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广智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共9页
傅斯年与陈寅恪两位史学大师关系甚密 ,他们对现代中国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明近世西方兰克史学治史之旨趣 ,揭示了兰克给后世留下的两种印象 ,并侧重通过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的比较 ,以说明他们两人所受西方史学特别是... 傅斯年与陈寅恪两位史学大师关系甚密 ,他们对现代中国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明近世西方兰克史学治史之旨趣 ,揭示了兰克给后世留下的两种印象 ,并侧重通过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的比较 ,以说明他们两人所受西方史学特别是兰克的影响。作者认为 ,傅斯年与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其共同的西学支撑 ,那就是兰克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陈寅恪 兰克 史学思想
下载PDF
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怀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32,共13页
陈寅恪著作中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语的源流来自德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赫尔德,此语特指对古代历史、思想、艺术进行一种深入其境的理解和思考并寄予一种同情。陈寅恪使用此词来自其游学欧美的学术阅历,或是翻看西方哲学书籍、史籍... 陈寅恪著作中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语的源流来自德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赫尔德,此语特指对古代历史、思想、艺术进行一种深入其境的理解和思考并寄予一种同情。陈寅恪使用此词来自其游学欧美的学术阅历,或是翻看西方哲学书籍、史籍,或是借助吴宓的帮助,或是间接来自师友白璧德,以一专门学术用语从德语语境进入汉语语境,作为历史背景看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借鉴与运用。其次,陈寅恪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颇为著名的以文化而非血缘论种族认同的种族文化观和赫尔德在种族文化问题上有共同之处,可能受到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赫尔德 了解之同情 文化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陈寅恪先生“胡化”、“汉化”说的启示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悟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7,共6页
陈寅恪先生把胡化、汉化的问题视为中国中古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他抓住这一关键环节,解释了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胡化”、“汉化”说,是陈先生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对于我们研究... 陈寅恪先生把胡化、汉化的问题视为中国中古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他抓住这一关键环节,解释了历史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胡化”、“汉化”说,是陈先生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中古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甚至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一学说在50年代曾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今天重新学习、研究他这一学说,吸取其精华,对于我们匡正形而上学。教条主义、浅薄浮躁的学风,尤有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史学思想 胡化说 汉化说 种族文化
下载PDF
陈寅恪论士族文化世家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7,共8页
陈寅恪多从文化特征讨论中古士族,论述了士族文化世家的家学家风特点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山东旧族等文化世家的特点,充分肯定中古士族文化世家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特别在中古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陈寅恪多从文化特征讨论中古士族,论述了士族文化世家的家学家风特点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山东旧族等文化世家的特点,充分肯定中古士族文化世家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特别在中古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国家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陈寅恪有关士族文化世家的论述是从文化本位角度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古史的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文化世家 意义
下载PDF
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历史发现与其翻译观初探 被引量:7
5
作者 蔡新乐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3-56,共4页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在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进行历史综述。陈寅恪虽被视为一位历史学家,但翻译问题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他认为,高水准的译者具有跟伟大的学者一样的能力,因为二者都能够对传统重新加以创造和改造,...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在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进行历史综述。陈寅恪虽被视为一位历史学家,但翻译问题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他认为,高水准的译者具有跟伟大的学者一样的能力,因为二者都能够对传统重新加以创造和改造,不断激活文化并使之持续发展,进而一代代传下去。而他们也都将翻译视为一种促动性的力量,一种强有力的资源。如果没有翻译,文化本身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因此,人类的文化历史首先就是翻译史。本文同时也讨论了他对法成(?-?865)这位里程碑式藏族翻译家及《几何原本》的再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翻译 历史 法成 佛教
下载PDF
白璧德之佛学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怀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47,共17页
文章利用白璧德的师友和学生写的白璧德一生治学经历中有关其治佛学的史料,结合吴宓和胡适等近代学人日记中的一些史料,重点探讨了白璧德为学之阅历与20世纪初叶近代佛学之关系,并考察了白璧德与佛教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看当时以白璧德... 文章利用白璧德的师友和学生写的白璧德一生治学经历中有关其治佛学的史料,结合吴宓和胡适等近代学人日记中的一些史料,重点探讨了白璧德为学之阅历与20世纪初叶近代佛学之关系,并考察了白璧德与佛教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看当时以白璧德为中心的学术圈的学术兴趣与取径及其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白璧德翻译的《法句经》以及译文之后所附的讨论佛教与西方关系的长文。挖掘了白璧德与欧美两位印度学名家兰曼和烈维学习印度学佛教学的经历和治学重点。文章认为,白璧德的印度学兴趣源于从东方思想中寻找有益因子来补充西方思想的不足,其学术兴趣注重于佛教哲学思想及其价值观。同时,还关注了白璧德的印度学和佛学兴趣对20世纪留学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如陈寅恪、汤用彤以及吴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璧德 印度学 中国现代佛学 陈寅恪 吴宓 《法句经》
原文传递
