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CD45RA、CD45RO及CD43分子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林俊萍 张士发 +4 位作者 王良明 梁再赋 岳辉 顾绍裘 陈洪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CD45 RA、CD45 RO及 CD43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2 6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CD45 RA、CD45 RO及 CD43分子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2 6例患者皮损真皮内均见到 CD45 RA、CD45 RO及 C...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CD45 RA、CD45 RO及 CD43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2 6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CD45 RA、CD45 RO及 CD43分子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2 6例患者皮损真皮内均见到 CD45 RA、CD45 RO及 CD43阳性浸润细胞 ,阳性率分别为 (5 .8± 1.8) %、(86 .6± 12 .5 ) %及 (93.4±14.5 ) %。 2 2 / 2 6的患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 CD43(+~ )。结论 :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内浸润细胞以记忆 T细胞亚群为主 ,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浸润细胞可通过表达 CD43分子 ,分别与真皮内炎性细胞和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的 ICAM- 1结合 ,从而促进炎性细胞向表皮内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cd45RA cd45RO cd43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组织中CD4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五琴 张伟璇 +1 位作者 徐国祥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例和对照组103例(包括上皮-肌上皮癌18例、多形性腺瘤20例、黏液表皮样癌20例、Warthin瘤22例及基底细胞腺瘤2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43和CD117蛋白表达,并分析CD43表达与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96例ACC中,74例CD4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77.1%),对照组CD43阳性率为3.9%;筛状型ACC 70例、管状型ACC 19例、实体型ACC 18例,其中筛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57例(阳性率为81.4%),管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16例(阳性率为8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体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仅9例(阳性率为50%),CD43蛋白阳性率较前两种分型显著降低;非涎腺ACC中CD43蛋白阳性率为22.2%(2/9),较涎腺ACC(CD43阳性率为82.8%)显著降低。96例ACC中CD117蛋白阳性86例(阳性率为89.6%),对照组阳性率为23.3%(24/103);ACC中CD43蛋白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阳性患者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3表达在ACC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在唾液腺中优先表达,其表达随着细胞分化而降低;CD43和CD117的联合检测在ACC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CD43表达可能提示着一定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cd43 cd117 组织学亚型
下载PDF
CD21及CD43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江亚军 陈昊 +2 位作者 闫蓉 杨聪颖 王红霞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3期170-172,176,共4页
目的 探讨CD21、CD43蛋白表达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及25例MALToma(病例组)组织CD21、CD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1... 目的 探讨CD21、CD43蛋白表达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及25例MALToma(病例组)组织CD21、CD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多数稀疏破碎,少数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对照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完整滤泡树突细胞网,未显示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两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0,P=0.000).病例组CD20+细胞中CD43+表达率为24%(6/25),对照组CD20+细胞中CD43均阴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0).结论 CD21+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以及CD20+细胞中CD43+表达对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有鉴别诊断意义.在少数情况下,MALToma组织中异常的滤泡树突细胞网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 cd21 cd43 滤泡树突细胞网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PBMC表面CD43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国秀 梁再赋 +3 位作者 张士发 许静 赵丽萍 王良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外周血细胞表面CD43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仪对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B细胞表面CD43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PM/DM患者PBMCs中CD19+B细胞、CD43+...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外周血细胞表面CD43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仪对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B细胞表面CD43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PM/DM患者PBMCs中CD19+B细胞、CD43+细胞和CD43+CD19+B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M患者PBMCs中CD43+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DM患者PB-MCs中的CD19+B细胞和CD43+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PM和DM患者之间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M/DM患者PBMCs中B细胞数量的升高与其自身抗体产生有关,B细胞上CD43分子表达上调对B细胞增殖、分化和抗体分泌类型转换起正性调节作用,是PM/DM自身抗体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cd19 cd43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4 位作者 洪韫 朱晓雯 胡凯 景红梅 克晓燕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初发DLB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CD43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CD43表达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 目的:探讨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初发DLB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CD43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CD43表达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值、结外受累数目、B症状、巨大包块、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以及疗效等临床特征均无关(均P>0.05),仅与细胞起源有关(P=0.002)。生存分析发现CD43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D43阴性患者(48%∶78%,P=0.0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on-GCB亚型患者中CD43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时间亦显著短于CD43阴性者(32%∶64%,P=0.008),这种差异在低中危组患者中也存在(54%∶81%,P=0.03),而中高危组患者中未见明显差异(36%∶42%,P=0.215)。结论:CD43表达是DLBCL免疫学亚型相关的预后标志物,而且CD43联合IPI评分更能准确地评估低中危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43 流式细胞术 预后
