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Co-Al-W合金高温氧化激活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2 位作者 赵文军 王晓军 闫健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1-704,共4页
钴-铝-钨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测定了该合金在800和900℃下空气氧化增重动力学数据,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速率常数。根据氧化速率常数的Arrhenius关系,计算合金在800和900℃高... 钴-铝-钨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测定了该合金在800和900℃下空气氧化增重动力学数据,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速率常数。根据氧化速率常数的Arrhenius关系,计算合金在800和900℃高温环境中的氧化激活能。研究发现,7.5W、9W和10.7W合金中9W合金氧化激活能最高;合金元素Mo、Nb、Ta和Ti加入之后,Co-Al-W合金的氧化增重和氧化激活能发生变化,由此可以预测该合金在高温环境中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高温氧化 激活能 合金元素
原文传递
合金元素对Co-Al-W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1 位作者 闫健强 赵文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8-2177,共10页
研究新型Co-Al-W合金在800和900℃空气中氧化动力学及元素Mo、Nb、Ta和Ti对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氧化100 h后,Co-8.8Al-9.8W(摩尔分数,%)和Co-8.8Al-9.8W-2Ta合金的质量增加较小,表明其抗高温氧化能力较强;在900℃... 研究新型Co-Al-W合金在800和900℃空气中氧化动力学及元素Mo、Nb、Ta和Ti对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氧化100 h后,Co-8.8Al-9.8W(摩尔分数,%)和Co-8.8Al-9.8W-2Ta合金的质量增加较小,表明其抗高温氧化能力较强;在900℃氧化时,Co-8.8Al-9.8W-2Mo、Co-8.8Al-9.8W-2Nb、Co-8.8Al-9.8W-2Ta和Co-8.8Al-9.8W-2Ti合金的质量增加小于Co-8.8Al-9.8W合金的,表明加入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在不同温度下,Co-Al-W合金氧化膜表面出现团聚、开裂和脱落现象;氧化膜分为3层,外层为Co3O4氧化物,中间层为W、Al和合金元素的复杂氧化物,内层为Co和Al的氧化物。从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来看,在800℃时合金元素增强Co-Al-W合金抗高温氧化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Ta、Ti、Mo、Nb;在900℃时按Ti、Ta、Mo、Nb顺序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高温氧化行为 合金元素
下载PDF
合金元素钨对新型Co-Al-W合金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闫健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研究Co-Al-W和商用MAN900合金在800℃75%Na2SO4+25%NaCl混合熔盐中的腐蚀动力学及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7.5 W、9.8 W和10.7 W合金经热腐蚀后质量增加量比MAN900合金的质量增加量少,Co-Al-W合金的耐热腐蚀能力比MAN900合金的耐热腐蚀能... 研究Co-Al-W和商用MAN900合金在800℃75%Na2SO4+25%NaCl混合熔盐中的腐蚀动力学及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7.5 W、9.8 W和10.7 W合金经热腐蚀后质量增加量比MAN900合金的质量增加量少,Co-Al-W合金的耐热腐蚀能力比MAN900合金的耐热腐蚀能力强。Co-Al-W合金在熔盐中腐蚀膜结构分成3层,即呈蓬松状由富钴氧化物Co3O4组成的腐蚀膜最外层,由Co、Al、W复杂氧化物组成的中间过渡层和主要由Al及Co氧化物组成较致密的腐蚀膜内层。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合金腐蚀膜最外层由于脱落逐渐变薄;中间过渡层厚度逐渐增加,该层中各元素分布趋于均匀、稳定;腐蚀膜内层致密性增加使该层增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合金元素钨 热腐蚀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新型Co-Al-W合金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闫健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7-464,共8页
研究了由γ′*Co_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Co-Al-W高温合金在800℃、75%Na_2SO_4+25%NaCl熔盐中的热腐蚀动力学及合金元素Mo、Nb、Ta和Ti对合金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2Mo、2Nb、2Ta和2Ti合金比9.8W合金具有更好的抗热腐蚀能力... 研究了由γ′*Co_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Co-Al-W高温合金在800℃、75%Na_2SO_4+25%NaCl熔盐中的热腐蚀动力学及合金元素Mo、Nb、Ta和Ti对合金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2Mo、2Nb、2Ta和2Ti合金比9.8W合金具有更好的抗热腐蚀能力,Mo和Ti对提高合金耐热腐蚀能力的效果比Ta和Nb显著。加入合金元素的合金热腐蚀膜由三层组成,即主要由Co氧化物CoO和Co_3O_4组成的腐蚀膜外层,由合金元素、Al、Co及W复杂氧化物组成的中间过渡层和由Al、Co氧化物组成的腐蚀膜内层。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中间过渡层厚度逐渐增加,热腐蚀膜内、外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内层致密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合金元素 热腐蚀
原文传递
静磁场对新型Co-Al-W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建波 侯渊 +3 位作者 张超 杨志彬 王江 任忠鸣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0-1626,共7页
