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及钇在东太平洋CC区深海泥中的富集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44
1
作者 任江波 姚会强 +6 位作者 朱克超 何高文 邓希光 王海峰 刘纪勇 傅飘儿 杨胜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0-211,共12页
东太平洋CC区深海泥具有高的REY(REE+Y)含量,理解其富集机制对于寻找深海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WPC1101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开展了沉积物类型、粒度、黏土矿物和元素组成分析,结合已有资料探讨研究区深海泥的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东太平洋CC区深海泥具有高的REY(REE+Y)含量,理解其富集机制对于寻找深海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WPC1101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开展了沉积物类型、粒度、黏土矿物和元素组成分析,结合已有资料探讨研究区深海泥的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区深海泥主要以远洋黏土和硅质生物组分为主,其∑REY范围主要为400-1 000μg/g。深海泥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REY配分模式具有显著的负Ce异常,指示富稀土深海泥中海相自生组分贡献较大。根据统计发现,研究区深海泥的∑REY与Al2O3、MnO、P2O5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黏土组分、铁锰氧化物和磷酸盐对REY都有贡献。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富稀土泥中高P含量是高∑REY重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磷酸盐 深海泥 多金属结核 cc
下载PDF
太平洋CC区及周边多金属结核分布及资源量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永刚 杜德文 +4 位作者 李钟山 闫仕娟 杨刚 朱志伟 王春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50,共9页
选取了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带(简称CC区)以及邻近海域作为研究区,对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和资源量进行了估计。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已勘探区作为训练区,建立资源目标信息和区域证据图层之间的关系模型;将该模... 选取了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带(简称CC区)以及邻近海域作为研究区,对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和资源量进行了估计。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已勘探区作为训练区,建立资源目标信息和区域证据图层之间的关系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未勘探区,得到整个CC区及周边海区的多金属结核的空间分布和潜在资源量。预测结果和勘探结果对比表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所选方法对研究区多金属结核资源估计具有可行性。该评价方法或结果为将来未调查区多金属结核勘探工作提供了技术或参考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 多金属结核 GIS 潜在资源量
下载PDF
太平洋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的分类及成因
3
作者 王添翼 董彦辉 +4 位作者 初凤友 石学法 李小虎 苏蓉 章伟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5,共13页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珀顿断裂带(Clarion-Clipperton Fracture Zone,简称CC区)的两个站位富稀土沉积物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收集...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珀顿断裂带(Clarion-Clipperton Fracture Zone,简称CC区)的两个站位富稀土沉积物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收集了太平洋92个站位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依据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物组成,将太平洋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分为富Al型、富Fe型、富Ba型等三个类型。富Al型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布在西太平洋地区,沉积物类型以沸石黏土为主,全岩Al_(2)O_(3)平均含量可达14.9%。富Fe型富稀土沉积物位于东太平洋海隆附近的东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区域,沉积物中TFe_(2)O_(3)平均含量高达18.8%,部分样品呈现明显的Eu正异常,热液活动可能为稀土元素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稀土元素及载体矿物。富Ba型富稀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东太平洋CC区,沉积物类型主要是(含)硅质黏土,Ba平均含量可达8092×10^(-6)。高Ba含量指示了沉积物形成时期所在海域可能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这种环境条件形成了大量的生物磷灰石沉积,并与CC区渐新世以来强劲的底流耦合,进而增强了磷灰石的积累,促进了稀土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富稀土沉积物 cc
下载PDF
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江波 邓义楠 +5 位作者 赖佩欣 何高文 王汾连 姚会强 邓希光 刘永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2-425,共14页
