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R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若希 张清照 +2 位作者 陆美萍 朱歆洁 程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9-87,共9页
目的 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一直是变应性鼻炎(AR)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热点,研究TLR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AR发病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持续性AR患者452例及正常人群495例。通过生... 目的 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一直是变应性鼻炎(AR)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热点,研究TLR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AR发病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持续性AR患者452例及正常人群495例。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系统筛选TLR通路基因6个SNPs,分别是TLR2的rs7656411、rs76112010、rs7682814,CD14的rs2563298、rs2569190、rs2569191。采用TaqMan技术对SNPs进行分型,ImmunoCAP100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分析SNPs与AR发病率的相关性,并探讨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结果CD14的rs2563298、rs2569191基因分布在AR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2的rs7656411和CD14的rs2563298、rs2569191在AR伴随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基因分布有明显差异。此外TLR2的rs7656411在AR男性组和有家族史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分布有明显差异,CD14的rs2563298、rs2569191在AR分组中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基因交互发现rs7656411,rs2563298、rs2569191三个位点存在阳性关联。结论TLR通路基因TLR2、CD14多态性与AR发病风险及其临床表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oll样受体 cd14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学关联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吸烟者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明鸣 孙铁英 张洪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0例(COPD组)、健康吸烟者21例(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者25例(不吸烟组),用肺...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0例(COPD组)、健康吸烟者21例(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者25例(不吸烟组),用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应用流式细胞仪全血双色免疫荧光直标法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TLR2、TLR4表达水平,结果以CD14+细胞TLR相对平均荧光强度(rmfi)和TLR相对阳性细胞百分率(rpcp)表示,并进行TLR2、TLR4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的rmfi(6.3±1.4)和rpcp(52.9%±20.5%)均明显低于吸烟组(分别为8.2±2.2和73.5%±19.0%,均P〈0.01)和不吸烟组(分别为11.0±2.4和82.8%±17.9%,均P〈0.01);TLR4表达的rmfi(2.2±0.9)明显低于不吸烟者组(3.0±0.5,P〈0.01),与吸烟组(2.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pcp(M=1.3%,Q1-Q3为0.7%~2.4%)则明显低于吸烟组(M=4.7%,Q1~Q3为2.7%~9.4%,P〈0.01)和不吸烟组(M=5.3%,Q1~Q3为2.6%-8.4%,P〈0.01)。吸烟组CD14+单核细胞中TLR2、TLR4表达的rmfi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1,P〈0.05);而rpcp与不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4+单核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和吸烟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及TLR4表达显著下调,固有免疫可能受到抑制,TLR表达下调与肺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烟 toll样受体 抗原 cd14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广红 陆玲娜 石年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表达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疾病中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TLRs受体表达... 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表达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疾病中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TLRs受体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38.84±23.19)、(94.26±4.63)、(96.93±4.39),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19.73±8.68)、(101.68±5.17)、(97.06±4.22),其中观察组的TLR4、TLR8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次数≥6次/年与复发次数<6次/年患者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病期间,单核细胞TLR4、TLR8的增强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toll样受体 cd14+单核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围术期单核细胞CD14及脂多糖受体表达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宗全 陈新忠 +4 位作者 向道康 杜心灵 刘超 刘金平 陈家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单核细胞脂多糖受体 (TLR4) 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28例, 分别于T1 (麻醉诱导前)、T2 (术后30 min)、T3 (术后6 h)、T4 (术后24 h)、T5 (术后48 h) 5时点抽取外周血2 ml, 淋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单核细胞脂多糖受体 (TLR4) 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28例, 分别于T1 (麻醉诱导前)、T2 (术后30 min)、T3 (术后6 h)、T4 (术后24 h)、T5 (术后48 h) 5时点抽取外周血2 ml,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PBMC), PE 抗人 TLR4 单抗及 FITC 抗人 CD14 单抗标记, 流式细胞术 (FCM) 分析单核细胞膜上 TLR4、CD14 的表达变化;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 6 (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浓度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 体外循环 (CPB) 术后30 min单核细胞CD14、TLR4表达均下调; 术后6 h, 两者表达上调; 术后第1天, CD14 表达恢复正常, TLR4 表达继续上调, 于术后第 2 天达到高峰。术后 IL 6浓度持续增高, 于术后24 h达到高峰; TNF α于术后30 min出现高峰。结论 单核细胞 TLR4 及 CD14 介导了体外循环术后的炎症反应, TLR4受体水平的变化反映着CPB后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TLR4 cd14 单核细胞 表达 体外循环 脂多糖受体 变化 体表 介导
下载PDF