以新型Co-Al-W基高温合金为基础,进行了外加静磁场下定向凝固实验,考察了不同磁场强度对凝固组织形貌和偏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抽拉速率为5μm/s时,施加纵向强磁场,诱发熔体流动,造成界面失稳,形成"斑状"偏析和游离碎晶;磁... 以新型Co-Al-W基高温合金为基础,进行了外加静磁场下定向凝固实验,考察了不同磁场强度对凝固组织形貌和偏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抽拉速率为5μm/s时,施加纵向强磁场,诱发熔体流动,造成界面失稳,形成"斑状"偏析和游离碎晶;磁场不变(2 T),进一步增加抽拉速率时,边部的游离碎晶和"斑状"偏析组织减少,凝固界面变得平直;施加横向磁场时,诱发更强的界面前沿流动,偏析加剧,碎晶增多;增加偏析合金元素Ta时,偏析进一步加剧,造成过冷形核,诱发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磁场下热电磁对流形成偏析,是造成CET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强磁场 定向凝固 溶质偏析 CET
原文传递
钽含量对Co-Al-W合金强化相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仰涛 沙岐振 夏天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09,共8页
Co-Al-W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微合金化元素钽对Co-8.8Al-9.8W(摩尔分数,%)合金强化相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运用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和XRD分析方法研究Co-8.8Al-9.8W-x Ta(x=0、0.5、1、1.5... Co-Al-W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微合金化元素钽对Co-8.8Al-9.8W(摩尔分数,%)合金强化相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运用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和XRD分析方法研究Co-8.8Al-9.8W-x Ta(x=0、0.5、1、1.5、2)合金的相组成、γ′强化相的数量及μ相的析出行为;运用SEM和EDAX等方法研究合金高温氧化膜的组成、显微组织结构和元素分布,并计算合金的氧化激活能。结果表明:钽元素含量增加,合金中γ′强化相的数量增多,对μ相析出的抑制程度增加。Co-8.8Al-9.8W-x Ta合金的氧化膜主要由3层组成,最外层主要为钴的氧化物,中间过渡层为钨、铝和钽的复杂氧化物,最内层主要为铝的氧化物。钽元素提高合金氧化膜最内层中铝氧化物的致密性和稳定性。1.5Ta合金的氧化膜具有最佳的致密度和稳定性,氧化激活能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高温氧化 激活能 氧化膜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新型Co-Al-W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1 位作者 赵文军 王晓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Co-Al-W合金是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合金元素Mo、Nb、Ta和Ti对Co-Al-W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THT07-135型摩擦磨损试验机、SEM等方法研究合金化Co-Al-W合金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并与钴基Stellite... Co-Al-W合金是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合金元素Mo、Nb、Ta和Ti对Co-Al-W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THT07-135型摩擦磨损试验机、SEM等方法研究合金化Co-Al-W合金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并与钴基Stellite6合金相比较。研究发现,9.8W合金的摩擦系数比钴基Stellite6的小。合金元素Mo、Nb、Ti可适度降低9.8W合金的磨损失重和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能。Mo、Ti和Nb元素对提高9.8W合金的耐磨性能效果较好;Ta的效果不明显。Co-Al-W合金主要发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但Stellite6合金主要发生剥层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合金元素 摩擦磨损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JMatPro软件TIG堆焊层Co-8.8Al-9.8W-0.2B合金的相组成及开裂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仰涛 夏荣里 +1 位作者 沙岐振 夏天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59-2464,共6页
Co-Al-W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含硼合金在不锈钢基体上TIG堆焊层的开裂行为,通过JMat Pro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对堆焊层Co-8.8Al-9.8W-0.2B合金不同部位析出相的类型、含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和... Co-Al-W合金是一种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含硼合金在不锈钢基体上TIG堆焊层的开裂行为,通过JMat Pro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对堆焊层Co-8.8Al-9.8W-0.2B合金不同部位析出相的类型、含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研究发现,堆焊层0.2B合金不同位置相组成相同,但含量不同。根据对堆焊层合金相组成和含量的分析,堆焊层表面出现的裂纹主要为热裂纹,裂纹的形成是热应力、相变应力以及Laves相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热裂纹 JMat PRO软件 LAVES相
原文传递
激光熔覆新型Co-Al-W合金熔覆层的工艺及组织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仰涛 王晨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5-901,共7页
