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 被引量:121
1
作者 闵天禄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15-132,共18页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中的茶组(Sect.Thea)和秃茶组(Sect.Glaberrima)植物47种和3变种进行了分类学订正研究。将秃茶组并人茶组之中,确认世界茶组植物共有12种和6变种。讨论了茶组植物分化与分布,并展示了我国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中的茶组(Sect.Thea)和秃茶组(Sect.Glaberrima)植物47种和3变种进行了分类学订正研究。将秃茶组并人茶组之中,确认世界茶组植物共有12种和6变种。讨论了茶组植物分化与分布,并展示了我国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订正 山茶属 茶组 秃茶组
下载PDF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7
2
作者 吕芳德 徐德聪 +2 位作者 侯红波 刘云龙 郑良康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Yield/Φ 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 ,其中 ,Fm、Fv/ Fm、Yield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呈单谷曲线 ;而ETR则相反呈单峰曲线 ;FO呈双峰曲线。不同树种的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茶 叶绿素荧光特性 初始荧光 最大荧光 R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光合日变化 光强
下载PDF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永忠 王德斌 刘欲晓 《湖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从我国食用油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现状来分析 ,加入世贸后我国食用油市场会经受一定的冲击 ,但对我国所特有的油茶将是一个与国际优质油接轨的好机遇。其对策是要从良种出发 ,实现基地、生产和综合加工一条龙的油茶产业化生产道路 ,创出... 从我国食用油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现状来分析 ,加入世贸后我国食用油市场会经受一定的冲击 ,但对我国所特有的油茶将是一个与国际优质油接轨的好机遇。其对策是要从良种出发 ,实现基地、生产和综合加工一条龙的油茶产业化生产道路 ,创出我们自己的油茶优质油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产业 湖南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山茶属植物的进化与分布 被引量:61
4
作者 闵天禄 张文驹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1-13,共13页
山茶属Camellia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雄蕊不定数、在某些类群中存在心皮离生至合生的中间过渡,认为是山茶科中较原始的一属,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中国长江以南广袤的亚热带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南半岛和我国云南... 山茶属Camellia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雄蕊不定数、在某些类群中存在心皮离生至合生的中间过渡,认为是山茶科中较原始的一属,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中国长江以南广袤的亚热带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南半岛和我国云南、广西南部的热带地区种类虽少,却集中了本属原始或较原始的类群和种类。本属演化上的近缘属或姐妹群──核果茶属Pyrenaria(包括石笔术属Turcheria)分布区大致与本属相似,其原始(子房5室,心应先端多少分离,花柱离生)的种类也分布于此,它们可能同出于一个心皮离生的古老祖先,即生长于亚洲古热带森林环境中的类似于五桠果属(Dillenia)的原始山茶科植物,上述地区是该属的早期分化中心和起源地,大约在白垩纪特提斯海(古地中海)东岸的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接触地带由原始五桠果类植物演化而来。山茶属植物自热带亚洲起源和分化发生后,向四周辐射状扩展,在亚洲大陆,类群和种类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从热带向亚热带分化和替代的规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第三纪以来地史和古气候的变迁,分化发展为具花便和花梗强烈缩短变无梗的两个演化枝,分道扬镳平行发展,两枝在演化上相似地表现出雌、雄蕊数目的减少及合生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山茶属 进化 分布
下载PDF
山茶属古茶组和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 被引量:47
5
作者 闵天禄 张文驹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重点讨论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 H.T.Chang的分类学位置。通过对金花茶C chrysantha(Hu)Tuyama、亮叶离蕊茶C.nitidissima Chi和分布于越南北部的多瓣山茶C petelotii(Merr.)Sealy的模式标本和原始材料的研究考订,确认金花茶的拉... 本文重点讨论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 H.T.Chang的分类学位置。通过对金花茶C chrysantha(Hu)Tuyama、亮叶离蕊茶C.nitidissima Chi和分布于越南北部的多瓣山茶C petelotii(Merr.)Sealy的模式标本和原始材料的研究考订,确认金花茶的拉丁名称应进一步更正为C petelotii(Merr.)Sealy.对古茶组Sect.Archecamellia Sealy和金花茶组的特征性状的比较分析表明,J.R.Sealy以C.petelotii(Merr.)Sealy为模式建立的古茶组是一个自然类群,金花茶组和J.R.Sealy的古茶组之间分类学特征相同,两组的模式同为一种一—C.petelotii,从而认为金花茶组不能成立,被首次归并到古茶组中。同时认为《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一书改变了古茶组的分类学概念和转移了组的模式是不妥的。通过研究,确认古茶组共有16种和3变种, 除原古茶组的7种外,包括连蕊茶组Sect.Theopsis中的C.indochinensis和金花茶组中6种和3变种被转移到本组之中,以及本文提出的两个新种。原金花茶组其余16种(包括未正式发表的4种)、2变种和3个变型均作为相应种或变种的同物异名归并。此外,还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和有关分化与分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古茶组 金花茶组 分类学
下载PDF
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唐绍清 杜林方 王燕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8,共5页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3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包括了《中国植物志》收录的该类群的15种2变种、2个未收录的种和4个已归并但在分类处理上存在分歧的种。4对引物组合:E-ACG/M-CAG,...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3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包括了《中国植物志》收录的该类群的15种2变种、2个未收录的种和4个已归并但在分类处理上存在分歧的种。4对引物组合:E-ACG/M-CAG,E-ACG/M-CTG,E-AGG/M-CTG,E-AGG/M-CAT用于选择性扩增,其中EcoR 引物的5`端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这4个引物组合共得到298条扩增带,其中278条带是多态性的。计算了样品间的Nei和Li(1979)相似性系数,基于这一相似性系数应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树状分枝图。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金花茶是一个好种;(2)支持将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和大样弄岗金花茶归并到淡黄金花茶的观点;(3)薄叶金花茶、小花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和小瓣金花茶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金花茶系 AFLP 种间关系