东太结核主要为半埋藏和埋藏型,发育于以黏土和硅质组分为主的沉积环境。东太结核的锰相矿物主要有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u、Ni含量和Mn/Fe比值,显示遭受间隙水的影响,落入水成成因和成岩成因两个区间范围。西太结核主体... 东太结核主要为半埋藏和埋藏型,发育于以黏土和硅质组分为主的沉积环境。东太结核的锰相矿物主要有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u、Ni含量和Mn/Fe比值,显示遭受间隙水的影响,落入水成成因和成岩成因两个区间范围。西太结核主体暴露在海水中,周围沉积物主要由深海黏土组成。西太结核的锰相矿物几乎只有水羟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o含量和低Mn/Fe比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型。两个区域的多金属结核的稀土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均显示Ce正异常、Y负异常和无或弱Eu异常,与海水稀土特征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是多金属结核对海水稀土选择性富集的结果。西太结核相对东太结核具有更高的Ce含量和δCe,Co、Ti与Ce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海水中溶解氧并不一定是控制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关键因素,Co、Ti等元素及其相关组分能够引起Ce与其他稀土元素的强烈分馏,也可能是影响多金属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控制因素。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表层样的ε_(Nd)范围为-6.6~-2.5,是全球最富放射性成因Nd的海洋铁锰壳层。结合稀土模式以及Eu异常特征,本研究认为多金属结核的稀土主要来自ε_(Nd)相对较高的周围陆壳,可以通过河流或者大气沉降等方式输送到大洋,而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海山玄武岩释放的放射性成因Nd同位素对海水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 稀土元素 西太平洋海山 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地质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国胜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4期286-291,共6页
通过对东太平洋CC区洋底地质取样及实验测试分析,运用洋底照相、多频探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手段,进一步阐明了CC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态、主要类型、丰度、覆盖率、品位、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通过对CC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的综合研究,... 通过对东太平洋CC区洋底地质取样及实验测试分析,运用洋底照相、多频探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手段,进一步阐明了CC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态、主要类型、丰度、覆盖率、品位、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通过对CC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的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多金属结核的形成环境.通过对CC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规律与形成环境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于分析研究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机理,为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大力开发与利用洋底多金属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cc 多金属结核 地质学特征 形成环境
下载PDF
基于CC区的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怀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81,共9页
通过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恩-克里珀顿区(CC区)和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COMRA区)多金属结核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从多金属结核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富集成矿条件以及结核的生长过程及其历史等方面,较全面地阐释了多金属结核... 通过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恩-克里珀顿区(CC区)和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COMRA区)多金属结核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从多金属结核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富集成矿条件以及结核的生长过程及其历史等方面,较全面地阐释了多金属结核的成因机制,深化了对有关多金属结核矿床形成演化控制因素的认识。在明确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定义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CC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多金属结核区域成矿模型、矿床成矿模型和结核生长模型,完整地提取了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为CC区潜在矿产资源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成因地质模型 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富钡镁锰矿细脉蛋白石层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庄丹丹 初凤友 朱继浩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9,共11页