为了提高新型Co-Al-W合金熔覆层质量及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场发射SEM观察、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Co-AlW合金涂层的形貌、组织特征、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1.6kW,V=360 mm/s时,熔覆层具有最好的形貌、最佳的组织和工艺... 为了提高新型Co-Al-W合金熔覆层质量及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场发射SEM观察、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Co-AlW合金涂层的形貌、组织特征、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1.6kW,V=360 mm/s时,熔覆层具有最好的形貌、最佳的组织和工艺性能;熔覆层主要是由基本上垂直于结合带的树枝晶和枝间共晶组织组成,树枝晶呈多方向生长;在搭接重熔区,凝固组织有明显的粗化;熔覆层合金主要由fcc的γ-Co基体及其上金属间化合物CoXAl和碳化物,如Cr23C6,Co6W6C共同组成;熔覆层硬度总体上由表面到基体呈现下降趋势,熔覆层最高硬度可达732.9 HV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o-al-w合金 熔覆层 微观组织 相组成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B和Ce对Co-8.8Al-9.8W-2T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仰涛 李淮 +1 位作者 马腾飞 吕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926,共6页
为了改善Co-8.8Al-9.8W-2Ta合金的性能,研究分别添加原子分数0.4%的Ce和B对基体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EPMA、XRD及显微硬度计研究合金显微组织、元素分布、相组成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Ce元素和B元素均可以抑制二次相析出,并... 为了改善Co-8.8Al-9.8W-2Ta合金的性能,研究分别添加原子分数0.4%的Ce和B对基体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EPMA、XRD及显微硬度计研究合金显微组织、元素分布、相组成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Ce元素和B元素均可以抑制二次相析出,并对二次相有球化作用;0.4Ce合金晶界区域析出Co_(3)W相,Ce元素主要形成化合物Ce_(2)Co_(17)和Al_(2)Ce_(2)Co_(15),0.4B合金晶界区域析出的二次相为Co_(3)W和Co_(7)W_(6)相,B元素主要形成CoW_(2)B_(2);Ce元素和B元素均可以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0.4Ce合金显微硬度(HV)最高,为543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合金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合金元素Nb对电弧熔炼Co-Al-W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峰 徐仰涛 罗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2,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电弧熔炼Co-8.8Al-9.8W及Co-8.8Al-9.8W-2Nb合金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元素Nb对Co-Al-W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o-Al-W合金的相组成主要为γ相+沉淀析出的γ'-Co3(Al,W)相。Nb的... 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电弧熔炼Co-8.8Al-9.8W及Co-8.8Al-9.8W-2Nb合金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元素Nb对Co-Al-W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o-Al-W合金的相组成主要为γ相+沉淀析出的γ'-Co3(Al,W)相。Nb的加入有利于γ'相的存在,显著提高Co-Al-W合金的硬度,且细化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合金元素Nb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Ta和Mo点位偏好对Co-Al-W合金γ'相的影响
12
作者 徐仰涛 王桐超 吕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39-3946,共8页
为了研究Ta元素和Mo元素对Co-Al-W基高温合金γ′相强度和形貌的影响,构建γ′-L12超胞结构,对其6个非等效点位进行掺杂计算,分析能量结构和力学性能;并制备Co-8.8Al-9.8W-2X(X=Ta,Mo)合金,对合金进行5%和10%的压缩变形,使用透射电镜(T... 为了研究Ta元素和Mo元素对Co-Al-W基高温合金γ′相强度和形貌的影响,构建γ′-L12超胞结构,对其6个非等效点位进行掺杂计算,分析能量结构和力学性能;并制备Co-8.8Al-9.8W-2X(X=Ta,Mo)合金,对合金进行5%和10%的压缩变形,使用透射电镜(TEM)对合金γ′相形貌和位错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a原子掺杂时优先占据Al2位置,会使得γ′-L12掺杂结构的强度以及组织稳定性升高;Mo原子掺杂时优先占据W6位置,掺杂效果则正好与Ta原子相反。由于在合金化时Ta原子优先占据在Al2位置,导致了γ′相强度升高,2Ta合金在进行压缩变形时γ′相形貌可以保持为立方状,位错对γ′相的切割破坏较为有限;而2Mo合金由于Mo原子优先占据W6位置导致γ′相强度降低,进行压缩变形时γ′相形貌由立方状转变为筏排状,位错对γ′相的破坏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γ′相形貌 能量结构 位错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新型Co-Al-W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1 位作者 闫健强 赵文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2-1747,共6页
研究了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Co-Al-W抗高温氧化性能。利用SEM、EPMA、XRD等方法研究了新型Co-Al-W合金在800℃和900℃空气中静态氧化增重动力学和抗高温氧化机理,并与镍基高温合金Manaurite900相比较。研究发现,... 研究了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Co-Al-W抗高温氧化性能。利用SEM、EPMA、XRD等方法研究了新型Co-Al-W合金在800℃和900℃空气中静态氧化增重动力学和抗高温氧化机理,并与镍基高温合金Manaurite900相比较。研究发现,在800℃氧化时,9.8W合金抗氧化能力最强,但在900℃时,9.8W和7.5W合金的增重最大,Manaurite900和10.7W的抗氧化能力最好。合金在2种温度下氧化后,表面氧化膜主要由三层构成,即Co氧化物Co3O4组成的氧化膜最外层,Co、Al、W复杂氧化物组成的中间过渡层及Al和Co氧化物组成的氧化膜最内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机理
