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甙和白细胞介素-10对人树突状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和CD80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p40转录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胜军 姚堃 +2 位作者 谢芳艺 季晓辉 彭光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和 IL - 10对人树突状细胞 (D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 DR(HL A- DR)和 CD80表达及 IL - 12 p40转录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通过粒细胞 -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IL- 4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体外培养...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和 IL - 10对人树突状细胞 (D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 DR(HL A- DR)和 CD80表达及 IL - 12 p40转录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通过粒细胞 -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IL- 4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体外培养体系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获得 DC,细胞表面 HL A- DR和 CD80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IL - 12 p40转录和分泌分别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 EL ISA法。结果 :雷公藤多甙 (5~ 2 0μg/ ml)、IL - 10 (5 0~ 2 0 0 ng/ ml)能下调 DC表面 HL A- DR和 CD80的表达 ,同时雷公藤多甙、IL- 10能抑制 DC内 IL- 12 p40 m RNA的转录和分泌。结论 :雷公藤多甙、IL- 10能通过抑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合成而干扰 DC的成熟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白细胞介素10 树突状细胞 人类白细
下载PDF
Effect of a cancer vaccine prepared by fusions of hepatocarcinoma cells with dendritic cells 被引量:26
2
作者 Juan Zhang~1 Jin-Kun Zhang~2 Shao-Hong Zhuo~3 Hai-Bin Chen~2 1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Guangdong Province,China2 Cancer Pathology Laboratory,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31,Guangdong Province,China3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ird Municipal Hospital of Shantou,Shantou 515073,Guangdong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90-694,共5页
AIM: To prepare a cancer vaccine (H(22)-DC) expressing high levels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based on fusions of hepatocarcinoma cells (H(22)) with dendritic cells (DC) of mice and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 AIM: To prepare a cancer vaccine (H(22)-DC) expressing high levels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based on fusions of hepatocarcinoma cells (H(22)) with dendritic cells (DC) of mice and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ction of specific CTL activity of H(22)-DC. METHODS: DCs were isolated from murine spleen by metrizamid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purified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emi-adhesion to culture plates and FcR-,and were cultured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GM-CSF and IL-4. A large number of DC were harvested. DCs were then fused with H(22) cells by PEG and the fusion cells were marked with CD11c MicroBeads. The H(22)-DC was sorted with Mimi MACS sorter. The techniques of cell culture,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light microscopy were also used to t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H(22)-DC in vitro. As the immunogen, H(22)-DC was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right armpit of BALB/C mice, and their tumorigenicity in vivo was observed. MTT was used to test the CTL activity of murine spleen in vivo. RESULTS: DC cells isolated and generated were CD11c+ cells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highly expressed CD80, CD86 and CD54 molecules. H22 cells were CD11c- cells with spherical shape and bigger volume, and did not express CD80, CD86 and CD54 molecules.H(22)-DC was CD11c+ cells with bigger volume, being spherical, flat or irregular in shape, and highly expressed CD80, CD86 and CD54 molecules, too. H(22)-DC was able to divide and proliferate in vitro, but its activity of prolif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H(22) cells and its growth curve was flatter than H(22) cells. After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 over 60 days, H(22)-DC showed no tumorigenecity in mic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 groups (P【0.01). The spleen CTL activity against H(22) cells in mice implanted with fresh H(22)-D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H(22)-DC could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the specific CTL activity of murine s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Vaccines Animals Antigens cd Antigens cd80 Antigens cd86 Cell Fusion Dendritic Cells Integrin alphaXbeta2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Liver Neoplasms Experimental control Male Membrane Glycoproteins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pleen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CD80,CD8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青 胡明华 +3 位作者 董燕 潘华新 周联 王培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卵清白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其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茯苓多糖组,对照组口服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茯苓多糖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给药1次,剂...