为探讨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富钡镁锰矿细脉蛋白石层的成因机制,利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和ICP-OES,对蛋白石层及其周围铁锰氧化物进行了显微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反射率矿物结晶程度较好,主要由MnO组成,具有... 为探讨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富钡镁锰矿细脉蛋白石层的成因机制,利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和ICP-OES,对蛋白石层及其周围铁锰氧化物进行了显微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反射率矿物结晶程度较好,主要由MnO组成,具有高Mn低Fe的特征,为成岩成因的钡镁锰矿。中反射率矿物结晶程度较差,主要由MnO和FeO组成,为水成成因的水羟锰矿。低反射率矿物为一种半透明矿物,主要由SiO2组成,为生物成因的蛋白石。根据钡镁锰矿、水羟锰矿和蛋白石的成因机制,为蛋白石层及其内部钡镁锰矿细脉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一个模型,共分为5个生长阶段:第1阶段,结核呈半埋藏状态在氧化环境中形成水羟锰矿;第2阶段,结核呈半埋藏状态接受SiO2胶体的沉淀作用形成蛋白石层;第3阶段,结核呈半埋藏状态在氧化环境中形成水羟锰矿的同时,其成岩作用和蛋白石的脱水作用使蛋白石层中产生大量的裂缝;第4阶段,结核呈埋藏状态在弱氧化-还原环境中发生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形成钡镁锰矿;第5阶段,结核呈半埋藏状态形成水羟锰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cc 多金属结核 蛋白石 钡镁锰矿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西区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付锋 郑洋 +1 位作者 姚旭莹 倪建宇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5,共11页
本文以太平洋CC区西区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化学组分和矿物成分进行分析,讨论其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研究区地处深海,主要以深海黏土和硅钙质黏土为主,含有少量的硅质黏土、黏土质硅质软泥和黏土质钙质软泥。黏土... 本文以太平洋CC区西区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化学组分和矿物成分进行分析,讨论其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研究区地处深海,主要以深海黏土和硅钙质黏土为主,含有少量的硅质黏土、黏土质硅质软泥和黏土质钙质软泥。黏土矿物成分主要是蒙皂石和伊利石,含有部分的高岭石和绿泥石。黏土矿物组成表明,区内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由高空气流携带而来,南极底流和热液活动对其物源的来源有一定影响。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也表明,物源以陆源为主,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和北太平洋表层海水稀土曲线类似,且表现出强的Ce亏损,表明生物活动导致的生物沉降对表层沉积物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cc 化学组分 黏土矿物 物源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WPC1101柱样沉积环境及埋藏多金属结核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峰 王汾连 +3 位作者 朱克超 邓希光 任江波 邓义楠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11期1-11,共11页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取自东太平洋CC区西部,其顶部见有水成多金属结核,3.4-3.5m发育埋藏多金属结核层。对该柱样的沉积物成分、磁性地层、黏土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柱样的沉积环境变迁;对埋藏多金属结核进行地球...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取自东太平洋CC区西部,其顶部见有水成多金属结核,3.4-3.5m发育埋藏多金属结核层。对该柱样的沉积物成分、磁性地层、黏土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柱样的沉积环境变迁;对埋藏多金属结核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该柱样成分以硅质黏土为主;蒙/伊比表明晚渐新世时期研究区海底火山、热液活动较强,自生黏土组分较高;而上新世以后则相对减弱。柱样自下而上生物成因SiO2含量逐渐增多,代表陆源碎屑物质的Al2O3含量相对稳定,P2O5、CaO、Cu、Co、Ni则由于生物SiO2含量的增加而稀释,含量降低。埋藏多金属结核发育于生物生产力旺盛、沉积间断发育期,其内稀土元素(Ce元素除外)由于受后期成岩作用发生清扫作用,转移至沉积物中,而Ce元素不参与后期成岩过程,持续在多金属结核内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黏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埋藏多金属结核 沉积环境 cc
下载PDF
基于Fuzzy ARTMAP的CC区多金属结核资源定量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刚 杜德文 +3 位作者 曲镜如 闫仕娟 王春娟 石学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将调查程度高、资料较丰富的CC区东部海底作为研究区,利用Fuzzy ARTMAP算法对该区已有调查站位进行模型训练,分别建立Mn、Co、Ni、Cu金属品位与洋壳年龄均值、沉积物厚度、地形起伏度、沉积类型等区域控矿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得到... 将调查程度高、资料较丰富的CC区东部海底作为研究区,利用Fuzzy ARTMAP算法对该区已有调查站位进行模型训练,分别建立Mn、Co、Ni、Cu金属品位与洋壳年龄均值、沉积物厚度、地形起伏度、沉积类型等区域控矿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得到该区多金属结核资源Fuzzy ARTMAP定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该区已调查和未调查位置进行资源预测,比较已调查站位的调查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到Mn、Cu、Co、Ni的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4.5%、9.1%、20.8%、7.4%;在预测误差不超过30%的条件下4种金属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100%、96.7%、72.5%和98.9%。误差检验结果说明该模型在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信度较高,可以用来研究多金属结核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资源评价 cc
下载PDF
