2,共4页
在模拟海底多孔介质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质量分数同为0.05%的不同种类的添加剂SDS、THF、TBAB对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与纯水体系的对比发现,在此质量分数下TBAB置换率最高,SDS次之,THF置换率低于纯水。同时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 在模拟海底多孔介质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质量分数同为0.05%的不同种类的添加剂SDS、THF、TBAB对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与纯水体系的对比发现,在此质量分数下TBAB置换率最高,SDS次之,THF置换率低于纯水。同时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03%的SDS添加剂对置换速率的影响。研究了在模拟海底盐度的情况下,置换反应受到阻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co2水合物 置换 添加剂
下载PDF
流动体系水合物生成及其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蕾 王树立 +4 位作者 李建敏 刘朝阳 高苗 蒋斌 宋洁 《石油机械》 2015年第7期111-115,共5页
依托管道式水合物综合试验平台,以水和CO2为试验介质在6.5~8.5℃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CO2水合物生成特性及水合物浆液流动规律。试验初始压力为4.5 MPa,含气体积分数为31.16%。同时,利用压降分析法探究了CO2水合物浆液的流动特性,并归纳了... 依托管道式水合物综合试验平台,以水和CO2为试验介质在6.5~8.5℃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CO2水合物生成特性及水合物浆液流动规律。试验初始压力为4.5 MPa,含气体积分数为31.16%。同时,利用压降分析法探究了CO2水合物浆液的流动特性,并归纳了CO2水合物浆液管道压降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首先在管道内壁处生成,然后逐渐向管道中心生长,最终造成管道的堵塞。此外,水合物浆液管道压力分布存在突然降低的情况,而管道末端压力反而升高,这是因为管道末端有部分水合物发生分解。研究结果可为水合物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co2水合物 流动体系 流动特性 压降规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CO_2水合物蓄冷系统的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雅琪 谢应明 耿时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本文采用直接接触式蓄冷实验台,研究了初始充注压力为3.5~4.0 MPa时CO_2水合物蓄冷系统的循环特性和蓄冷特性。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初始充注压力下系统的循环p-h图和蓄冷速率图。分析发现:在初始充注压力为3.5、3.6 MPa时,系统循环... 本文采用直接接触式蓄冷实验台,研究了初始充注压力为3.5~4.0 MPa时CO_2水合物蓄冷系统的循环特性和蓄冷特性。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初始充注压力下系统的循环p-h图和蓄冷速率图。分析发现:在初始充注压力为3.5、3.6 MPa时,系统循环在亚临界区;在初始充注压力为3.7、3.8、3.9、4.0 MPa时,系统循环进入跨临界区,在跨临界区的时间分别为8、10、9、8 min,系统循环在跨临界区的时间比例依次为38%、58%、60%、73%;初始充注压力越高,系统的蓄冷时间越短,系统蓄冷速率下降速度越快,蓄冷速率曲线越陡峭,蓄冷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槽 压缩式制冷循环 超临界状态 co2水合物
下载PDF
近十年促进CO2水合物生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彩霞 刘妮 +1 位作者 殷小明 洪春芳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国内外对于促进CO2水合物生成方法的研究概况。从物理法及添加剂法方面较全面的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对许多方法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发现多数实验将物理法和添加剂法相结合,物理法以机械搅拌为主,添加剂中目前...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国内外对于促进CO2水合物生成方法的研究概况。从物理法及添加剂法方面较全面的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对许多方法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发现多数实验将物理法和添加剂法相结合,物理法以机械搅拌为主,添加剂中目前使用最多的均有不同程度毒性、易燃性等问题。本文认为CO2水合物有大的发展可能,因此寻找更合理的物理促进方式及能够降低生成的条件,提高生成速率的环境友好型高效添加剂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生成促进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强化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敏 王树立 +3 位作者 饶永超 张琳 戴源 刘墨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实验研究了搅拌体系下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磺酸盐([MIMPS] DBSA)、1-(3-磺酸基)丙基哌啶十二烷基苯磺酸盐([PIPS] DBSA)、1-(3-磺酸基)丙基吡咯烷十二烷基苯磺酸盐([PYPS] DBSA)、鼠李糖脂(Rha-C1... 实验研究了搅拌体系下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磺酸盐([MIMPS] DBSA)、1-(3-磺酸基)丙基哌啶十二烷基苯磺酸盐([PIPS] DBSA)、1-(3-磺酸基)丙基吡咯烷十二烷基苯磺酸盐([PYPS] DBSA)、鼠李糖脂(Rha-C10-C10)在2~10℃内对CO2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试剂对CO2水合物生成相平衡压力的影响受到温度及浓度的双重影响.[MIMPS] DBSA、[PIPS] DBSA、[PYPS] DBSA、Rha-C10-C10降低CO2水合物相平衡压力最大幅度分别为16.4%、10.8%、17.0%、16.0%,促进CO2水合物生成最佳质量分别为100、500、500、500 mg/kg.最后,计算了各个最佳浓度化学试剂体系CO2耗气量,发现[MIMPS] DBSA、[PIPS] DBSA、[PYPS] DBSA、Rha-C10-C10增大CO2耗气量最大幅度分别为31.9%、32.5%、48.9%、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合物 离子液体 相平衡压力 耗气量 最佳浓度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CO_2混相驱注气井极限关井时间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广胜 杜童 +4 位作者 白玉杰 杜明宇 闫洪洋 王浩 杨清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0-54,88,共6页
采用水气交替注入的方式开发低渗透油藏既可以扩大波及体积,补充地层能量,又能有效的防止气窜。但是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气井的冻堵问题。通过软件模拟注气井井筒内部压力、温度分布规律,分析注气井冻堵原因主要为注气井长时间的... 采用水气交替注入的方式开发低渗透油藏既可以扩大波及体积,补充地层能量,又能有效的防止气窜。但是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气井的冻堵问题。通过软件模拟注气井井筒内部压力、温度分布规律,分析注气井冻堵原因主要为注气井长时间的关井导致地层流体返出到易冻堵段与井筒内CO_2反应形成冻堵物,因此采用试井的方法计算关井之后井筒内压力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地层流体到冻堵段的时间为该井的极限关井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注气速度对井筒内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井筒内低温延伸越长;井筒内部1 000m以内会发生CO_2气体的相态变化,造成该位置低温高压,极易形成水合物;最后根据油气两相渗流规律和关井后井筒内压力变化规律确定注气井极限关井时间为2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极限关井时间 co2水合物 冻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