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卵清白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其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茯苓多糖组,对照组口服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茯苓多糖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给药1次,剂量为200 mg·kg-1,2组小鼠给药1周后,1次性给予每只小鼠口服抗原卵清白蛋白(OVA)5 mg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后1,2,3周,收集小鼠粪便样本,ELISA检测小鼠粪便OVA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2组小鼠给药1周后,分离小鼠派氏结,流式细胞术检测派氏结(Peyer’s patches)中B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粪便中OVA特异性sIgA在1,2,3周时分别为(19.39±2.89),(17.60±5.65),(14.48±4.55)μg·L-1,茯苓多糖组为(28.44±3.72),(42.24±5.14),(26.29±4.82)μg·L-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派氏结B细胞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1.84±0.11和16.50±1.47;茯苓多糖组表达为2.76±0.29,22.02±1.89,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多糖对肠道sIgA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这与其活化派氏结B淋巴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白细胞分化抗原80 白细胞分化抗原86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大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姗 姚咏明 +2 位作者 董宁 刘峰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正常Wistar大鼠脾脏DC后置于96孔培养板(1×10^5/孔),采用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DC...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正常Wistar大鼠脾脏DC后置于96孔培养板(1×10^5/孔),采用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HMGB1刺激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分别于24~72h明显上调(P〈0.05,0.01),其中以作用48h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尤为显著(P〈0.01);0.1μg/ml、1μg/ml、10μg/ml的HMGB1刺激均可诱导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增强(P〈0.05,0.01),其中HMGB1的浓度在1μg/ml时,大鼠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增强最明显(P〈0.01)。结论HMGB1能诱导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HMGB1可能是诱导DC成熟的免疫刺激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树突细胞 抗原 cd80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CD80和CD86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比较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洁 孙中文 +1 位作者 邱玉华(审校者) 张学光(审校者)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的活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D80和CD86是两个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尽管两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者在分子结构、所介导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研究两者区别对于更好的了解它们的功能... 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的活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D80和CD86是两个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尽管两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者在分子结构、所介导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研究两者区别对于更好的了解它们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cd86 移植排斥 肿瘤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Direct ex vivo analysis of dendritic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13
6
作者 Lars A Ormandy Anatol Frber +7 位作者 Tobias Cantz Susanne Petrykowska Heiner Wedemeyer Monique Hrning Frank Lehner Michael P Manns Firouzeh Korangy Tim F Gret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3275-3282,共8页
AIM: To analyze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 from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role in this disease. METHODS: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were enume... AIM: To analyze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 from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role in this disease. METHODS: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were enumerated in peripheral blood of HCC patients. CD80, CD83, CD86 and HLA-DR expression on naive and stimulated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were analyzed.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their function was tested. Phagocytosis was analyzed using FITC-dextran beads, peptide specific stimulation, the capacity to stimulate allogeneic T cells and secretion of cytokines upon poly dZ:dC was tested. RESULTS: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were reduced in patients with HCC. No differences in CD80, CD83, CD86 and HLA-DR expression were found on naive and stimulated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from HCC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Normal phagocytosis or stimulation of peptide specific T cells was observed in contrast to an impaired allo-stimulatory capacity and a reduced IL-12 secretion. CONCLUSION: Impaired IL-12 production of mDCs in patients could lead to an impaired stimulatory capacity of naive T cells suggesting that IL-12 directed therapies may enhance tumor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in HC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loid D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d80 cd83 cd86
下载PDF