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分类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穗田 张德玉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7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论述了多金属结核分类的目的及应遵循的原则,结合DY85-4航次对结核的调查研究,依据结核的表面构造特征将结核分为:光滑型、粗糙型及光滑十粗糙型。详细地叙述了不同类型多金属结核的特征及形成环境。通过对前人关于多金属结核... 本文论述了多金属结核分类的目的及应遵循的原则,结合DY85-4航次对结核的调查研究,依据结核的表面构造特征将结核分为:光滑型、粗糙型及光滑十粗糙型。详细地叙述了不同类型多金属结核的特征及形成环境。通过对前人关于多金属结核分类的回顾和评述,指出了前人分类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并着重强调了我们采用分类的优点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构 分类 生成环境 太平洋 cc
下载PDF
开展CC区的地质生态调查已刻不容缓
12
作者 金庆焕 《海洋地质》 1994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cc 海洋地质 地质生态调查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13
作者 姜柳青 汪卫国 +4 位作者 梁积伟 戴霜 蒋敏 陶文星 马晓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5-1197,共13页
对太平洋CC区西部7根沉积物短柱样的常微量元素进行浓度测试,以了解沉积物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和控制因素。与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相比,研究区沉积物中MnO、P2O5、Co、Ni、Cu、Mo、Ba明显富集,Al2O3、K2O、Fe2O3、CaO、Sr等亏损... 对太平洋CC区西部7根沉积物短柱样的常微量元素进行浓度测试,以了解沉积物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和控制因素。与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相比,研究区沉积物中MnO、P2O5、Co、Ni、Cu、Mo、Ba明显富集,Al2O3、K2O、Fe2O3、CaO、Sr等亏损。聚类和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元素有4种来源,其中Al2O3、Fe2O3、K2O、MgO、TiO2、V、Cr、Co、Rb、Zr、Nb、Cs、Hf、Ta、Pb、Th、U为陆源黏土成因;CaO和Sr为钙质生物成因;MnO、P2O5、B、Ni、Cu、Zn、Mo、Ba为海水自生成因;Na2O为火山—热液成因。10.2°N以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钙质生物成因,而10.2°N以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火山—热液成因。沉积物中陆源物质主要来自亚洲高空气流携带的风尘物质。沉积物中海水自生成因的金属元素富集,与富氧的南极底流有关。柱样中CaO、Sr含量的时空变化,与柱样所处水深、冰期生产力和碳酸钙补偿深度变化有关。柱样中Ba/Ti指示的火山—热液活动在地质时期呈减弱的趋势,其对沉积物的影响也向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cc 沉积物 地球化学 成因机制
下载PDF
25万年以来CC区的沉积历史—^230Th和^231Pa方法
14
作者 Mangi.,A 吴能友 《海洋地质》 1993年第3期31-41,共11页
关键词 钍230 镤231 沉积历史 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何高文 孙晓明 +5 位作者 杨胜雄 薛婷 宋成兵 石贵勇 张美 韩喜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及有关参数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和Pd负异常,显示其中PGE和Au具有相似的来源。多金属结核与海底海山富钴结壳PGE配分模式及特征元素比值对比表明,两者PGE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并非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多金属结核 铂族元素(PGE)和Au 富钴结壳 成矿物质来源 东太平洋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牧 刘季花 +3 位作者 石学法 朱爱美 吕华华 胡利民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对东太平洋CC区中西部33站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包括Y)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REE在沸石粘土中最富集,在硅质沉积物中含量明显偏低;所有沉积物样品中REE都存在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的轻稀土(LREE)亏损特征,表现为典型受到海水... 对东太平洋CC区中西部33站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包括Y)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REE在沸石粘土中最富集,在硅质沉积物中含量明显偏低;所有沉积物样品中REE都存在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的轻稀土(LREE)亏损特征,表现为典型受到海水来源物质影响的REE配分模式;硅质粘土中Ce亏损程度、Eu正异常和REE富集程度都比硅质软泥更明显。与东区相比,西区沉积物中LREE、HREE(重稀土和钇元素)和∑REE(稀土元素总量)普遍偏高,LREE与HREE分异更明显,HREE相对更富集,LREE和Ce亏损更显著。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REE主要来自海洋自生物质,同时受到陆源物质、海底火山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cc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下载PDF