下载PDF
7种油茶花粉数量及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被引量:49
7
作者 何春燕 谭晓风 +2 位作者 袁德义 胡青素 邹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茶梨、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7种油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2498、3503.7、9441.3、3331.3、8397.7、3985.7、3141.... 以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茶梨、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7种油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2498、3503.7、9441.3、3331.3、8397.7、3985.7、3141.3粒;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和茶梨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10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59.4%、56.3%、92.7%、95.3%;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9.6%、62.1%、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油茶 花粉数量 花粉萌发率 培养基
下载PDF
山茶属的系统大纲 被引量:44
8
作者 闵天禄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本文提出了山茶属两个亚属、14组和119种的系统大纲。这个大纲支持建立亚属的分类等级,归并了张宏达(HTChang,1981-1996)系统中的两个亚属和9个组,取消了“亚组”和“系”的分类等级,界定了亚属和组的... 本文提出了山茶属两个亚属、14组和119种的系统大纲。这个大纲支持建立亚属的分类等级,归并了张宏达(HTChang,1981-1996)系统中的两个亚属和9个组,取消了“亚组”和“系”的分类等级,界定了亚属和组的概念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系统大纲 植物分类
下载PDF
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 被引量:47
9
作者 马锦林 叶航 叶创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3-755,共3页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新种花有香气与窄叶短柱茶C.fluviantlis Hand.-Mzt.接近,但前者叶常为倒卵形,具尾尖,后者叶狭披针形,渐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短柱茶组 新种 香花油茶
下载PDF
山茶属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敖成齐 陈功锡 张宏达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山茶属 (Camellia) 19个组 36个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 ,发现上述植物的叶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均为不规则形 ,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 ,且一致为环列型 ;对上述植物中 18个组 30个种的叶下表皮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其...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山茶属 (Camellia) 19个组 36个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 ,发现上述植物的叶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均为不规则形 ,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 ,且一致为环列型 ;对上述植物中 18个组 30个种的叶下表皮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其特征为 :气孔形状为梭形或长卵形 ,气孔外拱盖内缘光滑或呈浅波状、波状 ,气孔器附近的角质膜平坦或皱褶 ,表面光滑或有多种纹饰。这些特征可作为区分种或变种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叶表皮形态 分类
下载PDF
三个山茶花种(品种)香气成分初探 被引量:40
11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2 位作者 田敏 李辛雷 倪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6,共5页
对红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神’、物种攸县油茶的鲜花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鉴定了‘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37种,‘香神’香气27种,攸县油茶34种,主要以醇、醛、酯、烯、烷及芳樟醇氧化物为主。‘克瑞墨大牡丹’芳樟醇相... 对红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神’、物种攸县油茶的鲜花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鉴定了‘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37种,‘香神’香气27种,攸县油茶34种,主要以醇、醛、酯、烯、烷及芳樟醇氧化物为主。‘克瑞墨大牡丹’芳樟醇相对含量远高于其它成分,‘香神’以壬醛和芳樟醇含量最高,而攸县油茶却以顺-芳樟醇氧化物Ⅱ和苯乙醇占优势。两个品种在开花前期醇类含量较高,后期酯类成分含量增加,攸县油茶在开花前期醇类物质含量高,越到后期含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香气成分 花期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茶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钟海雁 王承南 谢碧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初步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茶油的工艺,探索了不同时间、压力、温度条件下对茶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时间3~4h,压力35~40MPa,温度40~50℃时,即可获得90%以上的提取率,且用此法萃取的茶油纯度较高,可以省略油... 初步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茶油的工艺,探索了不同时间、压力、温度条件下对茶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时间3~4h,压力35~40MPa,温度40~50℃时,即可获得90%以上的提取率,且用此法萃取的茶油纯度较高,可以省略油脂的精炼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茶油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山茶物种2个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永红 李纪元 +1 位作者 田敏 格日乐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关键词 山茶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丙二醛
下载PDF
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32
14
