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的纳米增强及纳米复合技术 被引量:147
1
作者 张立群 吴友平 +4 位作者 王益庆 王一中 张慧峰 余鼎声 贺建芸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1-77,共7页
分析了橡胶增强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地位 ,认为粒径是橡胶增强的第一要素 ,粒径因素包括部分表面活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纳米增强是橡胶高效增强的必要条件 ,并指出炭黑和白炭黑增强橡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范畴。综述了橡胶基纳米复合... 分析了橡胶增强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地位 ,认为粒径是橡胶增强的第一要素 ,粒径因素包括部分表面活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纳米增强是橡胶高效增强的必要条件 ,并指出炭黑和白炭黑增强橡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范畴。综述了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包括炭黑和白炭黑/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原位二氧化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丙烯酸金属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纤维/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等。总结了每一种复合材料所涉及的纳米复合技术 ,包括熔体粉体共混法、插层法、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法等 ,介绍了它们的机理、分类及所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工业应用领域等 ,评价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及工业价值 ,提出了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增强剂 补强
下载PDF
岩土流变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5
2
作者 袁静 龚晓南 益德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2-779,共8页
基于岩土流变模型的研究现状,把各种流变模型分成4类:元件模型、屈服面模型、内时模型和经验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各类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类模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元件模型较适用于岩石,屈服面模型适用于软土,内时模... 基于岩土流变模型的研究现状,把各种流变模型分成4类:元件模型、屈服面模型、内时模型和经验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各类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类模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元件模型较适用于岩石,屈服面模型适用于软土,内时模型适用于循环与振动加载,经验模型适用于实际工程。同时各类模型也有其限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 流变模型 元件模型 屈服面模型 内时模型
下载PDF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81
3
作者 舒中俊 刘晓辉 漆宗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18,共7页
简述了以尼龙 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以及加工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粘土 纳米复合材料 高聚物 工程塑料
下载PDF
盾构掘进对隧道周围土层扰动的理论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100
4
作者 蒋洪胜 侯学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4-1520,共7页
在城市环境中,如何控制地层移动以保证隧道周围临近建筑物以及地下市政设施等的安全,是设计以及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盾构施工对地层扰动的一般性状的分析认为,地层的移动在盾构隧道周围呈现区域性的不同特征,而且随工作面... 在城市环境中,如何控制地层移动以保证隧道周围临近建筑物以及地下市政设施等的安全,是设计以及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盾构施工对地层扰动的一般性状的分析认为,地层的移动在盾构隧道周围呈现区域性的不同特征,而且随工作面压力的不同,各扰动区域间的分界面发生变化。另外,由于已有地下污水管道自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它的存在对盾构掘进引发的地层移动产生一种遮拦作用而使地层移动特征发生变化。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工程为工程背景,通过在地下污水管道周围的地层中测定地层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层的移动(包括地层的分层沉降以及地层在两个方向的水平位移),研究了盾构法隧道穿越地下污水管道时盾构推进与地层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盾构掘进接近、穿越以及远离测孔区3个施工阶段,隧道周围不同区域的土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掘进 软粘土 污水管道 地层移动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9
5
作者 冯莉 刘炯天 +1 位作者 张明青 宋玲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1-675,共5页
基于煤泥水组成及性质,分析了悬浮颗粒大小、矿物泥化性质、ζ电位、颗粒间势能、水质硬度和系统特点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10mm的颗粒沉降速度很小,是造成选煤厂"细泥"积聚的主要原因;在煤泥水中,不... 基于煤泥水组成及性质,分析了悬浮颗粒大小、矿物泥化性质、ζ电位、颗粒间势能、水质硬度和系统特点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10mm的颗粒沉降速度很小,是造成选煤厂"细泥"积聚的主要原因;在煤泥水中,不易泥化的矿物较易沉降,而黏土极易泥化,导致煤泥水难以沉降;矿物ζ电位越小,煤泥水越易沉降;黏土颗粒间始终为斥力作用,颗粒处于分散状态.水质硬度决定了煤泥水的沉降性能,水质硬度越低,煤泥水越难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特性 黏土 Ζ电位 水质硬度
原文传递
凹凸棒土/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益庆 张立群 +3 位作者 张慧峰 王一中 程治国 徐和昌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29,共5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 O T) 填充丁腈橡胶( N B R) 和羧基丁腈橡胶( C N B R)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 E 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 E M) 观察了凹凸棒土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 O T) 填充丁腈橡胶( N B R) 和羧基丁腈橡胶( C N B R)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 E 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 E M) 观察了凹凸棒土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 凹凸棒土是由直径为10 ~25 n m , 长度100 ~1 000 n m 的针状短纤维堆砌的微米级颗粒, 纤维间的物理作用力较微弱,能够通过机械共混方式加以分离并分散在极性橡胶基质中, 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能谱( E D S) 和傅立叶红外光谱( F T I R) 分析了凹凸棒土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化学结构, 发现其表面有大量的硅羟基存在。用 D S C 分析确认了凹凸棒土与偶联剂 Si69 的可反应性。文中还进一步对偶联剂 Si69 在凹凸棒土/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证实了 Si69 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用 S E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填料
