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CO_2膜技术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志 袁芳 +2 位作者 王明 王纪孝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7,共7页
分离CO2是当前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膜分离法在投资、能耗以及环境友好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文章提出了CO2分离膜的4种选择透过机制,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在分离CO2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分离CO2反应选择膜方面... 分离CO2是当前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膜分离法在投资、能耗以及环境友好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文章提出了CO2分离膜的4种选择透过机制,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在分离CO2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分离CO2反应选择膜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分离CO2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捕集 膜分离 选择透过机制
下载PDF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国凯 吕书贞 王键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5,共10页
吸收及分离二氧化碳是降低碳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这就必然要求全球科技工作者注重开发具有选择性高效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和新路线。作为近20多年来发展的一类代表性的新材料,离子液体(尤其是功能化离子液体)具... 吸收及分离二氧化碳是降低碳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这就必然要求全球科技工作者注重开发具有选择性高效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和新路线。作为近20多年来发展的一类代表性的新材料,离子液体(尤其是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几乎没有蒸气压、液态温度范围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窗口宽、不可燃、结构-性质可调控等。这些性质使离子液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及分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近5年(2015~2019)来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单位点离子液体、多位点离子液体、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混合物、功能化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分离。同时,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 分离 温室气体控制
下载PDF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庆钊 赵长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9,共5页
温室气体CO2主要产生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电力生产过程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控制和减缓电力生产中CO2排放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世界CO2排放的状况和适应于火电厂CO2排放控制及综合利用的措... 温室气体CO2主要产生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电力生产过程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控制和减缓电力生产中CO2排放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世界CO2排放的状况和适应于火电厂CO2排放控制及综合利用的措施及其技术原理,对电力工业CO2的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富集 分离回收 co2填埋
下载PDF
碳质吸附剂对CO2的吸附、捕集和分离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伟 杨全红 康飞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4-1058,共5页
温室效应日渐显著,如何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以及如何将大气中的CO2富集、分离并加以应用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碳质吸附材料因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和发达的孔隙结构,在气体分离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碳质材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在... 温室效应日渐显著,如何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以及如何将大气中的CO2富集、分离并加以应用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碳质吸附材料因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和发达的孔隙结构,在气体分离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碳质材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在很广的工作条件下应用。由此,碳质材料作为CO2的分离和捕集介质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运用碳质材料吸附、捕集和分离CO2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吸附材料 二氧化碳 吸附 捕集 分离
下载PDF
有机多孔聚合物CO_2捕集及分离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祥 吕文杰 +2 位作者 胡军 汪华林 刘洪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3-1562,共10页
有机多孔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s,POPs)是一类由有机构建单元连接而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CO2吸附能力,近年来有关POPs在CO2捕集和分离的研究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大量具有优异孔性质(比表面积和孔... 有机多孔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s,POPs)是一类由有机构建单元连接而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CO2吸附能力,近年来有关POPs在CO2捕集和分离的研究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大量具有优异孔性质(比表面积和孔容)的POPs通过不同有机合成反应被成功地开发出来应用于CO2吸附分离过程。本文介绍了POPs材料的CO2捕集与分离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提高POPs材料CO2分离性能的合成策略,重点分析了可以通过功能化增强吸附剂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材料的CO2分离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多孔聚合物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 膜分离 选择性