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尚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陈寅恪先生治史,十分重视地下新出文献,但于石刻文献研究涉足较少。本文分析他对清人过信金石有所不满,认为古史资料应以群经诸史为多数之所汇集,金文古刻仅为少数脱离之片断,重视石刻,但不泥于石刻。他于石刻类著作阅读极广,且... 陈寅恪先生治史,十分重视地下新出文献,但于石刻文献研究涉足较少。本文分析他对清人过信金石有所不满,认为古史资料应以群经诸史为多数之所汇集,金文古刻仅为少数脱离之片断,重视石刻,但不泥于石刻。他于石刻类著作阅读极广,且多曾求取善拓,备校众本,在四裔民族史研究、李唐祖籍及氏族研究、唐代政治史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诸方面,均曾依凭石刻文献,取得可观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唐史研究 石刻文献利用 四裔民族史研究
下载PDF
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品格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绍军 《学术探索》 200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二是执着的求学态度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三是高度的使命意识和崇高的牺牲精神。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品格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陈寅恪 学术精神 学术品格 独立人格 创新精神 史学家
下载PDF
“诗史互证”研究方法初探——以陈寅恪《读<莺莺传>》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康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0 78-,78,共2页
"诗史互证"包括"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和"诗史互证"三个方面。自中国文学传统始,诗歌与历史同根共源,有着内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作为学术研究方法的"诗史互证",充分结合了此二种文... "诗史互证"包括"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和"诗史互证"三个方面。自中国文学传统始,诗歌与历史同根共源,有着内在不可分离的联系。作为学术研究方法的"诗史互证",充分结合了此二种文体的内在机制,以历史真实与文本真实相互参照,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视野进行了极大地拓展。本文以陈寅恪《读<莺莺传>》的研究方法为例,讨论"诗史互证"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实践与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史互证 方法 陈寅恪 莺莺传
下载PDF
关于“制度诗学”——论陈寅恪与埃斯卡皮之异趣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夏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陈寅恪先生与埃斯卡皮对制度所持的立场不同,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一是将之纳入文学事实的过程。但在制度作为文学生成的外部环境一点上来说,二者亦有相契合之处。对文学认识的分歧,在于前者尊重不同语系的语文特点,同时文学亦可作... 陈寅恪先生与埃斯卡皮对制度所持的立场不同,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一是将之纳入文学事实的过程。但在制度作为文学生成的外部环境一点上来说,二者亦有相契合之处。对文学认识的分歧,在于前者尊重不同语系的语文特点,同时文学亦可作为历史考据的材料,而后者则认为文学既是意义也是物品,应从书籍的流通传播来考察。这些分歧,导致他们在研究文学与制度之关联性时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着眼点都有所不同。寅恪先生关注时间地理人事,关注作家的种族和社会阶层,关注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埃斯卡皮更侧重于文学群体的地理出身和社会出身,更侧重于读者对作者的"创造性背叛"。与之相应,在研究方法上,埃斯卡皮注重历史方法和社会调查,而寅恪先生则运用诗史互证的综合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埃斯卡皮 制度诗学 文学社会学
下载PDF
陈寅恪学术行迹编年考订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利民 黄蜺 《唐都学刊》 200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CHEN Yin-k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tutors in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as well as a talented scholar in the modern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The great master’s academic traces and life experiences provide later ... CHEN Yin-k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tutors in Tsi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as well as a talented scholar in the modern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The great master’s academic traces and life experiences provide later generations with rich nourishment for the mind and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studied in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学术行迹 编年考订
下载PDF
陈寅恪的历史文化观
12
作者 刘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124-126,共3页
陈寅恪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信念,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和"放眼看世界"的文化视野,提出在文化交流中坚持"文化本位论",并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阐述。他的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对当代文化... 陈寅恪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信念,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和"放眼看世界"的文化视野,提出在文化交流中坚持"文化本位论",并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阐述。他的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对当代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独立思想 文化本位论 历史文化观
下载PDF
预流:清华国学研究院大师的担当与心结——以陈寅恪为视角
13
作者 田玉洪 王盛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在"整理国故"的呼声中建立的,旨在培养精通国学的专门人才。但"预世界学术之潮流"成为学术大师学术传承的旨趣与追求,在陈寅恪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以国际学术界"预流者"的姿态,追逐...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在"整理国故"的呼声中建立的,旨在培养精通国学的专门人才。但"预世界学术之潮流"成为学术大师学术传承的旨趣与追求,在陈寅恪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以国际学术界"预流者"的姿态,追逐国际学术热点,传授国际最前沿的学问。陈寅恪的学术传承活动,彰显出一代学人试图与国际学术界竞流并进、并驾齐驱、振兴中华文化的心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的宏愿几近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预流 学术抱负
下载PDF
从陈寅恪研究到义宁陈氏文化世家研究——25年来“陈学”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81,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陈学”界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陈寅恪热”有所降温,学界开始理智冷静地研究陈寅恪,并加强了陈氏家族研究的分量,出现了陈寅恪研究与陈氏家族研究并重的局面。20多年来“陈学”研究表明,“陈学”有着多方面的课题价值,值得学界以“预流”的眼光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学 陈寅恪研究 陈氏家族研究 已有成果 不足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