下载PDF
粘土/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74
7
作者 张立群 王一中 +3 位作者 王益庆 唐春红 隋园 余鼎声 《特种橡胶制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0,共5页
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了粘土均匀分散于橡胶中的纳米复合材料。电子显微镜显示粘土以单层和多层的形式分散于橡胶基体中,X-光衍射显示了粘土的晶层间距得到扩充,粘土层间插入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与用炭黑补强的材料同样的良好性能。
关键词 粘土 橡胶 复合材料 丁苯橡胶 纳米级 补强剂
下载PDF
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90
8
作者 周健 池永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不同的颗粒接触连接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砂土和粘性土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数值模型试验,对砂土和粘性土的室内平面应变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下颗粒流试样与室内试验的应...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不同的颗粒接触连接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砂土和粘性土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数值模型试验,对砂土和粘性土的室内平面应变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下颗粒流试样与室内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再现了砂土和粘性土试样应力应变关系.通过砂土和粘性土PFC试样剪切带模拟表明,当围压较小时试样内部颗粒位移量小而且分布范围较广,当围压增大时,试样内部颗粒位移量也增大,而且发生较大位移颗粒的分布范围趋于集中,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内部形成明显的剪切带.无论砂土还是粘性土的PFC试样,随着围压的增加剪切带的形状趋于集中,而且剪切带宽度在减小.在围压很小时,试样内形成大的破坏区域,在围压较大时出现明显的线破坏区.这些规律基本与室内试验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压 砂土 粘性土 剪切带 颗粒流模拟 平面应变试验 颗粒流理论 试样 内部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影响黏性土表面干缩裂缝结构形态的因素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100
9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1 位作者 刘春 王宝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86-1193,共8页
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在对不同黏土厚度、干湿循环次数和土质成分等条件下黏性土干缩裂缝网络进行对比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聚丙烯纤维对黏性土干缩裂缝的抑制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土层厚度、干湿循环... 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在对不同黏土厚度、干湿循环次数和土质成分等条件下黏性土干缩裂缝网络进行对比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聚丙烯纤维对黏性土干缩裂缝的抑制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土层厚度、干湿循环次数和土质成分对裂缝网络的节点个数、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宽度、块区个数、块区面积、裂缝率和裂缝网络的分形维数等定量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裂缝网络的节点个数、块区个数和裂缝率是描述其形态结构和几何特征的基本指标;在黏性土中加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能够改变干缩裂缝的发展规律,降低土体的裂隙率,提高土体结构物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干缩裂缝 厚度 干湿循环 土质成分 纤维
下载PDF
有机物对重金属在粘土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2
10
作者 白庆中 宋燕光 王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67,共4页
实验选用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中“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己酸和腐殖酸及重金属 Cd、Pb、Ni、Zn和 Mn为研究对象 ,研究有机物存在对粘土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结果表明 :粘土对纯重金属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增强 ;对己酸的... 实验选用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中“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己酸和腐殖酸及重金属 Cd、Pb、Ni、Zn和 Mn为研究对象 ,研究有机物存在对粘土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结果表明 :粘土对纯重金属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增强 ;对己酸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增强 ,对腐殖酸的吸附随着溶液 p H值升高而减弱 .当溶液中己酸和重金属共存时 ,由于竞争吸附使得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普遍有较小幅度的下降 ;当溶液中存在腐殖酸和重金属共存时 ,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增强 ,主要是由于酸性条件下富里酸发生解离后与重金属络合 ,其络合物与粘土颗粒有一定的结合能力 ,增强了粘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重金属 有机酸 吸附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下载PDF
近松散层采煤覆岩采动裂缝水砂突涌临界水力坡度试验 被引量:91
11
作者 隋旺华 蔡光桃 董青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84-2091,共8页
以带不同尺寸裂缝的混凝土块模拟采动裂缝岩体,以黏土、粉土、粗砂和砾砂配制不同颗粒组成的7种土样,采用改装的渗透仪,对松散层经过采煤上覆垮落带和裂缝带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采煤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覆松散土层... 以带不同尺寸裂缝的混凝土块模拟采动裂缝岩体,以黏土、粉土、粗砂和砾砂配制不同颗粒组成的7种土样,采用改装的渗透仪,对松散层经过采煤上覆垮落带和裂缝带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采煤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覆松散土层发生从上往下渗透变形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与土层粒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和裂缝尺寸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较少的粉土、粗砂、砾砂比较容易发生水砂突涌,土的d50小于裂隙宽度的1/10时,容易出现潜蚀甚至涌(突)砂现象;当临界水力坡度大于1时,同一种颗粒组成的土样重度越大,液性指数越小,土的黏聚力越大,则临界水力坡度越大;同一种土样发生通过裂缝的渗透变形破坏时,裂隙宽度越大,临界水力坡度越小,发生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呈指数下降。试验还获得溃砂时水砂涌出量与裂缝的宽度和初始水头高度的关系,在相同初始水头条件下,随着突砂口尺寸的加大,突砂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在相同突砂口张开的情况下,涌砂量随着初始水头增大而增大。发生水砂突涌的涌出物中含砂量随时间延续逐渐减少。由此可见,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和突砂口张开程度是控制矿井工作面突砂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流砂 临界渗透坡度 垮落带 导水裂缝带 水体下采煤 松散层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66