M-CSF、IL-10对单核细胞IL-12、IL-18产生及HLA-DR和CD8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婷 王书奎 +3 位作者 陈军 姚堃 秦浚川 季晓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细胞表面HLA DR和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以M CSF和IL 10单独及共同作用 ,...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细胞表面HLA DR和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以M CSF和IL 10单独及共同作用 ,收集上清 ,用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IL 12和IL 18的分泌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 DR及CD80的表达。结果 :①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 18(P <0 .0 5 ) ;IL 10则能抑制IL 18的产生 (P <0 .0 5 ) ,并拮抗M CSF增强LPS诱生IL 18的作用 (P <0 .0 5 )。M CSF和IL 10均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 12 p4 0 (P <0 .0 5 ) ,并具有协同效应 (P <0 .0 5 )。②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表面HLA DR的表达 (P <0 .0 5 ) ;IL 10则可抑制HLA DR的表达 ,并拮抗M CSF对HLA DR的诱导作用。M CSF对CD80表达的影响不大 ,IL 10能促进CD80的表达。结论 :M CSF和IL - 10可通过对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HLA DR和CD80表达的调节 ,影响T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IL-10 HLA-DR cd80 单核细胞
下载PDF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巨噬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金顺子 何淑杰 刘树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体外照射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 .1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身照射和体外照射时 2GyX射线诱导CD80表达增高均较 0 .0 75Gy为早 ,而CD86对两种剂量的反...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体外照射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 .1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身照射和体外照射时 2GyX射线诱导CD80表达增高均较 0 .0 75Gy为早 ,而CD86对两种剂量的反应无明显区别。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 ,CD80和CD86的表达无论全身照射或体外照射时均在 0 .0 75Gy剂量点出现峰值 ,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剂量则全身照射高于体外照射。实验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小鼠巨噬细胞 J774A.1细胞 cd80 cd86 ABC 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 细胞表达 BT分子
下载PDF
CD80鼠-人嵌合抗体的CHO细胞表达及体外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耀瑜 胡玲玲 +7 位作者 陈永井 程钢 罗先富 孙杰 刘玉华 王艳茹 陈明心 邱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CHO细胞表达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并研究其在体外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嵌合重、轻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IRES/ch4E5;表达载体先转染293T细胞,FCM检测到ch4E5抗体的瞬时表达后,表达载体再转... 目的:CHO细胞表达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并研究其在体外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嵌合重、轻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IRES/ch4E5;表达载体先转染293T细胞,FCM检测到ch4E5抗体的瞬时表达后,表达载体再转染CHO细胞,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株CHO-ch4E5;ProteinG亲和层析法从CHO-ch4E5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ch4E5抗体,FCM检测ch4E5抗体对膜型CD80的识别;以丝裂霉素处理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为刺激细胞,以异体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为反应细胞,用MTT法分析ch4E5抗体的阻断作用。结果:ch4E5抗体在293T细胞的瞬时表达于48小时达到高峰,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6.0%;CHO-ch4E5细胞持续表达ch4E5抗体,其培养上清与L929-B7-1细胞结合率为95.7%;3天培养上清中,ch4E5抗体的产率约为5.56mg/L;ch4E5抗体和L929-B7-1、Daudi、Sub-T细胞结合率分别为94.1%、25.7%、23.5%;ch4E5抗体可以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抑制异体PBLs的体外增殖。结论:在CHO细胞中成功表达了抗人CD80鼠-人嵌合抗体ch4E5,在体外该嵌合抗体具有亲本抗体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嵌合抗体 瞬时表达 稳定表达 阻断作用
下载PDF
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晋生 邓勇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照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实验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20 ng/ml IL-4分别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生长,隔日进行细胞换... 目的探讨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照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实验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20 ng/ml IL-4分别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生长,隔日进行细胞换液,观察并对比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DC细胞表面相关分子表达。结果实验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第7日观察可见DC细胞形态,对照组第7日未发现明显DC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组CD11c(0.546±0.289)、CD80(0.506±0.085)、CD86(0.562±0.260)表达分别较对照组CD11c(0.236±0.058)、CD80(0.279±0.096)、CD86(0.237±0.070)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IL-4可以促进小鼠骨髓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促进DC细胞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树突细胞 cd11C 抗原 cd80 cd86
原文传递
食管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文锋 王善政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本研究通过检测人食管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特异性标志)、CD80、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探讨食管癌发生及其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采用流...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本研究通过检测人食管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特异性标志)、CD80、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探讨食管癌发生及其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食管癌病例(Ⅰ-Ⅱ期27例,Ⅲ-Ⅳ期31例;G1-237例,G321例;鳞癌49例,腺癌9例;有淋巴结癌转移者37例,无淋巴结癌转移者21例)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1例食管炎性组织、12例正常食管组织、31枚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34枚无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及CD80、CD86的表达。结果:(1)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6.18±1.47,5.37±1.13,37.35±7.42)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10.28±2.11,9.67±1.94,48.76±10.23)、食管炎性组织(11.89±2.65,10.46±1.79,51.55±10.60)及癌旁组织(11.79±2.41,10.49±1.89,9.78±12.31)中的表达(P<0.01);(2)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患者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8.34±1.66,6.78±1.42,41.70±8.71)明显低于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的表达(12.23±2.14,10.82±2.11,59.63±12.52)(P<0.01);(3)癌旁组织及食管炎性组织中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树突细胞 cd1A cd80 cd86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与白介素-10 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文锋 于金明 +1 位作者 左文述 王善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0、CD86 mRNA的表达以及与TGF-β1、IL-10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及食管癌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62例食管癌患者癌组...