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CD200/CD200R的表达。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设8、16、24 h 3个观察时间点,急性肺损伤组为A、B、C组,假手...目的研究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CD200/CD200R的表达。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设8、16、24 h 3个观察时间点,急性肺损伤组为A、B、C组,假手术组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为D、E、F组,各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IL-4、肺湿/干质量比测定、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的蛋白表达。结果①CD200/CD200R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急性肺损伤A、B组较相应对照D、E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急性肺损伤C组与相应对照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较A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C组较B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CD200/CD200R的蛋白及mRNA逐渐恢复至假手术对照组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脉血气分析: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降低(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动脉血氧分压逐渐降低;③IL-4检测: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IL-4浓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肺湿/干质量比: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肺湿/干质量比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变化:急性肺损伤组随病情进展,病理变化逐渐加重,假手术组病理学变化不明显。结论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CD200/CD200R蛋白及mRNA早期表达降低,至24 h恢复至假手组水平,IL-4呈逐渐升高趋势,参与肺损伤炎症反应,提示CD200/CD200R参与脓毒症ALI。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SAP组(n=55)及非SAP组(n=85),选择同期急诊科收治的因外伤、车祸等入院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S A P组根据格拉斯哥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昏迷组及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147水平.结果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非SAP组及对照组,CD147高于非SAP组及对照组(P<0.05);非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对照组,CD147高于对照组;随昏迷程度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染程度的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脑卒中相关肺炎病情的加重,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不断降低,CD147水平不断增加,三指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CD200/CD200R的表达。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设8、16、24 h 3个观察时间点,急性肺损伤组为A、B、C组,假手术组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为D、E、F组,各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IL-4、肺湿/干质量比测定、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D200/CD200R的蛋白表达。结果①CD200/CD200R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急性肺损伤A、B组较相应对照D、E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急性肺损伤C组与相应对照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较A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C组较B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CD200/CD200R的蛋白及mRNA逐渐恢复至假手术对照组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脉血气分析: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降低(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动脉血氧分压逐渐降低;③IL-4检测: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IL-4浓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肺湿/干质量比:A组较相应对照D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较相应对照E、F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组随着病情进展肺湿/干质量比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变化:急性肺损伤组随病情进展,病理变化逐渐加重,假手术组病理学变化不明显。结论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CD200/CD200R蛋白及mRNA早期表达降低,至24 h恢复至假手组水平,IL-4呈逐渐升高趋势,参与肺损伤炎症反应,提示CD200/CD200R参与脓毒症ALI。
文摘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肺炎(SAP)外周血CD200/CD200R1通路及CD147表达对病情评估及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SAP组(n=55)及非SAP组(n=85),选择同期急诊科收治的因外伤、车祸等入院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S A P组根据格拉斯哥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昏迷组及轻度、中度、重度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147水平.结果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非SAP组及对照组,CD147高于非SAP组及对照组(P<0.05);非SAP组CD200、CD200R1水平低于对照组,CD147高于对照组;随昏迷程度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染程度的增加,CD200、CD200R1水平逐渐降低,CD147水平逐渐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脑卒中相关肺炎病情的加重,外周血中CD200、CD200R1水平不断降低,CD147水平不断增加,三指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