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典型交通道路CO的污染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侃侃 贠延滨 +1 位作者 孙德智 吴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6-38,43,共4页
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对北京市3类典型道路(开阔型、十字路口型、峡谷型)空气中CO污染进行了现场监测,对CO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路口CO平均浓度最高,为2.81mg/m3,CO日变化幅度较小,在中午上下班时间出现高峰,峡... 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对北京市3类典型道路(开阔型、十字路口型、峡谷型)空气中CO污染进行了现场监测,对CO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路口CO平均浓度最高,为2.81mg/m3,CO日变化幅度较小,在中午上下班时间出现高峰,峡谷型道路次之,为2.55mg/m3,CO日变化呈单峰型,在中午前出现爬坡,下午有所降低,学院路CO污染最轻,CO平均浓度为2.39mg/m3,CO浓度日变化呈多峰型,早中晚高,其他时段较低;冬季CO污染最严重,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18mg/m3、2.49mg/m3,和2.45mg/m3;风向对CO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背风面的CO浓度明显高于迎风面的CO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co污染 车流量 气象条件
下载PDF
RFCC装置第一、第二再生器改造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东 《石油工程建设》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5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第一、第二再生器的混合后再生烟气中仍然含有体积分数约为2%的CO,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危害,也增加了装置能耗。通过强化第一再生器烧焦炭能力及改造第二再生器设备结构和烧焦炭方式,使第一、...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5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第一、第二再生器的混合后再生烟气中仍然含有体积分数约为2%的CO,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危害,也增加了装置能耗。通过强化第一再生器烧焦炭能力及改造第二再生器设备结构和烧焦炭方式,使第一、第二再生器催化剂均实现富氧完全再生,现有烟气中的CO完全燃烧,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再生器改造的原因及思路,而后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再生器改造内容、改造流程、施工的重点项、改造的效果等。实践表明,改造后中压蒸汽增加产量12.5 t/h,折合装置能耗,相当于降低原料能耗4.9 kgo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CC装置 再生器 co污染 富氧 节能改造
下载PDF
吉林省冬季燃煤民居室内CO污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静芳 董伟 +4 位作者 王宁 陈雷 杨靖华 金英子 田忠臣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利用多功能无线电采集器在吉林省开展了冬季燃煤民居室内CO、CO2、气温自动观测和室内外对比观测试验,分析CO和CO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用火规律、室内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冬季燃煤民居普遍存在CO污染,60%的民居出现浓度持续超... 利用多功能无线电采集器在吉林省开展了冬季燃煤民居室内CO、CO2、气温自动观测和室内外对比观测试验,分析CO和CO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用火规律、室内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冬季燃煤民居普遍存在CO污染,60%的民居出现浓度持续超过125 mg·m-3的高污染;CO浓度的月变化与燃煤量有关,日变化与用火过程、燃烧阶段和燃烧状态有关;在不同季节、不同城市、不同民居、不同室温及不同燃烧过程中,CO在烟气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在点火、持续燃烧、压炉子和熄火等不同燃烧阶段及旺火燃烧、急倒烟和慢倒烟等不同燃烧状态下,CO浓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量 co污染 燃烧状态
下载PDF
不同采暖方式的CO污染对小学生COHb含量和免疫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周春红 吕洪飞 刘基芳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对采暖期两种不同采暖方式进行了一氧化碳(CO)污染对小学生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免疫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o污染对小学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唾液溶茵酶和唾液免疫球蛋白(I... 本文对采暖期两种不同采暖方式进行了一氧化碳(CO)污染对小学生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免疫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o污染对小学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唾液溶茵酶和唾液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可作为反映空气污染早期危害的较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暖方式 免疫水平 一氧化碳 污染 小学生 coHB
下载PDF
烟民居室吸烟致CO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田 李义 李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减少被动吸烟危害,研究了烟民住宅内自然状态下不同室内条件不同点位CO动态变化情况,提出增加室内空气对流,与吸烟者保持相对距离等回避办法,并探讨了用室内观叶植物吸收污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 烟民居室 被动吸烟 植物吸污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聚酰胺微塑料与水中防腐剂的复合污染:吸附特性与竞争机制研究
6
