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生长模型CERES-Rice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霄 李忠武 +1 位作者 叶芳毅 黄金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4-59,共6页
简单介绍了CERES-Rice模型的基本原理、主要参数和相关功能,重点阐述了该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总结了CERES-Rice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加强模型的机理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和界面友好化等4个方面对CERES... 简单介绍了CERES-Rice模型的基本原理、主要参数和相关功能,重点阐述了该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总结了CERES-Rice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加强模型的机理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和界面友好化等4个方面对CERES-Rice模型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rice模型 水稻 展望
下载PDF
CERES-Rice模型在中国主要水稻生态区的模拟及其检验 被引量:33
2
作者 姚凤梅 许吟隆 +2 位作者 冯强 林而达 延晓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50,共6页
本文利用水稻生长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CERES- Rice模型在中国主要稻区开展应用研究,对水稻产量、开花期和生物量等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价。所选试验站点分布在不同的水稻生态区,地跨北纬2 0°0 2′(海南海口)至北纬4 5°4 5... 本文利用水稻生长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CERES- Rice模型在中国主要稻区开展应用研究,对水稻产量、开花期和生物量等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价。所选试验站点分布在不同的水稻生态区,地跨北纬2 0°0 2′(海南海口)至北纬4 5°4 5′(黑龙江五常)。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稻生态区,CERES Rice模型模拟水稻开花期、每平方米粒数、单位产量及生物量的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中模拟开花期分布在- 10 %~+15 %的相对误差线内,模拟产量分布在- 15 %~+2 0 %相对误差范围内,模拟和观测值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如果考虑田间观测10 %~15 %的误差,且排除害虫和病害的影响可得出以下结论:在中国不同水稻生态区,应用文中的水稻品种,该模型能够合理模拟水稻开花期、产量、生物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每平方米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rice模型 水稻生态区 模拟与检验
下载PDF
CERES-Rice模型在江汉平原的验证与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秀霞 安开忠 +2 位作者 蔡伟 苏荣瑞 姚凤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7-454,共8页
基于江汉平原武汉、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双季早、晚稻及单季中稻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在利用GLUE参数估计模块结合"试错法"对模型参数标定基础上,对CERES-Rice模型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动态、发育期、成熟时地上... 基于江汉平原武汉、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双季早、晚稻及单季中稻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在利用GLUE参数估计模块结合"试错法"对模型参数标定基础上,对CERES-Rice模型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动态、发育期、成熟时地上部生物量、产量等的模拟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水稻发育期模拟较好,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模拟误差在3d以内,其中对感光性较弱的早稻模拟最好,感光性较强的晚稻模拟最差;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动态模拟良好,一致性指数分别达0.98和1.0;模拟产量和地上部总生物量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72%和5.91%,总体效果较好,其中生殖关键期遭遇寒露风的晚稻产量NRMSE为11.16%,模拟效果偏差。说明CERES-Rice模型在无明显异常天气条件下对江汉平原地区水稻模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CERES-Rice模型可为江汉平原水稻生育期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在考虑极端天气条件胁迫产量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可应用于该地区气象影响评价及产量预报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eresrice模型 适应性评价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及其气候风险 被引量:14
4
作者 曹秀霞 万素琴 吴铭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利用湖北省早稻种植区4个代表气象站195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1983年为时间节点,分析前后30a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的变化,并基于CERES-Rice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不同播种日期下的早稻潜在产量,结合低温阴雨指标统计不同播期下播种... 利用湖北省早稻种植区4个代表气象站195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1983年为时间节点,分析前后30a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的变化,并基于CERES-Rice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不同播种日期下的早稻潜在产量,结合低温阴雨指标统计不同播期下播种-幼苗期早稻遭受低温阴雨的风险,综合确定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结果表明:与1953-1982年相比,1983-2012年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普遍提前2~7d.在近30a气候背景下,各代表站适宜播期在50% ~ 80%保证率下稳定通过10℃的初日之间;具体来说,武汉在3月24日-4月1日,荆门在3月26日-4月4日,荆州在3月25日-4月3日,黄石在3月23日-3月31日播种,不仅能降低早稻播种-幼苗期发生烂种烂秧的风险,还能确保高产稳产.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早稻的播期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适宜播期 ceres-rice模型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CERES-Rice模型分析黔中高原水稻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家敏 林忠辉 +2 位作者 向红琼 徐永灵 古书鸿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S1期88-92,共5页