静脉注射脂多糖上调小鼠肺及肝CD14和Toll-like受体4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大宾 杜烨玮 +2 位作者 张健 孙仁宇 王士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fide,LPS)致小鼠肺、肝组织及血液中LPS受体CD1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LPS(7 mg/kg),分别于注后0、2、6、12和24 h取血及肺、肝组织.采...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fide,LPS)致小鼠肺、肝组织及血液中LPS受体CD1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LPS(7 mg/kg),分别于注后0、2、6、12和24 h取血及肺、肝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和肝组织中CD14和TLR4 mRNA及蛋白表达,血清CD14(sCD14)蛋白表达.结果CD14和TLR4 mRNA在肺、肝组织中固有表达,LPS可使肺组织CD14和TLR4表达明显上调(P<0.05),高峰出现在2-6 h(P<0.05),24 h降至基础水平;而肝组织的变化明显滞后于肺,12 h达高峰(P<0.05),24 h仍高于基础水平(P<0.05).蛋白的变化与mRNA基本一致.血清CD14的表达则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LPS进入体内可诱导肺、肝和血液中内毒素受体CD14和TLR4的表达.不同组织中内毒素受体表达的时间差异表明肺是内毒素血症中较早受损的器官,肺组织损伤可能进一步引发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toll 脂多糖 鼠肺 上调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E受体 receptor BALB/C小鼠 Western TLR4 mRNA 蛋白表达 基础水平 LPS受体 肝组织 尾静脉注射 chain BLOT法 内毒素受体 内毒素血症 肺组织损伤 24h 时间延长 受体表达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Toll样受体2和髓样分化蛋白2及CD1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高鸿亮 周禾 姚萍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黏膜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2,MD2)及CD14表达的影响,及辅助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黏膜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2,MD2)及CD14表达的影响,及辅助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维生素D_3干预组各10只。模型组和维生素D_3干预组将质量分数5%2,4,6-三硝基苯磺酸与体积分数50%乙醇等体积混合后以0.4mL/100g剂量缓慢注入大鼠肠道制备UC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维生素D_3干预组在造模成功后第10天起给予胆维丁乳原液1 875u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10d;比较3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维生素D_3干预第10天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维生素D_3干预第10天处死大鼠,取结肠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结肠黏膜组织TLR2、MD2和CD14的表达情况。结果维生素D_3干预第10天,模型组与维生素D_3干预组DAI[(8.07±1.87)、(5.15±2.40)分]、HPS评分[(14.33±0.97)、(10.01±2.23)分]高于正常对照组(0、0分)(P<0.05),维生素D_3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TLR2、MD2和CD14均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质、细胞核中着色;结肠黏膜组织TLR2、MD2和CD14阳性表达率在模型组(90%、80%、100%),维生素D_3干预组(80%、50%、5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0),且模型组高于维生素D_3干预组(P<0.05)。结论结肠黏膜组织中TLR2、MD2和CD14高表达可能与UC发病有关,维生素D_3可通过抑制TLR2、MD2和CD14表达减轻UC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发挥辅助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D3 toll样受体2 髓样分化蛋白2 cd14
原文传递
TLR-4和CD14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小鼠虹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上 卢弘 +3 位作者 陈巍 胡小风 杨培增 Kijlstra A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中虹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D14的表达。方法C3H/HeN(野生型)和C3H/HeJ(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足底注射霍乱弧菌内毒素,建立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注射后每隔2h用... 目的观察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中虹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D14的表达。方法C3H/HeN(野生型)和C3H/HeJ(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足底注射霍乱弧菌内毒素,建立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注射后每隔2h用裂隙灯进行眼前节观察,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虹膜中TLR-4及CD14蛋白的表达。结果C3H/HeN小鼠在内毒素注射后4~6h,小鼠结膜囊内出现大量白色分泌物,12~18h瞳孔区偶见白色渗出,22~24h可见虹膜后粘连及渗出物,36~48h前房内未见炎症消退;C3H/HeJ小鼠未见眼前节炎症反应。通过Western boltting发现正常C3H/HeN小鼠虹膜内有TLR-4蛋白的表达,注射内毒素24h后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12h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9)。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内毒素诱导后24h,TLR-4与CD14在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虹膜组织中大量表达,而在C3H/HeJ小鼠中未见TLR-4蛋白的表达。结论TLR-4在内毒素诱导的C3H/HeJ(TLR-4基因缺陷)小鼠中未见表达,而在C3H/HeN(野生型)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虹膜组织中大量表达,TLR-4可能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cd14 C3H/HeN小鼠 C3H/HeJ小鼠 急性前葡萄膜炎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炎性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超 陶勇峰 +3 位作者 马启超 王红霞 林丽萍 毕海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CD14^(+)TLR2、CD14^(+)TLR4及其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患者分为梅毒组、转阴组、固定组、对照组,选用流式细胞仪来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2、CD14...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CD14^(+)TLR2、CD14^(+)TLR4及其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患者分为梅毒组、转阴组、固定组、对照组,选用流式细胞仪来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2、CD14^(+)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浓度含量,并依此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2、CD14^(+)TLR4、TNF-α、IL-6表达水平在梅毒组中最高,固定组中最低,但与对照组和转阴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出现了CD14^(+)TLRs表达明显异常,显示天然免疫屏障功能破坏和后天免疫清除能力下降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cd14^(+)toll受体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D14和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艾艳秋 何龙 +1 位作者 杨宝锋 张卫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D14和T0u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2月龄,体重23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腹腔和尾静脉均注...