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张海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7-372,共6页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其中主要观点之一是源区附近由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CLVD)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能量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模拟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比较了东哈萨克斯...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其中主要观点之一是源区附近由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CLVD)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能量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模拟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比较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爆炸源、张裂源及CLVD源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的角度来看,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CLVD源激发的Lg波振幅谱具有低谷点的特征源自于该震源所激发的Rg波;在此基础之上,检验了Patton提出的估算震源埋藏深度的经验公式.结果发现,该公式仅适用于震源埋藏深度较浅的情况(<5 0 0m)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波 层裂 clvd 低谷点
下载PDF
地下爆炸Rg波低谷点激发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1 位作者 何耀峰 靳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3-648,共6页
目前普遍认为Rg_S散射是地下核爆炸短周期Lg波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依据为由线性偶极补偿源(CLVD)激发的R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震相L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具有一致性.本文利用简正振型理论,分析了Rg波谱中低... 目前普遍认为Rg_S散射是地下核爆炸短周期Lg波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依据为由线性偶极补偿源(CLVD)激发的R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震相L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具有一致性.本文利用简正振型理论,分析了Rg波谱中低谷点的形成机理,给出了各种速度模型下CLVD源深度与低谷点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利用公式hCLVD=V (16fNull)估计震源深度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并得到重要结论:CLVD源形式下的本征位移函数及其导数的叠加所形成的极小值,即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形成Rg波低谷点的原因,而不能仅用水平向基频本征位移函数过零点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波 LG波 clvd 低谷点 简正振型
下载PDF
层裂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张海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9-316,355,共8页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伴随层裂源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的最主要贡献因素.本文利用频谱比对方法,结合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伴随层裂源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的最主要贡献因素.本文利用频谱比对方法,结合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层裂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实际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层裂时间函数对Lg波具有扇贝形调制作用;Lg波振幅谱的低谷点源自于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激发的Rg波.这一结果也表明,东哈萨克斯坦速度模型下的Lg波受层裂的调制作用,与内华达试验区的Lg波是一样的,进一步支持了Patton和Taylor的观点,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比 Lg波层裂 clvd 低谷点
下载PDF
谱元法数值模拟地表起伏对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Rg波低谷点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恒垒 靳平 +3 位作者 倪四道 刘文学 王红春 李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31-2837,共7页
利用谱元算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地表起伏模型下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ompensated Linear Vector Dipole,CLVD)源Rg波低谷点的特征及相应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源区地表存在一定起伏情况下,Rg波低谷点依然存在,低谷点位置反映了源区地表起伏... 利用谱元算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地表起伏模型下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ompensated Linear Vector Dipole,CLVD)源Rg波低谷点的特征及相应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源区地表存在一定起伏情况下,Rg波低谷点依然存在,低谷点位置反映了源区地表起伏的信息,但与理论值仍有一定偏差.Rg波低谷点受远区地表起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vd Rg波 低谷点 谱元算法 地表起伏
下载PDF
基于Lg波识别判据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永锋 赵克常 +2 位作者 姚国正 张献兵 马裕然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5-722,共8页
Lg波是检测、识别地下核爆炸的重要震相.通常情况下,地下核爆炸的低频段Lg波能量相对较强,基于Lg波的识别判据在高频段表现较好.然而在低频范围内却表现出难以用球对称爆炸源模式解释的现象,如Lg/Pg判据在1Hz附近失效等现象.本文利用理... Lg波是检测、识别地下核爆炸的重要震相.通常情况下,地下核爆炸的低频段Lg波能量相对较强,基于Lg波的识别判据在高频段表现较好.然而在低频范围内却表现出难以用球对称爆炸源模式解释的现象,如Lg/Pg判据在1Hz附近失效等现象.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方法,分析了伴随层裂过程产生的重要辅助源——CLVD源对Lg波低频成分的调制作用,给出了基于Lg波的识别判据成功及失效的原因,并将层裂过程视为输入扰动,利用振型叠加原理,进一步解释了基于Lg波识别判据特性的物理机制.这对于更好地利用Lg波识别地下核爆炸,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核爆炸 LG波 识别判据 clvd
下载PDF
地下爆炸各向同性源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共同作用对Rg波低谷点的影响
6
作者 王旭亮 靳平 +2 位作者 朱号锋 徐恒垒 徐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5-752,I0001,共9页
本文利用地震面波激发理论计算了两种震源不同相对强度、相对埋深及源时间函数情况下的Rg波频谱,研究地下爆炸中各向同性(ISO)源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共同激发的Rg波信号低谷点特性。结果表明,由于两种震源相对强度、相对埋深及... 本文利用地震面波激发理论计算了两种震源不同相对强度、相对埋深及源时间函数情况下的Rg波频谱,研究地下爆炸中各向同性(ISO)源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共同激发的Rg波信号低谷点特性。结果表明,由于两种震源相对强度、相对埋深及源频谱的影响,混合信号低谷点频率与单一CLVD源激发的信号有很大差异,因此实际地下爆炸中低谷点频率与CLVD源埋深不能单纯地满足理论的反比关系,直接用理论式估算地下爆炸埋深是不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波 ISO clvd 低谷点
下载PDF
利用全元素矩张量反演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7
作者 何永锋 李锴 +4 位作者 曾乐贵 姚国政 赵克常 张献兵 刘炳灿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5-992,共8页
将震源矩张量中的各分量作为权重因子,利用基本Green函数的线性组合可以对地震波场进行描述,本文利用水平分层模型下的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方法的地震波场正演公式,反演了苏联东哈萨克斯坦地下核试验场的7次地下核爆炸、3次震中位置相近... 将震源矩张量中的各分量作为权重因子,利用基本Green函数的线性组合可以对地震波场进行描述,本文利用水平分层模型下的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方法的地震波场正演公式,反演了苏联东哈萨克斯坦地下核试验场的7次地下核爆炸、3次震中位置相近的天然地震的震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震源明显含有爆炸源成分,同时包含双力偶成分(DC)和线性偶极补偿源成分(CLVD),且CLVD成分比重大,CLVD的存在可用层裂机制来解释;天然地震震源矩张量的反演结果表明,DC源为主要成分,符合剪切位错震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核爆炸 面波 GREEN函数 全元素矩张量反演 clvd
下载PDF
用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8
作者 赵克常 张献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9-614,共6页
利用3次地下核试验及其附近3次天然地震的地震资料,反演获得震源地震矩张量,通过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地震的震源中有较显著的爆炸源(EXP),也有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和双力偶(DC)源。CLVD的物理机理是... 利用3次地下核试验及其附近3次天然地震的地震资料,反演获得震源地震矩张量,通过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地震的震源中有较显著的爆炸源(EXP),也有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和双力偶(DC)源。CLVD的物理机理是爆炸引起介质破裂,在地下核爆炸震源中占较大的比例。与地下核爆炸相比,天然地震一般为剪切位错模式,其震源中DC占较大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核爆炸 矩张量 爆炸(EXP) 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 双力偶(D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