原文传递
CD68、CD43和肌动蛋白在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兴贵 胡承江 易建华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泡沫细胞的来源及其与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实验性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纹期 6 2个和纤维斑块期 38个 )中CD6 8、CD43和Ac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主...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泡沫细胞的来源及其与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实验性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纹期 6 2个和纤维斑块期 38个 )中CD6 8、CD43和Ac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斑块中 ,CD6 8、CD43和Acti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脂纹期斑块中 ,CD6 8阳性物质弥散分布 ,而CD43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斑块的中央 ;两者的表达显著大于纤维斑块期 (P <0 .0 1)。纤维期斑块中Actin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斑块的基底部和纤维帽中 ,其表达显著高于脂纹期 (P <0 .0 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斑块的泡沫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源性 ;纤维斑块期主要是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 ,其与形成纤维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8 cd43 肌动蛋白 实验 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莉 梁再赋 +4 位作者 张士发 张恩 李莉 贾秀坤 薛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功能异常与CD43分子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43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与正常人PBMC均检测到CD43基因的表达,且前者的表达水平为...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功能异常与CD43分子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43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与正常人PBMC均检测到CD43基因的表达,且前者的表达水平为0.8662±0.3992,高于后者的0.3451±0.331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109,P<0.01)。结论活动期SLE患者PBMC的CD4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导致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SLE患者 3基因 反向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功能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表达水平 cd43 人PBMC 显著性差异 分子基因 PCR) 淋巴细胞 活动期 检测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3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再赋 张士发 +3 位作者 许静 冯永山 王壮志 顾绍裘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 SL E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16例活动期 SL 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CD43抗原。结果  1活动期 SL E患者外周血 CD43抗原阳性淋巴细胞为 6 3.14± 16 .47,低于正常人对照组 86 ... 目的 探讨 SL E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16例活动期 SL 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CD43抗原。结果  1活动期 SL E患者外周血 CD43抗原阳性淋巴细胞为 6 3.14± 16 .47,低于正常人对照组 86 .6 2± 12 .86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2 CD43抗原阳性淋巴细胞数与 SL E疾病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 ,r=-0 .70 2 ,P<0 .0 1;3活动期 SL E患者外周血 CD19+ -CD43+淋巴细胞为 2 .5 5± 1.38,高于对照组 1.32± 0 .92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CD19+ -CD43+淋巴细胞的增多可能与 SL E大量产生抗 DNA自身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流式细胞计数 cd43 抗原
原文传递
CD5和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明华 罗志飞 +5 位作者 蒙秋萍 陈星言 解娜 张弦 黄幼生 翁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41-2044,共4页
目的探讨CD5和CD4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LBCL(非特指)病例8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20、CD3、CD5、CD43、CD10、Bcl-6、Mum-1和Ki-67在该组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CD5和CD43... 目的探讨CD5和CD4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LBCL(非特指)病例8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20、CD3、CD5、CD43、CD10、Bcl-6、Mum-1和Ki-67在该组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CD5和CD4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81例DLBCL病例中,CD5阳性表达7例(8.64%),CD43阳性表达26例(32.01%),CD5和CD43同时阳性表达6例(7.41%),CD5和CD43均为阴性54例(6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53,P<0.05)。CD5表达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Hans分型)、部位和是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关;CD43表达与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和部位无关。CD5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5阴性者;CD43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43阴性者。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临分期外,年龄、性别、部位、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情况对患者生存期均无影响。结论 CD5、CD43和临床分期与DLBCL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d5 cd43 预后
下载PDF
炎症细胞与淋巴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张呼和 郭剑锋 +1 位作者 王向东 陶格陶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3,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甲苯胺兰染色对 34例鼻息肉和 30例正常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 ;结果 :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 (P <0 0 1 ) ;鼻息肉中...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甲苯胺兰染色对 34例鼻息肉和 30例正常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 ;结果 :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 (P <0 0 1 ) ;鼻息肉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织 (P <0 0 1 ) ,肥大细胞数量在吸入性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鼻息肉中T淋巴细胞阳性细胞 (CD43)和B淋巴细胞阳性细胞 (CD2 0 )、浆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织 (P <0 0 1 ) ,鼻息肉中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鼻息肉中存在活跃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下载PDF