12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1 位作者 宋吉杰 陈江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4,共7页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h,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h,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含量等)和表面性质(比表面和表面位密度),以非参数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东部,这些相对清洁的河流沉积物中,铝氧化物的含量是影响其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偏相关分析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主要存在于粘土矿物的表面,因而它们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受粘土矿物含量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粘土矿物 河流 重有色金属 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异质细泥在煤泥浮选中的过程特征 被引量:79
13
作者 桂夏辉 程敢 +3 位作者 刘炯天 李树磊 王永田 曹亦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9,共9页
选择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试样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对其5个精煤产品和高灰细粒级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密度分析,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精煤产品的矿物形貌。结果表明:细泥污染存在于整个浮选过程中,J1,J2,J3,J4和J5五个子过程的高灰细... 选择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试样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对其5个精煤产品和高灰细粒级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密度分析,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精煤产品的矿物形貌。结果表明:细泥污染存在于整个浮选过程中,J1,J2,J3,J4和J5五个子过程的高灰细泥占原煤的比例接近,但占各产品的比例逐渐升高;随着浮选的进行,高灰细泥(灰分>50%)的浮选速度下降,单位时间细泥的作业回收率降低;通过斯托克斯准数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细泥主要是通过机械夹带和在粗粒煤表面罩盖进入精煤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过程特征 黏土 矿物形貌
下载PDF
用似水灰比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 被引量:76
14
作者 储诚富 洪振舜 +1 位作者 刘松玉 许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5-649,共5页
对以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为原料的水泥土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强度试验,分析了含水量、水泥用量和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似水灰比的概念用于水泥土强度的预测。采用提出的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根据某一似水灰比、龄期28d某种的水... 对以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为原料的水泥土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强度试验,分析了含水量、水泥用量和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似水灰比的概念用于水泥土强度的预测。采用提出的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根据某一似水灰比、龄期28d某种的水泥土室内试验强度,可以预测不同含水量、不同水泥用量和不同龄期的水泥土室内试验强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得出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其他研究者已经发表的水泥土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度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预测 似水灰比 水泥土 龄期 液限
下载PDF
成土母质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8
15
作者 章明奎 何振立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成土母质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与不同母质所含无机胶体(粘粒、游离氧化物)的差别有关.对浙江省八类母质发育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的研究表明:母质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水稳定性影响顺次为玄武岩>石灰岩、Q2红土>花岗岩、石... 成土母质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与不同母质所含无机胶体(粘粒、游离氧化物)的差别有关.对浙江省八类母质发育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的研究表明:母质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水稳定性影响顺次为玄武岩>石灰岩、Q2红土>花岗岩、石英砂岩>泥页岩>紫砂岩>红砂岩.其中母质对5-1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水稳定性 母质 粘粒 土壤
下载PDF
New eolian red clay sequence o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linked to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about 25 Ma ago 被引量:81
16
作者 QIANG XiaoKe AN ZhiSheng +13 位作者 SONG YouGui CHANG Hong SUN YouBin LIU WeiGuo AO Hong DONG JiBao FU ChaoFeng WU Feng LU FengYan CAI YanJun ZHOU WeiJian CAO JunJi XU XinWen AI 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36-144,共9页