将贵州省花溪站2004-2005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同期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水稻种植田间试验资料输入作物模型CERES-Rice,通过校准和验证获得贵州水稻品种黔两优的遗传参数,利用1962-2006年的气象资料动态模拟该品种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结... 将贵州省花溪站2004-2005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同期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水稻种植田间试验资料输入作物模型CERES-Rice,通过校准和验证获得贵州水稻品种黔两优的遗传参数,利用1962-2006年的气象资料动态模拟该品种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44a来,在黔中高原春、夏季气温略有下降和秋季气温略有增加的气候背景下,水稻模拟产量下降趋势不显著;模拟的水稻开花期有一定的稳定性;分期播种的模拟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当前水稻的播种期合适,同时可适当提前以规避秋风等自然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rice模型 气候变化 水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桐宇 江敏 +1 位作者 孙汪亮 孙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为了科学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的影响,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选取66个样点,7个代表性品种,以及2种典型浓度路径(中端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利用BCC_CSM(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气候模式... 为了科学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的影响,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选取66个样点,7个代表性品种,以及2种典型浓度路径(中端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利用BCC_CSM(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气候模式,基于这2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下的气候预估结果,结合作物生长模型CERES-Rice,分雨养与灌溉两种情形,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福建省各站点水稻生育期将明显缩短,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均有所升高;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无论早稻、后季稻、单季稻,其产量相对于基准年份均普遍减产,减产幅度不超过12%,其中雨养水稻的减产幅度略高于灌溉水稻;不同情景下水稻产量变化也有所差别,其中RCP8.5情景下水稻的减产幅度明显大于RCP4.5情景;而在考虑CO2肥效作用时,模拟结果比较乐观,各研究站点普遍表现为增产,最大增产幅度可达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ceres-rice模型 RCP情景
原文传递
河套灌区不同育苗期和大棚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静 刘玉汐 +3 位作者 王连喜 李琪 马国飞 马力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6-506,共11页
为确定宁夏河套灌区水稻适宜育秧和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利用中卫市1996-2003年对宁粳16号水稻品种观测的资料,采用CERES-Rice模型对遗传参数进行本地化调试。模拟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并利用宁夏灌区10个市(... 为确定宁夏河套灌区水稻适宜育秧和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利用中卫市1996-2003年对宁粳16号水稻品种观测的资料,采用CERES-Rice模型对遗传参数进行本地化调试。模拟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并利用宁夏灌区10个市(县)资料验证模型的区域模拟能力。设置不同育秧日数和棚内气温,模拟二者对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和生育进程的单独和综合影响,以确定适宜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模型对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模拟能力较好,产量和结实粒数的模拟最大误差分别为2.93%和3.47%,一致性指数分别达0.98和0.92;播种-开花日数模拟误差大多在3d以内,一致性指数为0.77。假定本田期的气象条件、施肥、灌溉等措施均不变,设置不同育秧温度和育秧日数,模拟发现育秧日数26~30d比18~24d时水稻产量高,结实粒数多。32℃下育秧的水稻产量和结实粒数最高,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同时改变育秧日数和育秧棚内气温,在育秧期较短时育秧温度升高将提高产量,增加结实粒数。而在育秧期较长时,育秧温度升高造成产量下降,结实粒数减少。32℃下育秧20d时水稻产量最高,结实最多,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育秧日数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育秧温度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期的延长而缩短。不同育秧温度下的最适育秧日数可作为预测河套灌区各地水稻适宜移栽期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标,为细化水稻适宜移栽期的农业气象指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rice模型 育秧期 育秧温度 发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宁夏河套灌区主栽水稻品种遗传参数调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汐 刘静 +1 位作者 王连喜 李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利用CERES-Rice模型开展宁夏河套灌区水稻低温冷害影响定量化评估,需要确定河套灌区主栽水稻品种的遗传参数。