下载PDF
CO2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璐菡 徐金球 孙志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8-16,共9页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是当今温室气体中CO2污染的主要来源。介绍了CO2捕集技术中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新型吸附/吸收剂中金属有机骨架、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和纳米流体吸...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是当今温室气体中CO2污染的主要来源。介绍了CO2捕集技术中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新型吸附/吸收剂中金属有机骨架、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和纳米流体吸收剂的研究成果。降低能耗和成本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开发新型吸附/吸收剂、优化反应过程和联合使用不同方法是未来CO2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吸附法 吸收法 膜分离法
下载PDF
PI中空纤维膜分离模拟燃煤脱硫烟气中的CO_2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琳 胡斌 +3 位作者 王霞 李娟 周心澄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7-2643,共7页
利用自主搭建的膜分离CO_2模拟实验台,模拟实际燃煤湿法脱硫净烟气环境,研究了自制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膜分离CO_2的性能。考察渗余侧气体流量、分离压力和烟气温度对膜分离CO_2性能的影响;研究PI中空纤维膜在含有燃煤飞灰细颗粒物的... 利用自主搭建的膜分离CO_2模拟实验台,模拟实际燃煤湿法脱硫净烟气环境,研究了自制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膜分离CO_2的性能。考察渗余侧气体流量、分离压力和烟气温度对膜分离CO_2性能的影响;研究PI中空纤维膜在含有燃煤飞灰细颗粒物的脱硫烟气条件下的分离性能;此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探究了燃煤飞灰细颗粒物在PI中空纤维膜上的吸附和沉积,及其对分离膜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渗余侧气体流量增加,分离压力增加及升高操作温度均可提高PI中空纤维膜对CO_2的分离性能;燃煤飞灰细颗粒物存在时,膜分离CO_2的性能明显下降,PI中空纤维膜的分离因子和渗透速率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在长时间与飞灰接触的情况下,PI中空纤维膜表面被大量的细颗粒附着,其表面形貌及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膜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传质阻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中空纤维膜 co2捕集 分离性能 细颗粒物 脱硫烟气
下载PDF
燃煤电厂CO_2捕集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毅 沈艳梅 +1 位作者 倪世清 郝荣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2,28,共5页
CO2捕集技术是实现我国燃煤电厂CO2减排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结合国内燃煤电站CO2捕集研究现状和示范项目状况,介绍了燃煤电厂CO2捕集的3种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3种国际上主要的CO2分离技术机理,并就其各自的优缺... CO2捕集技术是实现我国燃煤电厂CO2减排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结合国内燃煤电站CO2捕集研究现状和示范项目状况,介绍了燃煤电厂CO2捕集的3种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3种国际上主要的CO2分离技术机理,并就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现有分离方法应用于我国燃煤电厂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2 捕集 分离
下载PDF
油田CO_2驱产出气处置方案及CO_2捕集回注工艺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鹏飞 韩波 +4 位作者 张亮 熊小琴 沈晓霞 张昕 任韶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533-539,共7页
CO_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是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但随着CO_2在油井中突破,面临着含CO_2伴生气的处置技术和捕集回注工艺的优选问题。本文分析了油田CO_2驱产出气一般规律,论证了含CO_2伴生气直接/掺和回注、燃气轮... CO_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是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但随着CO_2在油井中突破,面临着含CO_2伴生气的处置技术和捕集回注工艺的优选问题。本文分析了油田CO_2驱产出气一般规律,论证了含CO_2伴生气直接/掺和回注、燃气轮机/锅炉燃烧及烟道气回注和捕集分离回注等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初步建立了含CO_2伴生气处置方案优选依据。重点比较了化学吸收法、低温分馏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等CO_2捕集分离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基于Weyburn油田和吉林油田CO_2驱项目,分析了油田CO_2驱产出气处置及回注工艺的主要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田含CO_2伴生气的处置,首选直接/掺和回注;其次考虑对产出气进行CO_2分离提纯,国内CO_2驱项目一般小到中等规模,变压吸附和低温分馏工艺受到青睐,国外大规模CO_2驱项目则有采用膜分离和化学吸收法捕集分离CO_2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二氧化碳捕集 方案选择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志坚 史建公 +2 位作者 赵良英 张毅 张敏宏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6期1-11,共11页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据统计,1965~2011年全球C02年排放量从117×10^8t增长到340×10^8t,46年间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2.35%,累计排放量达1×10^12t以上。预计到2030年,全球C02年排放量将达到427×10^8t...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据统计,1965~2011年全球C02年排放量从117×10^8t增长到340×10^8t,46年间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2.35%,累计排放量达1×10^12t以上。预计到2030年,全球C02年排放量将达到427×10^8t。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工业上捕集CO2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EconamineFG TM工艺、HICAP+TM工艺、DXM TM工艺、KM—CDR工艺、CansolvCO2捕集工艺、西门子捕集工艺、可再生溶剂吸收工艺、Hitachi技术、Praxair技术、两步闪蒸工艺、CESAR工程工艺和Toshiba工艺等,化学吸收法的溶剂主要是有机胺。虽然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最有效、最常用且较为经济的CO2捕集方法,但由于有机胺水溶液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也会导致对CO2的吸收能力下降、排放的胺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有机胺腐蚀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维护问题等。其他工艺还有膜分离工艺、熔融碳酸盐电化学分离工艺、生成CO2水合物、酶基吸附工艺以及离子液体捕集工艺等,但这些工艺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化学吸收法 有机胺 膜分离 co2水合物 离子液体捕集
