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A-重组痘苗病毒预防CEA阳性肿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方安 黄冰 +3 位作者 杨洁 罗超权 杨英浩 伍新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 C E A重组痘苗病毒对 C E A 阳性肿瘤的预防作用。方法:构建 C E A 阳性小鼠 Hepa 肝癌细胞模型( Hepa C E A+ ) 。将实验鼠分为4 组,先分别皮下接种痘苗病毒( 野生型 W V V 或重组型 ... 目的:探讨 C E A重组痘苗病毒对 C E A 阳性肿瘤的预防作用。方法:构建 C E A 阳性小鼠 Hepa 肝癌细胞模型( Hepa C E A+ ) 。将实验鼠分为4 组,先分别皮下接种痘苗病毒( 野生型 W V V 或重组型 C E Ar V)3 次,再分别颈背部皮下注射 C E A 阳性或 C E A 阴性同源鼠 Hepa 肝癌细胞。观察动物反应并在接种癌细胞后每周测量一次肿瘤大小。结果:3 个对照组各鼠颈背部皮下均可见有瘤块形成,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增长,3 组之间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接种 C E Ar V/ Hepa C E A+ 组各鼠在观察期限内均无肿瘤形成。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鼠未表现有毒副反应。结论: C E Ar V 通过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 C E A 特异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能有效预防小鼠移植性 C E A 阳性肿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痘苗病毒 cea阳性 KM鼠 肝肿瘤 预防
下载PDF
血清CEA、CA_(125)、CA_(19-9)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瑜红 唐国都 《内科》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60例胃癌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CEA、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24.4%、37.5%、23.1%,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60例胃癌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CEA、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24.4%、37.5%、23.1%,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4%;CEA阳性率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是否转移无明显相关,CA19-9阳性率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无关,CA125女性高于男性,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是否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均与肿瘤部位和组织学类型相关。结论CEA、CA125、CA19-9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血清 cea阳性 CA125 CA19-9 联合检测 胃癌诊断 临床意义 DETECTION 肿瘤浸润深度 检测阳性 免疫荧光法检测 组织学类型 肿瘤部位 性别 检出率 女性 男性 结果 分析 方法
下载PDF
癌胚抗原嵌合锚定T细胞对胃癌的体内外抑癌效应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宏勇 徐立 +3 位作者 李开宗 高建宏 岳树强 王昕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增强免疫水平对提高胃癌疗效十分重要,我们利用共刺激信号CD3ζ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和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的识别功能,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制备CEA阳性嵌合锚定T细胞,观察其对CEA阳性胃癌裸鼠的抑癌效应,以期探讨嵌合... 增强免疫水平对提高胃癌疗效十分重要,我们利用共刺激信号CD3ζ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和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的识别功能,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制备CEA阳性嵌合锚定T细胞,观察其对CEA阳性胃癌裸鼠的抑癌效应,以期探讨嵌合锚定T细胞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cea) 抑癌效应 T细胞 胃癌 嵌合 体内外 cea阳性 真核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肿瘤普查查什么?