采用1996-2013年中卫、永宁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稻试验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和稻田土壤属性数据,对河套灌区宁粳28号(晚... 利用CERES-Rice模型开展宁夏河套灌区水稻低温冷害影响定量化评估,需要确定河套灌区主栽水稻品种的遗传参数。采用1996-2013年中卫、永宁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稻试验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和稻田土壤属性数据,对河套灌区宁粳28号(晚稻)、富源4号(中稻)、宁粳16号(晚稻)3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参数调试,并以水稻开花期、成熟期、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进行误差验证。结果表明:中稻富源4号遗传参数调试效果最好,开花期、成熟期和产量一致性指标分别为0.86、0.77和0.84;晚稻宁粳16号遗传参数调试效果较好,开花期、成熟期和产量一致性指标分别为0.86、0.64和0.91;晚稻宁粳28号开花期、成熟期和产量的一致性指标分别0.58、0.77和0.92;对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模拟效果一般,对开花期和产量模拟效果较好。表明主栽水稻品种遗传参数调试总体效果较好,3个主栽品种遗传参数适于河套灌区水稻生长发育,可用于低温冷害对水稻影响的定量化评估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s-rice模型 遗传参数 误差检验 河套灌区
下载PDF
CERES-Rice模型中宜香3728水稻遗传特性参数调试与校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洋 石建初 +3 位作者 金欣欣 马雯雯 陶玥玥 左强 《农业工程》 2015年第3期119-123,127,共6页
利用在湖北省房县所开展的两年(2012、2013年)田间试验,对水稻品种宜香3728在CERES-Rice模型中的遗传特性参数进行了调试与校验。首先,根据2013年田间实测数据,如关键生育期及其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等,采用"GLUE+试差... 利用在湖北省房县所开展的两年(2012、2013年)田间试验,对水稻品种宜香3728在CERES-Rice模型中的遗传特性参数进行了调试与校验。首先,根据2013年田间实测数据,如关键生育期及其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等,采用"GLUE+试差法"对宜香3728的遗传特性参数进行了调试。当达到设定的误差控制标准时(10%以内),停止调试,并将此时模型中的遗传特性参数作为调试结果。然后,再应用2012年实测数据对此组遗传特性参数进行校验。模型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之间的对比关系表明此组遗传特性参数基本准确,可用于表征宜香3728水稻品种在房县的遗传特性。研究成果为利用CERES-Rice模型在房县及周边同类地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为CERES-Rice模型在其他地区的本地化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eres-rice模型 遗传特性参数 调试 校验
下载PDF
区域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变率对我国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群英 林而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7-559,共3页
利用中国随机天气模型将中国区域气候模式 R C M 与作物模式 C E R E S Rice 相连接,模拟了 3 种气候变率(0% 、10% 、20% )水平下未来气候(2050 年,假定此时 C O2 浓度为 550m g/ L)对... 利用中国随机天气模型将中国区域气候模式 R C M 与作物模式 C E R E S Rice 相连接,模拟了 3 种气候变率(0% 、10% 、20% )水平下未来气候(2050 年,假定此时 C O2 浓度为 550m g/ L)对我国水稻主产区(广州、长沙、南京)灌溉水稻和雨养水稻在考虑 C O2 肥效与否条件下的产量。模拟结果表明:(1)气候变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经营方式和研究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对灌溉水稻来说,气候变率对其产量有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随气候变率的加大而增大。对雨养水稻来说,气候变率对广州、长沙两地的产量有正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变率呈正相关;而对南京的产量有负面影响,其影响规律和对灌溉水稻的相似。(2) C O2 的肥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能较大程度地减缓水稻减产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灌溉水稻 雨养水稻 产量 气候变率
下载PDF
寒地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的模拟
11
作者 张娜 姚凤梅 张佳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3-1162,共10页
选择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主栽水稻生育期内所需积温选取3个代表性品种,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_2肥效作用对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开顶式气室(OTC)(3个CO_2浓度:390、450和550μmol·mol^(-1)... 选择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主栽水稻生育期内所需积温选取3个代表性品种,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_2肥效作用对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开顶式气室(OTC)(3个CO_2浓度:390、450和550μmol·mol^(-1))试验资料对品种的遗传参数进行调试;然后采用经验证的CERES-Rice作物模型分别模拟了3个CO_2浓度水平下,伴随温度升高1、2、3和4℃时早、中、晚熟品种水稻产量.结果表明:随CO_2浓度升高,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均上升;随温度升高,早熟品种产量持续下降,中、晚熟品种产量先上升再下降.若不考虑CO_2肥效作用,除了中熟和晚熟品种在增温1℃时会有3.1%和0.27%的小幅增产外,其余均表现为减产,其中早熟品种减产幅度最大,增温4℃时减产高达57.7%,而中熟和晚熟品种减产10%左右.若考虑CO_2肥效作用,450μmol·mol^(-1)CO_2浓度下,中熟和晚熟品种在增温2℃时仍增产0.75%和3.2%;550μmol·mol^(-1)CO_2浓度下,中熟品种在增温3℃时仍增产4.5%,晚熟品种在增温4℃时仍增产0.39%.而无论是否考虑CO_2肥效作用,早熟品种在增温作用下均表现大幅度减产.与不考虑CO_2肥效相比,大气CO_2肥效作用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CO_2肥效对增产的贡献率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且贡献率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CO2和温度 OTC ceres-rice作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