下载PDF
离子液体捕集CO_2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凌云 樊静 王键吉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69-2275,共7页
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成分,因此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不燃烧、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结构和性质可调节并可循环使用等特性,在CO2的吸收/分离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 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成分,因此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不燃烧、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结构和性质可调节并可循环使用等特性,在CO2的吸收/分离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常规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支撑离子液体膜、聚合离子液体以及离子液体与分子溶剂的混合物在捕集CO2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结构、阴离子类型、烷基链长度、阴/阳离子的氟化程度和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负载作用和聚合效应以及体系的温度和压力对CO2选择性捕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可能的捕集机理以及各种捕集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o2 捕集 吸收 分离
原文传递
Economic Comparison of Three Gas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for CO2 Capture from Power Plant Flue Gas 被引量:8
12
作者 YANG Hongjun FAN Shuanshi LANG Xuemei WANG Yanhong NIE Jianghu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15-620,共6页
Three gas separation technologies,chemical absorption,membrane separation an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are usually applied for CO2 capture from flue ga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In this work,the costs of the three ... Three gas separation technologies,chemical absorption,membrane separation an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are usually applied for CO2 capture from flue ga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In this work,the costs of the three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cost for chemical absorption is mainly from $30 to $60 per ton(based on CO2 avoided),while the minimum value is $10 per ton(based on CO2 avoided).As for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the costs are $50 to $78 and $40 to $63 per ton(based on CO2 avoided),respectively.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three technologies.For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process,the CO2 recovery and purity should be greater than 90%.Based on the cost,recovery,and purity,it seems that chemical absorption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st-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CO2 capture from flue gas from power plants.However,membrane gas separation is the most promi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the future,provided that membrane performance is further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apture cost flue gas chemical absorption membrane gas separatio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下载PDF
撞击流式反应器内水合物法分离沼气中CO2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书起 张欣悦 +2 位作者 李思齐 白东豪 白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99-2108,F0003,共11页
实验考察了撞击流式反应釜内水合物法分离沼气中CO2的特性。选取纯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个不同的体系,考察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压力、温度、撞击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水体系和SDS体系下压力的升高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快速生成... 实验考察了撞击流式反应釜内水合物法分离沼气中CO2的特性。选取纯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个不同的体系,考察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压力、温度、撞击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水体系和SDS体系下压力的升高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快速生成,但并不利于沼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实验通过改变撞击流式反应器的撞击强度发现,当撞击强度为0.128时,CO2分离因子(S.F.)在纯水和SDS两种体系下均达到最大,纯水体系下S.F.的最大值为138.9,SDS体系下S.F.的最大值为64.5;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SDS可以促进水合物的生成,最适宜的浓度为600 mg/L,此时耗气量、CO2水合率S.Fr.(CO2)和CH4水合率S.Fr.(CH4)达到最大,但SDS对CH4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促进作用大于CO2水合物,反而不利于CO2的分离,降低CO2的分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沼气 分离 二氧化碳捕集 分离因子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on the membrane processes for CO_2 separation 被引量:6