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0、CD86 mRNA的表达以及与TGF-β1、IL-10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及食管癌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62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CD80、CD86及TGF-β1、IL-10 mRNA的表达。以1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D80、CD86 mRNA的表达分别为0.631±0.212和0.530±0.210,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值分别为0.038和0.0002);Ⅰ、Ⅱ期患者高于Ⅲ、Ⅳ期患者(CD80:P=0.029;CD86:P=0.045);高中分化者高于低分化者(CD80:P=0.046;CD86:P=0.044)。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L-10的mRNA表达分别为1.273±0.086和1.182±0.073,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值均为0.0001),且分别与CD80、CD86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D80、CD86 mRNA的表达降低与TGF-β1、IL-10 mRNA的高表达呈负相关,癌组织内TGF-β1、IL-10 mRNA的表达增强是导致CD80、CD86 mRNA表达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引起DC功能缺陷和食管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d80 cd86 TGF-β1 IL-10 mRNA
原文传递
共刺激分子B_(7)基因诱导小鼠抗子宫颈癌主动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陶光实 邹红卫 +3 位作者 胡锦跃 刘凤英 林秋华 孙去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基因能否在体内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应答。方法 将B7基因转染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即U14,建立高表达B7的U14细胞株即B7+U14。随后分 4组进行体内实验 :(1)实验A组 :将B7+U14(1× 10 7个细胞 )接种于同系 6...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基因能否在体内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应答。方法 将B7基因转染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即U14,建立高表达B7的U14细胞株即B7+U14。随后分 4组进行体内实验 :(1)实验A组 :将B7+U14(1× 10 7个细胞 )接种于同系 6 15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 (n =6 )。(2 )实验B组 :用B7+U14(1× 10 6个细胞 )皮下注射免疫 6 15小鼠 ,7d后将U14(1× 10 7个细胞 )接种于免疫后的小鼠背部皮下 (n =6 )。 (3)对照A组 :在 6 15小鼠右侧背部皮下接种U14(1× 10 7个细胞 ) ,其余条件同实验A组。 (4 )对照B组 :用U14(1× 10 6个细胞 )免疫 6 15小鼠 ,其余条件同实验B组。观察 4组小鼠的成瘤情况、生存时间 ;体外分别检测经B7+U14和U14免疫后的小鼠 (n =4× 2 )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1)小鼠皮下接种B7+U14后 ,体内的致瘤能力明显降低 (P<0 0 1)。(2 )用B7+U14免疫后再皮下接种U14可有效预防移植瘤产生 (P <0 0 1)。(3)体外检测经B7+U14和U14免疫后的小鼠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B7基因转染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能诱导机体有效的抗肿瘤主动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抗原 cd80 转染 基因疗法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肾移植大鼠移植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CD80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毅 宋珺 +4 位作者 姜黎明 刘红军 李建军 王中华 罗志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55-1556,共2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孢素A(CsA)组、SIN+CsA组、对照组(V-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半数,观察其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持续时间...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孢素A(CsA)组、SIN+CsA组、对照组(V-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半数,观察其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持续时间,另一半于术后第7天处死,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移植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80 分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N.S组术后9 d内死;SIN+CsA组与NS、SIN、CsA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N.S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N+CsA组存在交互效应。外周血TNF-α表达水平、移植肾组织CD80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CsA组存在交互效应。结论 SIN可能通过下调移植肾组织TNF-α及细胞表面标记CD80分子的表达水平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肾移植 免疫抑制 TNF-α cd80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足细胞功能紊乱与微小病变性肾病 被引量:12
15
作者 柳珊珊 陈江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足细胞损伤是MCD蛋白尿产生的关键环节。在MCD小鼠模型及人肾组织中均发现,足细胞裂隙膜蛋白nephri... 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足细胞损伤是MCD蛋白尿产生的关键环节。在MCD小鼠模型及人肾组织中均发现,足细胞裂隙膜蛋白nephrin、podocin和骨架蛋白synaptopodin的表达下调,且蛋白尿的多少与其表达下降程度相关;synaptopodin表达越多,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越好。近年来,关于MCD足细胞损伤的焦点集中于足细胞来源的两种蛋白:CD80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来自外界的微生物或抗原作用于足细胞,通过激活κB基因序列致CD80过表达,进而破坏足细胞骨架蛋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引起蛋白尿;过表达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可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导致足突融合,诱发MCD。但有关诱发CD80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持续过表达的关键因素以及两者与肾小球基底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致病过程并不明确,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证实。基于MCD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NF—KB抑制剂和唾液酸化治疗措施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可以作为MCD的一种新型的非免疫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肾病 脂性/病理学 抗原 cd80 血管生成素类 蛋白尿 综述
下载PDF
CD40/CD40L和B7-1/CD28在小鼠叶酸性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忠 戴继鸿 +1 位作者 袁海涛 张学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4-537,共4页