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D14和T0u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2月龄,体重23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腹腔和尾静脉均注射生理盐水1ml/kg;急性肺损伤组(AL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30min后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IJP组)和高剂量组(HP组):分别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3和1.0mg/kg,30min后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内毒素后6h时,取肺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CD14、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Au组、LP组和HP组肺组织CD14、TLR4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Au组比较,LP组及HP组肺组织CD14、TLR4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LP组和HP组CD14、TLR4蛋白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和HP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ALI组减轻。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可通过降低肺组织CD14、TLR4的活性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拮抗剂 抗原 cd14 toll样受体4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内毒素血症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TLR2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及妊娠结局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玉平 靳博 +1 位作者 郭淼 杨俊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toll样受体2(TLR2)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13例为GDM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sCD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toll样受体2(TLR2)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13例为GDM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sCD14、TLR2及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分析比较各组血清sCD14、TLR2、HOMA-IR、HOMA-β水平及妊娠结局;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DM患者血清sCD14、TLR2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GDM组血清sCD14、TLR2及FPG、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DM患者血清sCD14与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血清TLR2与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均P<0.05)。GDM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38.9%)高于对照组(16.7%)(P<0.05)。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者血清sCD14、TLR2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孕前体质指数>28kg/m~2、存在不良孕产史、血糖控制不良及血清sCD14≥310.44ng/ml、TLR2≥17.14g/L均为影响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sCD14、TLR2水平均异常升高,且二者水平与胰岛细胞功能、妊娠结局不良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可溶性cd14 toll样受体2 胰岛细胞功能 不良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毒素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mCD14和TLR4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丽华 董福生 +2 位作者 王俊霞 杨冬茹 李彬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1-374,共4页
目的:检测内毒素刺激后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mCD14和TLR4的表达,探讨牙龈成纤维细胞作为免疫活性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来源鉴定。以0.1、1、5、10μg/mL内毒素刺激第4代细胞... 目的:检测内毒素刺激后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mCD14和TLR4的表达,探讨牙龈成纤维细胞作为免疫活性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来源鉴定。以0.1、1、5、10μg/mL内毒素刺激第4代细胞,培养24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CD14和TLR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用多功能彩色细胞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mCD14和TLR4表达均为弱阳性,经内毒素刺激后,mCD14和TLR4均呈强阳性表达,且随内毒素浓度的增加而染色增强,各实验组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毒素刺激可使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mCD14和TLR4增强,提示牙龈成纤维细胞具有免疫细胞的功能特性并参与局部牙周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成纤维细胞 cd14 toll样受体4 内毒素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Toll样受体4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洁 郜攀 +2 位作者 张倩 刘凌琳 熊玮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Toll样受体4(TLR4)水平,以及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招募身体健康且经双源CT检...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Toll样受体4(TLR4)水平,以及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招募身体健康且经双源CT检查确认无冠状动脉斑块的48名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评估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分析血清sCD14和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SAP组和UAP组血清sCD14、TLR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162例心绞痛患者中,斑块类型为软斑块57例、纤维斑块69例、钙化斑块36例。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低于软斑块组(均P<0.05);血清sCD14、TLR4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升高,且两者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不稳定软斑块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高于稳定硬斑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14 toll样受体4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内毒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勇刚 杨家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78-2881,共4页