14
作者 Jiayou Xu Hongyu Wu +3 位作者 Zhi Wang Zhihua Qiao Song Zhao Jixiao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280-2291,共12页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s popularized rapidly and attracts much interest in gas industry as a promising sort of newly chemical separation unit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recent advances on membrane processes 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s popularized rapidly and attracts much interest in gas industry as a promising sort of newly chemical separation unit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recent advances on membrane processes for CO_2 separation are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operating process designs could improve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crease the cost of membrane separation system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embrane materials recently,membrane processes are beginning to be competitive enough for CO_2 separation, especially for postcombustion CO_2 capture, biogas upgrading and natural gas carbon dioxide removal,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methods. We summarize the needs and most prom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membrane processes for CO_2 separation in current and future membrane applications. As the time goes by, novel membrane material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process optimization with increased selectivity and/or permeance will acceler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embrane process in the near future.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a pilot scale test, more effort could be made on the optimization of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This work would open up a new horizon for CO_2 separation/Capture o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based process systems separation FLUE GAS co2 capture BIOGAS UPGRADING Natural GAS
下载PDF
多孔液体在CO_(2)捕集与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汪静雯 王德超 +6 位作者 辛洋洋 鞠晓茜 蒙蜀黔 都峙烨 李嘉迪 郑亚萍 杨志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60,共13页
为助力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深入落实化工领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吸附/吸收耦合有望成为气体分离的绿色变革性分离技术,其关键是高性能吸附(收)材料的开发。多孔液体作为一类具有永久孔隙的液体材料,兼具了液体吸收剂... 为助力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深入落实化工领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吸附/吸收耦合有望成为气体分离的绿色变革性分离技术,其关键是高性能吸附(收)材料的开发。多孔液体作为一类具有永久孔隙的液体材料,兼具了液体吸收剂的易于管道输送、传质传热效果好等优点和固体吸附剂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CO_(2)捕集的绿色变革性介质。该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多孔液体发展历程;然后,重点对多孔液体在CO_(2)的吸附/吸收、膜分离、催化转化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多孔液体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对多孔液体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液体 多孔材料 co_(2)捕集 co_(2)利用 膜分离
下载PDF
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_2捕集与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盈盈 吉晓燕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1728,共8页
胆碱类低共融溶剂是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它不仅具有传统离子液体的优点,还具有价格低廉、低毒、生物可降解等优势。对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2捕集与分离中所涉及的物理性质,如气体的溶解度、CO2的吸收-解吸、密度、稳定性、黏度和表面... 胆碱类低共融溶剂是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它不仅具有传统离子液体的优点,还具有价格低廉、低毒、生物可降解等优势。对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2捕集与分离中所涉及的物理性质,如气体的溶解度、CO2的吸收-解吸、密度、稳定性、黏度和表面张力等进行考察,并分析了胆碱类低共融溶剂的结构对各物性的影响。通过与传统离子液体的对比,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2捕集与分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如CO2溶解度高,黏度低。然而,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气体的选择性分离、表面张力等的研究还不足,且热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瓶颈,因此,其在CO2捕集和分离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类低共融溶剂 二氧化碳捕集 分离 离子液体