作者 代寒 韩杰 +1 位作者 肖秋芸 马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6-1078,共13页
微塑料污染问题因其广泛分布和与有机污染物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微塑料特别是聚酰胺(PA)颗粒在多元溶质体系中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PBs)的相互作用未见报道。以PA微塑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对水中四种PBs的吸附特性... 微塑料污染问题因其广泛分布和与有机污染物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微塑料特别是聚酰胺(PA)颗粒在多元溶质体系中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PBs)的相互作用未见报道。以PA微塑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对水中四种PBs的吸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多元溶质体系中PA12发生吸附作用相关官能团的敏感性及变化规律。通过系统对比不同PA微塑料的物理属性、吸附能力、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从吸附质与吸附剂双向角度分析了PA12吸附PBs的主导机制,主要涉及疏水分配作用,同时伴随着氢键的形成和多分子缔合过程。在多元溶质体系中,竞争吸附现象显著,PA12微塑料对高分子量、高疏水性的PBs表现出更强的富集倾向。竞争吸附和吸附饱和效应主要源于PA12软链段有限的可变性及分子间的空间位阻效应,且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是决定竞争吸附程度的关键因素。亲和力较高的共存溶质会抑制PA12微塑料对亲和力较弱的共存溶质的富集效应。所得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微塑料复合污染问题的理解,并为未来微塑料污染治理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微塑料 对羟基苯甲酸酯(PBs) 竞争吸附 作用机制 复合污染
下载PDF
2015-2021年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晓咏 颜俊 +2 位作者 牛继强 陈飞燕 闫军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基于2015—2021年河南省17个城市的污染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累计出现8~60 d,平顶山、焦作、郑州、新乡和安阳出现次... 基于2015—2021年河南省17个城市的污染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累计出现8~60 d,平顶山、焦作、郑州、新乡和安阳出现次数较多,周口、三门峡、信阳、鹤壁和南阳出现较少。PM_(2.5)-O_(3)复合污染主要出现在4—10月。PM_(2.5)与O_(3)呈现“夏正冬负”的相关性,在春季和秋季呈弱相关。PM_(2.5)污染等级为优时,与O_(3)呈正相关;而其它PM_(2.5)污染等级时,与O_(3)为负相关。河南省PM_(2.5)-O_(3)复合污染出现时的主要温度区间为20.1~25.8℃,相对湿度(RH)区间为54.0%~69.0%,风速区间为1.3~2.5 m/s,风向为NE—E和SSE—SSW。郑州市南部周边城市的污染传输对其PM_(2.5)-O_(3)复合污染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PM_(2.5)-O_(3) 复合污染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CO排放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琼 陈超 +1 位作者 袁浩庭 王陆瑶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6-71,共6页
轻型汽油车为主的城市地下道路,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x。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的隧道结构特性影响主隧道污染物的排放与沿程累积迁移特性。本研究基于实际运营城市地下道路的实测结果,采用反问题方法反演计算出对流传质过程中的源项,重点... 轻型汽油车为主的城市地下道路,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x。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的隧道结构特性影响主隧道污染物的排放与沿程累积迁移特性。本研究基于实际运营城市地下道路的实测结果,采用反问题方法反演计算出对流传质过程中的源项,重点定量分析分岔隧道结构对CO扩散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主隧道出口处CO总源项累积量平均值为0.37mg/m3s,合流匝道带入CO占总源项的4.8%,分流匝道带出的CO占总源项的5.9%。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通风工程优化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 co污染物 现场实测 传质扩散方程 源项累积量
下载PDF
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小涵 燕丽 +7 位作者 刘伟 贺晋瑜 王亚晨 黄同林 李园园 陈敏 孟静静 侯战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1851,共11页
为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15~2021年PM_(2.5)污染持续减缓,污... 为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15~2021年PM_(2.5)污染持续减缓,污染集中在区域中南部;O_(3)污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格局.季节变化来看,PM_(2.5)浓度主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O_(3)-8h浓度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2+26”城市PM_(2.5)超标天数持续下降,O_(3)超标天数波动上升,复合污染日下降趋势显著;PM_(2.5)和O_(3)污染在夏季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达0.52,冬季呈强负相关.(3)对比典型城市臭氧污染时期与复合污染时期气象条件,复合污染发生的温度区间集中在23.7~26.5℃、湿度48%~65%和S~SE风向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PM_(2.5) 臭氧 复合污染特征 协同控制
原文传递
复合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颖 周念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4-943,共10页