The expansion of inland Asia deserts has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Asia. Aridification of inland Asia, especially timing of the initiation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i... The expansion of inland Asia deserts has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Asia. Aridification of inland Asia, especially timing of the initiation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is a contentious topic in paleoclimatology. Late Cenozoic eolia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which possess abundant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dicator of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 Here we present a detailed magneto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a new red clay sequence about 654 m in Zhuanglang located at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Sedimentological, geochemical, mineralogical, and quartz morphological lines of evidence show that the red clay is of eolian origin. Magnet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s indicate that this core sequence spans from 25.6 to 4.8 Ma, and typical eolian red clay appears as early as 25 Ma. This extend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red clay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from the previously thought early Miocene back into the late Oligocene. This new red clay record further implies that the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 was initiated at least by the late Oligocene. This sequence provides a unique high-resolution geological record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since the late Olig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oess Plateau eolian red clay MAGNETOSTRATIGRAPHY late Oiigocene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
原文传递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d地球化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6
17
作者 余涛 杨忠芳 +1 位作者 钟坚 程新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3,共7页
通过研究湖南洞庭湖地区水稻土中Pb、Cd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Cd、Pb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可明显降低Cd和Pb的离子态和可交换态含量。(2)随着粘粒含量增加,Pb和Cd离子可交... 通过研究湖南洞庭湖地区水稻土中Pb、Cd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Cd、Pb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可明显降低Cd和Pb的离子态和可交换态含量。(2)随着粘粒含量增加,Pb和Cd离子可交换态占全量的比值略有增加,这说明粘粒表面吸附的Pb和Cd容易进入植物体中,对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危害的组分。(3)Cd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H值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Cd的离子交换态比例上升,可直接导致农作物中Cd含量增加,防止土壤酸化是控制Cd对生态系统危害的有效途径;Pb的离子交换态与全量的比值与pH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Pb污染严重的土壤,保持土壤pH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和盐碱化,可以降低Pb危害。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等是控制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有机质 粘粒 土壤PH值
下载PDF
上海地区饱和软粘土流变特性 被引量:49
18
作者 谢宁 孙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对上海地区几种典型的饱和软粘土做了大量的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分析总结了主要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饱和软粘土流变特性很显著,且是非线性的,不同土类的流变特性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建立了反映蠕变和应力松弛统... 对上海地区几种典型的饱和软粘土做了大量的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分析总结了主要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饱和软粘土流变特性很显著,且是非线性的,不同土类的流变特性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建立了反映蠕变和应力松弛统一的非线性流变经验本构关系.讨论了长期强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饱和软粘土 蠕变 流变 应力 本构关系
下载PDF
粘土/羧基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吴友平 张立群 +4 位作者 王一中 王益庆 孙朝晖 张慧峰 余鼎声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利用橡胶乳液/粘土纳米晶层互穿技术制备了粘土/羧基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 子显微镜证实和描述了其纳米分散相结构,用动态粘弹谱仪测量和研究了其动态力学性能和分子热运动特 性.研究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各向... 利用橡胶乳液/粘土纳米晶层互穿技术制备了粘土/羧基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 子显微镜证实和描述了其纳米分散相结构,用动态粘弹谱仪测量和研究了其动态力学性能和分子热运动特 性.研究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耐磨性、气密性和溶胀性等性能,剖析了粘土晶层的 补强机理和分散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粘土的精细分散结构使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 度和撕裂强度,耐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羧基丁腈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粘土/尼龙6嵌入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4
20
作者 余鼎声 王一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29,共4页
用粘土在水中与+NH3(CH2)5COOH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有机阳离子嵌入到粘土的晶层之间,经处理的粘土与熔融的己内酰胺混合后,己内酰胺与粘土层间的有机阳离子具有一定的亲和性而嵌入粘土晶层之间,但只能以单分子层排列于... 用粘土在水中与+NH3(CH2)5COOH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有机阳离子嵌入到粘土的晶层之间,经处理的粘土与熔融的己内酰胺混合后,己内酰胺与粘土层间的有机阳离子具有一定的亲和性而嵌入粘土晶层之间,但只能以单分子层排列于晶层之间,层间的己内酰胺于260℃的条件下在有机阳离子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尼龙6,形成了一种嵌入化合物,在聚合过程中粘土晶层结构发生膨胀,局部区域粘土晶层结构发生分离,我们认为己内酰胺在粘土晶层间发生聚合放出的能量是粘土晶层结构发生膨胀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粘土 嵌入化合物 合成 聚酰胺 嵌段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