下载PD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2 Capture with Ionic Liquids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志军 董海峰 张香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Due to their negligible volatility,reasonable thermal stability,strong dissolubility,wide liquid range and tunability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y,ionic liquids have been regarded as emerging candidate reagents for CO2 c... Due to their negligible volatility,reasonable thermal stability,strong dissolubility,wide liquid range and tunability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y,ionic liquids have been regarded as emerging candidate reagents for CO2 cap-ture from industries gases.In this review,th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CO2 capture using conventional ionic liquids,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supported ionic-liquids membranes,polymerized ionic liquids and mixtures of ionic liquids with some molecular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reviewed.Discuss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fields was present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we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apture ABSORPTION separation ionic liquids DESORPTION SOLUBILITY SELECTIVITY
下载PDF
200MW富氧燃烧电站三塔空分流程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涛 余学海 +3 位作者 廖海燕 王艳君 黄科 廖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降低空气分离(简称空分)制氧单耗,提高富氧燃烧发电系统效率,根据富氧燃烧的需氧特点,提出了三塔空分制氧流程。采用Hysys软件对三塔空分流程进行了模拟,对塔板数、进料位置、空气压缩机中间抽气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不... 为降低空气分离(简称空分)制氧单耗,提高富氧燃烧发电系统效率,根据富氧燃烧的需氧特点,提出了三塔空分制氧流程。采用Hysys软件对三塔空分流程进行了模拟,对塔板数、进料位置、空气压缩机中间抽气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不同制氧浓度下空分系统的制氧单耗。研究结果表明,制氧单耗随氧产品纯度的升高而增加。氧浓度为97%时,三塔空分流程的制氧单耗为0.3544 kW·h/m^3,较双塔流程降低近10%,三塔空分流程的制氧单耗优于传统双塔流程,为进一步降低富氧燃烧空分制氧单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富氧燃烧 空分 三塔
下载PDF
变温吸附碳捕集系统能效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博文 邓帅 +3 位作者 李双俊 赵力 杜振宇 陈丽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82-390,共9页
燃烧后CO2捕集技术(PCC)因易于与既有电厂结合而被认为是一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技术。化学吸收、吸附和膜分离是PCC的主流技术。在CO2吸附技术类中,变温吸附(TSA)是一种有效的吸附方法。近年来,TSA技术的能源消耗和能源转换效率问... 燃烧后CO2捕集技术(PCC)因易于与既有电厂结合而被认为是一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技术。化学吸收、吸附和膜分离是PCC的主流技术。在CO2吸附技术类中,变温吸附(TSA)是一种有效的吸附方法。近年来,TSA技术的能源消耗和能源转换效率问题成为人们对其大规模部署的关注焦点。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将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应用于TSA的性能评估,缺乏足够的实验研究支持。为了对TSA系统的能源转化效率进行实验分析,开发了一套四步法TSA系统,能效性能是基本分离性能外的主要考察指标。实验采用沸石13X-APG作为吸附剂材料,根据实验测得的两组吸附等温线,计算了CO2/N2的吸附选择性系数。通过进气CO2浓度、解吸时间、吸附温度和解吸温度对纯度、回收率、单位能耗和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分析,得到了4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第二定律效率的范围为3.24%~9.23%,回收率和纯度最高分别为83.97%和94.70%。解吸温度和进气CO2浓度的升高,吸附温度的降低有利于分离及能效性能提升。延长解吸时间有利于分离和能效提升,但过长的操作时间反而使得效果变差,这会对工程中的运行策略优化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作用) 分离 能效
下载PDF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Pebax1657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晴 何少剑 +2 位作者 林俊 林千果 段晓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4-1120,共7页
以聚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采用表面涂覆法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改性,得到无机填料PDH。再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657为聚合物基底、PDH为无机填料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膜,利用SEM,XRD,DSC等方法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膜... 以聚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采用表面涂覆法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改性,得到无机填料PDH。再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x1657为聚合物基底、PDH为无机填料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膜,利用SEM,XRD,DSC等方法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膜的机械性能和气体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DH在Pebax1657中分散均匀,且二者相容性较好。PDH与Pebax1657间产生氢键,对分子链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结晶度降低。随PDH含量增加,杂化膜的密度逐渐增加,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降低,杂化膜的CO2和N2的渗透系数增加,与纯Pebax膜相比,杂化膜的渗透系数和选择性逐渐接近Robeson上界,气体分离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共聚酰胺 Pebax1657 埃洛石纳米管 co2 捕集 膜分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