以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环境调查、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Sb(锑)和PAHs的污染严重且主要集中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Sb的污染导致相应区域浅层地下水中Sb的污染程度较高;污染物的分布具... 以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环境调查、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Sb(锑)和PAHs的污染严重且主要集中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Sb的污染导致相应区域浅层地下水中Sb的污染程度较高;污染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来源不同的污染物经过迁移或先后进入环境而在场地部分区域共存形成复合污染;经健康风险评估,土壤中Sb、苯并[a]蒽(BaA)、苯并[b]荧蒽(BbFA)、苯并[a]芘(BaP)、茚并[1,2,3-cd]芘(IPY)、二苯并[a,h]蒽(DBA)和苯并[k]荧蒽(BkF)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6.67、0.73、0.73、0.4、0.73、0.1和7.22mg·kg^(-1),待修复方量为1.54万m^3;地下水中Sb的风险控制值为0.185mg·L^(-1),待修复总量为136.3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复合污染 健康风险
下载PDF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CO_2污染防治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坤 黄平 +5 位作者 郑有成 李江 覃勇 罗宇峰 陶永平 王明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2期48-50,79,共3页
随着川渝地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在部分区块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遭遇了严重的CO2污染,致使其性能急剧恶化。针对高密度钻井液抗CO2污染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对污染机理的分析,研究出了预防及处理方案,即"一压、二高、三除、四拓",其核... 随着川渝地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在部分区块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遭遇了严重的CO2污染,致使其性能急剧恶化。针对高密度钻井液抗CO2污染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对污染机理的分析,研究出了预防及处理方案,即"一压、二高、三除、四拓",其核心是固相容量限拓展技术的引入,使高密度钻井液受CO2污染变得易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污染 水基钻井液 固相容量限拓展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重庆地区商场CO_2浓度测试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湧 吴祥生 熊学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1-24,共4页
在商业建筑设计时 ,室内CO2 浓度的数值作为新风量设计的依据 ,它直接影响到商场内的空气品质。同时 ,受CO2 浓度控制的新风量 ,也影响到空调总负荷的多少。设计中为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达到新风量最小 ,同类型商业建筑中CO2 浓... 在商业建筑设计时 ,室内CO2 浓度的数值作为新风量设计的依据 ,它直接影响到商场内的空气品质。同时 ,受CO2 浓度控制的新风量 ,也影响到空调总负荷的多少。设计中为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达到新风量最小 ,同类型商业建筑中CO2 浓度值是重要的参考数据。为此作者实测了重庆地区某大型商场 ,在分析CO2 浓度测量数据的基础上 ,得出目前重庆地区商业建筑室内CO2 污染比较严重的结论 ,并提出了设计中应加大送风量 ,同时改进送排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商场 co2浓度 现场测试 co2污染 室内空气品质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钻井液处理剂受CO_(2)及盐膏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茂森 徐晨阳 +1 位作者 范劲 郑存川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3,19,共4页
针对钾聚磺钻井液体系受CO_(2)及盐膏污染后性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本文针对其污染机理展开室内模拟研究。以“基浆+处理剂”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污染前后的流变、滤失性能,结果表明KPAM、JD-6、LS-2较差,R STF较为稳定;对处... 针对钾聚磺钻井液体系受CO_(2)及盐膏污染后性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本文针对其污染机理展开室内模拟研究。以“基浆+处理剂”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污染前后的流变、滤失性能,结果表明KPAM、JD-6、LS-2较差,R STF较为稳定;对处理剂水动力学半径及处理剂在黏土上的吸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_(2)及盐膏污染机理在于压缩了处理剂的扩散双电层,影响与黏土结合,进而使得处理剂有效浓度降低,导致体系性能变差。KPAM、JD-6、LS-2因耐盐性能较差导致抗污染能力弱,R STF因其优异的抗盐性能使其抗污染能力强。通过以上研究,为钾聚磺钻井液体系配方的构建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co_(2)污染 盐膏污染 水动力学半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南堡3-81井四开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维 赵永光 +3 位作者 李战伟 邓威 吴亚春 王慧丹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4-517,共4页
南堡3-81井作为冀东油田首口超深井,钻探目的是探明南堡3号构造沙河街组、潜山的含油气情况。为了克服四开井段(4 384~5 939 m)大段硬脆性泥岩易失稳和井底异常高温的技术难题,应用了KCl抗高温钻井液体系,但在实钻过程中出现了气侵、... 南堡3-81井作为冀东油田首口超深井,钻探目的是探明南堡3号构造沙河街组、潜山的含油气情况。为了克服四开井段(4 384~5 939 m)大段硬脆性泥岩易失稳和井底异常高温的技术难题,应用了KCl抗高温钻井液体系,但在实钻过程中出现了气侵、CO2污染、钻井液高温增稠、掉块、卡钻、摩阻扭矩大等井下复杂情况,导致钻井施工困难。现场通过及时采取提高钻井液密度、加入生石灰处理、增强钻井液抗温性、强化钻井液封堵性和润滑性等技术,并加强工程措施配合,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确保了该井四开钻井施工的顺利完成。这对冀东油田超深井高温钻井液的现场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co2污染 高温钻井液 高温增稠 井壁稳定 南堡3号构造