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Ce同位素组成——幔源Ce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宪伟 刘娜 韩贻兵 《东海海洋》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利用对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取得的多金属结核样品,对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Ce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Ce同位素组成138Ce/142Ce较低,εCe为负值,与大西洋多金属结核的同位素组成正好相反,但与... 利用对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取得的多金属结核样品,对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Ce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的Ce同位素组成138Ce/142Ce较低,εCe为负值,与大西洋多金属结核的同位素组成正好相反,但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太平洋0~500m上层海水的Ce同位素组成相似。Ce、Nd的单一源模式和Ce-Nd同位素体系模式都不能解释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这种负εCe和εNd特征,表明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的Ce、Nd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来源于地幔,后者来源于大陆,幔源Ce的光致还原作用是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负εCe形成的又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cc 多金属结核 Ce同位素 幔源Ce 光致还原
下载PDF
两相淋滤实验在深海铁锰结核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祝飞扬 李怀明 +7 位作者 姚鹏飞 王潇 朱继浩 吕士辉 罗祎 周丽娜 刘禹维 唐煜童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两相淋滤实验能够分离深海铁锰结核的水生矿物相和残留矿物相组分,为研究深海铁锰结核成矿作用以及古海洋环境提供直接信息。为了探讨两相淋滤实验在不同成因类型铁锰结核成矿作用研究中与全岩样品分析结果的差异,本文选取了西太平洋海... 两相淋滤实验能够分离深海铁锰结核的水生矿物相和残留矿物相组分,为研究深海铁锰结核成矿作用以及古海洋环境提供直接信息。为了探讨两相淋滤实验在不同成因类型铁锰结核成矿作用研究中与全岩样品分析结果的差异,本文选取了西太平洋海山区和东太平洋CC区6个站位的铁锰结核样品进行了全岩样品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两相淋滤实验分别提取了铁锰结核样品的水生矿物相和残留矿物相组分,并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铁锰结核的两相淋滤实验中残留相质量占比为14.0%~17.6%,变化较小,残留矿物相组分中Nb、Rb、Ta、Ti、Zr等元素含量较高。水生矿物相组分中的Co、Ni、Cu、Zn、Sr、REY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变化与全岩样品基本一致。水生矿物相与残留矿物相中Ti、Nb、Sr含量的比值与全岩样品的Mn Fe值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可作为研究铁锰结核成矿环境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淋滤实验 铁锰结核 西太平洋海山 东太平洋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深海稀土资源潜力: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志
19
作者 邬欣然 董彦辉 +5 位作者 李正刚 王浩 章伟艳 李怀明 李小虎 初凤友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6,共11页
深海沉积物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富稀土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稀土赋存形态与富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带(简称CC区)是全球海底最重要的多金属结核成矿带,但对该区域沉积物中伴生富集的稀土资源分... 深海沉积物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富稀土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稀土赋存形态与富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带(简称CC区)是全球海底最重要的多金属结核成矿带,但对该区域沉积物中伴生富集的稀土资源分布特征和资源潜力认识尚不清楚。该文对CC区西部125个站位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成分(728组主量元素和625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显著富集MnO和P_(2)O_(5),总稀土含量(∑REY)与P_(2)O_(5)、CaO含量和Ce负异常存在较好的空间正相关性,生物成因钙磷灰石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矿物。研究区沉积物∑REY平均值为470±202μg g,部分区域∑REY含量高于富稀土沉积物标准(∑REY>700μg g),表明研究区具有一定的稀土资源潜力。研究区富稀土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以丘陵地形为主的北部,南部海盆区的沉积物稀土含量相对较低。研究区地貌特征差异影响了区域沉积速率和钙磷灰石水动力分选,导致研究区稀土资源分布的南北分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稀土元素 钙磷灰石 资源潜力 东太平洋cc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矿物学特征及物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胜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9,共7页
通过对东太平洋CC区洋底地质取样及实验测试分析,运用洋底照相、多频探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手段,进一步阐明了CC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态、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通过对CC区沉积作用、生物作用、洋底火山作用、海水化学成分、南极... 通过对东太平洋CC区洋底地质取样及实验测试分析,运用洋底照相、多频探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手段,进一步阐明了CC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态、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通过对CC区沉积作用、生物作用、洋底火山作用、海水化学成分、南极底流等因素的综合研究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多金属结核形成的物质来源。通过对CC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的综合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多金属结核的形成环境,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矿物学特征 物源 东太平洋c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