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00/CD200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任燕 冷晓梅 +3 位作者 杨波 赵岩 张奉春 张烜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47-256,F0002,共11页
目的探讨CD200/CD200受体1(CD200R1)信号轴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A滑膜、外周血细胞CD200/CD200R1表达水平,观察强化CD200/CD200R1信号对RA破骨细胞分化及T辅助17(Th17)细胞增... 目的探讨CD200/CD200受体1(CD200R1)信号轴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A滑膜、外周血细胞CD200/CD200R1表达水平,观察强化CD200/CD200R1信号对RA破骨细胞分化及T辅助17(Th17)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结果 RA患者滑膜及外周血CD200+(3.55%±0.24%vs.14.37%±1.54%,P<0.0001)及CD200R1+(11.19%±1.23%vs.20.57%±1.26%,P<0.0001)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经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外周血CD200/CD200R1表达明显升高(P<0.0001),且CD200R1变化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负相关。细胞培养发现通过上调CD200/CD200R1信号可以抑制CD4+辅助性T细胞向Th17细胞增殖分化(46.86%±1.08%vs.54.06%±1.80%,P<0.01),促进凋亡(1.21%±0.11%vs.0.82%±0.06%,P<0.0001)、坏死(13.54%±0.31%vs.3.82%±0.19%,P<0.0001),并抑制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趋化因子受体6(chemokine receptor 6,CCR6)介导的Th17细胞的炎性趋化(359.30±35.25vs.1992.00±318.00,P<0.0001)。此外,强化CD200/CD200R1信号还可降低单核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结论 RA滑膜及外周血CD200/CD200R1信号存在表达与功能异常,通过调控Th17细胞及破骨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RA抗炎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0 cd200r1 类风湿关节炎 T辅助17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BMC中CD200/CD200R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臧艳 叶辛 钱宝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1期6-8,13,共4页
目的 检测CD200/CD200R1信号通路分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T... 目的 检测CD200/CD200R1信号通路分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TP患者组(n=19)和健康对照组(n=19)PBMC中CD200/CD200R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ITP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及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ITP患者中CD200/CD200R1与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监测有效治疗后ITP患者CD200/CD200R1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ITP组PBMC中CD200/CD200R1的表达下降,且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ITP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及IL-17上调,其中TNF-α和IL-17的表达和与CD200及CD200R1的表达量间均呈负相关。经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ITP患者PBMC中,CD200及CD200R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CD200/CD200R1在ITP患者中表达降低,减少了对炎性因子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因此炎性因子表达增高,从而参与了ITP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d200/cd200r1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200/CD200R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在维持肺部免疫平衡中的意义
3
作者 余莹莹 史丽云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肺和呼吸道构成了宿主免疫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个脆弱的接触面,维持局部组织的免疫稳态至关重要。CD200/CD200R已被证实是一优先表达于肺组织的免疫调控系统,文章对CD200/CD200R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cd200 cd200r 肺组织 免疫稳定
下载PDF
CD200/CD200R在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
4
作者 刘红云 王建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87-1491,共5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CD200/CD200R的表达。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设8、16、24 h 3个观察时间点,急性肺损伤组为A、B、C组,假手... 目的研究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CD200/CD200R的表达。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设8、16、24 h 3个观察时间点,急性肺损伤组为A、B、C组,假手术组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为D、E、F组,各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IL-4、肺湿/干质量比测定、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的蛋白表达。结果①CD200/CD200R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急性肺损伤A、B组较相应对照D、E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急性肺损伤C组与相应对照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较A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C组较B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CD200/CD200R的蛋白及mRNA逐渐恢复至假手术对照组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脉血气分析: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降低(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动脉血氧分压逐渐降低;③IL-4检测: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IL-4浓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肺湿/干质量比: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肺湿/干质量比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变化:急性肺损伤组随病情进展,病理变化逐渐加重,假手术组病理学变化不明显。结论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CD200/CD200R蛋白及mRNA早期表达降低,至24 h恢复至假手组水平,IL-4呈逐渐升高趋势,参与肺损伤炎症反应,提示CD200/CD200R参与脓毒症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cd200/cd200r 脓毒症
下载PDF
脑卒中相关肺炎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洪怡瑜 梁婉怡 +1 位作者 朱玉存 许兆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SAP组(n=55)及非SAP组(n=85),选择同期急诊科收治的因外伤、车祸等入院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S A P组根据格拉斯哥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昏迷组及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147水平.结果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非SAP组及对照组,CD147高于非SAP组及对照组(P<0.05);非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对照组,CD147高于对照组;随昏迷程度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染程度的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脑卒中相关肺炎病情的加重,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不断降低,CD147水平不断增加,三指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cd200/cd200r1通路 cd147
原文传递
缺氧应激下血管内皮细胞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及其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卫江 陆华 +5 位作者 徐杰 朱爱华 房文峰 马思原 陈东栋 惠国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应激下内皮细胞形态表型改变对小胶质细胞活化、趋化和吞噬活性的调控及机制,解释血-脑屏障(BBB)开放的双时相现象。方法采用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和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细胞株进行实验,制作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将BV2... 目的研究缺氧应激下内皮细胞形态表型改变对小胶质细胞活化、趋化和吞噬活性的调控及机制,解释血-脑屏障(BBB)开放的双时相现象。方法采用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和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细胞株进行实验,制作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将BV2细胞分别与正常及缺氧EOMA细胞共育培养,观察前者形态表型变化,检测其趋化和吞噬活性。结果BV2细胞与缺氧EOMA细胞共育培养后呈现抗炎表型,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及吞噬活性表型。结论BV2细胞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同缺氧EOMA细胞直接接触,可能通过CD200-CD200R通路增强其抗炎和吞噬活性,短时间内有利于恢复血-脑屏障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应激 内皮细胞 小胶质细胞 cd200-cd200r通路 血-脑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