原文传递
304不锈钢基体激光熔敷Co-Al-W合金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天东 闫健强 徐仰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熔敷对304不锈钢基体上Co-Al-W合金熔敷层质量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激光熔敷工艺参数对熔敷层质量影响的显著程度,并对激光熔敷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激光输出功率、扫描速度对熔敷层...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熔敷对304不锈钢基体上Co-Al-W合金熔敷层质量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激光熔敷工艺参数对熔敷层质量影响的显著程度,并对激光熔敷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激光输出功率、扫描速度对熔敷层成形的影响显著,而搭接率的影响程度较小。对于Co∶Al∶W(原子比)为78∶12∶10的混合粉末,本试验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成形的激光熔敷工艺参数是:输出功率3 kW、扫描速度3 mm/s、搭接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敷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co-al-w合金
下载PDF
Ni含量对Co-Al-W合金热腐蚀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王华 王英杰 刘恩泽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9-1426,共8页
研究不同Ni含量的Co-9Al-9.5W合金在900℃涂覆75%Na_(2)SO_(4)+25%NaCl熔融盐的热腐蚀行为。测试了合金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扫面电镜观察腐蚀产物,利用XRD分析腐蚀样品表面产物类型。结果表明,合金的腐蚀进程兼具氧化和硫化的特征;随... 研究不同Ni含量的Co-9Al-9.5W合金在900℃涂覆75%Na_(2)SO_(4)+25%NaCl熔融盐的热腐蚀行为。测试了合金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扫面电镜观察腐蚀产物,利用XRD分析腐蚀样品表面产物类型。结果表明,合金的腐蚀进程兼具氧化和硫化的特征;随着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热腐性能力提高。合金的热腐蚀产物主要由NiO,CoO,Al_(2)S_(3)和CoNiO_(2)组成,并进一步探讨了钴基合金的热腐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热腐蚀 NI 热腐蚀机制
原文传递
新型Co-Al-W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闫健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技术,研究了室温下新型Co-Al-W合金在不同pH值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NaCl的溶液中,不同成分合金均会遭受严重的点腐蚀,点蚀多发生在晶界处。点蚀发生是由于Cl^-从溶液中迁...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技术,研究了室温下新型Co-Al-W合金在不同pH值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NaCl的溶液中,不同成分合金均会遭受严重的点腐蚀,点蚀多发生在晶界处。点蚀发生是由于Cl^-从溶液中迁移至蚀孔所致。钨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合金的耐点腐蚀能力,Co-81.8Al-9.8W的耐点腐蚀能力最好。在中性NaCl溶液中,相对于钴基Stellite 6合金,新型Co-Al-W合金的耐腐蚀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点蚀 电化学方法 腐蚀行为
下载PDF
钼对Co-8.8Al-9.8W合金组织及其压缩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徐仰涛 吕鑫 +2 位作者 马腾飞 李淮 王桐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40-4645,共6页
为研究γ′相形态与二次相对Co-8.8Al-9.8W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添加钼(Mo)制备得到具有不同形态的γ′相与二次相的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合金组织形态以及室温压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γ′相形态与二次相对Co-8.8Al-9.8W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添加钼(Mo)制备得到具有不同形态的γ′相与二次相的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合金组织形态以及室温压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8.8Al-9.8W-xMo(x=0,2)各合金抗压强度与塑性变形能力均处于相同水平,但具有立方状γ′相的0Mo合金的硬度显著高于具有球状γ′相的2Mo合金;0Mo合金在压缩过程中表现为解理断裂,而2Mo合金为准解理断裂;在应力作用下,球状γ′相被位错剪切甚至破坏,出现了断裂和弯曲变形的现象,立方状γ′相的形态则无明显变化;2Mo合金中的富W二次相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γ′相 二次相 位错 塑性变形
原文传递