Abnormal expression of CD43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11
作者 XIA Li-xia DING Xin +5 位作者 LI Xin ZHANG Feng-chun TANG Fu-lin ZHANG Xuan BA De-nian HE 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266-1271,共6页
Background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CD43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adhesion of lymphocytes, cell mutation and activ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ffect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us (SLE). ... Background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CD43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adhesion of lymphocytes, cell mutation and activ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ffect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us (SL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43 in SLE patients. Methods We used microarray and real-time PCR to detect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magnetic bead sorted T cells and B cel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of SLE patients,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D43 and the clinical indexes. Results Both microarray and real-time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CD43 mRN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BMCs of SL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P 〈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upus nephritis and non-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and neuropsychiatric and non-neuropsychiatric patients. CD43 m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 cells but not in B-cells in SLE patients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P 〈0.01).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the percentage of CD43~ cells in the PBMCs of SL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04), and the CD43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CD3~/CD43~ cells and CD19+/CD43~ cell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 (P=0.039 and 0.00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CD3~/CD43+ cells, CD19~/CD43~ cel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D43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CD3+/CD43~ cells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IgG and IgM (r=-0.8 and -0.6). Conclusions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both CD43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reduced in T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SLE, and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d43
原文传递
免疫分型标记物和CD43在非特指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黄晖 黄传生 +4 位作者 余秀荣 刘军 黄慧 高文 刘志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0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标记物和CD43在非特指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NO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DLBCL NOS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bcl-6、MUM-1和CD43的表达,根据Hans分型将其分为GCB型和non-GCB...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标记物和CD43在非特指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NO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DLBCL NOS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bcl-6、MUM-1和CD43的表达,根据Hans分型将其分为GCB型和non-GCB型。结果 120例DLBCL,NOS中GCB型和non-GCB型分别为38例和82例,Hans分型与DLBCL NOS预后无关(P>0.05)。120例DLBCL NOS中CD43阳性33例(27.5%),CD43表达与性别、临床分期和免疫分型均无关(P>0.05),与年龄(P=0.036)和生存状态(P=0.004)有关。结论 DLBCL NOS预后差与CD43阳性表达有关,与Hans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43 免疫分型 预后
下载PDF
HOXC4 up-regulates NF-κB signaling and promotes the cell proliferation to dr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matopoiesis, especially CD43+ cells 被引量:1
13
作者 Jiahui Zeng Wencui Sun +11 位作者 Jing Chang Danying Yia Lijiao Zhu Yonggang Zhang Xu Pan Ya Zhou Mowen Lai Guohui Bian Qiongxiu Zhou Jiaxin Liu Bo Chen FengMa 《Blood Science》 2020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The hematopoietic function of HOXC4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Our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induction of HOXC4 in co-culture system from D10 significantly promoted productions of most hematopoietic progenito... The hematopoietic function of HOXC4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Our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induction of HOXC4 in co-culture system from D10 significantly promoted productions of most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CD34−CD43+cells could be clearly classified into CD34−CD43^(low) and CD34−CD43^(high) sub-populations at D14.The former cells had greater myelogenic potential,and their produ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duction of HOXC4.By contrast,the latter cells had greater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megakaryocytes and erythroid cells,and thus had properties of erythroid–megakaryocyte common progenitors,which abundance was increased by∼2-fold when HOXC4 was induced from D10.For CD34−CD43^(low),CD34+CD43+,and CD34−CD43^(high) sub-populations,CD43 level served as a natural index for the tendency to undergo hematopoiesis.Induction of HOXC4 from D10 caused more CD43+cells sustain in S-phase with up-regulation of NF-κB signaling,which could be counteracted by inhibition of NF-κB signaling.