作者 韦仲新 闵天禄 M.S.Zavada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75-282,共8页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 L.)18个组27个代表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大部分进行了透射电镜的观察,并对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超微结构等作了综合的比较。结果表明,其形状和大小差异不很明显。花粉壁的层次、厚度和不...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 L.)18个组27个代表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大部分进行了透射电镜的观察,并对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超微结构等作了综合的比较。结果表明,其形状和大小差异不很明显。花粉壁的层次、厚度和不同层次的比例,如复盖层与柱状层以及外壁外层与外壁内层的比例等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但花粉壁的纹饰特征在扫描电镜下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重要的分类学价值。根据其纹饰特征,可以把山茶属花粉大致区分为六个类型:皱疣状纹饰;粗瘤状纹饰;颗粒状至皱-颗粒状纹饰;穴-网状纹饰;皱沟状纹饰及皱波-念珠状纹饰。孢粉学上区分的类型不完全与各个学者从植物形态上划分的组相一致。其中管蕊茶 Camellia lanceolata的纹饰非常特殊(粗瘤状),其外壁表面很象牛心果(Annona reticulata)的外形特征,为其重新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山茶属 分类学
下载PDF
茶树花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6
15
作者 田国政 王东辉 +1 位作者 周光来 陈根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研究了茶树花营养成分的含量.主要对茶树花的水分及主要的有机物质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同时测定了茶树花的生物量.结果表明:茶树花每667m2的产量可达114.85—146.61 kg,且茶树花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蛋白质、茶多糖、可溶性糖、Vc、氨基酸... 研究了茶树花营养成分的含量.主要对茶树花的水分及主要的有机物质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同时测定了茶树花的生物量.结果表明:茶树花每667m2的产量可达114.85—146.61 kg,且茶树花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蛋白质、茶多糖、可溶性糖、Vc、氨基酸、水分,其含量分别为2.41%、4.67%、6.45%、0.63%、0.813%、0.503%、82.54%,且蛋白质、萘多糖明显高于茶叶的平均水平.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适于花饮料、保健品以及医药等多种行业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营养成分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探讨山茶属金花茶组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绍清 施苏华 +1 位作者 钟杨 王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8-492,487,共6页
测定了分布于我国的 2 2个山茶属金花茶组的种或变种的nrDNAITS区序列 ,它们的序列长度在 476~ 496之间。GC含量都超过了 70 % ,应用Kimura2 模型计算了序列间的分化程度 ,构建了最大简约树、邻接树和最大似然树 ,分析结果表明 :( 1 ... 测定了分布于我国的 2 2个山茶属金花茶组的种或变种的nrDNAITS区序列 ,它们的序列长度在 476~ 496之间。GC含量都超过了 70 % ,应用Kimura2 模型计算了序列间的分化程度 ,构建了最大简约树、邻接树和最大似然树 ,分析结果表明 :( 1 )淡黄金花茶、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大样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的关系较近 ;( 2 )小瓣金花茶、小花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多瓣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和龙州金花茶的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ITS区序列 山茶属 系统发育关系 GC含量 ITS序列 DNA AFLP分析 变种 分布
下载PDF
山茶属连蕊茶组6种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广清 孙立 刘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首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山茶属(Camellia)连蕊茶组(Sect. TheopsisCoh. St.) 6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这6种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4大类型: 皱波状(肖长尖连蕊茶CamelliasubacutissimaChang和岳麓连蕊茶C.handeliiSealy... 首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山茶属(Camellia)连蕊茶组(Sect. TheopsisCoh. St.) 6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这6种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4大类型: 皱波状(肖长尖连蕊茶CamelliasubacutissimaChang和岳麓连蕊茶C.handeliiSealy); 不规则皱网状(毛柄连蕊茶C.fraternalHance和七瓣连蕊茶C.septempetalaChang et L. L. Qi); 脑纹状(柃叶连蕊茶C.euryoidesLindl.); 穴状(小长尾连蕊茶C.parvicaudataChang)。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可为组内种间的区分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连蕊茶组 花粉形态
下载PDF
巴马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赖英度 陈锡勤 黄子芹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对巴马县种植油茶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巴马县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巴马油茶种植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油茶 种植 气候 分析
下载PDF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邓白罗 谭晓风 +2 位作者 漆龙霖 贺晶 胡芳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1,共6页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红山茶组 分类系统 RAPD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油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永红 李伟光 王立升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用氢氧化钾 -甲醇酯交换法甲酯化处理油样 ,以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仪对广西三江茶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 ,共分离出 6种成分 ,分别为肉豆蔻酸、十六碳烯 (9C)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 ,其中油酸含量为 82 .35%。
关键词 油茶 茶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肉豆蔻酸 十六碳烯酸 亚油酸 硬脂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