下载PDF
基于交通风条件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CO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超 聂鹤翔 +4 位作者 李琼 刘畅 沈铮 王平 赵芮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联风路理论,并结合上海和长沙4条隧道现场实测以及1∶8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风以及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交通风条件下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交通风速V;、对流传质系数h;和扩散特征系数K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交通风以及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值I;分别为0.992和0.916。当已知隧道结构特征和交通特征时,利用该计算模型即可预测评估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内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各断面的平均交通风速、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平均浓度;同时可定量评价各分(合)流匝道对主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科学选址及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交通风模型 co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
原文传递
镉、铅、芘复合污染对红薯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以波 谢素 +6 位作者 亦如瀚 李超 李卉婷 张雨航 李妙玲 乔宁 邹姣宏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以红薯为供试材料,设计了Cd、Pb、芘复合污染的盆栽正交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下红薯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Pb-芘复合污染下,红薯叶面积普遍受到各污染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抑制作用(P<0.01,P<0.05);Cd、Pb、芘单因... 以红薯为供试材料,设计了Cd、Pb、芘复合污染的盆栽正交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下红薯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Pb-芘复合污染下,红薯叶面积普遍受到各污染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抑制作用(P<0.01,P<0.05);Cd、Pb、芘单因素均对红薯叶片伸展速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Pb是抑制茎、叶生物量的最主要因素(P<0.01),红薯地下部对复合污染有较强的耐性。芘×Pb交互作用是影响红薯生理生化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其显著抑制红薯叶绿素a含量(P<0.01)及红薯SOD酶活性(P<0.01),同时也显著增加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及脯氨酸的积累(P<0.01);此外,单因素Cd、Pb和芘及其其它的交互作用也有类似的抑制或促进作用(P<0.0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铅-芘的复合污染 交互作用 红薯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有机硅钻井液CO_2污染及处理室内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玉学 王桂全 王瑛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0期2442-2444,2449,共4页
CO2侵入钻井液后的模拟实验表明,CO2侵入有机硅钻井液后会使钻井液颜色变暗,粘度和切力急剧增大,流变性变差,增大了HCO3-和CO32-的浓度,降低OH-的浓度,即降低了钻井液的pH值。当污染严重时已不能使用,从而不能满足正常钻井的要求,所以... CO2侵入钻井液后的模拟实验表明,CO2侵入有机硅钻井液后会使钻井液颜色变暗,粘度和切力急剧增大,流变性变差,增大了HCO3-和CO32-的浓度,降低OH-的浓度,即降低了钻井液的pH值。当污染严重时已不能使用,从而不能满足正常钻井的要求,所以必须及时除去。经过室内实验,优选了KOH和CaO胶液配方体系,具有很好的预防和处理CO2污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co2 污染 流变性
下载PDF
一种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及对以往测年成果可靠性的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继祥 张之淦 +2 位作者 彭玉荣 郭华良 段宝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程序因未能有效控制大气CO_2污染,常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偏年轻许多。在分析可能存在的大气CO_2污染途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融入多种大气CO_2污染控制技术的地下水^(1... 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程序因未能有效控制大气CO_2污染,常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偏年轻许多。在分析可能存在的大气CO_2污染途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融入多种大气CO_2污染控制技术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新采样程序在保持操作简便的前提下,使大气CO_2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专门设计的样品瓶实现了采样程序与制样程序的有效衔接,有利于降低制样程序中的大气CO_2污染。以苯合成-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14)C比活度,新采样程序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在测年上限50×103年以内)不再产生可识别的偏差。在河北平原地下水^(14)C测年采样中的初步应用显示,早期取得的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存在较大的负偏差,例如对^(14)C表观年龄约为47×10~3年的地下水,可偏年轻20×10~3年以上。因此,有必要对以往取得的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否可靠重新进行评估。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的推出使传统放射性测量法重新得到重视,因采用的样品量千倍于加速器质谱法,使制样程序中的大气CO_2污染更易控制,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14)C测年 偏差 大气co_2污染 采样方法 测量方法 测年上限 河北平原