目的:探究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内毒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观察组。采用腹主动脉取血法,收集血液后离心取上清,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究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内毒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观察组。采用腹主动脉取血法,收集血液后离心取上清,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鲎合成基质显色法检测内毒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内CD14表达水平,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与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水平显著提高,且在第12~24周内持续维持较高水平;附子理中汤观察组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大鼠肝脏TNF-αmRNA未见其表达,模型组TLR4和TNF-α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附子理中汤观察组TLR4和TNF-αmRNA显著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正常组TLR4和TNF-αmRNA表达;正常组只有少量细胞能够表达CD1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在第12~24周内,CD14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持续升高,在24周时略有降低,而附子理中汤观察组CD14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结论:附子理中汤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内毒素及其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内毒素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cd14 信使核糖核酸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双抗体夹心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雪梅 刘玉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CD14、髓样分化蛋白-2(MD-2)及NF-κB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了解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IB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昔分析30例IBS-D患者及12名...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CD14、髓样分化蛋白-2(MD-2)及NF-κB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了解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IB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昔分析30例IBS-D患者及12名健康志愿者结肠黏膜TLR4、CD14MD-2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BS-D组TLR4的吸光度[A值,(0.3971±0.0996)]高于健康对照组(0.3044±0.0481);IBS-D组的NF-κB阳性率及强度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IBS-D组的黏膜固有层MD-2阳性细胞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固有层CD14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肠上皮细胞中MD-2和CD14均为低表达或无表达.结论 IBS-D患者的肠道黏膜存在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TLR4在IBS-D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淋巴细胞抗原96 NF-ΚB 抗原 cd14
原文传递
Haoqin Qingdan Decoction(蒿芩清胆汤)and Ribavirin Therapy Downregulate CD14 and Toll-Like Receptor 4 in Febrile Disease with Dampness-Heat Syndrome in A Mouse Model 被引量:1
15
作者 骆欢欢 张奉学 +1 位作者 吴薇 王新华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68-773,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Haoqin Qingdan Decoction (蒿芩清胆汤, HQD) for febrile disease dampness-heat syndrome (FDDHS). Methods: Forty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including 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Haoqin Qingdan Decoction (蒿芩清胆汤, HQD) for febrile disease dampness-heat syndrome (FDDHS). Methods: Forty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FDDHS (induced by Radix et Rhizoma Rhei recipe and influenza virus A1 FM1 model), HQD, and the ribavirin groups (10 in each). The normal control and FDDHS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normal saline. HQD and the ribavirin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HQD and ribavirin intragastrically once daily at a dose of 64 g/(kg.d) and 0.07 g/(kg.d), respectively for 7 days. Lethargy, rough hair, diarrhea, tongue color and sole color were evaluated for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morphology. The tongue and lung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or histology. The CD14 and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expression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More than 80% of the FDDHS mice showed hypokinesia and lethargy,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rough hair, diarrhea, tongue color and sole color. With advanced treatment for 7 days, the thick greasy tongue fur of the HQD and ribavirin groups were thinner than that of the FDDHS group (P〈0.05), and it was the thinnest in the ribavirin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other groups (P〈0.05). The CD14 and TLR4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lung tissues of HQD and ribavirin groups significantly delined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0.05 or P〈0.01). CD14 was down-regulated more remarkably in the HQ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ibavirin group (P〈0.05), whereas the converse was true with TLR4 (P〈0.05). Conclusions: We established a FDDHS mouse model showing systemic clinical symptoms. Both HQD and ribavirin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CD14 and TLR4 in FDDHS mice, while the effect of ribavirin might be much more violent.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CD14 and TLR4 consistently refers to lipopolysaccharide, the commonly and hotly inducing factor in FD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toll-like receptor 4 febrile disease dampness-heat syndrome Haoqin Qingdan Decoction ribavirin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核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丽敏 韩静倩 +1 位作者 赵宏丽 李晓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κB表达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银屑病患者32例和正常人29例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κB的表达。结果32例银屑病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表达5.454±2.78,对照组3.93...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κB表达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银屑病患者32例和正常人29例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κB的表达。结果32例银屑病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表达5.454±2.78,对照组3.937±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表达,银屑病组17.641±18.120,对照组7.527±8.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组外周血总白细胞活化NF-κB的表达为63.538±8.650,对照组62.236±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中存在mCD14、TLR4表达异常,提示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也是感染诱发银屑病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抗原 cd14 toll样受体4 NF-κB