4
作者 武爱文 《抗癌之窗》 2012年第1期45-46,共2页
很多人把肿瘤的普查等同于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99、CA72.4、CA125、AFP等。不可否认,上述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会有一定帮助,如AFP对筛查原发性肝细胞癌颇有意义,近1/3的胃肠道肿瘤患者CEA阳性,其他血液肿瘤标志物也... 很多人把肿瘤的普查等同于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99、CA72.4、CA125、AFP等。不可否认,上述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会有一定帮助,如AFP对筛查原发性肝细胞癌颇有意义,近1/3的胃肠道肿瘤患者CEA阳性,其他血液肿瘤标志物也会在肿瘤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除了AFP外,恶性肿瘤早期出现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比例并不高。也就是说,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不代表没有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普查 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肝细胞癌 cea阳性 CA72.4 早期诊断 CA199 CA125
原文传递
CEA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治疗CEA阳性肿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青 陶莎 +1 位作者 杨洁 罗超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 (rV CEA)治疗癌胚抗原 (CEA)阳性肿瘤的机制。方法 :使用我室构建的rV CEA腹腔接种供体C5 7 BL小鼠后取其脾细胞过继转移给经6 0 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的荷CEA+ HePa肝癌细胞的C5 7 BL小鼠 ,并同时检...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 (rV CEA)治疗癌胚抗原 (CEA)阳性肿瘤的机制。方法 :使用我室构建的rV CEA腹腔接种供体C5 7 BL小鼠后取其脾细胞过继转移给经6 0 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的荷CEA+ HePa肝癌细胞的C5 7 BL小鼠 ,并同时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体外杀瘤细胞效应。结果 :接种了rV CEA的供体小鼠的脾细胞过继免疫给受体 ,具有明显抑制CEA阳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提示rV CEA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CEA特异的免疫反应激活T细胞而实现的 ,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治疗 cea阳性肿瘤
下载PDF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实验性CEA阳性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锦洲 祁岩超 罗超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CEA-rV)对小鼠CEA阳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①预防作用观察: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第1、2组和第3、4组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型痘苗病毒(W-VV)和CEA-rV3次,末次接种后,第1、3组皮下注射同源鼠CEA阴性肝癌细胞(H...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CEA-rV)对小鼠CEA阳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①预防作用观察: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第1、2组和第3、4组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型痘苗病毒(W-VV)和CEA-rV3次,末次接种后,第1、3组皮下注射同源鼠CEA阴性肝癌细胞(Hepa-CEA-),第2,4组接种Hepa-CEA+。肿瘤细胞接种后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共6周。②治疗作用观察:第1、2组先皮下注射Hepa-CEA-,3、4组接种Hepa-CEA+,7d后1、3组皮下接种W-VV,2,4组接种CEA-rV。肿瘤细胞接种后每周测肿瘤体积,共6周。结果:①预防作用:接种CEA-rV和Hepa-CEA+组(第4组)小鼠在观察期内无肿瘤形成,其他小鼠皮下均有肿瘤形成,并且以相近速度增长。②治疗作用:接种Hepa-CEA+和CEA-rV组(第4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缓慢,瘤块较小,其他3组肿瘤生长迅速,瘤块较大。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均未表现出其他任何不良反应。结论:CEA-rV对实验性CEA阳性肿瘤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预防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 重组基因痘苗病毒 cea阳性肿瘤
下载PDF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超权 杨洁 +3 位作者 卢方安 郭俊明 杨英浩 伍新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它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 ,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本系列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表达人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的重组痘...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它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 ,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本系列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表达人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的重组痘苗病毒 ,经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具有强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防治CEA阳性肿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癌胚抗原 免疫疗法 cea阳性肿瘤
下载PDF