合金元素对新型Co-Al-W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徐仰涛 夏天东 闫健强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研究了Mo、Nb、Ta、Ti合金元素对新型Co-Al-W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Nb、Ta、Ti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相对于9.8W合金,2Mo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好,2Nb和2Ta居中,2Ti合金较差.在不同pH NaCl溶液中,各种... 研究了Mo、Nb、Ta、Ti合金元素对新型Co-Al-W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Nb、Ta、Ti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相对于9.8W合金,2Mo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好,2Nb和2Ta居中,2Ti合金较差.在不同pH NaCl溶液中,各种合金均会遭受到严重的腐蚀,蚀坑多发生在晶界处.点蚀发生是由于Cl^-从溶液中迁移至蚀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点蚀 电化学方法 腐蚀行为
原文传递
Ni对Co-Al-W基合金时效组织演变和γ′相溶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飞 米涛 +3 位作者 王美玲 丁贤飞 李相辉 冯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5-853,共9页
以4种不同Ni含量(15%~45%,原子分数)的新型γ′相强化Co-Al-W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时效与高温热处理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Ni对相转变温度、γ/γ′两相组织演变、γ′相高温溶解行为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 以4种不同Ni含量(15%~45%,原子分数)的新型γ′相强化Co-Al-W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时效与高温热处理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Ni对相转变温度、γ/γ′两相组织演变、γ′相高温溶解行为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溶解温度升高,固相线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4种合金经900℃,50 h热处理后,基体均为γ/γ′两相组织;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形貌由立方形逐渐向近似球形转变,γ′相体积分数不断降低.经300 h长时间热处理后,合金的γ′相形貌没有明显改变,γ′相体积分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对900℃,300 h热处理的合金进行970~1060℃高温处理后,γ′相体积分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并最终全部溶解而消失;低Ni含量(15%和25%)合金和高Ni含量(35%和45%)合金的γ′相形貌分别转变为球形和立方形.900℃,50 h和300 h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降低;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使合金的硬度小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w合金 NI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钴及钴基合金拉伸和压缩变形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仰涛 王永红 马宏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17-19121,共5页
与镍基高温合金相比,钴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抗热腐蚀性能、抗热疲劳性能和焊接性等更优越,工作温度更高,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高温强度不及镍基高温合金使其应用受限。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相比,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由于具有与镍基高温... 与镍基高温合金相比,钴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抗热腐蚀性能、抗热疲劳性能和焊接性等更优越,工作温度更高,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高温强度不及镍基高温合金使其应用受限。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相比,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由于具有与镍基高温合金相似的γ/γ′共格强化组织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有望替代镍基高温合金,成为新型的合金体系,而进一步提高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是拓展合金应用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对纯钴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已有较详细的报道,纯钴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会导致钴基合金的塑性较差。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地研究如何提高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中γ′相的稳定性及拉伸和压缩性能。目前,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延伸率已达到18%左右。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压缩变形时出现反常屈服现象是由于螺型位错的交滑移被钉扎,它的驱动力来源于弹性各向异性能和{100}面上较低的反相畴界能。在反常应力峰值附近,位错被限制在γ基体中,偶尔观察到位错切过γ′相。同时,在拉伸加载时也发现了高温反常屈服现象。此外,以三元Co-Al-W合金为基础,通过加入微合金元素(如Mo、Mg、Ce等),可以使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延伸率逐步提高。本文归纳了钴及钴基合金拉伸和压缩变形机理的研究现状。通过介绍密排六方(HCP)金属钴的滑移变形、孪生变形以及钴的变形机制和不同形变孪晶的特征,以钴基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为主线,重点对钴基高温合金的压缩和拉伸变形,特别是由γ/γ′共格强化的钴基高温合金的反常流变应力,及在室温和高温拉伸条件下合金的塑性变形和破坏模式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塑性变形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滑移 孪生 co-al-w基高温合金 反常屈服现象 原位拉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