原文传递
TLR4和CD14在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表达
17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王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D14在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表达。方法:采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LEC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结果:用RT-PCR检...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D14在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表达。方法:采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LEC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结果:用RT-PCR检测分别获得451bp和348bp的清晰扩增条带,经基因测序证实为TLR4 mRNA和CD14 mRNA。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表达TLR4和CD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cd14 表达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CD14及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陈丽珊 郭秋莎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湖北汉族人Toll样受体(TLR)4基因Asp299Gly和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0例大肠癌患者及160例正常对照者TLR4基因Asp299Gly及CD14 C-260... 目的探讨我国湖北汉族人Toll样受体(TLR)4基因Asp299Gly和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0例大肠癌患者及160例正常对照者TLR4基因Asp299Gly及CD14 C-26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大肠癌组CD14 C-260T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CC基因型的频率为15.6%,明显低于大肠癌组的31.8%(P=0.0027,OR=0.3968,95%CI=0.2209~0.7129);正常对照组中CT基因型的频率为48.1%,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的30.9% (P=0.0056,OR=2.074,95%CI=1.246~3.462)。所有样本中均未发现TLR4基因Asp299Gly的突变型。结论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汉族大肠癌显著相关,而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大肠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基因多态性 cd14 toll样受体4
原文传递
CD14和Toll样受体4的表达在内毒素致肝炎重型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晓宇 张伦理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 探讨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LPS)诱导机体炎性因子分泌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乙型肝炎重型化的机制.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 目的 探讨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LPS)诱导机体炎性因子分泌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乙型肝炎重型化的机制.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mCD14水平及CD14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患者血浆LPS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 β,IL-6的含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完成,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Nemenyi法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D14表达水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为74.2%±12.3%,慢性乙型肝炎组为63.6%±11.8%,对照组为60.3%±7.20/ CD14mRNA和TLR4 mRNA的相对表达: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分别为2.92±0.67和1.86±0.45,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1.34±0.51和0.93±0.18,对照组分别为0.92±0.58和0.73±0.16,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F值分别为11.473、85.037和102.32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LPS、IL-l,IL-6水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分别为(1.87±1.61)Eu/ml,(0.96±0.16)pg/ml和(68.34±48.30)pg/ml,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0.11±0.11)Eu/ml、(0.19±0.02)pg/ml,(19.28±4.65)pg/ml,对照组分别为(0.03±0.03)Eu/ml、(0.15±0.01)pg/ml、(12.01±3.88)pg/ml,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2.065、83.472、36.236,P值均〈0.01.外周血TNFα表达水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为(19.78±9.25)pg/ml、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7.26±6.52)pg/ml、对照组分别为(4.15±4.06)pg/ml、F=35.092,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LPS水平与mCD14、CD14: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的相关性,n=0.865、r2=0.415、r3=0.524,P值均〈0.05.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内毒素类 抗原 cd14 炎症介导素类 toll样受体4
原文传递
天然蒙脱石对大鼠急性肝衰竭血中内毒素及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洁 王安辉 +3 位作者 聂青和 刘清泉 李运明 阎永平 《肝脏》 2009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血中内毒素(LPS)及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变化以及天然蒙脱石(思密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半乳糖胺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思密达...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血中内毒素(LPS)及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变化以及天然蒙脱石(思密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半乳糖胺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思密达预防组(D组)和思密达治疗组(E组)。采用双色荧光染色法检测血中LPS;荧光素标记的抗TLR4/抗CD14对大鼠血液单核细胞表面TLR4及CD14分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与A组比较,C组、D组和E组LPS及TLR4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C组比较,D组和E组LPS及TLR4表达显著降低(P<0.05);D组与E组相比,D组LPS及TLR4表达较低(P<0.05);B组与A组比较LPS及TLR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血中LPS及TLR4的表达显著上调,用思密达预防和治疗后显著下调,且预防组下调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cd14 内毒素 急性肝衰竭 天然蒙脱石(思密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