5HRE和CEAp联合调控的TSST-1激活淋巴细胞特异杀伤CEA阳性肿瘤细胞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勇 孙学军 +1 位作者 王炜 王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CEAp)联合调控的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在缺氧环境下激活淋巴细胞对CEA阳性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杀伤作用。方法:用5HRE和CEAp构成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构建出以...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CEAp)联合调控的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在缺氧环境下激活淋巴细胞对CEA阳性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杀伤作用。方法:用5HRE和CEAp构成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构建出以该元件调控跨膜型超抗原TSST-1-linker-CD80TM(TC)基因靶向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该载体转染CEA阳性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及CEA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利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用RT-PCR检测TC融合基因的表达。分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用稳定转染TC的细胞裂解物进行PBL刺激实验;将PBL与稳定转染的细胞共培养,行淋巴细胞杀伤实验;MTT法检测TSST-1促PBL增殖和PBL对稳定转染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转染目的基因的单克隆LoVo细胞和HeLa细胞。RT-PCR证实单克隆LoVo细胞中TC在mRNA水平的表达,且缺氧环境中的表达量更高;单克隆HeLa细胞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无TC的表达。MTT法检测发现,缺氧环境下单克隆LoVo细胞表达的TSST-1能有效激活人PBL增殖,PBL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表达TSST-1的LoVo细胞的生长(P<0.05);但HeLa细胞和野生型LoVo细胞不能刺激PBL增殖,PBL对其也无抑制作用。结论:5HRE和CEAp双重调控的超抗原TSST-1在体外缺氧环境下可激活人PBL特异杀伤CEA阳性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反应元件 癌胚抗原 超抗原 cea阳性肿瘤 免疫基因治疗
下载PDF
接种CEA重组痘苗病毒对小鼠CEA^+肿瘤抑制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青 陶莎 +3 位作者 杨洁 尧宏斌 谢金卫 罗超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rV-CEA)治疗CEA+肿瘤的机制。方法以我室构建的rV-CEA, 腹腔接种供体C57/BL小鼠,取其脾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MΦ),分别过继转移给荷CEA+-HePa肝癌细胞的C57/BL小鼠,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腹腔MΦ及相应受...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rV-CEA)治疗CEA+肿瘤的机制。方法以我室构建的rV-CEA, 腹腔接种供体C57/BL小鼠,取其脾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MΦ),分别过继转移给荷CEA+-HePa肝癌细胞的C57/BL小鼠,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腹腔MΦ及相应受体的脾细胞体外杀瘤细胞的效应。结果接种rV-CEA的供体小鼠的脾细胞及腹腔MΦ过继免疫给受体小鼠,具有明显抑制受体CEA阳性肿瘤生长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供体脾细胞及接种了供体MΦ的受体脾细胞对同一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但供体MΦ体外的细胞毒活性无明显增加。结论rV-CEA对CEA+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CEA特异性免疫反应激活T细胞而实现。MΦ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激活T细胞而杀伤肿瘤细胞,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细胞 cea阳性肿瘤 肿瘤抑制作用
下载PDF
荷CEA-rV的DC增强CD3AK对CEA阳性肿瘤特异杀伤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祁岩超 王新帅 +3 位作者 扬波 卢敏莹 潘东晓 刘枫 《世界肿瘤杂志》 2005年第4期245-249,261,F0004,共7页
目的 观察荷CEA-rV的DC增强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方法 用脐血制备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培养3h后,收集悬浮细胞制备CD3AK,重悬贴壁细胞制备DC。DC培养3d时加入CEA-rV,制备CEA-vV+DC;在CD3AK培养8d时,... 目的 观察荷CEA-rV的DC增强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方法 用脐血制备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培养3h后,收集悬浮细胞制备CD3AK,重悬贴壁细胞制备DC。DC培养3d时加入CEA-rV,制备CEA-vV+DC;在CD3AK培养8d时,加入CEA-rV+DC混合培养,制备CEA-rV+DC+CD3AK。用MTT法测效应细胞UBMC,CD3AK,DC+CD3AK,CEA-rV+DC+CD3AK,分别对CEA阳性靶细胞:LOVO,A549和CEA阴性靶细胞:肝癌细胞株BEL-7402,红白血病细胞株K652的杀伤活性。结果 ①用CEA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对四种靶细胞株的鉴定结果表明,LOVO和A549确是CEA阳性细胞株,BEL.7402和K562确是CEA阴性细胞株。②培养10d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高表达MHCI,Ⅱ类分子CD86(82.7%),CD80(51.1%),CD83(57.5%),CD40(69.4%),低表达CD123分子,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DC细胞呈不规则形,有大量突起和伪足,成熟DC直径15-20um,胞浆线粒体,内质网丰富。证明为成熟DC。③CD3AK细胞和单纯UBMC细胞的流式细胞仪的免疫分子表型结果是,无论CD3,CD4,CD8和CD28,在CD3AK细胞组中的比率都是UBMC组的二倍以上。说明CD3AK组中成熟T淋巴细胞量明显高于UBMC细胞组。④三种效应细胞CEA-rV+DC+CD3AK,DC+CD3AK和CD3AK对四种靶细胞的杀伤率均比单纯UBMC组明显提高(P〈0.01),而且CEA-rV+DC+CD,AK组〉DC+CD3AK组〉CD3AK组〉UBMC组。说明细胞因子,DC和CEA-rV都有进一步提高UBMC广谱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⑤CEA-rV+DC+CD3AK和CD,AK相比较,对CEA阳性细胞LOVO和A549的杀伤活性提高的显著性(P〈0.01)明显优于对CEA阴性细胞K562和BEL-7402显著性(P〈0.05)。说明CEA-rV+DC能显著提高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的特异杀伤活性。CEA-rV+DC+CD3AK组和DC+CD3AK组相比,对CEA阴性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CEA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重组痘苗病毒 树突状细胞 CD3AK细胞 cea阳性肿瘤细胞