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promotion of hematopoiesis by HOXC4 is closely related to NF-κB signaling and a change in cell-cycle status,which containing potential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3 Erythroid–megakaryocyte common progenitor(EMkP) HEMATOPOIESIS HOXC4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 Inducible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CD43与B细胞发育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越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64-166,F004,共4页
本文总结了CD4 3在B细胞系的分布、功能及CD4 3在B细胞发育全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最新进展 ,同时阐述了研究CD4 3与B细胞发育在科研及临床中的价值。
关键词 cd43 B细胞 免疫缺陷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CD3^+CD4^-CD8^-T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慧琴 朱镭 +2 位作者 赵锐 郭慧敏 杜卫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IM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DNT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IM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DNT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 IM患儿DNT细胞百分比(9.3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4.26±1.68)%(P<0.01),CD3^+CD4^+T细胞百分比(21.45±9.87)%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5.07)%(P<0.01);而CD3+T细胞及CD3+CD8+T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M患儿DNT细胞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提示IM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为IM患儿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学/代谢 T淋巴细胞/免疫学/代谢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学/代谢 抗原 cd3/免疫学/代谢 抗原 cd43/免疫学/代谢 抗原 cd8/免疫学/代谢
原文传递
CD_(43)CD_(20)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王向东 郭剑锋 +5 位作者 张呼和 陶格陶呼 韩德民 诸小侬 范尔钟 李颖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334,T005,共3页
目的 探讨CD4 3 、CD2 0 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染色对 2 5例鼻息肉和 2 0例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 43 细胞和CD+ 2 0 细胞、浆细胞数显著多于中... 目的 探讨CD4 3 、CD2 0 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染色对 2 5例鼻息肉和 2 0例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 43 细胞和CD+ 2 0 细胞、浆细胞数显著多于中鼻甲粘膜组织 (P <0 0 1) ,总IgE阳性表达率为44 %,显著高于中鼻甲粘膜组织的 10 %(P <0 0 5 )。结论 鼻息肉中存在活跃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鼻粘膜局部变态反应可能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cd20抗原 总IGE cd43抗原
下载PDF
CD43在人肺结核组织中的表达
17
作者 吕翠环 马玉腾 +3 位作者 孙志平 杜月菊 李玉静 孙红梅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8期788-789,共2页
目的探讨CD43在人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其所标记巨噬细胞在肺结核组与对照组中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64例肺结核患者组及35例非结核对照组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43及CD68的表达,... 目的探讨CD43在人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其所标记巨噬细胞在肺结核组与对照组中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64例肺结核患者组及35例非结核对照组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43及CD68的表达,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形态定量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组织中CD43标记的巨噬细胞全部阳性表达,计数结果为(39±34)个/HP。对照组中巨噬细胞计数为(20±10)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D43可表达于人体结核病变组织中,CD43的研究可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之一,并可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组织 巨噬细胞 cd43/cd68
下载PDF
抗CD43单克隆抗体对B细胞增殖及抗体分泌的影响
18
作者 张越 杨丽群 +2 位作者 李铁英 唐小云 姜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 :研究抗CD4 3mAb (DFT1)对B细胞增殖及其抗体分泌的影响。方法 :细胞培养 ,3 H TdR掺入法测定不同时间抗CD4 3mAb对B细胞增殖的影响 ,ELISA测定其对PWM诱导系统内抗体分泌的水平。结果 :单独加入抗CD4 3mAb对B细胞增殖无影响 ,但在... 目的 :研究抗CD4 3mAb (DFT1)对B细胞增殖及其抗体分泌的影响。方法 :细胞培养 ,3 H TdR掺入法测定不同时间抗CD4 3mAb对B细胞增殖的影响 ,ELISA测定其对PWM诱导系统内抗体分泌的水平。结果 :单独加入抗CD4 3mAb对B细胞增殖无影响 ,但在TPA诱导系统内加入抗CD4 3mAb,培养72h可见显著增殖反应 ,为单独加入TPA引起增殖反应的 3倍。在培养开始加入抗CD4 3mAb可引起显著的增殖反应 ,而延迟加入抗CD4 3mAb对B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显著。抗CD4 3mAb对PWM诱导系统内B细胞的抗体分泌不产生影响。结论 :抗CD4 3抗体可引起TPA诱导系统内B细胞的显著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cd43 MAB ELISA
下载PDF
颜面粟粒状狼疮皮损中CD3、CD43、CD45RO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凤兰 苗国英 +3 位作者 高顺强 徐岩 赵保亭 姚贵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颜面粟粒状狼疮 cd3 cd43 cd45RO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皮肤嗜毛囊性蕈样霉菌病一例
20
作者 刘雪琴 王海英 +1 位作者 姚书娜 刘艳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77,共1页
患者,女,55岁。201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未见皮疹、红斑、脱屑。2个月后头顶部、左枕部出现多发皮下肿块,伴肿块部位毛发脱落,同时全身出现散在斑块。丁酸氢化可的松及其他治疗无效。2018年4月12日外院行头顶部肿物活检,... 患者,女,55岁。201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未见皮疹、红斑、脱屑。2个月后头顶部、左枕部出现多发皮下肿块,伴肿块部位毛发脱落,同时全身出现散在斑块。丁酸氢化可的松及其他治疗无效。2018年4月12日外院行头顶部肿物活检,病理示"外周非特殊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少部分+),CD3(+),CD43(+),CD2(+),CD4(部分+),CD8(部分+),CD30(-),少数细胞TIT-1(+),Gram-B(-),Ki-67(30%)。TCR基因重排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蕈样霉菌病 T细胞淋巴瘤 丁酸氢化可的松 囊性 皮下肿块 cd20 cd4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