目的研究CD40/CD40L、B7-1/CD28在肾小管间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损伤的肾组织固有细胞上的表达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叶酸制作CD1小鼠叶酸性肾病模型,在第1、2、3、7、14、21天分别处死动物,取其右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CD40/CD40L、B7-1/CD28在肾小管间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损伤的肾组织固有细胞上的表达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叶酸制作CD1小鼠叶酸性肾病模型,在第1、2、3、7、14、21天分别处死动物,取其右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左肾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分析;采血检测BUN、Scr。以抗B7-1功能性单克隆抗体(B7-1mAb)联合叶酸应用,观察21d后,采血行BUN、Scr检测,病理图像分析肾病变区域及保护率。结果小鼠在给予叶酸后第1天,CD40、B7-1在肾小管上皮表达上调,并持续至第21天。通过蛋白印迹半定量检测,CD40在各时间点实验组肾组织表达量均增加5倍以上(P均<0.01),在间质区域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上可见CD28和CD40L的表达。经B7-1mAb干预性治疗,小鼠死亡率从47.83%下降到11.01%,P<0.01;BUN、Scr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保护率从7.45%上升至66.51%。结论在小鼠叶酸性肾病中,肾组织CD40/CD40L和B7-1/CD28的表达上调并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过程。B7-1mAb干预治疗能减轻上述的肾损害,为肾间质纤维化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0 cd40配体 抗原 cd80 抗原 cd28 叶酸 肾疾病 cd40/cd40L B7-1 cd28 肾病模型
原文传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白介素18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建玲 关秀茹 +1 位作者 马学华 何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78-580,共3页
本研究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及白介素18的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ITP患者和34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 本研究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及白介素18的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ITP患者和34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浆IL-18。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表达率(4.21±2.27%,7.19±5.1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4±0.87%,4.08±1.96%,P<0.01)。ITP组血浆IL-18含量为(538.31±111.33)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含量为(489.44±49.07)pg/ml。IL-18含量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5,P<0.05)。结论:ITP患者CD80和CD86共刺激分子过度表达,患者血浆中IL-18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共刺激分子CD80、CD86与ITP发病密切相关,IL-18在ITP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刺激分子 淋巴细胞 cd80 cd86 cd28 白介素18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IL-6、IL-12的分泌及CD80、CD86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玉英 朱保权 +1 位作者 付生军 芦金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以Thomas法,采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IL-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以Thomas法,采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培养诱导DC细胞,检测DC协同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的表达,及其分泌的IL-6、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6水平[(274.4±51.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4.3±46.4)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05,P<0.01);外周血DC分泌IL-12水平[(89.6±17.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29.4±18.2)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03,P<0.01);同时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协同刺激分子B7-2(CD86)的表达水平(51.2±7.4)明显高于对照组(37.3±6.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92,P<0.01)。结论DC可能通过诱导Th1/Th2细胞分化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的机制系通过D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2 cd80 cd86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B7-1/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芳 夏超明 +2 位作者 骆伟 龚唯 周卫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9-141,206,共4页
目的 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 1 /2 (CD80 /CD86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 /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探讨B7 1 /2介导Th1 /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感染后 6、8、1 0和 1 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 目的 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 1 /2 (CD80 /CD86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 /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探讨B7 1 /2介导Th1 /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感染后 6、8、1 0和 1 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 72h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 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 4的表达水平 ,尤其是抗CD86mAb对IL 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 通过干预B7∶CD2 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 /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而且B7 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 1分子。B7∶CD2 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 /Th2免疫偏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Thl/Tn2细胞因子 cd80 cd86
下载PDF
背部推拿疗法对免疫抑制家兔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尚坤 李圣洁 +6 位作者 李墨阳 曹迪 赵冠禹 薛文博 杨寄渝 吴萌 张欣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观察在免疫抑制家兔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开展推拿疗法对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表达的... 目的观察在免疫抑制家兔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开展推拿疗法对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D80、波形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数、表达强度)均低于空白组(P<0.05,P<0.01);推拿组CD80、波形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数、表达强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能够制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开展背部推拿疗法能够有效促进局部皮肤CD80、波形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免疫抑制家兔的局部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免疫 cd80 波形蛋白 阳性细胞 表达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