下载PDF
双靶向诱导超抗原TSST-1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11
作者 王伟 孙学军 +4 位作者 王炜 郑见宝 禄韶英 任海亮 成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包装出携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 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CEAp)联合调控的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建立稳定表达TSST-1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方法应用已构建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5 HRE-... 目的包装出携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 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CEAp)联合调控的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建立稳定表达TSST-1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方法应用已构建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5 HRE-CEAp-TSST-1-linker-CD80TM,与辅助质粒pMB-MLV、pMB-G共转染入293T细胞,LaSRT法检测病毒滴度。包装出的逆转录病毒感染CEA阳性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CEA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TSST-1的表达。结果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约为1×106CFU/mL。RT-PCR及免疫组化证实经病毒感染的Lovo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TSST-1表达,缺氧环境中的mRNA表达量更高,且细胞传代20次后依然有TSST-1 mRNA表达;经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在常氧或缺氧状态下均无TSST-1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包装出较高滴度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能靶向性在CEA阳性肿瘤内稳定表达TSST-1,为后续检验TSST-1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超抗原 缺氧诱导 cea阳性肿瘤 免疫基因治疗
下载PDF
荷CEA-rV的DC增强CD3AK对CEA阳性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
12
作者 祁岩超 王新帅 +2 位作者 扬波 卢敏莹 潘东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肿瘤标记物.在人体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包括90%的胃肠道肿瘤、胰腺癌、8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和50%左右的乳腺癌,都呈CEA阳性.人们称这类肿瘤为CE... 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肿瘤标记物.在人体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包括90%的胃肠道肿瘤、胰腺癌、8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和50%左右的乳腺癌,都呈CEA阳性.人们称这类肿瘤为CEA阳性肿瘤[1].罗超权等[2]用牛痘病毒构建的CEA-重组基因痘苗病毒(CEA-rV)既有CEA抗原的高表达,又可刺激机体产生CEA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重组痘苗病毒 树突状细胞 CD3AK细胞 cea阳性肿瘤细胞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是结直肠癌的先兆指标
13
作者 赖玮婧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40-940,共1页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反应蛋白 先兆指标 HUANG C反应蛋白 cea阳性 开腹手术 相对危险
下载PDF
5HRE联合P_(CEA)调节TSST-1/CD80TM重组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学军 卢乐 +2 位作者 禄韶英 周培华 王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3-865,共3页
目的:构建5个拷贝的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PCEA)联合调控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基因(TSST-1)与CD80分子跨膜序列(CD80TM)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引物应用PCR法分别从人直肠癌基因组克隆PCEA,从... 目的:构建5个拷贝的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PCEA)联合调控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基因(TSST-1)与CD80分子跨膜序列(CD80TM)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引物应用PCR法分别从人直肠癌基因组克隆PCEA,从野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克隆TSST-1全长基因。利用重叠PCR法从pCMV-SPOR-T6-CD80载体克隆融合有中性linker的CD80TM基因片段。选择pLEGFP-N1为原始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选取合适的酶切位点SphⅠ和BglⅡ,联合双酶切和PCR方法去除原始载体中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启动子(PCMVIE)。将上述基因片段与去除了PCMVIE的pLEGFP-N1重组,构建携带5HRE、PCEA、TSST-1、linker-CD80TM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PCEA和TSST-1基因。构建了融合中性linker的CD80TM,测序与预期相符。将上述片段重组到载体pLEGFP-N1上,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无误。结论: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FGP-N1-5HRE-PCEA-TSST-1-linker-CD80TM,为下一步的体外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反应元件 癌胚抗原 超抗原 cea-阳性肿瘤 免疫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