下载PDF
畜禽粪便好氧堆肥雌激素降解调控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貌 周嘉良 +3 位作者 丁国春 赵枭 刘宏斌 段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79-3891,共13页
收集并分析了近年来与畜禽粪便及其堆肥相关的成果,总结了雌激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在畜禽粪便中的赋存情况,阐述了堆肥工艺参数、不同添加剂以及共存污染物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雌激素降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畜禽粪便中威胁较大的雌激素... 收集并分析了近年来与畜禽粪便及其堆肥相关的成果,总结了雌激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在畜禽粪便中的赋存情况,阐述了堆肥工艺参数、不同添加剂以及共存污染物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雌激素降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畜禽粪便中威胁较大的雌激素主要为雌三醇、雌二醇和雌酮.堆肥工艺中保持不低于8d的高温持续时间更有利于雌激素的降解.添加剂中接种微生物菌剂对雌激素的降解效果最佳.重金属、微塑料和抗生素等共存污染物对雌激素的降解更多表现为抑制作用.然而畜禽粪便堆肥中雌激素的降解研究还需不断深入.鉴于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研究和重点关注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雌激素 堆肥 影响因素 添加剂 共存污染物
下载PDF
Co-transformation of HMs-PAHs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of rhizobacteria during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1
20
作者 Shengwei Yi Feng Li +5 位作者 ChenWu Fei Ge Chuang Feng Ming Zhang Yun Liu Hainan L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1-82,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heavy metals(HM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of rhizobacterial community under the real field conditions duri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heavy metals(HM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of rhizobacterial community under the real field conditions during four growth stages(e.g., greening, tillering, heading, and maturity) of early rice(Zhongjiazao 17) and late rice(Zhongyou 9918) in Jiangshe village(JSV) and Yangji village(YJV). Results showed that rhizosphere soils of YJV were mildly polluted by Cd and PAHs compared to that of JSV.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ioavailable Cd(bio-Cd) and bioavailable As(bio-As) in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before the heading stage but decreased at the subsequent growth stage, but the content of ΣPAHs in rhizosphere soil de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whole growth period. The dominant rhizobacteria genera at YJV(e.g., Bacillus, Massilia, Sphingomonas, and Geobacter) increased at an abundance level from the tillering to heading stage. Rhizobacteria interacted with the above co-pollutant more intensely at the tillering and heading stage, where genes involved in HM-resistance and PAH-degradation appeare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The contents of bioCd and bio-A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early ric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late rice at each growth stage, especially at the heading stage. Bio-Cd, ΣPAHs,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rhizobacteria.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bou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M-PAH co-pollutant and rhizobacterial community under real field conditions and thus develop in-situ rhizosphere remediation techniques for contaminated padd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s(HMs) PAHs co-pollutants Rhizobacterial community Paddy fiel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